[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9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1)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听取蛙声一片》阅读答案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问题问什么,主要要我们回答什么这是答题的诀窍。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题目核心意思),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听取蛙声一片
  ① 我家门前紧挨着水塘,绿树婆娑,水草丛生,在繁星闪烁的夏夜,常有阵阵“呱呱"的蛙声伴着夜风飘进屋里。此时,我总想起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 青蛙,又叫田鸡。它的家族很多,有黑斑蛙、泽蛙;有大到半斤重的虎纹蛙;有小至蚕豆一样的浮蛙;有鸣声如琴的弹琴蛙;还有背上布满疙瘩的蟾蜍,俗语称癞蛤蟆。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虫本领。
  ③ 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④ 另外,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六至八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⑤ 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⑥ 青蛙在文学家的笔下,也有一些不好听的字眼。例如:"井底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跳秤盘"等,这实在是冤枉了。它们只知道终日在田野里捕捉害虫,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尤其是夜间,食虫的益鸟纷纷归巢,这时更靠它捕食各种害虫。
  ⑦ 在丰收季节里,联想起青蛙对于人类的功绩,我们要更加赞美和保护这可爱的两栖动物。
  1.解释文中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2分)
  婆娑: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2.青蛙捉虫的本领,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4分)
  3.已故著名画家齐白石曾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了幅画,把无形的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根据选文的提示,想象一下,这幅画画的是、流水、乱石、远山。(1分)
  4.作者为什么要举文学家笔下有关青蛙的一些不好听的字眼?(2分)
  5.第⑥段中,作者在为青蛙"鸣冤"时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 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6.在"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一句中,"一般的"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
  7.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写一条公益广告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听取蛙声一片》阅读答案
  1、婆娑:盘旋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2、舌头和眼睛的构造;食谱丰富、捕食量大;蝌蚪发育为成蛙时间短;为青蛙“鸣冤”
  3、蝌蚪
  4、为了纠正人们对青蛙的偏见,引导读者正确认识青蛙,保护青蛙
  5、作比较、引用资料
  6、不可以,因为不排除有些特殊的青蛙本领超过癞蛤蟆,用“一般的”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略

(2)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案与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下面是课文教案与赏析,希望你能喜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反复诵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四、创设情境导入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有《稼轩长短句》。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写作背景
  作者曾两次罢官, 隐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前后将近二十年。这首词是词人在隐居时期写的,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中”。
  诵读知诗意
  读准字音
  读顺节奏
  读懂诗意
  读出音韵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茅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阅读全词,思考:
  1、概括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
  想象赏画面
  诵读诗歌,以“我从 一句中,仿佛看到了 画面。”的句式,说说从词中读出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象美。
  品读析技法
  细读全词,选择你所欣赏的一句品析精妙之处。(提示:可从用词凝练、写景角度、艺术手法等方面赏析)
  辛弃疾历来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大家,他的词中蕴含着豪气和杀气,应该是那种“醉里挑灯看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却找不到他的豪气和他剑下的杀气。难道是多年的闲适带湖让词人学会了做个“闲人”,从此不再过问国事,以至于找不到他的豪气?难道是岁月的流逝,使词人老矣,只能饭否,所以他的剑下没有了杀气?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月,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
  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身临其境,先感其美。就在信手写景的同时,作者又于人们不知不觉之中,自然地抒了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作者将“蛙”拟人化,不仅显得生动,形象,同时还写活了一个境界,即: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的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乳交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另外,在这画面里,作者紧紧扣着夏夜、农村这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鲜明地突出了两点:“热”和“静”。先说“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明月初升,枝上歇栖的乌鹊,象受了惊一样,清风吹着,直到半夜,树上的蝉还象在呼救似地鸣叫。这里的“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是说明热的程度;从“明月”初升到“半夜”,是说明热的时间。“清风”不爽,就更显其热。作者着意渲染“热”,一是夏天特点的真实写照,再,就是为下面写“雨”设下伏笔。再说“静”。写“静”,作者并不是从正面去写,而是用反衬的手法,以“鸣蝉”、“蛙声”来烘托。在这一特定环境,以动写静,就愈显其静,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境界。这种“静”与“明月”、“清风”、“稻花香”交织在一起,真是写绝了农村夏夜的幽美!
  下片笔锋一转,进人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写雨,作者写得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写雨前天象,预示已有雨意。这里,虽没写云,但由星稀,已可知云密。这一句,作者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分别提到“天外”、“山前”
  之前,不仅突出强调了雨前的天象,骤雨的来临,照顾到了音韵的需要,而且还构成了一种淡远奇特的境界,写出了夏雨的特点。暴雨忽至,确使夜行的人焦急起来,到哪儿避避雨呢?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现在不知在否。等他转过“溪头“,“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了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该词是辛弃疾少有的描绘农家自然风光的小令。
  上片描绘乡村仲夏的夜里,静谧的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一句运用得特别自然,而且别样的工整。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大自然里最普通的事物和景象,给人以恬淡闲适的美感:明月升高了,惊起了归巢的喜鹊;清风悠悠流淌,伴着蝉的鸣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样的夜里,闻到了稻花隐隐隐约约的香气,听到了蛙声一片。作者不但从视觉上,更从嗅觉与听觉里,描绘出了乡村夏夜里一派祥和与和谐的美。
  下片笔峰一转,写起了夏夜乡间骤然的雨。可是作者没有落入俗套写夏天的夜雨,而是描绘出了夏天夜雨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暗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一句如上片首句一般,对仗特别整齐,却不留雕凿的痕迹。“七八个”对“三两点”;“星”对“雨”;“天外”对“山前”;自然巧妙,如出水芙蓉般天然去雕饰。七八个星,说明星之少,被乌云遮蔽了,这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前兆。果不然,有“两三点雨”到了山前。作者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曾记得,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
  再加上骤雨初至,惊慌地想去寻找那茅店避雨,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拐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惊喜交集!
  上片与下片紧密衔接,天衣无缝。读来朗朗上口,很清新自然,彼有农家风味。此时的作者,就像一个老农,在宁静的夏夜里,美滋滋地嗅着蜜蜜的稻花香,想着秋后的收成,突遇夏夜的暴雨,急急寻找避雨之所的憨态跃然纸上。读着作者的《西江月》,令人想起儿时的童年:有袅袅的炊烟;有星星;有清风;有蝈蝈的鸣叫;有大人高一声低一声唤小儿回家的吆喝……真的很美!
  及时演练
  1、熟读、背诵这首词。
  2、默写这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一个美丽的夏夜。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
  2、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3、创作背景
  作者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豪放派词人,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他光明磊落,果断干练。但其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遭到了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首词即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当时,辛弃疾经常到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游览。词中所说的地方即黄沙岭,位于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农业条件较好。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故事:起义反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4、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 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3)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概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充分反映了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是古典词作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少有的佳作。下面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概赏,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炼,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拓展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技巧
  辛弃疾历来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大家,他的词中蕴含着豪气和杀气,应该是那种“醉里挑灯看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却找不到他的豪气和他剑下的杀气。难道是多年的闲适带湖让词人学会了做个“闲人”,从此不再过问国事,以至于找不到他的豪气?难道是岁月的流逝,使词人老矣,只能饭否,所以他的剑下没有了杀气?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月,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
  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身临其境,先感其美。就在信手写景的同时,作者又于人们不知不觉之中,自然地抒了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作者将“蛙”拟人化,不仅显得生动,形象,同时还写活了一个境界,即: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的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乳交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另外,在这画面里,作者紧紧扣着夏夜、农村这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鲜明地突出了两点:“热”和“静”。先说“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明月初升,枝上歇栖的乌鹊,象受了惊一样,清风吹着,直到半夜,树上的蝉还象在呼救似地鸣叫。这里的“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是说明热的程度;从“明月”初升到“半夜”,是说明热的时间。“清风”不爽,就更显其热。作者着意渲染“热”,一是夏天特点的真实写照,再,就是为下面写“雨”设下伏笔。再说“静”。写“静”,作者并不是从正面去写,而是用反衬的手法,以“鸣蝉”、“蛙声”来烘托。在这一特定环境,以动写静,就愈显其静,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境界。这种“静”与“明月”、“清风”、“稻花香”交织在一起,真是写绝了农村夏夜的幽美!
  下片笔锋一转,进人写雨。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经洒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转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赶路或寻地避雨的心情。第三、四句写的就是这一心理活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叨知道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却忽然不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据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这该叫人多么高兴阿!
  写雨,作者写得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写雨前天象,预示已有雨意。这里,虽没写云,但由星稀,已可知云密。这一句,作者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分别提到“天外”、“山前”
  之前,不仅突出强调了雨前的天象,骤雨的来临,照顾到了音韵的需要,而且还构成了一种淡远奇特的境界,写出了夏雨的特点。暴雨忽至,确使夜行的人焦急起来,到哪儿避避雨呢?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现在不知在否。等他转过“溪头“,“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了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该词是辛弃疾少有的描绘农家自然风光的小令。
  上片描绘乡村仲夏的夜里,静谧的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一句运用得特别自然,而且别样的工整。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大自然里最普通的事物和景象,给人以恬淡闲适的美感:明月升高了,惊起了归巢的喜鹊;清风悠悠流淌,伴着蝉的鸣叫。“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样的夜里,闻到了稻花隐隐隐约约的香气,听到了蛙声一片。作者不但从视觉上,更从嗅觉与听觉里,描绘出了乡村夏夜里一派祥和与和谐的美。
  下片笔峰一转,写起了夏夜乡间骤然的雨。可是作者没有落入俗套写夏天的夜雨,而是描绘出了夏天夜雨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暗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一句如上片首句一般,对仗特别整齐,却不留雕凿的痕迹。“七八个”对“三两点”;“星”对“雨”;“天外”对“山前”;自然巧妙,如出水芙蓉般天然去雕饰。七八个星,说明星之少,被乌云遮蔽了,这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前兆。果不然,有“两三点雨”到了山前。作者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曾记得,树林旁边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
  再加上骤雨初至,惊慌地想去寻找那茅店避雨,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拐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惊喜交集!
  上片与下片紧密衔接,天衣无缝。读来朗朗上口,很清新自然,彼有农家风味。此时的作者,就像一个老农,在宁静的夏夜里,美滋滋地嗅着蜜蜜的稻花香,想着秋后的收成,突遇夏夜的暴雨,急急寻找避雨之所的憨态跃然纸上。读着作者的《西江月》,令人想起儿时的童年:有袅袅的炊烟;有星星;有清风;有蝈蝈的鸣叫;有大人高一声低一声唤小儿回家的吆喝……真的很美!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3453/

推荐访问: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