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针灸甲乙经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9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的成书和沿革


  《 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一、成书年代
  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代医家、学者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意见:
  ① 黄帝时代; ② 战国时期; ③ 秦汉之际; ④ 汉代,主要是西汉,其中有些篇章形成于东汉。
  宋 · 林亿囿于《黄帝内经》文字中有“黄帝曰”三字而认为黄帝所作。他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序 》中说:黄帝“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 《内经》作矣。”根据黄帝时代的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水平,不可能达到《内经》这样的造诣,因此,林亿之说纯属臆测。
  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故宋代以来有学者认为《内经》成书于战国。如程颖在 《 二程全书 》 中说:“观 《 素问 》 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清 · 魏荔彤在 《 伤寒论本义 · 自序 》中也说:“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轩岐之书,这里即指 《内经》 。
  认为 《 内经 》 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学者,如宋 · 司马光 《传家集 · 与范累仁第四书 》 中述:“谓 《素问》 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 … … 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又如明 · 方孝儒 《逊志斋集·读三坟书》也说:“世之伪书众矣,如《 内经 》 称黄帝,《汲家书》称周,皆出于战国秦汉之人。”
  认为 《 内经 》 出于汉人之作的,如明 · 顾从德在 《 重雕素问序》 中说: 《 内经 》 “广衍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人遂似汉人语。”又如明 · 郎瑛在 《 七修类稿 》 中也说:“ 《 素问 》 文非上古, … … 以为淮南王之作。”日本医家丹波元简经考证亦认为“是书设为黄帝岐伯之间问答者,亦汉人所撰著无疑。”
  明 · 吕复的观点比较客观,他在 《 九灵山房集 · 沧州翁传》 中指出:“ 《 内经素问 》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例如,根据古今学者研究, 《内经 ·素问》 的内容可分为主体内容、运气七篇、遗篇等三部分。第一部分的成编可能在西汉或东汉以前,第二部分运气七篇乃唐王冰根据“先师张公秘本”增补,第三部分遗篇为宋刘温舒补人。又如,从《内经》对时间概念的不同表述可推测有关篇章成编于不同时期。如 《 素问 · 藏气法时论 》 中的“平旦”、“下哺”、‘旧跌”、“夜半”、‘旧出”等乃属先秦人习惯。《素问.脉解 》 中以寅月为岁首,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以年)以后,在此以前的颛顼历以亥月为正月。至于甲子纪年方式为汉以后的发明。也有学者从《 内经 》 中的文字音韵上考察证实其内容非成编于一时一人之手。
  那么,该如何确定 《 内经 》 的成书年代呢? 〈〈黄帝内经》 书名首见于 《 汉书 · 艺文志 》 ,它与 《 黄帝外经 》 《扁鹊内经 》 《 扁鹊外经 》 《 白氏内经 》 《 白氏外经 》 《 旁篇 》 共为“医经七家”。而《 汉书 · 艺文志 》 乃是东汉班固根据 《 七略 · 艺文志 》 (此书已亡佚)摘编而成。 《 七略 》 则是西汉末年汉成帝时代(公元前 32 年)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收集整理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据此证明, 《 内经 》 的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 32 年,即西汉末年。司马迁的 《 史记 》 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从远古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收录了包括医史人物及医学著作在内的历代科技文化及人物史料,如《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 》 不仅为名医扁鹊、仓公作传,而且记述了 《 上下经 》 《 五色 》 《 奇咳术 》 《 奇恒 》 《 揣度 》 《 阴阳外变 》等一批医学著作。但未见((内经 》 书名,而上述古医籍曾经被 《 内经 》 所引证。 《 内经 》 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不至于被阅历丰富、治学严谨的司马迁所疏漏。据此分析,说明《 内经 》 的成书当在 《 史记 》 成编之后,据史学家考证, 《 史记 》 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以一公元前 91 年)撰成。因此,推测 《 内经》 的成书时间应在 《 史记 》 之后、 《 七略 》 之前的公元前一世纪内。
  根据上述分析及近人多方考证,可以认为 《 内经 》 不是一个时代,一滚地方的医学成就,它的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自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将其汇集编纂成书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二、书名的由来与作者
  为什么叫“黄帝内经” , “黄帝”是不是《内经》的作者?关于“黄帝”有两个传说:一说“黄帝”是一个有道明君,例如 《 辞海 》 中说:“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故又称为“轩辕黄帝”,现陕西省尚留有“黄帝陵”的建址。但近时有学者从历史学角度研究认为,黄帝其人其事不可能是事实,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疑。研究发现黄帝不仅不是人,而是一种图腾,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另一种传说,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伟大的氏族

第二篇针灸甲乙经:内经选读讲稿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宝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体。宝命全形,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养生。正如《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 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本单元主要讨论 《 内经 》 的养生思想与方法。
  一、原文导读
  【 原文 】101
  【题解】《素问 · 上古天真论论篇第一》上古,远古时代。天真,张志聪注:“天己始生之真元也。”既先天之真气。本篇论先天真气在人体生长衰老和生殖功能盛衰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保养先天真气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道理,故名“上古天真论”。
  【提示】古今之人的不同寿命作对比,阐发了养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五种养生法则
  【 校注 】 (1)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
  ( 2 )和于术数: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和,调和,引申为恰当运用。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等。
  ( 3)形与神俱:形神健全。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神形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形,形体;神,精神。俱,范围副词,全也;一也。引申作健全、和谐。形神健全和谐,是健康的标志。
  ( 4 )天年:天赋年寿,即自然寿命。《尚书》云:“一日寿,百二十岁也。”本文谓百岁,亦其约数
  ( 5 )耗:嗜好,与前文“欲”义同。新校正云:按 《 针灸甲乙经 》 “耗”作“好”。是林亿等所见之 《 甲乙 》 作“好”,与今本不同。
  (6 )不时御神:谓不善于驾驭、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气。时,善也;御,用也。
  ( 7 )逆于生乐:违背生命之愿望。《 中华大字典 》:乐,“愿也”。
  【 分析 】 一、养生的意义:远古时代人们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方法,保持形神和谐协调;而现在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通过对比,回答了黄帝提出的问题,即人之寿命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人对养生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
  二、养生法则:
  1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
  2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
  3食饮有节制;
  4起居作息有规律;
  5劳作不违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养生方法对今天养生保健仍有实践价值。
  三、形与神俱:
  形神协调,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的观点,反映了《内经》形神统一的
  术思想。就生命体而主,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话,无形则神无以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离则为死,偕则为生,故形壮则神旺,形为精所成,积精可以全神;神旺则形壮,神能驭气,炼气可使体健。因此在诊法上,形神并察,如破脱肉等形败则死,而失神亦死;预测寿夭,形壮神旺者寿,体瘦神全者亦寿,而形存神亡者夭。
  【 原文 】 102
  【提示】阐发指导养生活动的两大纲领
  【 校注 】 ( 1 )虚邪贼风:泛指异常气候和外来致病因素。王冰注:“邪乘虚入,是谓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
  ( 2)恬淡虚无:思想闲静,没有杂念。恬恢,安静淡泊的意思。虚无,心无杂念和妄想。
  ( 3 )任其服:着衣随便。任,随便。服,衣服。
  (4 )德全不危:懂得修身养性之道,并身体力行之,即可免受内外邪气的侵害。德,谓修养有得于心;全,全面实施养生之道。不危,不会有内外邪气干扰和侵害。
  【 分析】
  一、养生活动的两大纲领
  对外环境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人本身要“恬快虚无,精神内守”,这是养生的基本原则。虚邪贼风,是外界的致病因素,因时因地而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是内伤致病的因素,因人而别。因此,只有既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又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和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故高世拭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二、提出保养真气的原则,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
  《内经》反复强调保养真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如本段有养神志以使“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以及违逆养生“以从其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半百而衰的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有顺四时养生“以从其根”,否则“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的告诫等。分析《内经》养生的基本方法,无论养神志、调饮食,还是适起居、节劳逸,乃至运用术数养生,无不从充实真气或畅达真气运行立论,即使是“避虚邪”,也为达到“安其正”的目的,从而体现出《内经》养生学说以内因为主的辩证思想。后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明了许多健身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武术、气功等,都是通过自我锻炼,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精神情志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着生理活动,故《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内经》以调摄精神情志为养生第一要义,在多篇都有论述。本篇从避免过度的情志活动和保持精神守持于内两方面,在方法上进行了概括,并为后世所遵循。
  【 原文】 103
  【提示】论人生殖功能衰的过程及其规律
  【 校注 】
  (l)材力:精力,即生殖机能。
  (2)天数:自然赋予人类的寿命数。
  ( 3)天癸至:天癸是肾气充盛产生的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旺盛的精微物质。天,先天;癸,癸水。至,极也,此有充盛的意思。
  ( 4 )平均:充满而均衡的意思。
  ( 5 )三阳脉衰于上:太阳、阳明、少阳脉气衰减于上(头面)部。因三阳脉皆起或止于面部,故云衰于上。
  ( 6 )阴阳和:指男女堆合。一说指男女气血阴阳调和。
  ( 7)五藏盛乃能写:五脏精气盛,肾乃能泄精。
  【分析】本节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男女生长壮老的规律
  根据原文精神,女子 7 一 14 岁,男子 8 一 16 岁,是生长发育期,主要表现为齿更发长,天癸发育日渐成熟,女子月事应时而下,男子开始有排精现象,具备了生育能力。女子 21 - 28 岁,男子 24 一 32 岁,是壮盛期,主要表现为智齿生出,牙齿生长齐全,筋骨坚强,体格壮盛,发长极。女子 35 一 49 岁,男子 40 一 64 岁,是衰老期,主要表现为阳明脉气渐衰,面色逐渐憔悴,发枯白而开始脱落,天癸渐竭,形体衰老,精气渐亏,逐步失去生殖能力。《 内经 》 所揭示的男女生长壮老的变化过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及医疗实践观察总结的结果。
  2 .肾气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关系
  人体在生长发育期,肾气渐渐盛实;壮盛期,肾气充盛已成稳定均衡趋势;衰老期,肾气渐衰。在肾气充盛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天癸”则是直接与生殖及性功能有关的物质。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过程直接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殖及性功能。诚如姚止庵云:“男女之壮也,并始于肾气之盛实,其后(当是“弱”字)也,亦由于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由此可见,人欲维护健康、延缓衰老必须以保养肾气为首务。现代研究提示,补肾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对年老有子的原因,按本篇的观点,男子 64 岁、女子 49 岁,肾气衰,天癸竭,即丧失生育能力,这是一般情况;但天寿过度、气脉尚通、肾气有余的人,天癸未竭,亦可以有生育能力;更有对养生之道有深厚造诣的人,“能却老而全形”,即使到了百岁,仍有生育能力,这是特殊情况。可见养生与长寿、与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3 .关于“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的理解
  原文有二层意思,一是说明肾主藏精的功能,肾不仅藏先天之精,而且接受来自五脏六腑的后天之精;二是只有当五脏精气充盛,肾才能泄精。人体脏腑是一个整体,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密切关联,前节强调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及生殖机能密切相关,本节提示欲保肾气又不可忽视五脏六腑之精的培育。 .
  4.关于生殖功能盛衰过程以男八、女七为基数问题
  此当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经验数,是符合实际的。至于理论解释,注家之说不同,今引王冰注文以资参考:“老阳之数极于九,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数偶之,明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老阴之数极于十,少阴之数次于八,男子为少阳之气,故以少阴数合之。”
  5.冲、任二脉与月经、胎孕关系,

第三篇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
  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在它汇编成书以后,又经过两汉时代或更晚一些时期的学者作了修订和补充。
  《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汉书?艺文志》载录的书目,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黄帘外经》三十七卷。外经至今没有发现,似乎早已散佚。当时也没有提到《素问》和《灵抠》的名称。到了晋代,学者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著《甲乙经》的序文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咸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后世多数学者也承认皇甫谧所提到的咸经,便是《灵抠》的别名。因为在《灵枢?九缄十二原》中写着:"欲以微缄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咸经"。这就是说,要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里去,借以疏通经络,调和血气,使气血能往来出入的会合,并且循行畅通无阻,为了要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必须明确地制定出方法来,使它永远不会涅没,经久而不失传,这个方法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在安排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分清章节,里里外外,从头到尾,一切都要交待清楚,首先写成一部《咸经》。所以《咸经》和《灵枢》是同书异名,是有它的依据的。
  1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的为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辩证法的。阴阳学说与医学的结合,在《黄帝内经》里面直截了当地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比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从而以明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1 【丛书分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2529/

推荐访问: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