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ppt]预防手足口病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8-08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预防手足口病篇(一):预防手足口病总结


  预防手足口病总结一

  为了有效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确保各项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明确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的工作职责,有效遏制疫情发展态势,严防疫情大规模暴发,减少重症患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县卫生局、县教体局于xx月14至xx月19日,先后对县直医疗单位、各中心、镇卫生院、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就手足口病防治督导工作小结如下:
  一、督导检查:
  各中心小学(九年制学校)、幼儿园积极行动,成立防控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对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指定疫情报告人,实行疫情零报告,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可疑患儿即采取送医、隔离及居家隔离治疗等相应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县疾控中心印发宣传材料15000份发放到每所幼儿园、小学,学校通过家长接送孩子之机发到每个儿童家长手中,普及手足口防病知识,倡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家园共防。
  各小学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严格进行餐具、茶具、玩具等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建立因病缺勤登记和跟踪记录,从源头上加强防控。
  虽然各小学、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早,采取措施比较到位,目前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没有发生广泛扩散和流行,但仍不断有散发病例发生。部分幼儿园在晨检方面存在过程不细致、记录不完整、个别儿童带病入园、消毒液配制操作不熟练等细节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纠正,非常时期非常措施,杜绝儿童带病入园,严格控制传染源,强化通风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发生广泛传播和流行。
  对医院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中发现县医院有关人员均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发现病人能及时上报或转诊。设立有宣传版面,设立有单独发热门诊,存在门诊消毒设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三专四严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医院领导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整改。
  二、存在主要问题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认识,明确“四早一不”基本目标,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尽可能减少或不发生死亡病例。
  2、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疫情每日报告制度;卫生院要加大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人所在居住地周围人群以及托幼机构、小学的疫情搜索力度,发现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详细登记并及时转诊和报告,及时掌握病人动态。
  预防手足口病总结二

  xx月24~ xx月10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处指导下一行4人在疾控中心副主任**的带领下,在**培训中心幼教科工作人员陪同下,先后对**基地16家幼儿园和总医院及六家分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检查发现:**培训中心及早动手,xx月23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xx月28日召开了幼儿园园长会议,对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xx月29日~xx月10日分别举办了保健医、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等培训班,请防疫站、辖区医院专业人员讲授手足口病防治知识,1200多名幼儿园职工全部参加,增强了诊治和防控能力。
  各幼儿园积极行动,成立防控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对保育员、幼儿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再培训,指定疫情报告人,实行疫情零报告,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可疑患儿即采取送医、隔离及其他相应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召开儿童家长会、印发宣传材料1万份发放到每个儿童家长手中,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家园共防。
  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严格进行餐具、茶具、玩具等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建立缺勤登记和跟踪记录,从源头上加强防控。
  虽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安排早,采取措施比较到位,目前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区,没有发生广泛扩散和流行,但仍不断有散发病例发生。部分幼儿园在晨检方面存在过程不细致、记录不完整、个别儿童带病入园、消毒液配制操作不熟练等细节性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纠正,非常时期非常措施,杜绝儿童带病入园,严格控制传染源,强化通风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发生广泛传播和流行。
  xx月8日在濮阳市**总医院医务部张洪川主任陪同下对濮阳市**总医院所属6家分院的预检分诊和发热疱疹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发现各医院有关人员均参加了总医院组织的手足口病防治培训,发现病人能及时上报或转诊。设立有宣传版面的有河东医院、长庆医院、兴隆医院、添运医院,设立单独发热疱疹门诊为兴隆医院,其它医院均与内科混在一起,没有明显标示,消毒设施不配套、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三专四严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各医院领导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整改,尽快完成发热疱疹门诊配套建设。

预防手足口病篇(二):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以下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地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校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疾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成立学校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检查、督促全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把握学校疾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学校传染病防治与救护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防控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日检工作
  每天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检查手、口腔等部位。
  2、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学校定期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对学生进行个人卫生教育,在学生家长的协助下,督促学生按时洗刷、勤洗手、勤剪指甲,并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莲等。
  5、教室要做到通风换气,厕所要定期消毒冲刷。
  五、应急预案
  1、若发现学生出现类似病症或可疑现象,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领导小组,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检查确诊。
  2、同时上报校长、区防疫站。
  3、若确诊学生不属于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入校。
  4、若确诊学生发病为手足口病,学校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对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愈后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返校。其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应立即进行处理。对病人接触的桌椅等及时予以消毒,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严格观察检查其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直至安全度过10天观察期。
  5、对其他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稳定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对发病情况、报告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职等问题,善后要写出汇报总结材料。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体温38 oc或略高,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可持续1-3天,伴有口腔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次日出现疹子,先为玫瑰红疹或斑丘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指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部分病人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臂部、大腿内侧等部位,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1-2天出齐。1天后部分形成疱疹,呈椭园形,大小2-5mm,最大 10mm,内含混浆液,2-4天后可吸收。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出现红疹或疱疹,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口腔疱疹易破并形成溃疡,因灼痛明显,流涎,患儿拒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5-7天,长者可达10天。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近期各地区手足口病(EV71感染)盛行,为增强学校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各级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预案。
  一 、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预防手足口病篇(三):幼儿园关于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得了手足口应该赶紧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以下是关于幼儿园关于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
  幼儿园关于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传播,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职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工作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区卫生局、市教育局、街道教办的有关规定,以幼儿园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名单、联系方式、工作职责及流程
  (略)
  (二)职责分工组长: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本园预防控制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全园传染病控制制度,检查本园制度落实。
  保健医生:本园防控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全园宣传工作。
  食堂管理人员:本园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主任: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幼儿园保健室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认病例情况。
  生活老师: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幼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三)流程
  1、制定预案。
  2、学习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3、各司其责,落实专用经费,做好防控工作。
  4、准备好病例发生后的处置。
  5、隔离并上报病情。
  四、园医对发热病人的处置和监控措施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热、咳嗽、咽痛、躯体/肌肉疼痛、头痛、畏寒和疲劳等症状及腹泻或呕吐、眼睛发红等立即通知家长带患病幼儿到医院就诊并要求家长及时反馈就医的情况或班主任老师电访、家访,按情况在家或医院治疗。
  五、对疑似病例的送诊,对密切接触者的"居家观察"、对一般接者的"登记随访"等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1、将严重发热幼儿送往医疗机构发热门疹就诊的责任人:保健医生、班主任或生活老师。
  2、向当地疾病预防中心报告责任人:保健医生。
  3、确认疑似病例后登记密切接触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的责任人:
  各班班主任。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责任人:园长、园医和各班老师。
  六、发生确认病例后终末消毒措施生活老师对患病幼儿的衣物、棉被等用品、用具进行晾晒或消毒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
  1、请家长及幼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温水漱口;注意幼儿的营养、不吃生冷食物,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勤晒衣被;经常彻底清洗幼儿的玩具及其他用品;注意幼儿的休息、尽量少带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过度疲劳,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5、由于手足口病是丙类传染性疾病,在孩子上学,去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家长应该每天检查孩子,如发现幼儿感冒、发热、咽痛、咳嗽、流涕、有皮疹、手足有小包块等症状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痊愈后经正规医院医生出具健康证明方可上学。
  6、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可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置于日光下暴晒。
  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甲型流感、普通流感、水痘、腺腮炎、病毒性结膜炎(又叫红眼病)等传染性疾病,除了及时就医、病儿在家休息外,还需对病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日常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1207/

推荐访问:预防手足口病ppt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