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提纯实验视频]粗盐提纯实验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8-08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粗盐提纯实验篇一:过滤与蒸发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核心,实验教学也是高中化学的重中之重,离开了实验,高中化学显得如空中楼阁,没有了实验基础,也难以体现新课程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要求。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事例,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由学生自己发现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概念上的区别。通过完成“思考与交流”,回顾和学习过滤与蒸发这两个知识点,并以“粗盐的提纯”实验设计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和应用,最后小结本课,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第一课时,教材首先以概括的语言简单介绍了化学实验安全,接着请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以“粗盐的提纯”为例来学习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和蒸发)的实验操作。
  在初中知识体系中,学生已经简单了解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上进一步进行学习。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核心所在,学习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对高一化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金属的冶炼,物质的制备,尾气的处理等方面都能够多多少少找到本节课分离和提纯方法的影子,因此教材将它安排在第一章第一节,充分体现了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首先,学习者虽然是高一新生,但已经初步具有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能力,其次,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对“粗盐的提纯”实验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通过回忆、温习达到巩固效果,并在这样的知识架构上融合化学转化的知识进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提升的效果。本课内容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巩固和提升,也为之后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从初中已有的的过滤、蒸发等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切入,这样既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顺利切入将要学习的内容。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操作不规范
  (2)化学仪器不认识、不会用
  (3)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在设计实验方案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中存在一定困难
  (4)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较差
  四、板书设计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
  物质的提纯
  1.过滤和蒸发—粗盐的提纯
  ⑴所需仪器
  ⑵操作步骤
  ⑶注意事项
  ⑷使用玻璃棒的做用和目的
  2.SO42-的检验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开始的时候,我首先提问:我们洗完衣服之后,拿出去晾晒,不久之后,衣服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学生能够很好的回答。我又问:湿衣服里面的水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学生个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是蒸发了。然后我引出了本课的课题。我想这样的导入新课还是比较的近学生的生活,效果还是比较的好的。
  在接下来的过程,我又提出:你认为什么水的蒸发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初步的解释。我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湿衣服的现象,总结归纳了蒸发的概念。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一问题为主线,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的兴趣,并且能够更好的去探究。现在想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好的问题,特别是关键时机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探究的进行。在后面的教学的过程,我又提出:夏天,冬天都去晾晒衣服,那有什么不同?又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的提示下,学生总结出了蒸发在温度低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在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也能够进行。从而得出,温度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蒸发的结论。
  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游泳馆游完泳上岸之后,你们有什么的感觉呢?然后又问:为什么感觉冷呢?这个时候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根据学生的猜想,其中一些给以学生以鼓励然后让他们课下进行探究。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我和学生共同探究蒸发能够吸热的猜想。然后我出示所用的器材,学生进行思考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个猜想。
  学生完成实验猜想之后,我知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虽然笨实验较为简单,但是学生的实验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最终我们得出温度计的示数在拿出水面之后,就很快的下降了,从而得出蒸发会吸收热量的结论。
  在后面的学习的过程中,我又提出: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加快蒸发,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加快蒸发呢?学生首先进行猜想,然后进行设计实验。这是通常的做法。设计的实验的之前,我首先为了便于学生进行设计,给学生准备相关的器材。这样学生在设计的时候就会较为容易的想到方法。
  在本课的最后是学生进行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学习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学以致用。

粗盐提纯实验篇二: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能说出初步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食盐的用途,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氯化钠的用途及提纯方法,激发好奇心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化钠性质以及用途;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难点】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提到盐,大家首先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食盐。
  【教师引导】没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咱们的化学中,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除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碳酸钠、碳酸钙、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食盐作为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盐,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体的用途有哪些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具体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化学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氯化钠,NaCl。
  【自主阅读】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0-P71页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氯化钠的用途。
  【师生总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教师引导】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分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教师提问】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回答】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小组之间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播放视频】观看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视频,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次用到玻璃棒,每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总结】实验室中将粗盐制成精盐的三个步骤溶解、过滤和蒸发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溶解;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引流溶液;蒸发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蒸发。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思考:过滤和蒸发结晶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回答】过滤操作注意的问题:一贴、二低、三靠;蒸发结晶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干。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查阅资料,搜集氯化钠的其他特性。

粗盐提纯实验篇三:初中的化学课件

  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的使学生理解其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初中的化学课件篇一: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初中的化学课件篇二: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 第五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
  (板书)三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3 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 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讲述)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
  小结:
  要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80945/

推荐访问:粗盐提纯实验视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