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三字熟语]三字熟语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8-04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三字熟语篇1:高三语文三轮复习学习计划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既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领悟,为大家分享了高三语文三轮复习的学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语文三轮复习学习计划1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既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领悟,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临考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应分清轻重缓急,总结提高。分清轻重缓急:属于记忆方面的内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复习早了容易遗忘;技能方法类考点,可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总结提高是指最后要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2017.7—2018.1)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18.2—2018.4)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18.5)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为了使语文复习循序渐进,富有成效,现制订一个复习时间表:
  一轮复习
  7月15日— 8月31日①梳理必修1—5,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②归纳复习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古今异义词语。
  ③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④文言文阅读训练。
  9月1日—10月31日
  ①分专题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
  ②作文立意、拟题、开头、结尾训练
  11月1日—12月25日
  ①论述类文本阅读
  ②小说阅读
  ③传记阅读
  ④作文论证方法训练12月26日—1月22日
  ①语言文字运用
  ②古诗词背诵篇目
  ③针对一月统考查漏补缺
  二轮复习
  2月1日— 2月28日
  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在语基、表达等考点的弱势环节复习。
  ②注意在生活中为阅读与作文积累材料。
  ③本月内30%的时间用在做题上,注意总结命题规律与特点。
  3月1日— 3月31日
  ①偏重阅读古诗文与现代文。
  ②练习作文的写作。
  ③多做模拟题。
  ④关注有关考纲的信息。
  4月1日— 4月30日①重点是作文。
  ②整个二轮复习已近尾声,要检测一下学生二轮复习的总体效果。
  三轮复习
  5月1日—5月31日
  ①研读考纲,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②大量做模拟题,要注意准备纠错本,记录自己的弱势环节,做好查漏补缺。
  ③多看优秀范文。营造作文亮点。
  ④回归真题,多做各校模拟题。
  6月1日—6月6日调节,可适当看书,保持良好心态。
  第一轮复习要覆盖面广,每个考点逐一训练,分项落实,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第二轮复习要抓重点,在分项训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解题规范。
  第三轮复习要综合和总结,要做套题。除套题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历次考试中丢分的题,分析失误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高三语文三轮复习学习计划2
  一、复习指导思想
  1、重点突出。要回归考纲,进一步明确必考点、可考点、不考点,要进一步研究“考试样题”中的隐含信息,做到大胆预测。以“考纲”为引领回归课本,回扣基础,查找并消除知识盲点。通过模拟训练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加强思维训练,做到规范答题。
  2、难点突破。在Ⅰ卷中,要加强病句的训练力度,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意识;进一步扩大成语、俗语的识记范围,加强训练,让学生既要明白意思又要会用。在Ⅱ卷中,进一步加强翻译的训练力度,增强采点意识;通过整理归纳进一步明确诗歌中各种表达技巧的概念,加强训练,做到“见多识广”;密切关注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关注新题型,避免题型遗漏;进一步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力争让所有学生不跑题。
  3、弱点突围。对每位同学进行一个全面诊断,找出薄弱点,有的放矢,加强个别指导。
  二、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5月8日——5月28日,目标是模拟训练,回归基础,查缺补漏。
  第二阶段:5月29日——6月4日,目标是自我总结,静悟提升,形成体系。
  三、具体复习措施
  (一)基础知识复习
  基础知识继续以“每日一练”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积累和落实。
  1、字音复习。回扣课本,将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已注音、释义的生字再呈现再训练;注意多音多义字;留心形近异音字。
  2、字形复习。
  除了对已学知识再巩固,还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对《咬文嚼字》中提出的100个容易写错的字进行考查。
  特别注意三字熟语和成语的字形的考查。
  3、词语复习。除常规训练外,要特别注意成语和熟语的积累和归类。
  4、病句复习。紧抓11个标志不放,结合模拟题进行再训练,要特别注意病句和标点的修改训练。
  (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复习
  1、强化学生“读”的能力,努力纠正学生“重做题,轻阅读”的毛病。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圈点勾画,读明白文本的主旨,主旨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
  2、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题目设定的7个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间、主次不分、关系失当、答非所问、歪曲事实、无中生有。
  (三)文言文复习
  利用早读时间,回扣课本经典篇目——《劝学》《师说》《鸿门宴》《陈情表》《报任安书》《六国论》《齐桓晋文之事》《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利用主观题的形式巩固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四)诗歌鉴赏复习
  借助典型试题明确考题类型及解题思路,解决学生词不达意的毛病;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术语意识;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力求简洁到位,使文字表述和思维真正统一,解决学生语言颠三倒四、要点不全的毛病。
  (五)名言名句仍以三个版本的交叉篇目为主,辅以《诗经》《论语》等其它名篇名句。
  (六)语言运用题。
  首先应熟练掌握常见的各种题型,强化审题意识,挖掘题干的限制语和提示语,找出隐含信息,从中寻求解题思路。要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密切关注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关注新题型,避免题型遗漏。要特别关注扩写、排序和短文改错三种题型。
  (七)选做题复习
  强化审题意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考什么”“如何考”“怎样答”等问题;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采点意识,学会严谨而规范地表述;提高卷面质量,力求清晰美观,简洁到位。
  (八)作文复习
  内容上,继续加大审题立意训练。在素材积累上下功夫,将以前读过的精彩文章,新鲜、活泼、生动的语言,名言警句进行归纳总结,及时下发最新写作素材,力争做到“内容充实”。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话题。。
  表达上,强化文体意识,根据题目确定最拿手的文体。规范各种文体的结构,使之严谨;加强语言训练,使之更加流畅;严抓卷面质量,使之工整。
  发展等级上,通过升格训练,使文章更深刻更有文采更丰富。
  四、三轮复习的备考策略
  1.处理好回归基础与综合训练的关系。我们要以回归基础为本,以训练为抓手,以提高能力为目标。要统筹安排,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回归基础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做过的试题,回归错题本,将基础夯实,完善知识体系。综合训练应是查漏补缺、用综合题,真正起到模拟的效果。
  2.坚持“讲—练—悟—结”的讲课模式。讲薄弱点、关键点,讲方法、思路,不搞面面俱到。 “练”要练思路、练薄弱点、练技巧。变式训练要是真正变式,要体验成功,讲什么就练什么。要让学生“悟”,悟知识点,悟思路,悟方法。要“结”,总结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在成功中提高,在教训中进步。
  3.高度重视学生的卷面和书写的规范。在书写问题上要“严”要“狠”,在三轮的综合训练中要对学生的答卷规范严格要求,力争作文卷面一字不改;翻译、诗歌鉴赏、大阅读善用标号分条作答,力争做到不修改不涂改,做到条条理清晰。
  4.关注命题动态,以不变应万变
  搜集最新的高考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适时调整复习计划。要让学生充满信心,放稳心态,鼓励他们,不论高考题目怎么变,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了,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走上高考考场。

三字熟语篇2:高考成语熟语复习课件

  引导语:词语是高考考试内容,大家应该注重积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成语熟语复习知识,供各位阅读与借鉴。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类复习
  从各地高考成语考查来看,高考虽然从不同的侧面考查了成语使用,但归纳起来还是集中在固定的几个方面。成语误用现象在实际生活应用中非常普遍,并且考生在此也经常失分。为此,笔者以高考成语考查为例,谈谈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2008全国卷Ⅰ第二题B项)
  解析:“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例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2008江苏卷第二题B项)
  解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其它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明日黄花、不刊之论、不足为训、弹冠相庆、久假不归、耳提面命、三人成虎、文不加点、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不赞一词、妙语解颐、罪不容诛、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文、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二、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以及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2008全国卷Ⅱ第二题C项)
  解析:“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2008重庆卷第三题D项)
  解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其它容易误用对象的成语有: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青梅竹马、筚路蓝缕、汗牛充栋、耳提面命、挥洒自如、人老珠黄、巧夺天工、豆蔻年华、置若罔闻、三令五申、络绎不绝、不可磨灭、如履薄冰等。
  三、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所在的语境相合,否则会错误。
  例1.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2008山东卷第四题C项)
  解析:“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
  例2.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2008北京卷第三题B项)
  解析: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句话是想表达渔业资源枯竭之意,这个成语的使用明显不合语境。
  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
  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
  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
  (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
  (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四、褒贬误用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例1.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2008江苏卷第二题A项)
  解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
  褒词误用贬义: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别有天地、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等。
  贬词误用褒义:满城风雨、形形色色、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绞尽心机、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一丘之貉、别有用心、衣冠楚楚、巧言令色、好为人师、为所欲为、天花乱坠、巧舌如簧等。
  五、不合事理
  成语的使用,与上下文所说的事实相比,因不合事理,或不合时宜,或前后矛盾,或生造词语等而误用。
  例1.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2008安徽卷第二题D项)
  解析:叹为观止,原意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该句讲的是“股市指数涨跌幅度”,既有上涨,又有下跌,因此叹为观止的使用不合事理。
  例2.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的跟他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2008宁夏海南卷第十九题B项)
  解析:全神贯注,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主要用于看书、听讲方面。拉家常本是轻松、悠闲的事情,精神不必高度集中。因此该成语的使用不合事理。
  高考熟语设误的几种类型
  语义双层惯用语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词组。惯用语是通过描述来表义,谚语和歇后语通过陈述来表义。
  惯用语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语义的双层性。
  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例“打预防针”
  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常用来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
  “财神爷”
  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
  2、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例“拍马屁”“寄生虫”“抓辫子”“吃独食”“穿小鞋”“戴高帽”“耍嘴皮”“咬耳朵”“眼中钉” “破天荒”等。
  全都具有口语色彩。它们的感情色彩,褒扬、赞许的极少。谐谑、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中性的惯用语也很少。
  3、结构上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少数二字或多字的。
  例“下海”“吃醋”属二字格;“放马后炮”“喝迷魂汤”“喝西北风”“钻牛角尖”“打退堂鼓”属四字格,另外还有“解铃还需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多字格。
  惯用语在使用中一般不用字面意义,其深层涵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几乎成了它的基本义。如“跑龙套”本指在戏剧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但作为惯用语,一般是用来比喻在工作中做一些不负主要责任的杂事、小事,当它用本义时,它只是戏剧中的术语,不是惯用语。“开小差”作为惯用语一般使用其引申义“私自脱离工作岗位或思想不集中”,而不用其本义“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
  口耳相传的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话”“直言”,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简练通俗,意思完整。
  例:
  交友处世:积德招福,缺德惹祸 君子之交淡如水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劝学:活到老,学到老 书中自有黄金屋
  军事: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民俗:五里不同俗,一地一乡风 入庙拜佛,入乡随俗
  卫生健康:饥时饱,必送命
  道德情操:仁义值千金 人穷志不短
  行为规范:为臣要忠,为子要孝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世态人情: 世情看冷暖,人事逐高低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善恶美丑: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自然气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谚语源于生活,口耳相传,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大家记得平时要留心生活、注意积累。
  巧设悬念歇后语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表义上“引子”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义;“注释”部分是表义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基本义。
  也就是说,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熟语。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
  1.会意型(语义双关)
  例“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寿星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前一部分进行解释说明。
  2.谐音型(语音双关)
  例“老虎驾车——谁赶(敢)”
  “两手进染缸——左也蓝(难)右也蓝(难)”
  “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
  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不管会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如:
  “老虎驾车——谁赶”
  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5237/

推荐访问:十二生肖三字熟语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