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实验中学官网]吴兴实验中学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吴兴实验中学篇(一):送僧归日本唐诗赏析


  《送僧归日本》由钱起创作,这是一首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别具一格。
  《送僧归日本》
  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解】
  1. 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
  2. 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
  3. 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
  4. 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
  5. 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
  6. 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
  7. 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
  8. 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9. 惟怜:最爱;最怜。
  10. 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翻译】
  随着机缘来到中国居住,来的路途就像在梦中游走。来自远处茫茫大海,就像浮在天际,去时乘着法舟轻快地离去。水中月与清寂澄静的境界相通。海中的鱼龙也来听你诵经。最爱这盏佛灯,万里之遥,眼中仍然明亮。
  【韵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评析】
  唐时与日本国际交往频繁,有许多日本人来中国学习或作官,唐人集中多有寄赠日本人的篇章。诗人送一位回国的日本僧人,赞扬了僧人不畏艰险,勇敢实现自已理想的精神,因为是写僧人,所以用了许多佛家术语。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的是日本僧人,具有特殊性,故诗之写法也很特别。当时,日本派了不少遣唐史来到中国,还有不少僧人同来,学习文化、技艺,求取佛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本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大海展开想象,笔底含情。它通过生动景物的描绘和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宝十年赐进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翰林学士,与韩

吴兴实验中学篇(二):五年级美术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美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 "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 和 "洛阳龙门 " 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 " 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范宽 " 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吴伟和戴进。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

吴兴实验中学篇(三):皎然的诗短歌行

  皎然,公元(720—804)年,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 堪称一代宗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皎然的诗短歌行,快来看看吧。
  《短歌行》
  年代: 唐
  作者: 皎然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
  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
  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
  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
  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皎然简介
  卿、诗人韦应物、皇甫曾、秦系、顾况以及一些士大夫文人多有交往,常有诗歌唱和,被时人称作“江东名僧”。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云:“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伴,时余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幼年的刘禹锡即得到皎然与灵澈二诗僧的亲自指导,皎然可算是刘禹锡的启蒙老师了。而大诗人孟郊也常常称赞皎然为代表的“江调诗风”清新玄远,隽永脱俗。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评论:“释皎然之诗,在诸唐诗僧之上。”可见,皎然在唐代是一位有影响的诗人。
  然而,皎然的诗并没有其诗论有影响力。胡震亨《唐音癸签》中指出唐人诗话,“唯皎然《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对《诗式》、《诗议》评论道:“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及撰《诗评》三卷,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而在皎然所做的三种诗论中,《诗式》有是最受好评的一本。因此,综上来说,《诗式》应该是皎然对中唐诗坛最有价值的贡献。
  《诗式》有一卷本、五卷本两种,《四库全书》收一卷本,以清人陆心源《十万卷丛书》中所收的五卷本最为完备。皎然《诗式》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3059/

推荐访问:吴兴实验中学官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