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昆德拉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8-02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昆德拉篇(1):昆德拉名言大全

  昆德拉名言
  1、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5、 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 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8、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9、 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0、 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1、 灯罩下的一只巨大的蝴蝶,被头顶的光吓得一惊,扑扑飞起,开始在夜晚的房间里盘旋。钢琴和小提琴的旋律依稀可闻,从楼下丝丝缕缕地升上来。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2、 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3、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4、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5、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 真非真, 运动自由 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6、 此刻他猛然惊诧地发现其实自己并非不行。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想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在他生命当中留下的那道灿烂而神奇的印记,无人可以夺走。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7、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8、 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9、 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米兰 昆德拉 (闪点情话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20、 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 命之轻》
  21、 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2、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 的存在,其 运动也 会变得自由而没有 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3、 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4、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 草图却不是 任何东 西的草稿,它是一 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5、 把私生活与公开生活分成两个领域是一切谎言之源:一个人在私生活与在公开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6、 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这上。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27、 自我陶醉一瞬间滑向极度痛苦:漫漫长途总有尽头!迟早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背叛!迟早她不得不结束她自己!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8、 波希米亚的墓地都象花园,坟墓上覆盖着绿草和鲜艳的花朵。一块块庄严的墓碑隐没在万绿丛中。太阳落山的时候,墓地闪烁着点点烛火,如同死魂都在孩子们的晚会上舞蹈。是的,孩子们的舞会。死魂都象孩子一样纯洁。无论现实生活如何残酷,即便在战争年月,在希特勒时期,在斯大林时期,在所有被占领的时期,和平总是统治着墓地。 ——米 兰昆德拉 《不能 承受的生命之轻》
  29、 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0、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1、 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2、 放荡的迷恋,女人在其中看不到丝毫感人之处:由于男人没有在女性身上寄托一个主观的理想,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感兴趣,没有谁会令他们失望。的确。就是这从不失望的本身带有某种可耻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恋是不可宽恕的(因为从不为失望而补赎)。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3、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4、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5、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6、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37、 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8、 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9、 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milan kundera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0、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41、 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2、 一个人一旦选择投身政界,必然十分乐意把公众视作自己的判官,并一厢情愿而又天真地认为可以以此获得人心。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43、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4、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5、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6、 托马斯得出结论: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激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7、 我们说,有些事成为了我们巨大的包袱。我们或是承受这个负担,或是被它压倒。我们的奋斗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8、 因此我们不能指责小说,说被这些神秘的偶然巧合所迷惑,但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魅力。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49、 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0、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1、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2、 人最大的弱点是善良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3、 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4、 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5、 “真的,有些书是要白天读的,有些书只能晚上读。”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6、 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7、 当心灵在说话,里指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8、 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9、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0、 你所在意的总是那个你最无法掌握、最摸不透的人,无论男人女人。你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拥有,患得患失,这样的感情既让人焦虑,又让你乐此不疲,止不住的想要得到全部。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1、 相反,当负担完全确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62、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63、 做的是自己完全不在乎的事,真美。一下班,就可以把工作丢在脑后,托马斯终于体会到了这些人的幸福。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4、 我寻求的不是快感而是幸福。没有幸福的快感算不上快感。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5、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别的方式结束生命,但是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 生命乐章, 直至深 深的绝望时刻的到 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6、 慢慢迷途 终有一归!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7、 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8、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的无线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9、 浪漫型的迷恋:他们在女性身上寻找的是他们自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总是不断的失望,因为,正如我们所知,理想从来都是不可能找到的。失望把他们从一个女人推向另一个女人,赋予他们善变一种伤感的借口,因此,许多多愁善感的女人为他们顽强的纠缠所感动。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0、 对某些女人来说,如果调情只是她们的第二天性,是不足道的日常惯例;对特丽莎来说,调情则上升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告诉她:她是谁,她能做些什么。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变得有逼迫感,变得费劲,力不胜任。她打破了允诺和不给保证之间的平衡(谁能保持平衡即说明他有调情的精湛技巧);过分热情地 允诺,却没 表达清 楚这个允诺中包含 着她未作保证的另一方面。换一句话说,她绘每一个人的印象就是她准备接受任何人。男人们感到已被允诺,一旦他们向她要求允诺兑现,却遭到强烈的反抗。他们对此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她是狡诈的,蓄谋害人。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1、 我们的世界是“永恒轮回”的。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由无数次的重复。我们的生活是能够被预演的,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活会按照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前者中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如果世界果真如此,我们就会向耶稣一样被钉在永恒色十字架上,无法承受的重负将会沉沉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 在,生活无 法预演 ,我们既不能把它 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2、 弗兰茨也许强壮,但他的力量是向外的,在他生活与共的人面前,在他爱的人面前,他显得软弱无力。弗兰茨的软弱也可以称为美德。他从不向萨宾娜下指示,从不象托马斯那样命令她,要她躺在镜子旁边的地上以及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他并非不好色,只是缺乏下达命令的力量。有些事情是只能靠暴力来完成的。生理上的爱没有暴力是难以想象的。 ——米兰 ·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 命之轻》
  73、 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像托马斯和萨比娜交换产生了圆顶礼帽这一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个物件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4、 与希特勒的这种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75、 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问流淌着的一条语义之河的低声谜语。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76、 所有从拉丁文派生出来的语言里,“同情”一词,都是由一个意为“共同”的前缀(Com)和一个意为“苦难”的词根(pasSio)结合组成(共——苦)。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7、 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米兰 昆德拉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78、 说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79、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总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也许就会永不复存在。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80、 在我们看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的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81、 卡列宁,他的微笑能持续多久,生活的主题就能持续多久。 ——米兰 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82、 他知道自己处在无法辩解的境地,因为这一境地是建立在完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米兰 昆德拉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83、 由于浪漫型的情场老手总是追求同一类型女子,人们甚至觉察不到他们又换了情人;朋友们看不出这些女子之间的区别,总是用一个名字来称呼所有情人,从而不断地引起误会。 在寻欢过程中,放荡型的好色之徒离约定俗称的女性美(他们很快就厌倦了这种美)愈来愈远,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猎奇者。他们知道这一点,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为了不 让朋友尴尬 ,他们 从不和情妇一起出 现在公众场合。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4、 显然,由媚俗而激起的情感必须能让最大多数人来分享。因此,媚俗与出轨无涉,它召唤的,是靠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薄情的女孩,遭遗弃的父亲,草坪上奔跑的孩子,遭背叛的祖国,初恋的回忆等等。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5、 对伊甸园的怀念,就是人不想成其为人的渴望。 ——米兰·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86、 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 ——米兰 昆

昆德拉篇(2):小说的艺术表现指的是

  小说的艺术表现指的是什么?一个小说家,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源泉,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文化熏陶。
  小说的艺术表现指的是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方面作了开放性的探索、思考和实践,为小说这门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从小广泛涉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阅读了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继承了西方的文学传统。昆德拉做过布拉格电影学院的教师,讲授世界文学,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入侵捷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直到1975年定居法国。他十八岁成为捷克共产党的一员,他的人生轨迹与捷克共产党有着复杂的关系。
  昆德拉小说思想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和欧洲文化环境的熏陶。捷克民族多难的历史,和昆德拉自身的传奇经历,让他冷静地审视人的存在和人类的遗忘问题;欧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深了他对于小说幽默智慧的理解;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昆德拉从对人性的沉思上升到哲学层面;音乐艺术的熏陶,影响着昆德拉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
  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深化了昆德拉对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使得他能够用冷静的眼光洞察世事,发现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为他的小说艺术提供了全面、广阔、深刻的思想空间。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是建立在对西方各国小说的独特认识和重新解读以及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哲学思考之上的,并且始终将对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探寻体现在作品中。在他的小说作品和小说理论中,伴随着深沉的哲学思考、独到的文艺美学认识、传统经典作品的思索发现、对人类存在的深入探寻、对遗忘和记忆的不断拷问……这些都在他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和认知路径。
  1.时代背景
  1929年4月1日,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在他十岁的时候,也就是1939年,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地区,直到1945年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捷克获得解放。昆德拉的父亲卢德维克?昆德拉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雅纳切克音乐学院院长。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昆德拉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十三四岁时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昆德拉兴趣广泛,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大学时代,昆德拉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但他却经常去听音乐课,后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读电影专业,并在那里毕了业。
  青年时代,昆德拉从事过音乐、诗歌、戏剧、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出版有《人:一座广阔的花园》《最后的五月》和《独白》三部诗集以及文学研究理论专著《小说的艺术》,创作过《钥匙的主人们》等剧本,在捷克、苏联和法国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小说的艺术》(此书昆德拉也决定不再出版,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小说的思想随笔,命名为《小说的艺术》,就是为了纪念这本书)一书在1964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可以说,“在三十岁之前,昆德拉在音乐、绘画、电影、诗歌、理论、戏剧等艺术领域中逐一摸索了一遍。音乐家昆德拉、诗人昆德拉、理论家昆德拉、剧作家昆德拉。这些称号,昆德拉还是当之无愧的。(高兴:《米兰?昆德拉传》,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第48页)”
  1947年,18岁的昆德拉成了捷克共产党的一员,1950年因“时常有反官方言行和反党思想”被开除党籍,1956年随着捷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逐渐宽松,又自动恢复了党籍。1967年夏天,捷克作家们聚集在首都布拉格参加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以昆德拉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对当局控制艺术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希望可以自由地创作,出版作品不予审查,不受当局的政治影响,呼吁国家的独立和革新,这些言论受到了当局的压制。昆德拉当时是作协的理事,他在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民族的理所当然性》的精彩演讲,认为文化繁荣有赖于精神自由的扩大,没有创造自由,文化繁荣也就无从谈起。接着便发生了1968年著名的“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发生后,苏联终于忍受不住了,1968年8月21日,50万苏联军队在坦克和大炮的保护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布拉格之春”进行血腥的镇压。昆德拉首当其冲,被苏联政府开除党籍,被驱逐出捷克斯洛伐克,并被取消在捷克斯洛伐克发表文章的权利。至此以后,昆德拉往返于捷克和法国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直到1975年取得法国国籍,才正式定居法国。
  经历了青年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理想的幻灭,还有在政治上遭遇的起起落落之后,昆德拉不再是一个狂热的知识分子,他坚持在小说的理论和实践中思索人生,用小说完成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和拷问。正如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所说的,“1948年之后,在我的祖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年月,我明白了盲目的抒情在恐怖时期所扮演的至关紧要的角色,对我来说,这恐怖时期是一个‘诗人与刽子手共同统治’(《生活在别处》)的时代。……比起恐怖来,恐怖的抒情化于我是一个更难以摆脱的噩梦。我好像种了疫苗,永生永世警惕地抵御着一切抒情的诱惑。那时候,我深深渴望的唯一东西就是清醒的、觉醒的目光。终于,我在小说艺术中寻到了它。所以,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载’;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和挑战。”世事的反复无常和生活的无奈,就像一个玩笑,让昆德拉更加冷静地透过历史的烟云去探究人的存在状态。
  2.思想来源
  文学与哲学历来是关系密切的两门科学,他们的区别在于,哲学用抽象的思维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是抽象的概念,而文学却可以通过具体形象来引发读者思考。深刻的文学作品只有将对哲学的思考放入人物的行为中去,才能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文学和哲学具有同源性,而且都是形而上关注人的存在。叔本华的哲学思考常常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之上的,他哲学中的有些观点,就来自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支撑。
  昆德拉在哲学上主要受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人存在哲学的影响。尼采对传统的反叛与对传统价值的重估,打破了哲学家所谓体系化的思想,昆德拉认为:“对体系化思想的尼采式的拒绝带来了另一种结果:巨大的主题上的扩展;不同哲学分支之间阻碍人看到真实世界全体面貌的隔墙被推倒了,从此以后,一切有关人类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的思维对象。这也使哲学与小说靠得更近了:哲学破天荒地不是思考认识论,思考美学,思考伦理,思考精神现象学,思考理性批评,等等,而是思考与人类有关的一切。”尼采对哲学的思考,不仅影响着昆德拉用一种新的眼光回顾历史,回望传统,而且加深了昆德拉对于小说艺术的理解。正如昆德拉所认为的,尼采将哲学体系化确定化的思想变成一种假定性片段,让哲学与小说的精神更加接近了。对于昆德拉来说,不管是音乐、小说还是哲学,只有坚持对人类存在境遇的思考,才能有开阔的主题。正是不同的艺术家坚持从不同的方面去探究和表达人生,才能使艺术得以不断地延续和发展。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尽管和昆德拉的不同,而昆德拉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与萨特的观念的差异,但是我们仍不能割裂两者的关系。萨特的政治身份和遭遇与昆德拉多少有些相似,他们都经历过战争时代对于政治的狂热追求,以及和共产党的分分合合。但是萨特经历了“二战”之后,并没有看到人类和平的曙光,于是他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萨特哲学以及文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存在。萨特认为的存在是通过“他人”而得以确定,“我”只有依赖于他人,借助他人才能认识我自己。存在是偶然的。从萨特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存在是对自由的选择,而昆德拉也是坚持从存在去探讨人的意义:人的存在是通过他人的目光得以确认。从他的小说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思考带着对现代社会的反叛,对人性回归的渴望,充满诗意的哲学之思,也影响着昆德拉的思想和创作。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看到了欧洲人类危机,只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精神上的恐慌。他们认为技术的力量是双重的,它既是衰弱的又是进步的。小说家和哲学家都在追问“存在之谜”,但是哲学家对现代的反叛局限在自己的学科之中,“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快将人类推入专业领域的条条隧道之中。人们靠掌握的知识越深,就变得越盲目,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又无法看清自身,就这样掉进了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用一个漂亮的、几乎神奇的叫法所称的‘对存在的遗忘’那样一种状态中。”昆德拉对欧洲近四个世纪以来小说取得的艺术价值抱有肯定的态度。昆德拉认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重新挖掘的那被遗忘的存在问题,但是海德格尔忘记了小说的存在。在昆德拉看来,“也许两位现象学家在对现代进行评判的时候忘记了考虑塞万提斯。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假如哲学与科学真的忘记了人的存在,那么,相比之下尤其明显的是,多亏有塞万提斯从形而上成了一种伟大的欧洲艺术。这一伟大的欧洲艺术正是对遗忘了的存在进行探究。事实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分析的所有关于存在的重大主题(他认为在此之前的欧洲哲学都将它们忽略了),在四个世纪的欧洲小说中都已被揭示、显明、澄清。一部接一部的小说,以小说特有的方式,以小说特有的逻辑,发现了存在的不同方面。”小说不是空洞地去想象,而是基于对人类的存在的思考而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小说家模糊了现实和梦想,抛弃了道德审判,小说面对的是人的精神内里,在不同境遇有着相似存在的内心。哲学的主题可以在小说中显现,而小说所展示的人物和境遇却是哲学所不能表达的。
  3.小说本体论
  昆德拉认为小说是挖掘和认识人性的一种实验性创作,作家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可以任意想象,无论是小说的形式还是内容。
  在昆德拉看来,小说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散文,“塞万提斯则正好为整个文学史做成了相反的事:他使得一个传奇人物下降,降到散文的世界中。散文:这个词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不合诗律的文字;它同时意味着生活具体、日常、物质的一面。所以,将小说说成是散文的艺术,并非显而易见之理;这个词定义着这一艺术的深刻含义。……但是,散文并非只是指生活艰辛或平凡的一面,它同时也指直到那时为止一直被人忽略的美:一些卑微的感情之美,比如桑丘对堂吉诃德的那种带有亲切感的友谊。”这就是说,小说的审美价值来自作家对人物在特定的境遇中存在的思考,而不是凭借情节的单一因果关系。
  昆德拉认为,如果说小说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那是因为散文的发现是他本体论上的使命,任何一门别的艺术都不能彻底承担起这一使命。他将多维度的思索人物存在的可能性的小说比喻成“道路”,而单一的讲述故事的因果关系的小说被称为“公路。”“公路有别于道路,不仅因为可以在公路上驱车,而且因为公路只不过是将一点与另一点联系起来的普通路线。公路本身没有丝毫意义;唯有公路连接的两点才有意义。而道路是对空间表示的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种含义,催促我们歇脚。……甚至从景致之前,道路就已从人的心灵中消失:人不再有慢慢行走和从中得到乐趣的愿望。对于生命也是同样,人不再把生命看做一条小路,而是看做一条公路:宛如从这一站通到下一站的路线,从连长这一级到将军这一级,从妻子的身份到孀妇的身份。”
  小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作者要想让读者相信他笔下的人物确实存在,无疑是愚蠢的。这些人物并非脱胎与母体,而是源于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句子或者某个关键情景。”小说不是道德审判的法庭,它不对道德作出任何判断,小说也不是社会现实的照相机,在昆德拉看来,小说是道德判断被悬置的疆域。小说家必须退到文本的背后。真正的小说艺术不是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说教,而是超越道德和价值的判断。昆德拉认为,“悬置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这道德与那种从一开始就审判,没完没了地审判,对所有人全都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审判了再说的难以根除的人类实践是泾渭分明的。如此热衷于审判的随意应用,从小说智慧的角度来看是最可憎的愚蠢,是流毒最广的毛病。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小说之外的疆域。”当小说家超越道德的审判界限,把人物置于最高处的空间时,小说家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那些隐藏起来的人性。在昆德拉看来,“创造一个道德审判被悬置的想象领域,是一项巨大的伟绩:唯有小说人物才能茁壮成长,要知道,一个个人物个性的构思孕育并不是按照某种作为善或者恶的样板,或者作为客观规律的代表的先已存在的真理,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他们自己的规律法则,建立在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他们自己的规律法则之上的一个个自治的个体。”
  昆德拉在对小说本体的探讨中,一再声称,现代小说中没有上帝的位置,没有道德的审判官,有的只是相对的和模糊的真理。小说就是在悖论的世界里探讨人被遗忘的存在。他将文学的一种体裁提升到了对人性的沉思的层面,努力通过小说的思想和技巧上的革新唤起人类被遗忘的存在,解放被社会沉重地压抑的个体的存在自由。
  4.小说史观
  艺术的历史有其自己独特的一面,它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内在规律,是属于价值的历史。昆德拉在《帷幕》中举了一个例子,以此来说明科学的历史和艺术的历史之间不同

昆德拉篇(3):小说的艺术


  导语: 一个小说家,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源泉,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文化熏陶。
  一个小说家,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源泉,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接受的文化熏陶。昆德拉小说思想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和欧洲文化环境的熏陶。捷克民族多难的历史,和昆德拉自身的传奇经历,让他冷静地审视人的存在和人类的遗忘问题;欧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深了他对于小说幽默智慧的理解;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昆德拉从对人性的沉思上升到哲学层面;音乐艺术的熏陶,影响着昆德拉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
  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深化了昆德拉对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使得他能够用冷静的眼光洞察世事,发现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为他的小说艺术提供了全面、广阔、深刻的思想空间。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是建立在对西方各国小说的独特认识和重新解读以及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哲学思考之上的,并且始终将对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探寻体现在作品中。在他的小说作品和小说理论中,伴随着深沉的哲学思考、独到的文艺美学认识、传统经典作品的思索发现、对人类存在的深入探寻、对遗忘和记忆的不断拷问……这些都在他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和认知路径。
  1.时代背景
  1929年4月1日,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在他十岁的时候,也就是1939年,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地区,直到 1945年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捷克获得解放。昆德拉的父亲卢德维克·昆德拉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雅纳切克音乐学院院长。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昆德拉4 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十三四岁时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昆德拉兴趣广泛,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大学时代,昆德拉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但他却经常去听音乐课,后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读电影专业,并在那里毕了业。
  青年时代,昆德拉从事过音乐、诗歌、戏剧、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出版有《人:一座广阔的花园》《最后的五月》和《独白》三部诗集以及文学研究理论专著《小说的艺术》,创作过《钥匙的主人们》等剧本,在捷克、苏联和法国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小说的艺术》(此书昆德拉也决定不再出版,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小说的思想随笔,命名为《小说的艺术》,就是为了纪念这本书)一书在1964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可以说,“在三十岁之前,昆德拉在音乐、绘画、电影、诗歌、理论、戏剧等艺术领域中逐一摸索了一遍。音乐家昆德拉、诗人昆德拉、理论家昆德拉、剧作家昆德拉。这些称号,昆德拉还是当之无愧的。(高兴:《米兰·昆德拉传》,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第48页)”
  1947年,18岁的昆德拉成了捷克共产党的一员,1950年因“时常有反官方言行和反党思想”被开除党籍,1956年随着捷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逐渐宽松,又自动恢复了党籍。1967年夏天,捷克作家们聚集在首都布拉格参加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以昆德拉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对当局控制艺术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希望可以自由地创作,出版作品不予审查,不受当局的政治影响,呼吁国家的独立和革新,这些言论受到了当局的压制。昆德拉当时是作协的理事,他在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民族的理所当然性》的精彩演讲,认为文化繁荣有赖于精神自由的扩大,没有创造自由,文化繁荣也就无从谈起。接着便发生了1968 年著名的“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发生后,苏联终于忍受不住了,1968年8月21日,50万苏联军队在坦克和大炮的保护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布拉格之春”进行血腥的镇压。昆德拉首当其冲,被苏联政府开除党籍,被驱逐出捷克斯洛伐克,并被取消在捷克斯洛伐克发表文章的权利。至此以后,昆德拉往返于捷克和法国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直到1975年取得法国国籍,才正式定居法国。
  经历了青年时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理想的幻灭,还有在政治上遭遇的起起落落之后,昆德拉不再是一个狂热的知识分子,他坚持在小说的理论和实践中思索人生,用小说完成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和拷问。正如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所说的,“1948年之后,在我的祖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年月,我明白了盲目的抒情在恐怖时期所扮演的至关紧要的角色,对我来说,这恐怖时期是一个‘诗人与刽子手共同统治’(《生活在别处》)的时代。……比起恐怖来,恐怖的抒情化于我是一个更难以摆脱的噩梦。我好像种了疫苗,永生永世警惕地抵御着一切抒情的诱惑。那时候,我深深渴望的唯一东西就是清醒的、觉醒的目光。终于,我在小说艺术中寻到了它。所以,对我来说,成为小说家不仅仅是在实践某一种‘文学体载’;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和挑战。”世事的反复无常和生活的无奈,就像一个玩笑,让昆德拉更加冷静地透过历史的烟云去探究人的存在状态。
  2.思想来源
  文学与哲学历来是关系密切的两门科学,他们的区别在于,哲学用抽象的思维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是抽象的概念,而文学却可以通过具体形象来引发读者思考。深刻的文学作品只有将对哲学的思考放入人物的行为中去,才能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文学和哲学具有同源性,而且都是形而上关注人的存在。叔本华的哲学思考常常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之上的,他哲学中的有些观点,就来自于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的支撑。
  昆德拉在哲学上主要受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人存在哲学的影响。尼采对传统的反叛与对传统价值的重估,打破了哲学家所谓体系化的思想,昆德拉认为:“对体系化思想的尼采式的拒绝带来了另一种结果:巨大的主题上的扩展;不同哲学分支之间阻碍人看到真实世界全体面貌的隔墙被推倒了,从此以后,一切有关人类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的思维对象。这也使哲学与小说靠得更近了:哲学破天荒地不是思考认识论,思考美学,思考伦理,思考精神现象学,思考理性批评,等等,而是思考与人类有关的一切。”尼采对哲学的思考,不仅影响着昆德拉用一种新的眼光回顾历史,回望传统,而且加深了昆德拉对于小说艺术的理解。正如昆德拉所认为的,尼采将哲学体系化确定化的思想变成一种假定性片段,让哲学与小说的精神更加接近了。对于昆德拉来说,不管是音乐、小说还是哲学,只有坚持对人类存在境遇的思考,才能有开阔的主题。正是不同的艺术家坚持从不同的方面去探究和表达人生,才能使艺术得以不断地延续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72124/

推荐访问: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