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军行赏析]从军行杨炯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9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从军行杨炯篇(一):从军行 杨炯课件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一、导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诗歌——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释题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三、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其诗文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歌可谓以书生意气来激扬文字,充溢着疏朗奋发的骨鲠之气,真正与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了,昭示着唐诗时代的来临。
  四、整体感知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五、文本研习
  (一)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联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二)颔联
  1.“牙璋辞凤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 “铁骑绕龙城”,表现了怎样的氛围?
  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指代敌人的巢穴,形象地写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3. “绕”字有何内涵?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三)颈联
  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颈联采用了烘托的手法。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写出“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场面。两句诗,有声有色,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六、知识归纳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七、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X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从军行 杨炯课件]相关文章:

从军行杨炯篇(二):有关杨炯的唐诗欣赏

  1、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2、战城南——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3、西陵峡——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 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4、巫峡——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

从军行杨炯篇(三):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导语: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诗意是什么呢?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作,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从军行七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知识扩展:杨炯从军行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②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③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⑤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⑥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6726/

推荐访问:杨炯从军行赏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