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崔道融]秋霁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秋霁篇(1):陆游的爱国诗秋霁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秋霁》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驱除云雾极知难,敢意天公不作悭。
  汛扫中庭待明月,攀跻危榭望青山。
  取琴理曲茶烟畔,看鹤梳翎竹影间。
  不为新晴宜著句,拟将幽事破除闲。
  浅析陆游诗词爱国主义思想
  一、陆游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渊源
  陆游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正值金军灭辽后南下入侵南宋的动荡时期,陆游一家迫于战乱,“渡河、沿汴、涉滩、渡江”,到处逃难,直到他九岁时才到故乡山阴定居。正是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幼小的陆游便深切地国破家亡的奇耻大辱。南宋时期,金统治者挥军南下入侵南宋,国家严重分裂,百姓过着流亡的生活。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坚决要求抗金。而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妄想通过对女真族的屈辱求和来换取东南半壁的苟且偷安。这样,和战之争开始了,爱国主义风格成为许多进步作家所追求的倾向,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的词,陆游、范成大的诗,陈亮、叶适的散文,共同把我国文学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推进了一大步,而陆游则是这些文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二)家庭熏陶
  陆游出生在“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空气的仕宦之家,曾祖陆琏 、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在经学或文学方面都有很深造诣。陆游的父亲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又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官员,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议论朝政,痛斥祸国殃民的昏君赃官,谈论到激动之时,“或裂訾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他们的忧国忧民、献身报国之言谈,对陆游的爱国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陆游自记事起,目睹的是金兵对中原的肆虐践踏,百姓无助地背井离乡;耳闻的是父辈们宁死收复失地、救国救民的慷慨爱国之辞。国破家亡的奇耻大辱定格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父辈们宁死救国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
  (三)恩师影响
  陆游早年跟随曾几学诗,曾几一方面教给他作诗的技巧,另方面给他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他赠陆游的诗说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塞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曾几的爱国思想对陆游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陆游前期的诗歌虽缺乏生活经验阅历不多,但爱国主义还是创作的基调,热情洋溢,气势奔放。这为他后期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陆游爱国思想的体现
  (一)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关注劳动人民生活疾苦中
  陆游曾前后在农村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是其他的古代诗人无有可比的。与人民朝夕相处,自然超越一般诗人的浮泛。他热爱劳动人民,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疾苦,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苦劳动人民摆脱穷困,引导广大农民走光明大道。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情怀。基于对一己思想行为的自审自视,陆游在扰攘不宁的人世间,寻找自我的对应体。他把目光投向了百姓,主要是那个时代的人民。都充分地表现出了一个诗人所应有的精神和气魄。“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 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农家叹》),全诗写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善良性格;《晚秋农家》中云:“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诗人不仅身杂老农间,以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体验着农民的生活,而且与世长相忘,以远离尘世的淡泊请躯贴近人民的心理。他痛恨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残酷掠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
  (二)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
  陆游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外族的入侵、本族统治者的无能,使少年时代的陆游就饱尝兵荒马乱之苦。成年后的陆仕途坎坷,但他信念坚定要做一名坚持抗战、反抗妥协投降的爱国志士。于是他挺身而出,站在民族的立场,不屈不挠地斥责侵略者的罪行,揭穿卖国者的面目。《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干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风光的激情描绘中,征服了时空,昂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

秋霁篇(2):《青玉案》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青 玉 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5分,三种情感3分,结合诗句2分。)
  9.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2分),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5382/

推荐访问:秋霁崔道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