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的故事]谷超豪

来源: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18-07-25 10:00:07 阅读:

【www.bbjkw.net--先进事迹材料】

(1) [谷超豪]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 下面是相关的事迹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2016 年8 月16 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对于潘建伟,“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在巨大的名利声望前,坚守学术的真谛,这是学者最难能可贵的。“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的颁奖词为: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斩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的人生履历,在大多数人眼里充满了无数的惊叹号,本期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超级大牛科学家的彪悍人生:
  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先后毕业于马宅镇雅坑小学(青联公社第一名),吴宁镇中(全年级第一名)。
  1984年考入东阳中学(浙中名校,先后培养数名国内外院士,著名的有严济慈院士、李正武院士、王伏雄院士等)。
  1987年,17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2年,22岁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95年,25岁获中科大理论物理硕士学位。
  1996年,26岁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塞林格教授,并于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27岁,潘建伟以第二作者参与的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科研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1999-2003年留在塞林格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并担任Co-PI。
  2001年,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2年,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3-2008年,为发展冷原子操纵技术,兼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玛丽·居里讲座教授。
  2003年,潘建伟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两年一度,每次一人。
  2004年他在欧洲申请上3个研究基金:欧盟的玛丽·居里基金,研究经费115万欧元;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研究基金,经费105万欧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研究基金,经费113万欧元 。同年,入选当年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6月,获得欧洲物理学会2005年度菲涅尔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同年10月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同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讯院士)。同年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并成为当年增选产生的最年轻院士。
  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潘建伟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华人物理学奖。
  2013年,43岁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迄今,共有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彭桓武、朱光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黄昆、王忠诚、谷超豪、徐光宪等在内的30位优秀科学家获此荣誉。
  2015年,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
  2016年,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奖项被称作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潘建伟因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年龄记录。一个多月前,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名列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1970年3月出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却是个爱玩的孩子。潘建伟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
  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更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就是受大学同学的影响。全面发展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很擅于向别人学习,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需要有耐心的,欲速则不达。“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学。”
  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1987年至1995年,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潘建伟于1996年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他从老师那里不断地获取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最新知识,同时,潘建伟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学科未来必有大的发展,便及时追踪国际前沿,走出了自己的研究道路。

(2) [谷超豪]数学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三年级


  导语:数学造福了人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数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简单又漂亮三年级的数学手抄报,欢迎阅读!

  杰出女数学家
  胡和生
  胡和生(1928- )——苏门高徒女院士,中国数学家。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后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1957年与同门师兄复旦大学数学副教授谷超豪结为夫妻,1980年升为教授。1984年起任《数学学报》副主编,并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现称为“院士”)。1992-1997年任上海市数学会理事长。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诺特”讲席学术报告。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胡和生主要研究微分几何。1950年代初在仿射联络空间、子流形变形理论和常曲率空间的结构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1960-1966年间给出了决定黎曼流形运动群所有空隙的一般方法。1970年代中期将微分几何运用到规范场研究中,与杨振宁合作得到了关于规范场强决定规范的结果。1980年代,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曾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著述有《微分几何》(1980,与苏步青合作)、《孤立子理论及其应用》(1990,与谷超豪等合作)等专著。
  麦克达夫
  麦克达夫(1945- )——荣获首届“萨特奖”,旅美英国数学家,生于英国伦敦。197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研究工作两年。1973-1978年,先后在约克大学、沃里克大学任讲师。1978年赴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1980年代升为教授。1998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1小时学术报告。
  麦克达夫早期曾集中研究过微分同胚群的分类空间与叶状结构理论间的关系。1980年代,她从事整体辛几何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首先在流形上构造了属于同一上同调类且不合痕的辛结构。1989年前后,她对包含具非负自相交数辛嵌入2维球的紧辛流形进行了完整的分类,还建立了4维辛流形为有理曲面或直纹曲面奇异的简洁判别式。1991年,她荣获首届萨特(Ruth Lyttle Satter)数学奖,该奖由美国数学会设立,专门奖励在数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女数学家。值得一提的是麦克达夫的丈夫是著名的美国拓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约翰•米尔诺。
  张圣蓉
  张圣蓉(1948- )——“华裔算杰”偏微分,美籍华裔数学家。生于陕西西安,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74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74-1980年先后于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马里兰大学任助理教授。1980年起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后升为教授。1986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是华人女数学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
  张圣蓉从事几何型偏微分方程及相关的极值下等式和等谱几何中的问题研究。她在黎曼流形上的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成果,特别是她在谱几何中的极值问题和在三维紧流形上固定保形类中等谱度量的紧性方面的工作。她曾于1995年获第三届萨特数学奖。

(3) [谷超豪]数学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四年级


  导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那么,关于简单又漂亮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简单又漂亮四年级数学手抄报,欢迎阅读!

  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

  温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学的一堂数学课,把苏步青引向通往数学王国的路。从日本留学回温州的杨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带着忧国忧民的真情:“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仰仗船坚炮利,对我国豆剖瓜分,鲸吞蚕食。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习好数学。”杨老师的话,打动了苏步青的心。从此,他的兴趣从文学向数学转移。有一次,苏步青用20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一条几何定理。校长洪泯初得知后,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学习,将来送你留学。”到苏步青中学毕业时,洪校长已调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但他仍关心苏步青的学习,寄来了200元资助苏步青留学。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买了一张去日本的船票,余170元钱要维持3个月的生活,实在很艰难。他每天只能吃两餐饭,无钱请日语老师,只好拜房东大娘为师。最后他用流利的日语回答了主考官的提问,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名牌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24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1927年,大学毕业后,他又在课余卖报、送牛奶、当杂志校对和家庭老师,用所挣得的钱做学费,免试升入该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并以坚强的意志,刻苦攻读,接连发表了41篇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被数学界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1931年3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荣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成了继陈建功之后获得本学位的第二个外国人。此后,国内外的聘书像雪片似的飞来,苏步青一一谢绝。因为两年前陈建功获理学博士位时,曾约苏步青到条件较差的浙大去。苏步青说:“你先去,我毕业后再来。让我们花上20年时间,把浙大数学系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数学系……”这兴许就是苏步青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不愿离开浙大的情缘。

  走上工作岗位后,苏步青在科研和教学上取得了令世人叹服的光辉业绩,除做研究生时发现的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被学术界誉称为“苏锥面”外,后在“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认的成就,特别在著名的戈德序列中的第二个伴随二次曲面被国内外同行称为“苏的二次曲面”。他还证明了闭拉普拉斯序列和构造(T4),被世界学术界誉称为“苏(步青)链”。因此,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欧美、日本的数学家称他和同事们为“浙大学派”。的确,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连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潜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60085/

推荐访问:谷超豪的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