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内容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7-23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一:[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这一历史事件你是否还记得呢?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它没有使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洋务运动内容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国近代史试题参考

  中国近代史试题参考
  一、选择题
  1.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荷兰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2.19世纪初,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世界上最强大的号称 日不落 殖民大帝国是( )
  A.法国 B.荷兰 C.美国 D.英国
  3.1842年8月,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简答题:
  1.西方列强通过《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在我国攫取了哪些侵略特权?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选择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经济侵略 B.军事侵略 C.文化侵略 D.政治侵略
  2.使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3.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
  条约》
  4.1845年,英国在中国( )设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5.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赔款金额最多的条约(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法新约》
  6.中法战争期间,在中越边境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
  A.关天培 B.刘铭传 C.陈化成 D.冯子材
  7.德国元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 )。
  A.帝国主义已放弃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8.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差B.社会制度的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D.经济技术落后
  9.最早宣传维新思想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进行 商战 ,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的著作和作者是( )
  A林则徐编《四洲志》 B郑观应著《盛世危言》C严复译著《天演论》D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
  10.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是( )
  A.王韬 B.马建忠 C.魏源 D.梁启超
  二、名词解释:
  1.虎门销烟 2.第一次战争 3.镇南关大捷 4.辛酉政变
  三、材料题:
  1.阅读材料: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美国公使田贝到京后曾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 辛酉政变后,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慈禧和奕

三:[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
  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9、“一体两翼”和“一化三改”:对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形象表述, . “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在企业外部与国营经济建立联系。其形式有: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又称公私合营):分作两种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后,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核定私营资本的价值和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即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人资本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领域和所有权领域中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了。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基本形式:实行赎买政策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其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建成,多个第一。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 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 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特点: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3)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重要考点讲解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分述的意义: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总括: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实行农业合作化来规模性增产农产品,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发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
  ·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2
  本章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纲领、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2、洋务运动的历史过程、历史作用、失败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历史过程、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提示
  注意三种早期探索运动所分别代表阶级基础和性质。注意比较这些运动与日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三章的内容)的不同。
  重要考点讲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解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8214/

推荐访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