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物理公式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22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物理公式篇1:初三物理测试题及复习资料

  初三物理单位试题练习
  【—初三】接着上一章节为大家带来的是物理练习题,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了初三物理基础提高练习之单位常识练习,请大家认真审题了。
  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60 、体重 N;
  一个成人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____;手指甲的宽约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5____;
  一五分硬币的质量是2_____;一个鸡蛋的重约______N;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铝的密度是2.7________;长江全长约6300 ______;西安大雁塔的高度约为64 ______;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为2×10-3 ;一个馒头的质量为100 ;
  一粒药片的质量为200 ;一只热水瓶装满水,水的质量约为2.5×103 ;
  应对初三物理基础提高练习之单位常识练习,提醒同学们都认真审题了,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知识等着大家来掌握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机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 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典型例题】
  一辆汽车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66.15kw,每小时耗(柴)油14kg,请计算发动机的效率(柴油的燃烧值为4.3×107J/kg)。
  解析:
  计算发动机的热效率可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先求出发动机做的有用功和消耗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然后再求效率。
  答案:
  发动机每小时做的功
  W=Pt=66150W×3600s=2.38×108J
  完全燃烧14kg柴油放出的能量
  Q总=4.3×107J/kg×14kg=6.02×108J
  做有用功的能量Q有=W=2.38×108J
  发动机的效率是39.5%。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集锦
  【—】初中物理常识大放送: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了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过来看看。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
  看过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后,想必聪明的同学们都已经熟知了,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物理知识等着大家来掌握呢。
  平抛运动?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接着上一章节的竖直上抛运动内容,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平抛运动,请大家认真记忆了。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初中政治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上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合的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平抛运动,相信大家看后都能熟记于心了吧。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更全的初中物理知识就来关注吧。
  初二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图3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
  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图4
  A.0.1m
  B.0.2m
  C.0.3m
  D.0.5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12.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13.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
  15.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因此它是红色的;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_________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8题各7分;共16分)
  16.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17.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下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_______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______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实验次数像的情况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1倒立缩小实像2倒立等大实像3倒立放大实像4正立放大虚像
  透 镜像的性质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3)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
  (4)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初中物理?
  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9.如图6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图6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初中物理并联的电学知识点总结
  【并联的电学总结】简单解释就是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的连接方式叫并联。
  并联
  1、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
  即若干二端电路元件共同跨接在一对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样连成的总体称为并联组合。其特点是:①组合中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②流入组合端点的电流等于流过几个元件的电流之和;③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④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⑤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为;⑥正弦稳态下,几个复数导纳的并联组合的等效导纳为,式中Yk是并联组合中第k个导纳。
  并联电路中,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1/R=1/R1+1/R2+1/R3+…… (R1、R2、R3……表示各支路电阻大小);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有计算公式:R=R1XR2/R1+R2(此公式只能用于两个电阻并联,多个电阻并联只能用上一个公式)。
  2、串联和并联的区别: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
  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3、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以外,电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间均成反比(在相同时间内), R1:R2=I2:I1=P2:P1=W2:W1=Q2:Q1 除电阻和电压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间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
  4.无论是电源还是电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串联的时候各串联单元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时各并联单元电压相等,电流相加。
  并联的特点就是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初二物理音色的知识点复习
  【—初二物理音色的总结】音色又名音品,我们在学习音色的知识时需要把音色和音质区别开来。
  音色
  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振动的速度)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辨别出是不同的人。
  声音是由发声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其整体振动时发出基音,但同时其各部分也有复合的振动,各部分振动产生的声音组合成泛音。由于部分小于整体,所有不同的泛音都比基音的频率高,但强度都相当弱,否则则无法调准乐器的音高了。
  音质的含义是什么?“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音色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活中的音乐作曲中有着突出的作用。

物理公式篇2: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马上就要高考了,大家要抓紧做好复习工作,以下大家整理的是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四、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0<=a<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
  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
  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Ek=1/2mv^2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www.suibi8.com),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章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物理公式篇3:关于初中物理电学试题之计算型

  初中物理电学试题之计算型
  准确、熟练、灵活地运用物理公式、概念和规律,是求解此类题目的必要条件。电学主要考查: W=QU、W=Pt等,此类题越来越多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计算型
  例2.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6库,电流做功36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伏。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安时,它的电阻为 欧。
  温馨提示:这类题目其特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定量计算,逐步论证才能确定所填内容。
  中考试题练习之欧姆定律
  下面是对中考欧姆定律的题目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哦。
  欧姆定律
  如图2-2-46所示的电路中,当ab两点间接入4Ω的电阻时,其消耗的功率为16W。当ab两点间接入9Ω的电阻时,其消耗的功率仍为16W。求:
  (1)ab两点间接入4Ω和9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
  (2)电源的电压。
  上面对欧姆定律知识的题目练习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加油。
  中考试题之欧姆定律
  下面是对中考欧姆定律的题目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哦。
  欧姆定律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2-2-45甲所示:
  在图2-2-45乙中R1= 14W , R2= 9W。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欧姆定律知识的题目练习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同学们对上面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能很好的掌握。
  欧姆定律计算题练习
  关于物理中欧姆定律的知识点同学们还熟悉吧,下面我们来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欧姆定律
  如图2-2-4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2-2-44所示,则
  (1)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 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 V;
  (2)电阻R等于多少欧姆?
  (3)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欧姆?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多少欧姆?
  相信上面对欧姆定律题目的知识练习学习,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上面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并联电路
  对于物理中并联电路知识的学习,我们做了下面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上面对物理中串联电路知识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考出很好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6834/

推荐访问:初中物理公式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