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前一句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1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不亦君子乎前一句篇1: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导语:《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反映其思想文化,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有朋至远方来
  出自先秦诗人佚名的《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篇二:
  学而篇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

不亦君子乎前一句篇2:《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导语:读了《论语》,大家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论语》读书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和借鉴。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1】
  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
  当看到下面这一条颇受启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句话翻译为现代文就是: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有疑问就保留,谨慎地说出无疑问、有把握的事,就能减少错误;多看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实行无疑问的事,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从事学校中层领导几年了,活没少干,事没少做,成绩也没少出。可是人际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处得就是不怎么样。有时候总结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有时候埋怨自己不会处事。有人说,做得多就错得多。当今天看了孔子教导弟子的话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人要善于倾听和观察。人长着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绝对不是摆设,眼睛和耳朵是大脑的前锋侦探,大脑司令部根据先锋反馈的消息再指挥嘴或手等做出语言或行动。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闻阙疑,多方面听取意见,然后经过大脑的全面思考和正确判断,确定无疑问有把握的方案,再谨言,而无把握的方案,就可以弃之不言,谓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见阙殆,多方面了解借鉴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有过失和问题的事件,反馈给大脑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确定无疑问的路子,再慎行,而无把握的路子,或者经别人验证不可行的路子,就成为其余之列了。
  孔子说,只有这样,你说错话,做错事的机率会很少,你后悔的次数也很少,这样就禄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观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鉴利前车之覆做后车之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而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才会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读到下面这句时,也感到汗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换车字旁音为倪),小车无

不亦君子乎前一句篇3:哲理文言文及翻译

  有哲理的话有许许多多,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的这里句子有哪些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6、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1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2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8、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3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4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4、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附: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来确定其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除倒装句外,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对应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在文言文中,谓语动词一般不能省略,如果谓语对应的位置上不是动词,我们得首先确定它的词性,继而确立词性活用类别,最后推知它的意思。
  例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个字的翻译很关键。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二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
  示例: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二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这两个词表面上看都不是动词,但两词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动词性”是很容易得出的。
  示例: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2015年高考重庆卷)
  解析:“师”是名词,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
  示例:(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4: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2014年高考山东卷)
  解析:此句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但其带了宾语“其命”,值得研究。再者,“活”在课文《鸿门宴》中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稍加迁移,即可译出。
  示例: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三、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这样,我们便可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5: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2015年高考四川卷)
  解析:这个句子很工整。“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
  示例: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例6: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2014年高考天津卷)
  解析:“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两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失”“失误、过失”之义。根据对举关系,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
  示例: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四、抓住倒装句,使之调整成汉代汉语语序
  倒装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要按汉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7: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
  示例: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8: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年高考湖南卷)
  解析:首句“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与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的结构一样。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
  示例: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要不断增强采分点意识。另外,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
  练习
  将下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示例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
  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
  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1257/

推荐访问:不亦君子乎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