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数轴]数轴怎么画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7-18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数轴怎么画一:初中数学的说课稿内容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版
  各位评委: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       教科书。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____   年级   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____ 的基础上,对___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____ 等
  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____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____,对___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___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
  二、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三、 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__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__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___环节。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  对比反馈
  (8) 布置作业,提升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数轴》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
  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可以给与适当的巩固复习。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以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要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直观具体的图形很感兴趣,因此我使用了教具—温度计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的形式贯穿始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大胆猜、多交流”的合作式学习方法。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同时获得体验和发展。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下面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首先复习:有理数包括那些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思考:你能说出一些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例子吗?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0°C 用 -10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
  通过小组交流得到数轴的定义: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1)------(8)
  (3)(6)(7)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学生可能出现错误判断,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30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出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30页练习1、2
  2、课本30页3题(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我采用引导式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都做课本32页1、2。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
  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的引导价值才会得到体现。

数轴怎么画二:数轴教学课件

  在数轴的教学中,对于先上来说要理解好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轴教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深刻理解数轴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数轴的建模过程;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的概念.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的根本依据。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学生画图后提问: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师生活动: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 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 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

数轴怎么画三:初中数学手抄报大全


  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手抄报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I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C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
  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50484/

推荐访问:如何画数轴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