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心中有佛]心中有佛下句是什么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09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心中有佛下句是什么篇(一):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是一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是佛门四众弟子受持读诵最为广泛的经典之一。以下是其第二品的善现启请分解说。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祝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祝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现就是‘须菩提’,是中文的意译,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须菩提表现出来的是长寿,另有舍利子这些人也比佛的年龄大。所以,有些经典把‘须菩提’翻译为‘具寿’就是长寿的意思。等于我们中国人所称鹤发童颜,南极仙翁,老寿星。不过须菩提不仅是老寿星,他的道德修持,他的智慧,以及他生活的仪轨,都足以领导当时佛的弟子们。他年高德劭,威仪气度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是非常有名的。
  佛教一般知道须菩提谈空第一,这一本经就是空和有的研究。后世佛教,称须菩提为尊者,连中国民间对他也非常熟悉。怎么熟悉呢?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及七十二变的本事,都是从须菩提那里学的,这是小说上写的。孙悟空找到尊者,小说上把六祖见五祖那个故事,影射孙悟空访道访到了须菩提。西游记中这一段,描写得非常有趣,因此,须菩提尊者的名字,就在中国的民间十分流传了。
  善现须菩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一段文字,好像给我们写了一段剧本,描写当时的现常‘时’就是当时,就是佛把饭也吃好了,脚洗好了,打坐位置也铺好了,两腿也盘好了,准备休息。可是我们这一位须菩提老学长,不放过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一点休息吧!我还有问题,代表大家提出来问。时长老须菩提,所谓长老,照佛学解释‘长老’的内涵,还有许多意思。总而言之,就是中文的年高德劭。前面我们提到过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在心经里,向佛提问题的主角是舍利子,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刚经的主角则是须菩提,另如楞严经的主角是阿难,每人的问题不同,所以佛的答覆方式也不同。本经是从须菩提问问题开始的,因为他谈空第一,在大众中,在所有同学里,他要起立发言。我们现在发言要举个手,佛时代的规矩,是从座位上站起来。当时,大家都在坐着,须菩提站起来,偏袒右肩,这也是印度规矩,披着袈娑,一边膀子露出来。
  关于偏袒右肩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右手空着好做事,在跟佛走路时,可以用这个手膀,把年纪大的扶持过去。另有说法,认为右手是吉祥的手,左手不是吉祥的手,所以用袈娑盖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杀人等坏事,都是这右手去做,所以,在佛前上香时,要左手去插,不许右手近佛。但是另外也有一说,插香要用右手,因为右手是吉祥之手,总之,这些都是后人的解释。上古的许多礼节,有时代及地区的意义,后世把那些习惯又加上各种解释,有花招之嫌,我们姑且不管。
  现在,须菩提‘偏袒右肩’,披好袈娑,‘右膝着地’,就跪下了。单跪右腿,‘合掌恭敬’,合掌是印度当时的礼貌,中国也有合掌,也有作揖。印度是伸开十指合掌,有空心的合法,有实心的合法。顺便给青年同学们也讲一声,许多人写信给我,有的称我‘南法师’,我不是法师啊!我没有出家。许多人写信用佛家的规矩‘合十’,合十就是两个手合拢来,合十问讯,也是一种礼貌。还有些同学来信问‘和南’是什么意思?和南是译音,意思就是跪拜顶礼,五体投地跪拜,叫做和南。结果有一位同学就对我说:老师也姓南,南无阿弥陀佛也姓南,拜拜也和南,好像你投胎的时侯,是选一个南字来的。我说那我不知道,我当时也许选错了呢!这是有关与年轻同学们的趣味对话,由合掌顺便提到。
  现在须菩提合掌,就是向老师先行个礼,‘而白佛言’。白就是说话,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时侯的说法,后来唱戏的也有道白,唱的时侯是唱,不唱的时侯说几句话,就是道白。‘希有世尊’,佛经上记载印度的礼貌,向长辈请示以前,要先来一套赞叹之辞。等于我们中国人看到老前辈就说:‘唉呀,你老人家真好啊,上一次蒙你老人家照顾,你老人家给我启发太多了!’我也经常碰到年轻人对我这样说。金刚经已经把赞叹的话浓缩成四个字了,其他的经典中,弟子们起来问佛,都是先说一大堆恭维话。佛是很有定力的,等你恭维完了,然后才张开眼睛说:你说吧!这里的浓缩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手笔,只用四字:‘希有世尊’,世间少有,少见不可得的世尊。前面提到玄奘法师也翻译过金刚经,还有其他人的翻译,我个人的观点和研究,鸠摩罗什翻译的这一本,扼要简单,妙不可言。
  古代翻译的规定是信、达、雅,我们看到很多佛经的翻译,信则有之,很忠实原典;达,表达的清楚也有,但文字却不大雅。像鸠摩罗什的翻译,信、达、雅,皆兼而有之,非常难得。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译本。
  须菩提接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两个佛学名辞,一个是如来,一个是菩萨。
  如来菩萨
  我们晓得‘如来’也是‘佛’的代号,实际上佛有十种不同名称,如来是一种,佛是一种,世尊也是一种。不过,中国人搞惯了,经常听到如来佛的称法,把它连起来也蛮好。现在我们先说‘如来’,这是对成道成佛者的通称。释迦牟尼就称释迦如来,或者称释迦如来佛,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阿弥陀、释迦牟尼,那是个人的名字,就是特称。如来及佛是通称,等于我们中国称圣人,孔子也是圣人,周公也是圣人,文王、尧舜都是圣人。圣人就是通称,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称。‘如来’二字翻译得很高明,所以,我经常对其他宗教的朋友说:你们想个办法把经典再翻一翻好不好?你们要弘扬一个宗教文化,那是离不开文学的啊!文学的境界不好是吃不开的。
  佛经翻译的文学境界太高明了,它赢得了一切。譬如‘如来’这个翻法,真是非常高明。我们注意啊!来的相对就是去,他没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学了,一学就跑掉了。翻译成‘如来’,永远是来的;来,终归是好的。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来。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不要跑那么远了,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也有人另外一种说法:‘不向灵山塔下求’。总之,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另外一个佛学的名辞是‘菩萨’,这也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

心中有佛下句是什么篇(二):苏轼被贬儋州州写的诗

  在艰苦的环境里,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被贬儋州州写的诗,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被贬儋州州写的诗
  一、《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二、《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
  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
  道人轻打五更钟。
  三、《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四、《椰子冠》
  天教日饮俗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五、《出游纪游诗》
  半醒半醉问借黎,竹刺藤捎号号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扩展阅读:
  苏轼故事二十五则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心中有佛下句是什么篇(三):经典对子大全


  对子,或称对联,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同字异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异字同音
  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雪映梅花梅映雪 莺宜柳絮柳宜莺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顶针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对联故事
  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 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叠字复字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同偏旁部首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琵琶琴瑟八大王 王王在上 (八国联军出上联)
  魑魅魍魉 四小鬼鬼鬼犯边 (清朝官员对下联)
  谐音双关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四川内江三元塔楹联。“孔明、江围、旅步、槽巢”谐“诸葛亮、姜维、吕布、曹操”;此外还有含有人名:关羽,张飞 。)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缙、李调元互嘲。“锯、蹄”谐“句、题”。 )
  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诸葛亮字孔明;李太白字长庚。 )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上联可谐音为“因何而得偶”;下联可谐音为“有幸不须媒”。 )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国人物“鲁肃、攀哙、狄青、萧何”。)
  隐字联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隐「水」下联隐「酒」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一(衣) 下联:少十(食)
  歇后联
  乌鸦飞入鹭鸶群,雪里送炭;凤凰立在鸳鸯畔,锦上添花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开花芝麻--步步高;出土甘蔗--节节甜
  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
  谜语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谜底:热水瓶)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联谜底:油灯 下联谜底:秤)
  集句联
  闲吟步竹石 长醉歌芳菲 (集李白诗句联)
  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 (集杜甫诗句联)
  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 (集宋诗句联)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 (集苏轼诗句联)
  名胜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讽喻联
  官大,权大,肚子大,口袋更大;
  手长,舌长,裙带长,好景不长
  (讽某些腐败者)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总统不是东西”讽贿选总统曹锟)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苏轼讽势利者)
  谐趣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出上联)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下联)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风起大寒霜降屋前成小雪
  日照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含六个节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理发店对联)
  无情对
  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不拘一格。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怕热最宜穿短裤 论功还欲请长缨
  有酒不妨邀明月 无钱哪得食云吞
  上联:围棋赌酒,一着一酌。
  下联:坐漏读书,五更五经。
  上联:李打鲤归岩,李沉鲤又出。
  下联:风吹蜂落地,风停蜂再飞。
  上联:黄黍地中走黄鼠,鼠拖黍穗。
  下联:白杨树下卧白羊,羊啃杨枝。
  吾联:花棘丛内跳花鸡,鸡穿棘梢。
  上联:蚂蚁树下马倚树。
  下联:鸡冠花前鸡观花。
  上联的蚂蚁树指被白蚁蛀空的枯树。
  上联:老鸦踏断老桠枝,鸦飞枝落。
  下联: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
  此联为刘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8019/

推荐访问:苏东坡心中有佛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