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24点题目大全]算24点题目

来源:试卷考卷 时间:2018-07-06 15: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试卷考卷】

算24点题目篇一:算24点教学课件

  算24点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使学生知道几张牌可以算出24或算不出24;相同的几张牌有不同的算法。
  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等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课堂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算24点的方法和规则,能比较快地利用3张牌算24点。
  难点: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扑克牌,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介绍扑克的学问。
  2. 由扑克牌的玩法引出用扑克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板书课题)
  3. 介绍游戏的玩法。
  二、活动环节一:《算24点》教学设计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三、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3.活动小结。
  五、全课小结:学生介绍算24点经验,算24点时,我们要注意找到3和8、4和6,这样就能方便快速地算出24。鼓励学生课外算24点。
  算24点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
  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讲
  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
  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板书:算“24点”)
  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
  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
  生反馈,师板书:
  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
  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拿走3)
  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
  生讲,师板书
  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
  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
  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
  生反馈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
  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
  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
  生:4×7=28,28-4=24。
  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小结:看来玩算24点的游戏挺有趣的。我们用三张牌,用加减乘除分两步算出了24。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用三张牌算算24点?小组合作,比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多。
  师:请看比赛规则点击:第一、组长记录算式,其余同学每三人一组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各出一张;第二、牌中的A看作1;第三、如果根据拿出的三张牌算不出24,可以重拿三张牌进行计算。音乐响,小朋友们开始算,音乐停,比赛结束。
  各组汇报。
  3、第三环节:四张牌算24点
  师:假如增加到4张牌,要算24点,你有勇气算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行!怎样将1、2、5、8这四张牌算出24点?提醒小朋友们这里的“A”应该看作1。
  生讲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算法!再看下面:
  4、5、7、8 3、1、7、9 5、6、5、3
  有三组扑克牌,这两组算第一题,这两组算第二题,这两组算第三题,每位小朋友独立完成,算完后可以抢算其它小组的,看谁算得对又多!
  学生试做、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师小结:用四张牌算24点的确难度大了些,但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表现的特别棒!
  三、挑战自我,实现超越
  师:下面小朋友进行24点大王挑战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电脑随机抽出的四个数算24点,答对一题可以为本组赢得一面红旗,所得红旗最多的为大王组。注意,先小组内讨论后回答。听明白了……
  师:请组长汇报一下本小组共获得多少面小旗。
  ……
  师:小朋友,我们为冠军队鼓掌,同时也把掌声奖励给我们自己挑战的勇气!
  四、趣味活动,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玩了24点的游戏,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家人交流一下,看看如果用四个3、四个4、四个5、四个6算出24点。

算24点题目篇二:算24点教学反思

  《算24点》小学的重点数学内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算24点教学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算24点教学反思1
  《算24点》这一节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在真正的实践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我就自己教授的《算24点》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在课前的调查中,我发现全班同学没有一个玩过“算24点”的游戏,对于游戏规则一无所知,更别说一些算24点的技巧了,而单调的计算又是非常枯燥的。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整节课设计成游戏闯关的形式,扑克牌分别从3张到4张算24点,算法从一种到多种,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能使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基础进行目标选择,分解了学生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学会,让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优等生产生试一试更有成功的期望。由于采取的是游戏的形式,同学们从1个人玩到2个人、3个人、4个人玩,把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个课堂气氛是可以的,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上课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计算、归纳,但是由于课堂调控能力有限,放得太开了就有收不回来,有点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在该小结时,没有引导学生把一阶段内容进行好好的梳理小结,以至于整节课条理不是很清晰,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既来不及巩固算出24点的方法(别的同学早已算出),又还没掌握算24点的技巧,当别人算得不亦乐乎时,这一部分学生却还是云里雾里,不会算24点。再者,不管是什么方法,都需要一定的习题来支撑巩固,由于担心时间可能会来不及。
  算24点教学反思2
  第一类,理清“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无论哪一种用法,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通过黑板上的钟面,使同学们产生对家里的钟面的联想。通过老师的反复对照读法,使同学们也能很好区别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下面的实际计算打下坚定的基础,有了概念,同时,也就有了有计算的基础,这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第一阶段。
  第二类,简单间隔时间的计算。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讲清24时计时法的概念之后,就要进入实际的计算的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同学往往存在着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在实际的计算中总是糊里糊涂的。例如:一列火车10:22从首都北京发车,19:29到达沈阳。求列车的运行时间。还有,一场 演唱会从8:30开始到14:30结束,求演唱会演出的时间等。这类的计算问题,都可以概括出一个简易的公式,让同学们像应用其它的公式一样,轻松地把数字代入公式中就即刻求出。那就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运动时间。这个公式即通俗易懂又涵盖了很多问题的时间计算。对于同学们来说,在老师的启发下是很容易接受的,运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关键是公式中的运动时间这个概念要让同学们理解好,它代表了很多事物的运动时间,接近的有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有些事物虽不接近行走,但也是运行的事物,有如:比赛、会议、义务劳动、演唱会等也都可看作运行的事物,只要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代入这个公式中求出运行时间。在掌握了这个公式以后,有关的运行时间的计算就彻底的解决了。同学们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的时间计算问题,就非常的灵活和得心应手了,这样一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算24点教学反思3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24时记时法的教学历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虽说只有两个教学内容:区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并且能够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转换。只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而学生难以掌握。
  如何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直观问题,是解决这节课的关键。而学生熟悉的学具就是钟,我想还是从钟面入手,再结合本校上下课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构建24时记时认知,这样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兴趣,也能避免机械的互换练习,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8时到校,让学生把学具钟拨到8时,接着提问:晚上也有8时,怎样区分?揭示出表示时间段的词语。进入24时记时法的教学,是在学具钟的外圈补上13、14这些时间。提出下午的时间“在钟面怎么表示?”“几点上课,几点放学?”,让学生展开讨论。没想到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学会简单计算24时的方法,还懂得按照计算结果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我觉得,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生活中数学和经历数学,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去代替,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学会并运用于生活中。
  让学生在知识充分展开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才能在课堂的小舞台展示学生们优美身姿,让学生学得既轻轻松松,又丰富多彩。
  

算24点题目篇三:小学四年级综合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综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本文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小学四年级综合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浏览。
  小学四年级综合教学工作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它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本学期,我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资源开发求“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本学期,我们班开设了两次的主题活动,根据学期初规定的主题是“传统节日的研究”即开展了中秋节的研究的活动;第二个主题为“伟大的母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展了关爱母亲、我为母亲献歌声、举办母爱手抄报等系列活动。
  二、课程实施求“鲜活”
  这学期,我们在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在活动中了解母亲节日的来历。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适逢母亲节日,所以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对母亲节来历的研究性学习。在成果交流时,学生的汇报形式多样,不单纯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为主的汇报,现在能用故事、介绍、朗诵、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交流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母亲节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二是在活动中培养社交能力。如:“了解母爱”组织了部分学生去搜集有关母亲的故事;“赞美母爱”中请半数学生去搜集并试写赞美母爱的诗歌;“评议母爱”把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以手抄报或制作卡片的形式汇报给母亲,“评议母爱”中把自己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
  虽然大部分同学是初次搜集或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心里开始时都非常紧张,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整理资料的方法。活动总结时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胆量变大了,敢和妈妈说心里话了,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确实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学写调查小报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养成了学习的正确态度,发展了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心理素质。针对现在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状,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了解母亲、赏识母亲”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母亲有了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能更多的去爱自己的母亲,更增加了他们的感情。
  四是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如:在制作贺卡、学写诗歌等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母亲的生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从而发展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三、评价方式求“多元”
  综合实践活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生命活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展开。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各个活动小组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评价。评价方式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以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开展下一轮活动的动力。
  四、组织管理求“有序”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课程,所以在活动中,我都非常重视主题活动设计、指导,每次活动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我能丰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设计、制作、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整理汇总。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活动无所谓好坏,只要实实在在,学生在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情感得到了培养,就是一种成功,是我们教育引导的成功!要知道与综合课程的亲密接触一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在“做中”才能“会学”!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学习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之路!这些活动的结果总是双赢的,不是吗?
  小学四年级综合教学工作总结【2】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 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 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3309/

推荐访问:算24点题目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