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7-04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碣篇(一):鲁迅《墓碣文》赏析


【鲁迅《墓碣文》原文】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七日
【鲁迅《墓碣文》赏析】
  《墓碣文》可谓《野草》中最难解的诗篇之一,然而,却又是无法绕过的诗篇,甚至可以这么说,《墓碣文》代表了鲁迅作品所抵达的哲学深度,它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本质与悖论,其所遭遇的困境,决不仅仅只属于鲁迅个人及他所处的时代。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与《野草》中的许多篇章一般,《墓碣文》也是以“梦”开篇的,或许是为了使读者进入其后那神奇的,有着超现实色彩的诗境更为自然一些。实际上,因为《野草》中的《墓碣文》《影的告别》《死火》等诗篇,我们完全可以称谓鲁迅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诗人,即使置于世界诗人中也是一流的。“梦”为虚,梦里的“墓碣”,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实,这里,我同意一些论者的意见,这“墓碣”是鲁迅为自己的过去,为自己过去的生命的存在而立的。《坟?题记》中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此的理解:
  “虽然明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
  至于“墓碣”的“剥落很多”,“苔藓丛生”,则表明这过去的“埋葬”已有了一些时间。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将“狂热”与“中寒”,“天上”与“深渊”,“一切眼中”与“无所有”,“无所希望”与“得救”,这样两种极端的词意,并置于一句诗中,且四句排列着,如此大胆的诗法,在整个诗歌史上都是罕见的。其所形成的巨大张力,直达到一种惊心动魄的诗的效果。无疑,这四句诗所呈现的,是鲁迅过去的生命存在有代表性的几种状态,它们作为非凡的诗句,有着不朽的魅力,它们绝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言,是受了尼采,或其它某处思想的影响而成——如果一首诗沦为了某种哲学,或某种思想的诠释,那它的伟大何在?意义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只能来自诗人自己生命存在的本真体验,是深层生命的升华,因而它们既是诗,又是哲学,它们与赫拉克利特的“上升的路与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一般,体现了一种原创性的诗性哲学,是古老的辩证思维的胜利。对其中的每一句的阐述,每一位读者都会有自己的一篇文章。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这一段中的“游魂”,可以看作是曾经伴随鲁迅的思想。“游魂”的“游”,有着游离、游移的意味,鲁迅的思想,来自古老的中华文化,但又脱离了古老的中华文化,然而,在中西文化的激荡之间,他一时又寻不到可信耐的依附,而只能在孤独中彷徨。“游魂”的化为“长蛇”,亦值得探索一番,鲁迅早期有大论《摩罗诗力说》,热情赞扬了拜伦、雪莱、普希金等西方诗人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何为“摩罗”,鲁迅文中这样解释:“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旦。”在今天的国人对西方文化更为熟悉的情况下,将“摩罗诗人”称为“撒旦诗人”,或许更为明了。而撒旦有一个著名的形象,蛇,鲁迅不可能不知晓,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说,“长蛇”就是“撒旦诗人”在鲁迅思想中的一种化身。有所不同的是,“撒旦诗人”是外向的,指向社会的反抗,而“长蛇”是内向的,指归的“动作”是自我解剖。
  关于“长蛇”的“毒牙”,论者们也是各有所见,议论纷呈,但依我的见解,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鲁迅对自己思想的一种自况。鲁迅是一个天性上的怀疑主义者,甚而怀疑自己的思想有毒,会害了他的读者,追随他的青年。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他曾这样说:“我至于终于不明白我一向是在做什么。比方做土工罢,做着做着,而不明是在筑台呢还在掘坑。”“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因此,以这“毒牙”来“自啮其身”,于他是最可以放心去做的,即使“殒颠”,他也是乐意的,他至少是做了先行者该做的事。
  ……离开!……
  这一声“离开”,是过去的鲁迅对现在的鲁迅的警示,警示了这走向内部的解剖之路的艰险。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碣后的“孤坟”,显然是鲁迅埋葬的自己的过去;“上无草木”,显示这“孤坟”埋葬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且已颓坏”,可能有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坟里面的亡魂仍不时欲起来折腾一下,一是现在的自己仍忍不住时而要掘开留恋一番;“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这可怕的身心状况,应是由于前面“长蛇”的“自啮其身”,与后面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所造成;“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说明过去的鲁迅对这死亡,是平静且坦然地接受的,并不认为自己曾经的存在就毫无价值。“蒙蒙如烟然”,则表明过去存在的探索,并未觅到最终的解答,一切仍处于茫然之中。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这一段是全诗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亦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我”在墓碣阴面的无法回避中,所见到的这一段文字,实际上也是每一个生存着的人类,在对自己存在的深度审视中,所无法回避的。读这样的诗句,即使没有进入灵魂的世界,进入本我的深层次探索,我们的肉体已引起一种不自觉的颤栗。关公刮骨疗毒,已令世人惊悚,那么,这个“抉心自食”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大概只能把他设想为一个有着凡人对一切痛苦的感知,又有着超凡的痛苦承受力的超人。是的,他敢于抉食自己的心肝,以探知存在的真实况味,然而酷烈的创痛,干扰了他的感知的神经,使他无法冷静地品味;待创痛平静之后,再来品味自己抉下的心肝,然而,这心肝由于已别离了躯体一段时间,已陈旧的不复是原来的心肝,自然更无法探知当时的本味了。是的,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存在的悖论,尚且还在肉体的层面。当我们将这“抉心自食”置于诗中本来就指向的心灵、灵魂,及本我的那晦暗不明的深层世界,我们将更是如入迷宫,茫然无措。虽然,在这对“本味”的探知及“创痛”的磨难中,诗人的生命获得了一种大沉酣,精神获得了一次大飞扬,但那本质的存在的困境,并没有得到解决,生命依然没有寻到坚实的立足之处。
  ……答我。否则,离开!……
  既然关于“本味”的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答,那么,只有选择离开一途。显然,过去的鲁迅并不愿现在的鲁迅继续纠缠于这个无解的问题,否则,便只能陷入生命的泥沼。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死尸的突然从坟中坐起,说明他的不甘。但现在,他只有祈祷时间来泯灭一切,就是当他在时间中终于化为飞尘了,也就不会再追问“本味”的问题了,自然,现在的诗人也就无须被迫面对这个绝望的问题了。然而,这飞尘中的“微笑”,只能是一种无奈的超脱。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过去的诗人,指望着将来的成尘;而现在的诗人,只有尽快的逃离一途。“本味”的存在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无法探底的深渊,有人靠信仰来超越,解脱,有人靠装聋作哑来蒙混,但天性就是一个深刻的怀疑主义者的鲁迅,这些都做不到。为了不再反顾,不再被纠缠,就必须在另一方位创立一个足以抗衡的新的世界——这样,我们便拥有了鲁迅的杂文世界。他的那些始终在内部燃烧着一团诗性火焰的杂文,与他的曾经热情赞扬的摩罗诗人一般,是外向的,指向这个广阔的人世间。因此,《野草》之后的鲁迅,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中国的“摩罗诗人”,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鲁迅。然而,我们只有把“摩罗诗人”鲁迅,与《野草》时期的,尤其是写下《墓碣文》《影的告别》等杰出诗篇的鲁迅合并起来,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更其完整、更为伟大的鲁迅。

碣篇(二):《观沧海》系统复习


  引导语:曹操的《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一下曹操的《观沧海》。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⑴碣⑵石,以观沧⑶海⑷。
  水何⑸澹澹,山岛竦峙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⑻,洪波⑼涌起。
  日月⑽之行,若⑾出其中。
  星汉⑿灿烂,若出其里。
  幸⒀甚⒁至⒂哉,歌以咏志⒃。
  【词句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作品赏析】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问题探究】
  请分析《观沧海》写景的特色。
  【参考答案】
  情景交融。全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诗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知识链接】
  古典诗歌写景的作用
  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景?首先看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的,然后分析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把握其作用。
  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具体的说,其作用主要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起兴、过渡、以景结情、点明时令和地点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30504/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