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起舞换新声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30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第一篇琵琶起舞换新声: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古诗是高考必考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希望能帮到大家!
  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
  1、思乡怀人    2、写景咏物
  3、忧国伤时    4、咏史怀古
  5、赠友送别    6、羁旅行役
  7、山水田园    8、边塞征战
  9、生活杂感    10、爱情
  11、建功立业   12、悼亡游仙
  1.思乡怀人诗
  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思妇闺情诗也在此外。常用艺术手法有借物抒情、借暾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想象、用典、修辞等。常见的意象有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等。
  例1.《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两首诗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例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其中“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之情。
  2.写景咏物诗
  这类诗作,多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志向。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描写、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
  例3.《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木,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例4.《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托物寓意,借蝉的形状和生活习性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咏物诗赏析要注意的问题
  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
  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3.忧国伤时诗
  这类诗抨击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的腐化生活,关心人民的疾苦,对劳动者寄寓了深切同情,忧虑时局,呼唤光明,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情怀。常见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常见意象有神州、山河、草木、征夫、烽火、田稼等。
  例5.《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4.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常用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修辞等。用于此类诗的意象有黍离、商女、明月、城池、流水、野草、燕子等。
  例6.《江城子》(欧阳修)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奢侈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逝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咏史诗赏析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 、不要重蹈前人覆辙。如:杜甫《咏怀古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5.赠友送别诗
  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珍惜。或互相勉励,表明心志。常见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象、烘托、比喻等。用于本类诗的意象有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等。
  例7.《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送别诗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看到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情与景巧妙妙地结合,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6.羁旅行役诗
  这类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修辞等。用于此类诗的
  意象有油灯、鸡鸣、车铎、板桥、山路、鸿雁、落日、秋风、孤帆等。
  例8.《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异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自己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落日”虚实结合,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7.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大多寄情山水,醉意田园,表达了对山水景物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愿望,对清闲安逸生活的羡慕或自得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有的也反映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常见的艺术手法有侧面烘托、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例9.《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山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8.边塞征战诗
  关键词:边关风光,边关生活,边关之情
  边塞,是边疆设防的处所。
  多写边地风光习俗和荒凉苦寒的征戍生活。
  抒发将士卫国豪情、杀敌立功之志,征夫思妇思乡思归之苦,思妇忧亲之情。
  例10.《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其中“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对照着写,更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例11.《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句借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例12.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描写边关的恶劣环境与战争生活的艰苦,抒发建功立业的豪迈与决心,风格悲而不苦,悲壮豪迈。
  悲:战争的艰苦(环境的恶劣,战斗的频繁)
  壮:建功立业的决心与豪迈气概。
  边塞诗赏析要注意:
  ①了解时代背景,与国运的兴衰直接相关。
  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③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常用意象: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关山、明月、羌笛、冰雪、羽书、刁斗、瀚海、楼兰、单于等。
  9.生活杂感诗
  关键词:即事感怀,因事而发,情感多样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例13:壬辰寒食【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例14.《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借一鉴方塘的清澈,表达了读书使人头脑清明的深刻道理。
  例如: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生活杂感诗赏析要注意的问题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②“怀”,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③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10.爱情诗
  关键词:为爱情而乐,为爱情而悲
  诗歌中的爱情: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相见时的两情相悦(钟情),相隔时的魂牵梦绕(思念),遇阻时的不离不弃(坚贞)。
  例15.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倾心相爱的男子表述爱情。前一句是表白爱情的态度,后一句是进一层表白爱情的坚贞。
  例16.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
  11.建功立业诗
  关键词:建功立业,理想
  1、建功立业的渴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保家卫国的决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涉江》)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例17.从 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照:紧急)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出征)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凋:黯淡。战斗激烈)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保边卫国热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建立军功的迫切愿望。
  12.悼亡游仙诗
  这类诗借写与神仙交游,进入一派极乐世界。虽然有些表达长生不老、醉生梦死的奢侈不切之意,无现实意义,但也不乏一些诗作借在仙境的超脱来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有其积极意义。常用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夸张、卒章显志等。常见意象有醉态、梦境、仙人、深山、怪石、松鹤、棋枰、歌舞等。
  例1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名为仙境一梦,实为人生一梦,你看:渴慕—迫切—豪迈—虚幻—迷醉—惊险—极乐—幻灭。既然看破了社会官场,不过“古来万事东流水”,也便可以弃之而去,“暂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了。
[高考中常见古代诗歌题材分类]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诗歌常见题材标志特点分类
2.诗歌的分类有哪些
3.古代思乡诗歌
4.哲理古代诗歌
5.古代唯美爱情诗歌
6.《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7.古代写月亮的诗歌
8.古代中秋诗歌集锦
9.中国古典诗歌内容题材有哪些
10.古典诗歌鉴赏6大热点题材

第二篇琵琶起舞换新声:2017爱国主义古诗词


  爱国是一种凝聚力,当冰灾、当地震来临时,中国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不得不另世界另眼相看,这就是爱国。

  1、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6、杜甫《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7、王昌龄《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9、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0、王昌龄《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11、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第三篇琵琶起舞换新声: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为此,现将诗歌鉴赏中常用表现手法进行简洁盘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
  1.对比(对照)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朊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
  沈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24549/

推荐访问: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