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结于心有什么症状]郁结于心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26 10:00:01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篇一:[郁结于心]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别舍弟宗一》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释:
  ①永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参与的革新运动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
  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②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
  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
  ③双:指宗元和宗一。
  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④去国:离开国都长安。
  1.对于本诗的最后一联,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1分)“烟”字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1分)暗示出今后兄弟二人欲见不易,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1分)用“边”字既与首联重复,又肤浅无味,(1 分)
  注:答同意的,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3分。
  2、(1) 兄弟惜别,依依不舍之情:首联写诗人在越江边送别兄弟,双双落泪,尽显离别的痛苦与不舍;(2)被贬蛮荒的愤懑愁苦之情(或答:政治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颔联写只身去国之远,蛮荒生活之久之难,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愁苦愤懑之情。(或:颈联“云似墨”一句,写出诗人被贬之地的险恶,也暗示诗人此时处境的险恶,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愁苦愤懑之情。)(3)兄弟之间的骨肉至情:尾联表明兄弟远隔两地,再难相见,只能在梦中寄以思念之情,从而体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
  (每点3分,情感1分,分析2分;答对2点即满分。)
  二
  (1)颈联描绘了什么景象?简要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4分)
  (2)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3)诗歌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4)结合全诗,简析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5)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6)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颈联描绘了一幅凄惨迷蒙、辽阔苍茫的图景。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乌云密布,料想舍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碧于天。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相生、融情于景等手法(任答两种即可),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愁苦与对于迁谪的愤懑之情。
  (2)柳诗融“别离”与“迁谪”于一诗。“别离”之意,集中于诗歌的首联、颈联、尾联中。(这是一道“哪些”类考题,需要寻找“那些”信息。首联点题,直接抒发兄弟惜别之情。颈联通过两地景物对比渲染,既暗示自己环境之险恶,又遥寄骨肉之相思。尾联则以“梦”中见郢树烟来表达恩亲之切。)“迁谪”之情,集中于颔联,颈联主要以环境之险恶僻远来暗示。颔联“万死”“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包藏着诗人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颈联“瘴来云似墨”与“春尽水如天”对比,体现“谴谪”。)
  (3)、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桂岭瘴来云似墨”中,诗人用比喻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诗人用比喻写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
  (4)、黯然的原因有:① 兄弟之间的骨肉分离之情
  ②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政治屡屡失意愁苦之情
  ③诗人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差点“万死”的愤懑之情
  (5)“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 (2分)“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滴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1分)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1分)(意思对即可)
  (6)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器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抒发了惜别、哀伤之情。(2分)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瘴”“云”“春”“水”“梦”“烟”等意象,表达了凄侧、惆怅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7) 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2分)
  答①“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②“水如天”是以洞庭水阔天长,相思绵长,相见很难。
  (8) 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3分)
  答: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特色:想象,融情于景,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
  三: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4分)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4分)
  (3)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 ),诗眼是( )(4分)
  (4)请简析尾联表达技巧及抒发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4分)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2)(4分)前一比喻,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地险恶;后一比喻,形象描写了洞庭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相隔兄弟别离之情。
  (3)送别诗、黯然。 理由:首联写自己身世飘零之时又遭逢兄弟离别,黯然神伤;颔联回忆自己被贬谪的经历,愤懑与愁苦;颈联写别后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令人伤感;尾联写今后寄以相思之梦,以表思念之苦。四联句子无不跟“黯然”相关。
  (4)表达特色:想象(化实为虚或以虚写实)、融情于景。作者写别后以思念入梦,在梦中经常梦见弟弟去的“郢”一带的烟树,(或在迷离恍惚的烟树间与宗一相见),化实为虚,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
  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
  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
  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
  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
  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简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颔联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现心中的不平和愤慨;颈联写景,用比兴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尾联表明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现荆门烟树的相思梦。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深得后世诗评家称赏。
  【赏析】
  《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诗。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全篇诗情感人,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抒发了诗人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一联开篇点题,点明别离,描叙兄弟惜别之情。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心灵因长期贬谪生活的折磨,已经成了“零落残魂”,而这残魂又遭逢离别,更是加倍黯然神伤。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昧。宋代周紫芝曾在《竹被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郢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清代马位则认为:“既云梦中,则梦境迷离,何所不可到?甚言相思之情耳。一改‘边’字,肤浅无味。”(《秋窗随笔》)近人高步瀛也说:“‘郢树边’太平凡,即不与上复,恐非子厚所用,转不如‘烟,字神近。”(《唐宋诗举要》)后二说有理。“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一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可能性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该是多么不公平、多么令人愤慨呵!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篇二:[郁结于心]我收获了宽容的作文


  宽容是世界上最好的原谅,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更加宽容的心,去善待别人,小编收集了我收获了宽容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收获了宽容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伸和升华.不过,我也体会到了被他人宽容的感觉.
  记得那一天,我们班测验,当我打开文具盒时,才发现尺子没带.这时的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看见邻桌上有一把尺子,我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把尺子折断,一人一半.当时的我真是急糊涂了,竟这样做,都没有问问邻桌的意见.正当我后悔,想把尺子还给她,并道歉时,一切都迟了——上课了.当邻桌发现尺子折断后,就很着急,也很愤怒.看到这种情形,我更不敢把断尺交还给她了.于是,我将计就计,打算隐瞒这一切,并用断尺做题.
  放学回家后,我从文具盒里拿出那一把断尺,心想: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呀!老师曾经教导过我们:拿别人的东西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经过再三反思,我决定,明天把断尺还给邻桌,并向她道歉.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
  第二天,我找来邻桌,支支吾吾了几句话:“对、对不起,是我折断了你的尺子,拿走了其中一半.”只见邻桌若有所思,然后笑眯眯地对我说:“我知道呀!”“你怎么知道?那你当时”我吃惊地问.“其实,当时我也蛮生气的,但是老师说过要学会宽容,这才是浇灭我心中怒火的原因,再说我也不想让你出丑,我也相信你会承认的,因为我们是朋友!”她的一番话只是解释给我听的,但是却感觉很温暖,我也十分开心,能够得到别人的宽容.
  宽容是世界上最好的原谅,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更加宽容的心,去善待别人,我坚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满!
  第二篇:我收获了宽容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茫茫人海,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和谅解,这就是宽容。
  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器重有加,关、张二兄弟不服,处处刁难,冷嘲热讽,诸葛孔明却胸怀大局,一笑置之,在曹兵来犯时,仍重用他们,使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也彻底征服了关、张二将的心,让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宽容是一盏温暖的灯,让人处处感受光明;宽容是一泓清冽的泉,让人时时感到舒心;宽容仿佛一座桥梁,连接着你我他的心灵......
  公共汽车上,你踩了他的脚,他碰了你的腰,彼此轻轻的一句道歉或一个微笑,就会让愤怒全消。
  生活中,有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没关系,一笑置之,所谓“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工作中,你的朋友无意中或有意识的伤了你的心,随它去,终有一天,他会扪心自问,自惭形秽。
  宽容别人,不计较别人的错误,实际上也是善待了自己,因为当你怨恨甚至打击报复别人时,你的心情也一定处在郁闷和难过之中,这种怨恨郁结于心,时间久了,难保不会生病,而一笑置之,放开心态,会轻易地将堵在心口的那块石头搬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太不划算。而学会了宽容,你的心情会豁然开朗,无意中,你会发现天还是那么宽,海还是那么蓝,一切还是那么美好。也许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神奇功效吧?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一件事,往往由于观点不同,做法也会不同。当你觉得受了委屈时,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个不得已,而去斤斤计较。以德报怨,宽容他人,也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一个人良好的人格修养。
  做人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操,一种美德,一种待人的艺术,一种坦荡的胸怀,一种处世的经验。
  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己多一点友爱,多一点欢乐,而宽容正是给别人留了回味的空间,你也在感动别人的同时,收获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感化,它会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化寒冷为温暖。
  当然,宽容并不是软弱,也不是无原则地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自助的基础上,对于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粗鄙之人,我们绝不能手软。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生活那么美好,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聊的斤斤计较上。多一点宽容,就少一份纷争;多一点宽容,就少一份痛苦;多一点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宽容,就多一份美好。
  亲爱的朋友们,种植宽容吧,阳光下,你会收获满满的感动!
  第三篇:我收获了宽容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当然,犯了错误必然会受到人得批评、责备,而我那一次犯了错,不但没有被责备,还得到了宽容!
  那一次,我们全班同学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非常认真地写着作业,老师在备课,整个教室都静悄悄的。
  突然,我的同桌的胳膊肘推了我一把,我原本写的漂漂亮亮的字上出现了一道“疤痕”,我见了,生气极了,涨红了脸,我还以为他会向我连声道歉,谁知他见我生气了,反而还嬉皮笑脸轻声地对我说:“我可不是故意的哦!”说完,就像没有发生这件事的样子,继续写着作业,我气极了,连忙拿起“证据”想向老师告状时,他见了,便假装拿起我的笔袋要往下扔的样子,嘴上还嘀咕着:“你敢!”他居然拿东西来威胁我,我无奈之下,只得回到了座位上。
  我憋了一肚子的气,气呼呼地坐在位子上想着怎么对付他,机会来了!有人叫他帮忙抄作业,我见他认真地写着,字迹挺漂亮的,我想:不如,我也碰他一下,让他难堪。于是,我假装要把手放在桌子上,见桌面太小,我便用胳膊肘推了他一下“扩大地盘”,让他也把字写歪了,看他怎么办,“呀!我的字被你碰歪了!”“我可不是故意的哦!”我也学着他那样,“哎!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想办法吧!”没想到,他会宽容我,竟不责备我,也不向老师告状,这让我震惊!我原以为他会责备我,向叫他抄作业的人说是我的错,竟没想到他会……是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在别人犯错时,你要去原谅他、宽容他,我们都要学会宽容他人,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宽容就是这样。
  那次我得到了宽容……
  第四篇:我收获了宽容
  一位卖雪糕的叔叔让我懂得了,宽容是一种善良。
  那是一个炎夏的午后,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知了在树上大声地叫着:“热死我了!热死我了!”
  我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广场上打乒乓球,我不能失信,只好顶着烈日赴约。
  等我走到那里,她早已等候多时了,我们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回合的战斗也没有分出胜负,此时都已经大汗淋漓,想吃雪糕降降温,正好前面有一个卖雪糕的小摊。
  我一摸口袋,哎呀!竟然没有带钱,那位朋友也没有带钱,我们又渴又热,可是没有钱呀,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突然我眼前一亮,大路边上有一元钱!
  我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捡起来,哎呦!这一元钱是一张残币,只有原来的2\3。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拿着这一元钱跑到那个卖雪糕的叔叔摊位前:“叔叔,我买两块雪糕。”叔叔接过钱并没有察觉出钱的异样,把钱放到了钱包里。吃着雪糕,我们别提多高兴了。
  回家路上,我抬腕看时间,突然发现舅舅送给我的手表不见了,刚才买雪糕的时候手表还戴在我的手上呀,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那个手表是舅舅花了几百元钱买了送给我的,我平时都不舍得带,今天带了还给弄丢了……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卖雪糕的叔叔向我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是你的手表吧,掉在我的摊位上了。”说着就把手表还给了我。
  我想到我对这位卖雪糕的叔叔做的事情十分惭愧,我不好意思地对那位叔叔说:“叔叔,对不起,我刚才给了你半截……”“没事的,那两块雪糕就当是我送给你们了,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你也不要太自责了,没事的,赶快回家吧!”叔叔轻声对我说。
  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让我懂得了宽容也是一种善良……

篇三:[郁结于心]采薇的教学教案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以下是小编带来采薇的教学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薇的教学教案 例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诵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掌握诗歌中的重要字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的诵读诗歌,掌握诗中的比兴与借景抒情的手法,畅谈自己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戍边战士的内心复杂交织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诵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体会诗歌意象所传达的主旨。
  【难点】
  感受戍边战士内心复杂交织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无数的的战士因为戍边而与家人分离不得相聚,归期变得最不确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乡途中的所思所想,这位战士想了什么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从《采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2.教师范读,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的掌握诗词。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词中的大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强调学生个性化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4.通过三遍的读,我们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来体现整首诗的情感?
  明确:“忧”字,全诗有以下句子出现“忧”字,“心亦忧止”“忧心孔疚”“忧心烈烈”。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我们知道这位战士是要返乡的,我们通常认为归乡是让人快乐的、兴奋的,那么这位士兵的忧愁是什么呢?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明确:(1)回忆之“忧”。这位战士的“忧”是源于对于以前无数次归乡延期的一次汇总,从薇菜刚刚冒出地面到薇菜长出软嫩的枝叶再到薇菜变老,每一次都希望返乡,每一次又被战事所拖延,时间长了便郁结于心,成为忧愁的一个来源。(2)战事之“忧”。诗歌没有从正面上去描写战争的惨烈而是描写了大量的战马装备从侧面来描写战事的频繁,引出戍边的艰苦生活。(3)景色之“忧”。当初的“杨柳依依”和如今的“雨雪霏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戍边战士看到现在的哀景,联想起自己的戍边经历,不由得产生了交织在一起的忧愁。
  2.诗歌中的战士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忧愁的呢?仔细品读,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明确:诗经中最主要的手法——赋、比、兴。比、兴往往连用,在写回忆之“忧”时,作者用薇菜的生长变化来暗示归乡之期被不断的推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7800/

推荐访问:郁结于心有什么症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