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来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8-06-23 10:00:04 阅读:

【www.bbjkw.net--经验交流材料】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篇1:关于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供参考借鉴!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学情分析
  本班的个别学生思维活跃,常有独到的见解,语言表达比较清晰。有极个别的学生自觉性太差,完不成作业,上课没养成倾听得习惯。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这一学期应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转化。
  五、教学措施
  1.、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篇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下文是有关人教版5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我负责的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篇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教师在课堂上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巧用、善用主人语言,理解尊重学生,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特别是数学,教师要多点耐心教导。 来看看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吧,希望对您有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带两个班数学,一班28人,二班28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高,其中一班在上学期市教育局组织的统一质量监测中成绩名列前茅,二班的成绩较低一些,但也居全市前列。但仍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基础较差!学习散慢,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习惯也不好。像宁浩、王鹏、马平等。其中张家旺、马鑫、马凯玉、罗依杰这些同学学习成绩优异,思维灵活,对待问题常常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但也有个别同学如:一班的王潇、王苗、宗文丽等这几个同学,其理解能力稍差,做题的速度也慢,加之在家里娇生惯养,稍对他们严厉些,就找借口不到学校。学习成绩只能在及格的边缘徘徊,学习习惯还未形成。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这块内容中安排了两部分的内容:数的认识和运算、式与方程。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倍数和因数;第二部分内容安排了一个单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3288/

推荐访问: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整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