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怎么学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6-22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怎么学篇(1):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教师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课件,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一、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检查作业本,说明作业本的要求。
  ①语文作业要一分为二,且必须有衬格;②统一编题号且题号突出一个字符;③作文、作业不得用毛笔、铅笔或油笔作答;④必须有提揭线;⑤必须认真书写;⑥必须将两个本子装订在一起。
  3、了解学生,寻找共鸣,沟通师生情感。
  二激发导课:
  设疑:什么是语文?
  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对“语文”一定都有自己的认识,现在就谈谈这一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阐释。
  教师启发,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三、讲授新课
  (一) 学习语文的意义。启发引导:同学们可尽量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其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化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 学习《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任务(详见教学大纲第1--2页)明确高一语文第一册的内容与要求。
  启发引导:同学们应在阅读教材说明的过程中划出与“大纲”有关的内容,以及我们的主要任务。
  (三) 说明学习的方法,课时的增减、作业量、作文量、单元测试等。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就学习语文或写文章谈谈个人的体会,从中找出你最感兴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变化,由知识性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创造和培养现代人才的必然。为此,我们依据教材、“大纲”决定按下列步骤和方法,强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1) 教师范读,听录音、有条件的情况下放影碟。
  (2)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重点句段达到理解上的突破性进展。
  (3) 分析课文特有的手法。
  (4) 借助于文字,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 学习第一单元说明。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详细学习品味第一单元说明,然后回答本单元的内容与学习要求,特别是要求是什么?重点是方法问题。诗歌,特别是词,都有抑扬与音韵之美,同时又有高远的意境,怎样享受品味理解自有招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整理。
  1、 单元内容和要求(详见教材第3页)学习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2、 单元学习方法(即学习和理解诗词的方法)。
  (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2) 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
  (3)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四、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一、高中语文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1、 语文:交际工具,文化重心。
  2、 语文是学好各科的基础。
  3、 语文的任务: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 方法:动手、动腿,眼耳等齐用。
  二、第一单元说明及学法。
  读、感、析、品、悟。
  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
  2、 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3、 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
  4、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五、布置作业:
  1、 谈谈怎样学好语文,怎样理解和鉴赏现代诗词(包括外国诗歌)?
  一、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激发导课:
  请同学们从学过的“词”中体会词与小说、散文、古诗等的区别与联系,然后说说什么是词。(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说明。并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同一词牌的《雪》。
  三、讲授新课
  (一)解题:通过有关的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详见多媒体教学软件)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2、 学生小声仿读。启发引导:同学们要把理性的潇洒豪放气韵化为音像效果,达到入境,有情,甚至手足传神。
  3、 选抑扬顿挫把握得比较好的同学朗读。
  4、 结合欣赏毛xx手迹展开诵读。领会词中气韵贯注的流动美,特别是那种潇洒豪放的风格。(提示同学们打开扉页,欣赏毛xx手迹,启发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感受)
  5、 讲析:《沁园春-长沙》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缀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后气氛。面对此,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的胸襟。一个“恰”字也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其中的“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物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再由此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了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词的上片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遵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6、 鉴赏:①写壮景,抒豪情。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受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
  ②、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色彩上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上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③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7、 引领同学们反复的朗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作者先交待人物,时间和地点,(独立寒秋----)
  进入写美景,发感叹。
  回忆自己少年与同伴蔑视王侯的潇洒人生。
  (四)根据思路,揣摩思想感情,分层分段背诵这首词。
  请同学们在把握词的感情气势的基础上按思路背诵,达到感情思想表达内容的一致统一。
  四、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朗读回答词中的“看”“忆”分别统领的句子。并说说这首词的气势。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独立寒秋,湘江--橘子
  人物、时间、地点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写景
  感:怅寥廓!--谁主沉浮。抒怀
  忆:峥嵘岁月--粪土当年万户侯。风华岁月
  七、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课后练习一。
  一、组织课堂
  1、检查人数,填写课堂情况统计表。
  2处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
  二温习导课:
  请一位同学单独背诵《沁园春-长沙》
  三、讲授新课:
  (一)请其他同学补充指正其音韵、停顿、感情基调、气势等方面不足。
  (二)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启发引导:同学们在背诵词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情绪进入角色,仿佛你就是作者,词抒的就是你的胸怀。)
  (三)把握词牌。我们已经背诵过一些词曲,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感知的基础上认识一下词的特点。
  1、 词牌:原词的曲谱名称。
  2、 词名:根据词的内容为词起的名,相当于文章的题目。
  3、 抑扬顿挫:词的抑扬由词牌的平仄决定,停顿也由词牌的句式或音节来决定。
  4、 意境(意象:意中之像)像诗一样,词也有鲜明的意境,也常常借助于意象表达情感。(同学们可把词与其他文学样式进行比较就不难看出它的特点。)
  综上特征,读词要感受词的音乐美,体验词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五) 再次朗读背诵《沁园春-长沙》体会词本身的特点。欣赏其音韵,节奏、气势,以及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抓住写壮景,抒豪情,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四、课堂练习:词中“谁主沉浮?”的答案何在?(请同学们联系作者的思想与政治抱负进行深入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归纳板书:
  我们将主“沉浮”做主人
  1、 暗含诗人(革命者)的雄心壮志,博大胸怀。
  2、 回忆的是我,同学少年。
  思想: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声在耳边,激跃奋进。
  不畏难,不惧险。
  七、布置作业:说说“万”“遍”“漫”“争”“击”“飞”“翔”等词的表达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1.BIM教学课件
2.画图教学课件
3.《师说》教学课件
4.coreldraw教学课件
5.老王教学课件
6.声乐教学课件
7.质点教学课件
8.教学课件要求
9.苏武教学课件
10.音标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怎么学篇(2):高中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高中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高一语文教学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中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而高一上学期,又是这个重要学习阶段的重要的起始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为此,高一语文备课组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一)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共五册,共用三个学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他时间由学生按兴趣学习选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1、阅读鉴赏:这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学习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有侧重对思变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侧重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2、表达交流:这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分4专题;“口语交际”共设计五次活动。
  3、梳理探究:每册共有3个专题,学生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探究。
  4、名著导读:每册有2部导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
  四、具体措施: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实质。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外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摘记(摘抄或剪贴),写读后感、读书心得、学习随笔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达到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
  每周课时组合模式:“一二三”分布式,即每周一节阅读课,两节写作课,三节课文学习。
  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优秀文章等赏析或简介。
  (四)落实“快准美”和“521”措施
  语言表达力争一个“准”字,读题、审题、思考、解题等力求一个“快”字,书写、做题步骤、文面卷面等力求一个“美”字。
  “521”培优补差要选好苗子、定好调子、走好路子、用好招子,力争班级大面积丰收。
  五、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将尝试采用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一部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分层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可设必做、选做、附加题)作业。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处理练习的传统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六、改变写作的方式,倡导自主写作
  作文教学,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操作程序:
  1、编写个人作品集。要求每个学生,从高一入学时开始,就为编个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个动听的名字;
  ②每周完成1000字的练笔,练笔的时间、内容自定;
  ③给自己的每周练笔做些美工,如插图、文字配色、贴相片、配底纹等;
  ④为自己的作品集写一篇序言;
  ⑤每十周就编一个小集子。一个学期编一个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个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学期期中,选编一个《个人作品集精选》。这样,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手头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选编班级作品集。以班为单位,选编《XXX班学生优秀作品集》(或者取个更动听的名称)。
  3、选编年级作品集。以年级为单位,选编《XXX年级学生优秀作品集》。
  4、选编征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师节、国庆节、元旦、五·一节、暑假等节日或长假时间,举办征文活动,然后选编《XXX征文获奖作品集》。
  5、举办学生个人作品展。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以年级为单位,举办“XXX年级学生个人作品展”。时间为一周,地点待定。参加展出的作品是该年级全体学生的个人作品集。无论美丑,无论优劣,要求全体学生的作品都必须参加展览。按一、二、三、四、五等评定学生个人作品集的等级,奖励获得前三个等级的学生。组织各班学生轮流参观、浏览,每班参观时间为1节课。
  七、关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可分识记、阅读、写作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分层;授课时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等。每个部分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实行“达到”目标,下等水平的学生要求达到40分,中等水平学生44分或以上,优等生达到48分以上)那个层次的学生达不到要求,要进行巩固性训练。
  八、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学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如:
  1、进行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经常找学生谈心,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解决学生的疑惑;
  3、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关心学生;
  4、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高中语文怎么学篇(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接受文化洗礼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

  古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让学生对这些财富进行有效利用,吸收其精华,从而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以供参考。
  一、语言描述,从情景到感情
  教师在讲述古诗词鉴赏时,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那么就应先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将语言凝练的诗歌化作富有文采、能够吸引学生的白话文字,让学生沉浸于意境之中。如杜甫的《登高》中对于景色的描述,那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白话文表述可以是:天高风急,猿啸声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悲戚。孤洲沙白,只有沙鸥在不停地回旋。无边的落叶啊,纷纷飘零坠落,奔腾不息的长江,从天际滚滚而来。这样学生更好地领略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以此激发学生对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更加重视诗歌背后的含义,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和了解每一首诗词。
  二、将学习与实际相连系
  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较为遥远,与现在的生活不搭边而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古诗词的学习与实际相连接的方式改进教学。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将这首诗所描写的天姥山和现实中的天姥山相联系。在教学时,我们可先让学生阅读诗词,感受诗人笔下的天姥山,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介绍天姥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景色。这样通过比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词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还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写作风格,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内容与意义,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
  每一首诗歌都有背后的故事,每个诗人都有独特的经历,所以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诗歌风格。所以对于诗歌鉴赏来说,对于诗人以及历史背景的探求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了解诗人的人生有助于了解他们蕴含于诗歌精练的语言中的千言万语,了解历史背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诗歌背后的故事,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背景知识。阅读是获取背景知识的很好方式。同时,小组的讨论、团队共同的探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诗词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古诗词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看的。我们要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通过意境与想象将学生带入古人们的生活领域,通过学习与实际相连接,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作品,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激发对古文学的热情与兴趣,接受古文化的精神洗礼。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享受古诗词带来的精神体会,开阔视野,润化心灵。因此,我们要向古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宝贵的财富。
  如何进行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呢?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第一,古诗词对提高人文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倘若以古诗词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手段,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遗产丰富,把这一资源利用好,使其为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可以增强学生抵制腐朽文化腐蚀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和人文精神,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利用这些美好的作品来塑造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古诗词对完善学生人格具有积极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而古诗词的教学活动可以完成以上要求。曹操的《观沧海》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宽阔的心胸;李白的《赠汪伦》可以使学生重视友谊;陆游的《游西山村》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出悲壮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诗人为了自身坚守的信念和生命的尊严,毅然舍生取义,如此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古诗词对提高语文的审美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美并且感受美,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以及身心的平定,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精神积淀和健全的品质特征。而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途径。古诗词用凝练的语言就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可以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或者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等。另一方面,倘若教师具备深厚的古诗词文化功底,那么他的美学素养水平也会很高,这样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调动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重视朗读积累,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词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词的可读性,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词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词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教学时在课堂上开辟“每课一诗”、“专栏”等,要求全班学生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三年下来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品味意境
  司空图说诗词创作要做到“思与境偕”,说的就是意境。意境是由一系列意象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融的产物。简单来说,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高中语文教材中节选的诗词大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限制,根据古诗词中的景物描绘、感情抒发或者事件叙述,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诗人创造的意境,是每一位高中教师必须深思的重要问题。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诗词表达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绘想象诗词画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感受到了“大江东去”的宏伟气魄;有的感受到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气势,从而把握住整首诗词的意境,深入理解作者的豪放之情,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3、扩展延伸,提升能力
  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夯实作为新知识生长点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包括:作品积累、诗词常识、鉴赏方法、名家赏析的文章、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等。
  ①从课内向课外扩展,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涵咏中感悟陶冶。②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探索掌握诗词的一般常识。比如诗词的题材类别、意象、意象与情感、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朗诵技巧等。③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诗词的文章、书刊,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进名家大师,感受他们的学识、睿智、气度,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④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研究一些作家的传记(评传),走进历史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时代风云、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折射,从而深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和宇宙哲理。生命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手脚架搭建的高度。搭好手脚架,重在让学生积累文化,掌握方法,使其知识和能力相生相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12787/

推荐访问:高中语文教与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