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春]高阳台西湖春感

来源:信息简报 时间:2018-06-19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信息简报】

高阳台西湖春感篇(一):怀念故人的古诗词欣赏

  导语:时过境迁,景还是那个景,可是人却已不在了,曾经一起玩耍、生活的种种也变成了回忆。
  思念故人的经典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 述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

高阳台西湖春感篇(二):高阳台·西湖春感的诗词鉴赏

  接叶巢莺①,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⑥。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释】
  ①接叶巢莺:杜甫:接叶暗巢莺。
  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
  ③西泠:西湖桥名。
  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⑤斜川:在江西庐山侧星子、都昌二县间,陶潜有游斜川诗,词中借指元初宋遗民隐居之处。
  ⑥见说二句:沙鸥色白,因说系愁深而白,如人之白头。辛弃疾《菩萨蛮》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译文】
  黄莺巢居在密叶之间,柳絮轻轻飘落在湖面。斜阳已近暗淡,断桥处有返家的归船。还能有几番春游?赏花又要等到明年。春风且陪伴着蔷薇留住吧,因为等到蔷薇开花时,春光已经非常可怜。更令人感觉凄楚不堪,掩隐在万绿丛中的西泠桥畔,昔日是何等的热闹喧阗,如今却只留下一抹荒寒的暮烟。当年栖息在朱门大宅的燕子,如今不知飞向何边?往日风景幽胜的去处,只见处处长满苔藓,荒草掩没了亭台曲栏,就连那些清闲的白鸥,也因新愁而白了发颠。我再也没有心愿,去重温纵情欢乐的旧梦,只把自家的层层大门紧掩,喝点闷酒独自闲眠。请不要拉开窗帘,我怕见那飞花片片的声音,更怕见那悲切的声声啼鹃。
  【鉴赏】
  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从形式上看是旧瓶装新酒,借西湖观感这一旧话题抒发亡国之痛烈心情。《艺衡馆词选》引麦孺博云亡国之音哀以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评是词为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
  上阕起句写春深美景,平和舒缓。接叶巢莺,平波卷絮,从写景起笔,用平缓的笔调写出了春深时景。张词的头一句就化用杜诗接叶暗巢莺。在密密麻麻的叶丛里,莺儿正在以歌表意平波卷絮写轻絮飘荡,被微波卷入水中断桥斜日归船断桥,一名段家桥,地处里湖与外湖之间,其地多栽杨柳,是游览的好去处。张炎在这里写的,正是抵暮始出的归船。游船如旧,而心情已不再。笔锋一转,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点出良辰美景仍在,却是春暮时刻,未几花将凋谢,只好静待明年了。春逝的哀感弥漫于胸,只好挽留春天。东风且伴蔷薇住,意思是说:东风呀,你伴随着蔷薇住下来吧。而蔷薇花开,预示着春天的即将结束。到蔷薇、春已堪怜,春光已无几时,转眼就要被风风雨雨所葬送。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尽管春天尚未归,西泠桥畔,却已是一片触目惊心的荒芜。笔意刚酣畅,却又转为伤悲。西泠桥是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但现在只剩下一抹荒烟,今昔对比之强烈,已触着抒发亡国之痛的主题了。
  下阕起笔令人一振。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韦曲唐时韦氏世居地,在长安城南,斜川位于江西星子县,陶渊明曾作《游斜川》诗,这里指西湖边文人雅士游览集会之地。苔深、草暗形容荒芜冷落之状。当年的繁华风流之地,只见一片青苔野草。昔日燕子也已寻不到它的旧巢。而且不光如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此二句既说现在的倦怠失意,又点出自己从前的身份:贵公子和隐士。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张炎此词用鸟声结尾,这就使词有凄切哀苦的杜鹃啼泣之声,余音袅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堪称郁之至,厚之至。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张炎是一个婉约派的词人,追念故国之思不是直接倾泻而出,而采取不直言的手法。借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此词章法谨严,有自然流动之势,只是词文过于蕴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思想的软弱性。

高阳台西湖春感篇(三):《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鉴赏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由吴文英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鉴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原文: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译文
  那道门隔着深深的花丛,我的梦魂总是在旧梦中寻游,夕阳默默无语地渐渐西下。归来的燕子仿佛带着忧愁,一股幽香浮动,她那纤纤玉指扯起了小小的帘钩。
  坠落的柳絮静静无声,春天的泪滴在飘零,浮云投下了暗影,明月含着羞容,东风降临此夜,竟觉得比秋天还冷!
  注释
  ①玉纤:纤细洁白之手。
  赏析
  本词为感梦之作。全词描述梦境寻游情侣及离别之痛。“门隔”三句写梦游深闺情景。“旧梦”二字暗示词人梦游情侣居处已非一次,故言“旧”,正见其对情侣魂牵梦绕之眷怀深挚。“夕阳”句以燕归于夕阳黄昏之际,旧巢难觅,渲染一层暗淡气氛。“玉纤”句写词人来到情侣闺阁,她伸手为自己掀开帷帘相迎。下片写梦中离别。“落絮”句写词人与情侣离别时,正是暮春柳絮愁寂无声,冷雨淋漓如堕泪,既写离别时凄冷氛围,又象征了情侣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之状。“行云”之云影暗淡,遮住明月而月光朦胧,仿佛明月含羞。结句实为“情余言外,含蓄不尽”(《白雨斋词话》),显然,春冷于秋是艺术的错觉,在此展示的却是词人的一片真情。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生平
  吴文英(约 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07658/

推荐访问:高阳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