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致维吾尔同胞觉醒书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6-19 10:00:01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致维吾尔同胞觉醒书篇(1):《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书笔记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一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本书,它讲的是在革命时期,红军战士越过重重山川,抗击重重敌兵,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实现了战略转移。读了它,我被红军敢于战胜各种各样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折服了。这让我想起学游泳时的经历。
  我刚学游泳时,水性很差。碰巧当时的报纸刊登了有人溺水而亡的新闻,使我感到游泳很害怕,迟迟不敢下水,即使下谁也不敢放开去游。开始,教练扶着我练憋气,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每天下课后我都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可我的心里总有一丝阴影。教练知道了我的恐惧,他说,只要你放开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有了他的鼓励,我练的很起劲,等手脚的动作练好时,我觉得自己会游泳了。于是,满怀信心地潜入水里,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教练告诉我要慢慢来,困难是要慢慢克服的。我按照他的要求,努力地把头沉入水里,没想到嘴竟然张开了,喝了一口水,呛得我难受极了。在教练的再三指导下,我锲而不舍,反复练习,掌握了必须的游泳要领,终于能够游起来了。通过读《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联想到我学习游泳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勤奋,敢于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二
  今天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一首老歌《十送红军》,使我又想起了伟大的长征。
  一次听到长征应该是在中学的课堂上,毛主席的那首诗: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此以后,长征的事迹就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偶然看了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哈所著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面记叙了我们前所未闻的长征故事,这让我更深切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读过哈里森·索尔滋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再回味毛主席的诗,那一幅幅波澜壮阔,铿锵壮烈的画面再次浮现……也只有读过《长征》一书才能对毛主席这寥寥数字的诗有更深的感慨。
  长征的故事总有这样一种力量,让人一旦想起便感动不已。正如埃德加·斯诺就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说过的:“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 但是斯诺没能写出长征的全过程,他有个遗愿:“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这一天一直等到一九八五年十月,这一人便是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像斯诺一样,在他眼中“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它锻造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的整整一代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他在书中还写道:“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的精神的光芒永远闪耀着,但也永远褪不去那血腥的悲壮,那饥寒的艰苦,那亲友的生离死别。长征就是一部红军艰苦斗争的史诗。长征的斗争不仅仅是与国民党战略战术、枪林弹雨的斗争,与大自然冰天雪地、草地沼泽的斗争,与饥寒劳累、人类极限的斗争,更关键的是共产党内部领导人与领导人一种方针政策与另一种方针政策之间的斗争。毛泽东与张国焘两种路线的分歧至少造成了四方面军五万人的损失。足见最后一种斗争关乎红军内部的团结,关乎革命道路的选择,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哈里森·索尔滋伯里是优秀的记者。1984 年哈里森·索尔滋伯里以七十六岁高龄和自己七十岁的妻子及好友用了 74 天时间沿当年的红军长征路实地考察。“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特别过雪山和草地。”索尔兹伯里以他的热情,坚持,努力完成了《长征》,完成了他多年的素愿。他让我感受到了一位记者的职业精神,一位外国友人的关切之情,一位老人的热情执着。哈里森·索尔滋伯里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不能直观感受那个时代,直接询问那些主角。这是他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艰难之处。然而庆幸的是虽然长征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已经逝去,但是还有一些人仍然活着,他们是长征最鲜活的历史。
  不仅仅感动于索尔滋伯里的记者精神,也佩服他采写能力。在采访前,他做足了功课,在北京查找长征的资料,咨询专家,比如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馆长、长征历史专家秦兴汉将军。在北京他还对幸存下来的高级将领、党的重要人物及其遗孀进行“旋风式”的采访。在重走长征的路上,他采访仍然健在的老红军,曾经摆渡过红军的老船工等等。并且把这些数百次采访以及从文件和档案中搜集来的庞杂的资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详略得当。在叙述长征的主线中,适当的嵌入背景资料,不失时机的把目光拉回现实的中国,精妙的摆出历史事实和现实状况,发人深思。叙事总体基本客观平衡,能看出其对中国红军长征的敬意和肯定,但是没有煽情的言词,并且很客观的写到了一些负面的事实,比如写到了红军俘获传教士,地主的上了年纪的亲人以威胁交赎金,但是他们经受不住长征的艰苦,导致死亡。并且写作态度认真严谨,多达六十多页的注释不仅注明了引用的出处,历史资料的详解,甚至还包括出于哪段采访。最为难得的是作为外国的记者,他深谙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状况,能从更深的层次理解长征,并把它付诸笔端,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的故事。
  这陡然间的转变,让我无法接受。仿佛一架经历了狂风暴雨的飞机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一段航程之后,在下一段航行的开始便从内部开始暴乱,不得不迫降。那一段历史的主角竟然以这样的结局退出历史的舞台。很难有人说得清为什么。幸好,不倒的小平爷爷还在,中国,再次起航。
  索尔滋伯里说长征也是党内一路斗争的征途,这之后党内的斗争依然存在。历史给出了党内团结的结果——长征的胜利,也给出了党内恶性斗争的结果——文革的破坏。党内必须团结,才能团结大众,正确引导大众。长征中那种摒除矛盾,精诚合作,生死与共的精神必须回来!我们要让这种精神融入血液,让我们血肉相连的同胞团结一致,继续长征。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书笔记范文三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与美好,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英勇的红军战士,是伟大的共产党,他们用血肉之躯建起了一座新的长城。我们的中国,我们的民族,也是在这座长城上站起来的。多少岁月的沧桑,抹去不了战士们豪迈的话语和不屈的精神,那一个个动人的英雄故事,也不断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经久不衰。
  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受到深深的撼动。在那残酷的战斗年代,环境恶劣,物资缺乏。作为老军需处长,他完全有机会自己先穿上温暖的棉衣。但是,他为了战士们不受冻,他想尽各种办法,把为数不多的棉衣全部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宁可挨冻,最后永远地走了。他舍身为人,时刻为他人着想,他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生命的结束,不代表精神的结束,生前的一点一滴都会被他人铭记。舍己为人,虽死犹生。
  在过草地时,红军战士小兰为了保护伤员,把自己的一代麦粉丢了。小兰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把野菜放进了包里。几天后,她因营养不良而昏了过去,大家这才知道小兰的处境。于是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把小兰的包中填满了麦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一袋麦粉》。是啊,一袋麦粉的事儿有多大,但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品格和情操。就是这区区一袋麦粉,展现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的品质。自己少吃一点就会多了一个人走出草地,奉献的一份份爱心也是团结力量的表现。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每一次春秋游,,妈妈都会为我准备美味可口的寿司——一圈圈的紫菜包裹着糯米与黄瓜、火腿、蛋皮、肉松,那口味真是棒极了!每次我都会带两大盒。可刚端上餐桌,无数的小手伸了过来,拿走了许多,我都只能吃到可怜的几个。虽然我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但每次总觉得心中有点委屈。不过,当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我觉得,我的这些分享,相比较红军战士们做的,那真是微不足道呢!奉献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会感到委屈呢?当我想到这,红军战士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又一次高大起来,自己也浑身充满了力量。

致维吾尔同胞觉醒书篇(2):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2016


  民族团结才能和谐相处,才能繁荣富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
  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一:

  乌鲁木齐市确定每周五下午为各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日”。
  10月31日,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局长刘剑在乌鲁木齐市教育系统“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上要求,每周五下午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增进友谊、融洽感情。
  同时,各学校要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利用三分钟时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班委带头,学生依次围绕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俗介绍、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民族宗教政策感悟等内 容,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另外,各学校每月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至少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要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做到主题凸显,确保教育效果。各学校要积极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周(节)等多种 活动,以民族团结友好班级、民汉结对认亲学生为单位,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成果和各民族文化传统,营造浓郁氛围。
  在特色课间操上,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大力开展特色课间操活动,编排具有新疆地域特色、学校特点的课间操,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每天的课间操活动中,就能 感受到大美新疆、多元文化。
  在民族团结校本课程方面,各中小学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围绕民族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等内容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研发,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增强各族师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 解,切实增强“五个认同”。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班级要积极收集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典型事例,通过校内、班内宣讲等形式,大力进行弘扬。市、区(县)教育局及时收集整理典型材料,组 建宣讲团,在市、区(县)教育系统范围内大力开展宣讲活动。
  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二:

  河南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心小学教师娄晓婧给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事迹采访团介绍学校的情况。
  6月17日,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事迹采访团在河南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心小学采访时,负责引导和双语解说的女老师娄晓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24岁的娄晓婧是汉族,来自新疆霍城县芦草沟镇。受堂哥学维吾尔语的影响,娄晓婧上大学时选择了学习维吾尔语专业。在她看来,在新疆,学习…
  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范文三:

  素有“中国玉雕之乡”美誉的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22个行政村中14个村有玉雕产业,有9大玉石专业市场,5万余从业人员,“户户可闻琢玉声”,也吸引了各地的玉商纷至沓来,当然也不乏来自“和田玉故乡”的新疆维吾尔族玉商。
  走在石佛寺镇的大街上,会让你有种错觉是在新疆。因为这里到处都有新疆元素,几乎所有的广告牌、标语都是汉维两种文字,而且这里有打馕的、卖烤包子的、烤羊肉串的,当然,最多的是卖玉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
  从十几年前少数新疆籍维吾尔族玉商到这里“投石问路”,到如今有了专供新疆籍维吾尔族玉商经商的“天下玉源”玉石交易市场,石佛寺镇已成为内地新疆维吾尔族主要聚集地之一。
  1500名维吾尔族商人常住石佛寺镇
  “我来石佛寺已经13年了,从摆地摊卖玉料起步,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南大厅2号门店的老板,来自新疆于田县的阿布都拉•买提卡司木说,最让他值得骄傲的是,曾有国家领导人光临过的他的玉石店,他把照片放大挂在了墙上。
  1994年,新疆新源县的安努尔•达吾列提哈尔来到镇平县开饭馆,成为这里的第一个新疆籍维吾尔族商人。2004年,第一批新疆籍维吾尔族玉石商人来石佛寺镇经商。2009年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形成规模,最多时达到近3000人。
  官方统计,目前有1500名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常住石佛寺镇经商、务工,石佛寺镇与新疆之前每周有4趟往返班车。
  59岁的巴吐尔•吐尔逊4年前为了照顾在河南上大学的小女儿,来到这里做玉石生意。这些年挣了钱,过上了好日子,为了表达对当地政府的感激之情,去年底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2015年4月27日,石佛寺镇规划建设的“天下玉源”市场启用,这个专供维吾尔族同胞经营玉料的大型商场可容纳上千人。
  如今,数以千计的新疆籍维吾尔族玉商告别了风吹日晒,基本实现了石佛寺镇党委、政府“进得来、稳得住、发展好、能致富”的预期目标。
  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已从单一的卖玉,拓展到餐饮、住宿、物流、商贸等多个行业,逐渐在石佛寺镇扎下了根。
  6月18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黑板上,用维吾尔文、汉文写着常用语,方便干部群众学习。
  “一站式”精准服务
  维吾尔族同胞的到来,为镇平县,尤其是石佛寺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但也给加强社会管理、促进民族团结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河南省民委涉疆办调研员金艳华看来:“目前,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服务和管理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为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有利条件。”
  有过在新疆挂职锻炼经历的石佛寺镇党委副书记闫峰坦言,抓好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头对接,才能逾越民俗、文化、行为习惯差异和语言障碍,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工作的直接、高效。
  语言不通,是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融入石佛寺镇经济社会生活的最大障碍,也是当地有关部门为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提供服务管理工作无法忽视的问题。
  为此,新疆与河南建立了协作机制,并于2014年在镇平县设立了“石佛寺镇新疆工作站”,由新疆选派懂双语的维吾尔族干部来到石佛寺镇,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涉及新疆维吾尔族同胞的有关事宜。买买提明就是其中一名选派干部,负责调解矛盾纠纷。
  来自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艾海提江•斯迪克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在石佛寺镇卖玉谋生。当得知石佛寺镇投资4100万,为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建设的408套公租房年底就要建成时,他提出要一套有两间卧室的房子。
  “我一个人能拉扯两个孩子,这都多亏了石佛寺镇政府让我有生意可做,还给我们提供了太多帮助。”艾海提江•斯迪克说,等住进公租房后,他就再也不用到处搬家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在石佛寺镇务工经商期间面临的实际问题,石佛寺镇成立了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了新疆工作站、出租屋办公室等9个部门的服务职能,实行“一站式”精准服务,以求做到“三不愁、四保障”(即子女入学不愁、就医看病不愁、语言沟通不愁;就业有保障、居住有保障、出行有保障、合法宗教活动有保障), 实现“同市经营、同区居住、同院就诊、同娱同乐、同享成果”。
  “嵌入式”发展的鲜活样本
  对来石佛寺镇谋生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来说,孩子上学是头等大事儿。为此石佛寺镇规定,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的孩子只要达到上学年龄,便可无条件就近免费入学,实行维汉学生混合编班。
  6月17日,记者采访石佛寺中心小学,该校副校长侯云奇说,该校随父母来石佛寺的维吾尔族学生有125名,这些孩子刚来时大多说汉语都不是很流利,为更好地和这些孩子沟通,提高教学效果,2014年镇平县设立入学绿色通道,从新疆招考双语教师。
  24岁的娄晓婧就是首位到石佛寺镇任教的双语老师。原本打算毕业后在新疆和田当双语老师的她,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201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石佛寺镇当了一名双语教师。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这些孩子,让他们尽快融入班级。
  此外,石佛寺镇卫生院还建立维吾尔族同胞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对前来就诊的维吾尔族同胞实行一对一的VIP服务模式,实现了无障碍就医。
  记者看到,在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黑板上用维汉双语写着“每天学几句双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该中心开展的“每周三句话”维汉双语培训活动,以解决沟通交流的问题。2015年8月,河南省民委在石佛寺镇还举办了一期在豫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
  “内地很多涉及到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大多是由于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闫峰说,“通过接触和交往,增加理解和信任,才能真正体现交往、交流、交融”。
  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艾买尔江•吾拉音说,石佛寺镇还投资1.53亿元于去年11月建成了全河南省唯一的乡镇一级客运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出行和跨区经营,推动了当地玉雕产业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此外,镇平县还投资350万元在当地开通了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
  石佛寺镇玉石产业的协同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融合互进,也培养了民间大气包容的文化。“感动镇平”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在石佛寺经商5年的努尔买买提因拾金不昧,获得提名奖。
  阿卜杜合力力说:“人心换人心,石头变成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的汉族朋友们都会马上伸手帮我。”
  这些年来,这里维汉群众因玉结缘,形成了一个相互“嵌入式”发展的鲜活样本。
  镇平县政法委副书记陈丙岳说,镇平县摒弃过去把外来人口作为被管理者的做法, 由不善作为向有所作为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由被动滞后向主动融入转变,为前来务工经商的新疆籍维吾尔族同胞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创造了社会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和谐篇章。
  正如在石佛寺镇生活了13年的阿提克汗•阿不都卡地尔所说,这里给了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让她和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是她温暖的家,她会和家人在这里长久地生活下去。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范文
2.2016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
3.2016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4.2016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
5.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汇报材料精选
6.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汇报材料
7.2016年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8.2016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材料
9.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队会材料
10.2016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党日材料
11.2016年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范文
 

致维吾尔同胞觉醒书篇(3):爱新疆演讲稿范文

  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个美丽地方——新疆,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55个民族,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命途多舛的新疆,汉,唐,明三进三出于祖国的怀抱,直到清朝再次收复,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新疆,回到了中华大地的版图中来。在抵御无论是外来还是内在的分裂斗争中,各民族众志成城,维护着神舟大地的尊严。一次次的反 分裂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
  “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 相信这首《新疆好》所有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耳熟能详。是呀,新疆好,山好、水好,人更好。这悠扬的歌声飘过了天山,飘过了草原,飘过了沙漠戈壁。草原上牛羊肥壮,马儿奔跑;天山南北瓜果飘香;葡萄架上挂满了紫晶;苹果园里的红宝石挂满枝头;绿油油的瓜地里的瓜果一个头一个比一个大;冰山雪地却有另一番风情,丝毫不比江南的水榭亭台缺乏诗情画意。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新疆就是丰富多彩、美丽的一朵民族团结之花,新疆各族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无私的行动,在这片广袤大地孕育出的人们艰辛的努力来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并让团结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起他12年冬日里发生的故事。一天他下班时看到一个汉族女子被一辆车撞倒在地,当肇事司机将女人抱向车内时,女人用迷蒙的眼望着众人,疼痛的嘴角不停抽搐着:“求求你们打电话给我丈夫,快去学校接女儿,去晚了会冻坏孩子的……”瞬间的寂静后,只见有十几个人几乎同时掏出了手机,拨打起女人刚刚说出的电话号码……卖麻糖的维族小伙儿掏出了手机;寒风下烤红薯的大爷掏出了手机;买菜路过的阿姨掏出了手机;求职路过的哈族小姑娘掏出了手机……一时间维语、哈语、汉语、手机按键声、提示音声萦绕在路人耳畔。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人同时掏出了手机,拨打一个号码,只是,为了这位母亲,为了素不相识的同胞。因为我们同是中国人。
  我在被这位母亲感动的同时,更被路边这十几个打手机的各民族群众的善举深深的打动。我不禁感叹,这难道不是民族一家亲的真实写照么?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呢?这位母亲心中有爱,身边有爱,更生活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中,这身在爱中的故事让听到这里的您,不应该为民族一家亲感慨一下么? 是的,肯定是那句“我们都是一家人!”当我们看到或听到民族团结故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时,会发现真正的爱其实没有地域之分,更无民族之分!我们各民族同胞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依偎在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没有任何力量能使我们分开,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我们团结一心热爱母亲、建设自己的家园!
  今天的新疆正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迸发出惊人的发展潜力。2000多万各族人民秉承着“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团结奋斗,为了在新疆这片西域热土上好好的呵护我们这个大家庭,大家都在维系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美好家园的建造,少不了大家的努力,让我们一起为了创建美好家园而奋斗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106967/

推荐访问: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