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雾霾的段子]调侃雾霾的诗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29 10:45:18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第一篇调侃雾霾的诗:关于毕业的现代诗歌


  毕业季,往日欢乐告一段落,未来幸福正在招手。愿你乐观积极,勇敢迈步,踏上新征程。

  《送别》
  南风又轻轻的吹送,
  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
  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
  给明天更美的梦。
  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
  从今以后要各奔西东。
  不管未来有多遥远,
  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
  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
  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凤凰花吐露着艳红,
  在祝福你我的梦。
  当我们飞向那海阔天空,
  不要彷徨也不要停留,
  不管岁月有多长久,
  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
  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
  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回忆》
  谁曾悄悄来到我的身边,伴我静谧于雪影萍踪之际。
  谁曾轻轻拨动我尘封的心弦,慢奏起我生命中最美妙的音符。
  在那铺满星辉的校道上,你我曾不期而遇。
  而我竟忘记收拾起那份自命的不羁,让你便这般擦肩而过。
  思念,思念,我的心难如静水,点点轻泛涟漪。
  回忆,回忆,不灭的是那离愁,袭向我的心头。
  我知道,回忆在沉默中永不褪色。
  岁月的洗痕抹不去往昔青春的笑颜。
  但你可知否?在我们分别后的每一天,
  在我心中,依然荡涤着的是你那——
  一颦一笑一忧伤。
  《无怨的青春》
  文/席慕容
  在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那么
  所有的
  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离去》
  回首六年前的时光,
  我们彼此拉着手,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我们的校园。
  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将要分离,
  寻找各自的彼岸。
  也许,今日的悲欢离合,
  将成为永久的回忆。
  一阵清风吹来时,叶子回归大地,
  你是否也将离去?
  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我深深的知道,
  但却不能自已,
  独自暗香落泪。
  学校的生活,
  就像一场宴会。
  我知道宴会终究会有那完美的落幕,
  但却全然不知这一刻这么快就来临,
  当我还在原地回想的时候,
  已经有人匆匆的从身边走过,
  走出校园,
  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可以尽情嬉闹。
  《告别吾友》
  当时天真,笑看云消云涨,
  而今需别,却卷不起一丝笑涡,
  来妆点悲伤。
  记得我们,曾长叹所谓,
  十年寒窗,乐短苦长。
  然却在曾经的悲伤中,
  得到了友情的滋养。
  我们曾在茫茫书海中调侃,
  “化合人生分子量,
  尚见抛物自无常。
  笔下算得是压强,
  压在心头是重量。”
  此刻却真的是分别的重量,
  让我不敢抬头看天,
  怕看见那缓缓坠阳,
  西斜射过短暂的初衷时光。
  但我们仍是快乐的,
  在这未染纤尘的纯真年代,
  泪水不容我们把过去回访,
  可是,仍忍不住,
  闲暇时的偷偷回望。
  烟波流转间,回首的刹那,
  依稀可辨三年前的我们,
  幼稚,在无虑的歌唱,
  挥了挥洁白的衣袖,
  引起一缕纯粹的芳香。
  告别吾友,
  请允许我泪水含眶。
  即使知道我们仍能再会。
  可是,
  仍有一股莫名的喜悦与辛酸,
  萦绕心房。
  原来。告别的不只是回忆

第二篇调侃雾霾的诗:王维与孟浩然的小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 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
  道:
  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可见王维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贫困中死去,这时的王维忽然内疚起来,替孟营造坟墓,建孟亭、画遗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友似的。孟浩然九泉之下,定会感到可笑。
  不过,王维的人品的确不佳,他对孟浩然的态度说明他不够朋友。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他曾投降,等到平定安史之乱,他又以金赎罪,说明他对国家与朝廷也是不忠诚,是没骨气的。后来,王维自知没趣,才归隐田园,建别墅于辋川,常与裴迪等诗人同游其中,赋诗为乐,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余生。
  调侃孟浩然趣闻轶事
  孟浩然这人,少年老成,年轻时就受东汉隐士庞德公鬼魂诱惑,居然在襄阳城隔汉江相望的鹿门山造了个小别墅,一心归隐,想做山人。这一志向足足坚持了二十来年,期间佳作频出,文采斐然,居然因此而名扬四海,到后来,连唐朝两大诗坛顶尖高手李杜都很虚伪地对他顶礼膜拜。有诗为证:
  赠孟浩然 李白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复忆襄阳孟浩然,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清诗句句尽堪传。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即今耆旧无新语,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漫钓槎头缩颈鳊。
  这老李实在不厚道,你夸人也不能这么卑躬屈膝地让对方趴自己头上啊,万一老孟倚老卖老拉你一泡屎怎么办?不过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在这儿也不多作批评了。当然,从老李诗中,我们可以想见老孟当时名扬天下的资本有三:一是风流,即有文采,善词章;二是爱喝酒,喜隐逸之乐;三是品格高尚,连李老都佩服得不敢扬视了。
  相比老孟和老李,老杜只能叫小杜了。不过老杜作为一伟大爱国诗人,并不认同老孟的隐逸之乐,在他看来,人之所以要长个聪明脑袋,是要用来报效国家,造福民生的,所以年轻时即立志“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高远志向。因此,老杜赞颂老孟,就只称其诗才了。相比之下,老杜实在多了。
  不管怎么说,老孟是确实有才的,这绝对无可非议,你看他最后居然和王维一起,站上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巅峰。
  如果老孟一生隐居,那简直不是人了,也就太遗憾了,“神”固然受人膜拜,但终因仙气太重,人气太淡,至少我不喜欢,不相信。下面要讲的是老孟让我感觉最可爱的几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天才的人气。
  老孟糊涂一世,居然也“聪明”一时,换个角度说,是高烧了几回。

第三篇调侃雾霾的诗:关于李白成名之路的故事

  李白的故事:唐朝时候的李白从默默无闻到出人头地,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还有什么其他走红的秘诀呢?现在就来说说李白走红使用的那些招数。
  秘诀一:找个好版主争取首页推荐——
  公元725年,李白从四川的大山中走出来了。这时他24岁,比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龄略大。他有才华,有志气,“心雄万夫”地云游天下,奔往长安。
  不过,那时候写诗的多了去,《全唐诗》里什么身份的诗人都有:帝王将相写,才子佳人写,英雄豪杰写,江洋大盗写,连牧童也写。谁知道你小白这个从大山里头走出来的愣头小子的诗写得好?一定要找个有号召力的版主和推手,让他在大唐帝国的首页推荐自己。
  李白到湖北江陵,机会来了。正好有个很有面子的版主经过江陵去衡山。此公是一道士,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有面子啊,玄宗皇帝曾经邀请他到皇宫请教道法,然后又让自己的同胞妹妹玉真公主做他的学生。李白瞅准机会,拿着自己的帖子跑过去向司马老师请教,司马老师马上顶帖,一句“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将小白同学一下子顶到大唐诗歌网的首页,小白同学声名大噪,点击率刷拉刷拉直蹿。司马老师是天子身边的红人,估计这风从江陵一路飘到长安,飘到了玄宗皇帝耳朵里。
  李白34岁那年,有次在长安紫极宫里游玩,这回又碰上个好版主、好推手,就是那位写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妙句的贺知章。小白同学早有准备,拿出自己的两张得意的帖子《蜀道难》和《乌栖曲》送上去,贺知章马上顶帖,怎么顶呢?
  首先是极高的评价:后生,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吧?然后又拿出自己的金腰带去换酒与小白同学痛饮。刷拉一下,小白同学在长安也蹿到首页上去了,像颗太白星一般光芒夺人。
  秘诀二:找个“仙”马甲让天下人记住——
  马甲就是符号,就是让人容易识别的标志。又要简单又要明显。小白同学的马甲是什么呢?玄宗皇帝的老师司马承祯给他戴上“仙风道骨”的马甲。司马真人是给皇帝办成仙许可证的,他说李白是仙人,等于经过权威许可,这个好马甲是戴定了。到贺知章那里呢,又是“谪仙”。接下来是诗仙、醉仙,反正逃不掉一个“仙”字。唐朝那时候是流行道教的,仙人是道教的理想境界,能混到这个马甲,证明小白是诗人的最高境界了。
  秘诀三:勤写帖为天下最红女人写歌——
  小白同学没有因为有重量级版主置顶就松懈。他一直坚持发帖子更新。例如司马承祯刚顶过他,他马上出货,写下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将自己和司马老师都比作特大的神鸟,“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这帖子是小白同学的第一张红帖子,火遍天下。
  到庐山,他马上又发一帖《望庐山瀑布》。这帖不长,但是就是敢想象。想想看:多少亿光年的浩渺银河,居然从太空中搬到庐山的绝壁上来往下倾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得多大的胸襟,写出多大的境界!这帖子也火了。
  秘诀四:看秋月坠江波——
  一路到姑苏,他又更新一帖《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这帖子好就好在小白同学善于搞穿越,穿越到吴王夫差宠爱西施,彻夜宴饮作乐,只恨黎明早到的时候去,在穿越中对比历史的惊艳与现实的凄凉。这帖子又火了。
  到长安,他拿着自己最得意的两张帖子《蜀道难》和《乌栖曲》去拜会贺知章,得到赏识,其间虽然有些波折,但终于传到玄宗皇帝那里去了。42岁那年,小白同学终于经过司马老师的学生玉真公主的推荐,终于从首页走到榜首,蹿到大唐帝国文化网页的头条:他做了翰林,专门给皇帝写帖子。40多岁的男人,是创造爆发力度最强大的时候,就在这个好时机,他给当时天下最走红的女人杨贵妃量身定做了一首最美的歌曲《清平调》,翻译成现代打油诗再加点调侃大概是以下意思:
  云像你的衣裳,花像你到容,春风吹拂露珠浓。你是仙女你是神,瑶台仙境才相逢。
  羞答答的牡丹静悄悄地开,慢慢地绽放她带着露水的醇香;羞答答的美人静悄悄地来,慢慢地释放神女般惆怅的柔肠。怎么舍得随便比拟你的美,恰似那赵飞燕梳新妆(赵飞燕能在掌上跳舞,丰满的杨美人恐怕够呛)。
  你是我的美人你是我的花,你让我一生永远笑开颜;你似春风消散我烦恼,含情脉脉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隆基哥哥、杨玉环妹妹对此曲此诗爱不释手,估计每次宴会都要点播。小白同学彻底地火了,火到了大唐盛世的头条,一直火到了整个中华民族诗歌的头条。
  小白同学虽然未能成功进入行政界,但能混到中华民族诗歌的头条,又复何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59337/

推荐访问:调侃雾霾的段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