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练习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28 09:39:25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散文练习篇(一):练习_现代散文

  如果雨一直下
  那么我就一直坐着
  在一扇半月形的窗前
  坐到阳光普照花朵盛开
  如果雨一直下着
  我不会喝一口水吃一粒饭
  窗外的大雨让我学会了忍饥挨饿
  或者在雨里我是那么乖巧
  乖巧到不错过一滴雨水的降落
  就像在你离去时嘱咐我要
  把自己照顾到要
  吃好睡好
  然后我会哭泣 哭泣着把你送到花园外
  一阵马蹄惊醒我的春梦
  梦里花落知多少
  残花堆积在窗前燃烧
  大火扑门大火让我日夜难眠
  我夜以继日地在花园里游荡 成了一粒
  空空的种子
  如果雨一直下
  我就以奔跑的速度
  在键盘上敲击一些灰色的文字
  那些灰色像江南的民居
  烟雨迷蒙里
  就有了唐诗宋词的哀怨
  李易安说
  卷帘西风 人比黄花瘦
  那么今夜里我比黄花瘦还是
  黄花比我还瘦
  如果每次下雨会成为一种哀愁
  那么我就把一场场雨当成一次次
  练习
  在雨中练习吃饭 梳头 叠被
  我还要练习着深呼吸
  一团团的气体都有思念的影子
  我还要在雨里练习着把每一次伤害当成
  成长
  练习着不哭泣不伤悲不愤怒
  直至失去感觉
  我沉在海里成了不会说话的鱼
  终日吐着泡泡听着别人的地老天荒
  谁也看不到我的眼泪啊
  一场深情比海深深几许

散文练习篇(二):散文阅读技巧训练

  【技法指导】
  综观诸多散文,抓住了线索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此重点提示如下三点:
  1.抓结构线索,把握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的关键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只要找出文中对背影的几处描写;再如抓住《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勤劳”,那么文章的内容就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头脑中。
  2.抓情感线索,体会中心。情感线索是作者抒情的主要途径。抓住情感线索对中心的理解是大有帮助的。如《藤野先生》中抓住“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这一线索,即使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理解起作者对先生的感激怀念、对国家的热爱也是轻而易举的。
  3.抓明线暗线,领悟内涵
  散文的线索有的明确,有的暗藏;或明或暗,明暗交错,虚实相同。阅读时,从明线(实线)中把握文章的选材,从暗线(虚线)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明确文章的主旨。如《荷塘月色》是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由出家门到欣赏月下的荷塘,再进一步欣赏塘上的月色,最后回家。而“心里颇不宁静”的复杂心理贯串整个事件,因此所写景物中均带有一层心里烟雾(情感),分析这一暗线,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孤独与苦闷的情感,明确主旨。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爱的姿势
  □钱国宏
  父亲是家中的“天”。有“天”在,则阖家清风朗月,四海靖宁。每每望着“天”的背影,我都会读出一腔感动和敬畏——不独他是父亲,也是因为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姿势。
  父亲是一位老兵。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连死都不怕,还能怕什么?他怕,他怕作为他儿子的我有闪失。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天黑得像锅底,闷雷阵阵,顷刻间硕大的雨点凌空砸下。放学了,我望着天地间无头无尾的雨不知所措。这时,父亲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路上,风狂雨骤,我和父亲撑着一把伞摇摇晃晃,费力地向家中走去。父亲把伞几乎都倾到了我这边,他身子极度倾斜着,半边身子完全暴露在雨水之中。他右手撑伞,左手竭力将我拉靠在他的身侧,那情形让人油然想起孵蛋的母鸡。不到半路,父亲全身便都淋湿了。父亲索性把伞交给我,霍地把我抱起来骑在他的脖子上。父亲的脖子热乎乎的,与冰凉的雨水形成了鲜明对比。
  初二时,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中,我赤膊上阵,结果患上了重感冒。晚上,母亲在灶间做饭,父亲则守在炕沿边,一会儿帮我掖掖被角,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又量量我的体温。我闭着眼,倾听着父亲粗重的鼻息。那年月农村家家孩子多,父母多半不拿孩子当回事儿。父亲与别人不同,他认为: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就要抚养成人,没这个决心,莫如不生。父亲扶我躺下后,搬个小凳,坐在灶前给我煎药。火光熊熊,映红了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脸上刀刻一样的皱纹。那些皱纹不知何时爬上了父亲的脸,它们像跨越了千年的化石,展现在我的视野中,等我酸酸地去读。
  知了长鸣的季节,我参加了高考。考场设在离家20公里之外的县城。考完第一科的时候正是中午。考生们呼呼地跑出教室,当我最后一个懒懒地走出考场时,蓦地看到:校门口,烈日下,孤独地站着一位老人,正踮起脚尖费力地朝这边眺望。那企盼的眼神和前倾的姿势,让人顿时想到南极的帝企鹅——那竟是父亲!我万万没有想到不会骑自行车的父亲竟然走了20公里来考场外为他的儿子高考助威!那可是20公里啊!霎时,我有一种海上孤舟见到了小岛的感觉,向父亲飞跑过去。父亲也看到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蹒跚着向我奔来……
  很遗憾,我没能拍下父亲当年的种种姿势。我知道,这些瞬间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很平常的,毫无耀眼光芒,但它们却是父亲的一个个侧面,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侧面,拼合出了一个生动、朴素、慈爱、憨实的父亲形象。人生易老,韶华不再,尽管世间常有白驹过隙之叹惋,我却倔犟地认为:不管沧海桑田,父爱的姿势不会变。它们将定格在岁月的底片上,永恒而清晰地诠释着大爱无痕、上善若水的全部含义。
  探究练习
  1.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自己回忆中的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
  2.请分析文章第一段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
  3.“人生易老,韶华不再,尽管世间常有白驹过隙之叹惋,我却倔犟地认为:不管沧海桑田,父爱的姿势不会变。”是的,父爱是有姿势的,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令你难忘的父爱的姿势?请用你的笔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雨的声音
  □吕祥根
  窗外,夜色阑珊,雨意朦胧。满目的诗意,澄澈清爽。纷纷扬扬落下的雨,飞溅成千朵万朵千姿百态的小花,恣意挥洒。
  雨细了,密了,如发丝,如初涉人间的少女,一脸天使般的真诚、无邪。天真、活泼地泄洒着她可人的馨香和温情。今夜注定是个美好的夜晚,我可以尽情地赏雨,倾听雨的心音,感悟雨的柔情。
  雨是有感情的和有灵性的。“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细密的春雨,像刚梳过状的邻家小女孩,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地向你走来。花儿开了,柳林绿了,小鸟唱了,春风醉了。你听,杜甫正在吟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春姑娘的召唤,这是泽被苍生的柔情蜜意。有人说:“春雨贵如油。”这如油的春雨,珍贵得让农人心焦,滋润得让农人欣喜,于是农人们翘首企盼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畅。
  雨是豪放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迅疾快猛的夏雨,彰显了男人的阳刚和力度,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和气度,只能让东坡先生“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种豪情几人能与?
  雨是婉约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雨霏霏,黄叶落零,雨水飘洒,泪水随雨水滑落。造物弄人,思念成空,寂寞的时光只能化作一缕轻烟随风雨逝去。可怜的易安只落得“人比黄花瘦”。往事如烟,命运多舛,既然今生不能幻化成云,那就飘洒进梦中挥洒成雨,让思念的人不至于再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雨是寂寥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丁香清幽,烟雨深深,不知这冷雨飘了多久?这彷徨的人走了多久?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把油纸伞,一条石板路,一枝苦丁香,悠长的小巷,如丝的细雨,轻轻地叹息,丁香般的惆怅。握伞的手没能留住那份凄恻的心境,怎能释怀?
  生活的路坎坷,人生的雨潇潇。雨中自有酸甜苦辣和浓缩的人生。你看,雨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朋友亲人应风雨同舟,创业下海要餐风沐雨,做事经营人生该未雨绸缪。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就是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也不应豪放狂妄;你就是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也不该自暴自弃;你就是遭遇了困难重重也不要气馁放弃,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有雨的日子,请仔细聆听,不仅是倾听自然之声,更是沉醉于曼妙的心灵独步。或舒或缓,或高或低,或忧或喜,或纵情或抑郁的曲调,令人心醉,让人心驰神荡,荣辱皆忘。
  探究练习
  1.作者从雨中听出了什么?用横线从文中勾出来。
  2.文章有删节,作者听到的不止这些,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仿照第五或六段写出你从雨中听到的声音。
  3.东坡和易安是宋朝著名的_______和_______词派代表词人,请你再各写一句他们两人的名句。
  4.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抓线索,理文章思路》
  阅读训练一:
  1.父爱的姿势;事情:小学时父亲冒雨接我回家;初中生病时父亲为我熬药;高考时父亲步行20公里路来为我助威。
  2.概括全文,引出下文。
  3.略。
  阅读训练二:
  1.第三至第七段第一句。
  2.略。
  3.豪放、婉约;例: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易安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4.倾听雨的声音

散文练习篇(三):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导语:散文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散文阅读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背影》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白杨礼赞》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第一步:粗读文章,整体感知材料 第二步:精读文章,筛选整合信息 第三步:研读题目,回答文后问题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 例:《与植物相处》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 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 (5)开放题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整体感知题
  题目示例: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 (2)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 2.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词语的语境义
  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 3.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老师依旧闷葫芦. 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采用代入法
  代词的 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 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
  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2.分析词语含义. 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 , 突出了……). 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 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 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 示 例
  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 3、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1)
  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 (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2)
  (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语言表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一
  例: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指出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荷叶的姿态美(表层含义),突出了花港观鱼绿的茁壮的生命力(深层含义)。
  示例二
  例: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动。 结合上文,谈谈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被冻成雕塑的姿态,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示例三
  指出本文最后一节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这一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几种题型答题格式:
  1、记叙文详写材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所以详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A渲染了 的气氛、B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C推动情节的发展。 3、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 感情。 5、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 性格。 6、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7、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 (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
  4、提取要点并整合要点技巧
  (1)提取要点的方法: 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详写句 D自己概括) (2)整合要点的技巧:叙事文概括方法:什么人(物)+怎样做+什么事 示例:一句话新闻抒情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示例:《与植物相处》 5、开放性试题类型
  体验感悟型——立足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积累拓展型——围绕课文 强化诗文警句想象补写型——进入角色 紧扣特定场景评价鉴赏型——表明态度 摆出理由根据
  复习时应把握抒情散文的特点
  复习抒情散文,应把握以下几点:
  1. 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深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作者往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读者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表达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出现,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显示出波澜的层进与跌宕,也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奏。
  第三,作者情感的波澜还往往通过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比如我们学过的《荔枝蜜》,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欢蜜蜂,到后来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了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方法。又比如《月迹》,写了屋内品月,庭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小睡等情节,借以抒发作者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这一思想感情。全文立意清新深刻、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流畅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全文也是采用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
  2. 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 警句剖析。
  (2)品味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荔枝蜜》中的蜂,《春》中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表象中都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形象,《井冈翠竹》中的翠竹的形象,《种子的力量》中种子的形象,《牛蒡花》中牛蒡花的形象,《月迹》中月亮的形象,都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战军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
  井冈山上的竹子象征着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种子象征抗日军民顽强不屈、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牛蒡花象征坚韧顽强,面对摧残毫不屈服的精神。
  月亮象征光明、美好的事物,追月就是追求光明、美好的事物。告诉人们,对于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得到的哲理。
  3. 把握散文的基调
  抒情散文都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比如《白杨礼赞》抒情的基调是凝重、严肃、深邃、向上。《月迹》抒情的基调是清新、隽美、奋力追求。
  4. 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任何作品、表达任何感情,都离不开语言,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则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5. 理解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能够造成含蓄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启迪读者的奇思妙想。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两方面,如红色象征热情,火炬象征光明,其中“红色”“火炬”是象征体,“热情”“光明”是象征本体。运用象征手法,应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象征体蕴含的思想意义挖掘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就是借助黄土高原特定环境中生长的白杨树那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等具体形象,用来表现与白杨树品格相似的北方农民,表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运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必须熟悉象征体和象征本体,比如白杨树是象征体,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象征本体。只有把握住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与北方军民团结抗战,质朴、坚强的精神的共同点,才能构成象征的基本条件。
  在作文训练中,常用的象征体很多,比如:高山、青松、老黄牛、竹、蜡烛、向日葵、莲花等等,用来表现高洁、挺拔、忠厚、有气节、奉献、一心向党、出淤泥而不染等品格、精神。
  掌握象征体与象征本体的相通点,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由观察引发出新的思考,而这时的思考往往是想像和联想。比如《白杨礼赞》在描写白杨树的 “形”与“神”之后,作者便产生了三个联想。第一个联想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二个联想是就像“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三个联想是“靠拢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作者由白杨树的“形” “神”联想到农民、哨兵、精神,象征借助想像和联想得以实现。
  象征的表现方法,常把象征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气质、性格、品德等,这就要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所写之物描绘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在《白杨礼赞》中赞美白杨树时写道:“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就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白杨树以人的个性、气质、品德。其中除“女子”“温和”“伟丈夫”等词语都是直接形容人以外,其他词语也是描写人常常用的字眼。象征是“托义于物”,因此它往往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但象征比一般的比喻、拟人所概括的内容更深广,对象征体的描写更完整、更充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54609/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