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登泰山时的诗句]登泰山时的诗句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7 09:42:38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登泰山时的诗句篇一:《望岳》解释及赏析

  【作品简介】
  《望岳》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题解: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2、望岳:遥望泰山。
  3、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4、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5、夫:语气词。
  6、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8、了:尽。
  9、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泰山。
  10、造化:创造化育, 指自然。
  11、钟:赋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13、阴阳: 山为北阴,山南为阳。
  14、割:划分。
  15、荡胸:使心胸动荡。
  16、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17、决:裂开。
  18、眦:眼眶。
  19、入:没。
  20、入归鸟:极目远望,归林的飞鸟尽入眼底。
  21、会当:终究要。表示将来终要登山。
  22、凌:跃上。
  23、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览:一望。
  2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6、另注:“曾云”也作“层云”。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题解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岱”,泰山别名,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后以“齐鲁”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因为是远望,诗人看不到太多的细节,只见到一片青绿苍翠,望不到边,故说“未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形象,同时也有看不尽、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可谓意出高远。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后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这五个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刘勰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目睹泰山的壮美而情怀满腔。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后一句显出眼界的空阔。“决眦”,裂开眼角,形容极目远望的样子。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鸟小,远望所致?还是诗人的神思随那鸟儿一起飞翔?这两句在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评解
  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体诗,尽管全诗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间两联对仗,但句中平仄声调未按规定顺序演排,各句之间也不粘缀,所以历代选本都归入五言古诗。这首诗的结构,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分析得极好: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却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之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眼下虽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终能有所成就,攀越顶峰,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不愧是怀有大志者的诗作,所以《唐宋诗醇》卷jiu评价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则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望岳》解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1.《望岳》的赏析
2.《望岳》赏析
3.望岳 赏析
4.古诗望岳望岳的赏析
5.望岳的赏析
6.望岳赏析
7.杜甫望岳解释
8.古诗望岳赏析
9.《望岳》的经典赏析
10.望岳赏析参考

登泰山时的诗句篇二: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望岳优质课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望岳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了解诗人
  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 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活动2【讲授】诗歌鉴赏
  《望岳》背景介绍
  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
  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
  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
  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
  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
  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
  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同时出示幻灯)
  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
  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学生自由朗读2)
  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
  (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
  三读《望岳》(散),融入情感
  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学生朗读3)
  四读《望岳》(独),望到杜甫
  (指明学生示范朗读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投影: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回答)
  (可连续请5-6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
  过渡到《春望》
  过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出示投影 )
  《春望》背景介绍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叛军的铁蹄,踏
  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
  一读《春望》(散),望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
  投影: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
  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人分离等。
  合作读《望岳》《春望》(师生),比较不同
  《望岳》和《春望》同是“望”,但所望之心境有什么不同?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学法总结
  在上面这两首诗的学习中,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老师紧扣两个诗题中的“望”字,提出了四个问题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和感情。我们可以把这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称为:解题提问法
  将《望岳》与《春望》放在一起比较赏读,我们感受到了杜甫雄健豪迈和沉郁顿挫两种诗风。这种将两首或几首有关联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赏读法。
  过渡到《旅夜书怀》
  不知同学们能否掌握这两种赏析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用一首杜甫晚年的诗作实践一下。
  晚年的杜甫虽然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大部分时间仍是贫病交加,漂泊于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解题提问法和比较赏读法赏析《旅夜书怀》这首诗,完
  成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首诗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表现了诗人自伤飘泊之意,但诗中也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诗句。可见杜甫之品格,穷而愈坚,悲而能壮,在自怨身世之中,仍保持傲岸的气魄与阔大的胸襟。杜甫的一生,是失意的。但他不朽的诗作与其失意的人生共生而长,奏出了盛唐诗坛告别历史舞台之前的最强音。
  朗读诗歌结束
  活动3【作业】作业
  1、课下阅读与杜甫有关的文章。
  2、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诗歌 的方法,再来鉴赏杜甫的《石壕吏》

登泰山时的诗句篇三:登泰山观日出的阅读答案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小编收集整理的登泰山观日出的阅读答案,喜欢的不要错过啦!
  登泰山观日出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dān(担 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 biàn (辩 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 piāo (飘 漂) 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xuán(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zhǎng zhàng)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qì(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登泰山观日出阅读问题答案
  1、 在文中拼音后的括号中填写或圈出正确的字。3%
  2、 这段选文写作顺序上很有特点,是按照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两条主线来叙述登泰山的过程的。2%
  3、 用“ ”在第二自然段中画出一句比喻句;这句子把泰山比作高大的墙;“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这种感觉:高耸入云。4%
  4、 第四自然段画“ ”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用棉絮、绸带、浪花来比云雾,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变幻莫测和姿态万千来形容(一个表示变化,一个表示形态多样)。
  5、 仿造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一段话(不少于50个字)3%
  略(用上排比、比喻修辞手法)
  6、 画“~~~~”的句子,把到南天门的路比作瀑布,这样比是为了说明泰山山峰的陡峭、险峻、巍峨。2%
  7、 从作者登泰山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东岳泰山有什么样的特点?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分别是哪些山?3%
  答:我感受到泰山的特点: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
  其他几岳分别是: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35294/

推荐访问:古人登泰山时的诗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