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和兰陵王的故事]花木兰的故事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6 09:20:41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1) [花木兰的故事]木兰诗优秀教案范本


  引导语:花木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学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可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刚强的女英雄。如何学习《木兰诗》,怎么引导学生们体会诗中的人物,就是老师的职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优秀教案范本,欢迎大家参考改正。
  木兰诗优秀教案范本一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2、《木兰诗》的艺术手法。要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点。
  3、体会本诗的选材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责任感。
  5、指导朗诵,争取当堂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 )──拒赏( )──与亲人( )
  明确:叹息、出征、准备、沙场、征战、辞官、团聚
  三、探究理解木兰形象
  讨论:
  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诗中哪些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
  两处:
  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如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⑵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前者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后者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 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 远征沙场时的思乡心理的描写。远在边塞的木兰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触景生情,想起家中慈爱的双亲,想起家的温暖。
  ⑶ 辞官还家后“著我旧时裳”和“对镜贴花黄”的行为描写。木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还原成“女儿身”,从她“开、坐、脱、著、理、贴”一系列欢快的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一颗爱美、爱生活的心。
  3、你认为诗中刻画她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明确:诗中既写出了她的英雄气,更写出了她的儿女情。正是这样一位柔弱女子在国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艰恶的沙场,在战争中屡建奇功,这样的奇女子怎么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这样选材更有利于刻画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4、读完此诗,你觉得我们应向木兰学习哪些精神品质?
  略。
  四、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指导过程中串入对本诗修辞手法的简要讲解。
  〖教学反馈〗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 惟闻女叹息( )
  ⑵ 问女何所忆( )
  ⑶ 愿为市鞍马( )
  ⑷ 万里赴戎机( )
  ⑸ 策勋十二转( )
  ⑹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⑴ 《木兰诗》出自我国南北朝时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诗,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
  ⑵ “归来见天子”段,突出了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 )
  ⑶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几句作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是恢复女郎装束的木兰见伙伴的喜剧性的场面。( )
  ⑷ 《木兰诗》全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
  3、用原文填空:
  ① 旦辞爷娘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旦辞黄河去,________,不闻爷娘唤女怕,________。
  ② 策勋十二转,________。
  ③ ________,对镜贴花黄。
  ④ 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 “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_______, ”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_______。
  4、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一句与例句使用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例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例⑶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例⑷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问答题:
  ① 木兰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③ 写出“开我东阁门,……对镜贴花黄”一段中所用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④ 你认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评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
  1、(课前重书上节课的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到继续分析后文。
  2、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⑴ 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板书:夸张)。
  ⑵ 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板书: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板书:烘托),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板书;互渗):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板书:长期激战凯旋)。
  3、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⑴ 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板书:夸张衬托),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板书: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
  ⑵ 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板书: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板书:赞美谨慎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
  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7、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木兰诗优秀教案范本二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
  2、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

(2) [花木兰的故事]余映潮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分享了余映潮《木兰诗》的课件给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讨论点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简介“乐府诗”及“乐府”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
  1.范读课文(示范朗读带),学生在听中指出应注意的字音。
  2.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唧唧()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辔头( )溅溅( )胡骑( )啾啾( )朔气( )金柝( )十二转( )百千强( )扶将()阿姊( )霍霍( )旧时裳( )理云鬓( )
  3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要求学生以“木兰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替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辞官还乡、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四、细读课文,感受木兰形象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表述。
  (时间为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明确自己眼中木兰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学生1:我从课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读到木兰是一个勤劳的人,因为“复”字表明木兰纺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年累月都在做!
  学生2:我从课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到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忠孝两全的人,因为木兰的叹息声是在为父亲担心,可见木兰的孝顺;“愿为市鞍马”的一个“愿”字充分表明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勇于担当重任,热爱国家的人!
  学生3:我从课文“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读到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因为战争这么激烈,“十年”说明打仗时间很长,又死了很多人,而木兰还能活着回来,足够证明她的英勇善战!还有,我从课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读到木兰是一个不慕厚禄、情系故乡、眷恋家园、热爱和平生活的人,因为木兰立了赫赫战功,因功受赏,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决定,在她看来,打仗好像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厚禄,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使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学生4:我从课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读到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打扮、美丽可爱的女人,因为喜欢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说明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热爱的;这些人也是可爱的、美丽的!
  学生5:我从课文“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读到木兰是一个机智,小心谨慎的人,因为木兰是一个女人,在军队里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很难做到,可木兰做到了!
  教师在其中要适时做出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为你鼓掌!
  教师可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替父从军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请学生举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五、深读课文,走进木兰内心世界: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伙伴、当朝天子和《木兰诗》的读者,说出此时你最想说的话,在随笔本上写200字的片段作文
  六、拓展延伸:木兰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从军是一种孝,保家卫国是一种忠。那么我们现在作为中学生在现实和平的生活中,又应该怎么样来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2、完成课后习题二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兰,我想对你说”写在随笔本上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习题见《课时检测》和《完全解读》)
  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
  八、板书设计:
  木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奇”
  兰巾帼英雄孝父爱国、渴望和平
  诗
  “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
  九、教后反思
  这节课让我感到,课堂教学做到既真实又扎实,既生动又生效才是一节好课。这节课使用了EEPO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加强他们的诵读能力,努力体现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互动、主动、能动等特色。首先,我认为我这节课的优点有:
  (1)课件制作比较精心,经过认真整理,化繁为简。课前我花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准备课件,为的是更好的梳理课文思路,让学生目的明确。
  (2)分析文本和学情,找准切入点和实破口。
  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本课时的设计理念,木兰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把“通过课文原句,找出人物形象”确定为本次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也是本次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找的比较好。
  (3)注重朗读,适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朗读的语调、语速、情感方面,我都认真点评、引导、分析,学生的朗读比较理想。
  (4)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的合作要求,操作简单,避免了合作形式化。同桌互说,6人小组合作完成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成果呈现多元化,促进了学习的实效。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开始的“温故知新”环节,此环节设计意图是想感悟诗意,检测学生前一节课学习情况和概括能力。不过学生还不在状态,我的调动还不到位。一两个学生后,状态恢复,回答和朗读渐入佳境。
  其次是经验不足,第二个教学目标没有全部完成到位。只抓木兰形象,忽略分析本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并且没能实现在课上讲本诗背诵下来。
  EEPO有效教育,是教师有效的指导,有效的调控,更是学生有效的学习。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学习,这么做,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能够有效的被激发出来。而自己只当后台老板,从旁指点,甚至把自己也作为同学们中的一员来参与学习,这样不单起到了监督学习的作用,还让学生感到老师非常亲切。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
  我还要多花心思,继续实践EEPO模式,让课堂变得更扎实,而不只是一个花架子!

(3) [花木兰的故事]《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的优秀公开课的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木兰诗》教案
  1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影片引读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30709/

推荐访问:花木兰和兰陵王的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