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崔颢教案]黄鹤楼教案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14 09:27:23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黄鹤楼教案篇1:《黄鹤楼》教学设计

黄鹤楼教案_《黄鹤楼》教学设计


  导语:中国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教学目标: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思乡之愁。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烟花三月》这首歌,学生欣赏。师问:这首歌让你想起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或者别人写李白的诗歌,说说对李白的印象。师:是啊,后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李白离开京城,准备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来到了武昌的黄鹤楼。他登上了黄鹤楼,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从天边奔来,又向天边流去,江上白帆点点,空中沙鸥成群,远山林木葱茏,岸边繁花似锦……此情此景,不由诗兴大发,于是拿起毛笔准备在墙上题诗一首。(这点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就是爱在墙上画。不过,现代人画的都是“某某到此一游”,古人更诗情画意,人家画的是诗。所以你将来想画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画出一首诗来再说。)李白他正想写的时候,旁边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他仔细看了一下,还捻着胡子吟诵了一遍。李白念完这一遍后,顿时,满腔的诗情仿佛被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扔下笔,大喊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地转身走了……
  听了故事,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了吗?(崔颢)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自愧不如的诗——《黄鹤楼》。(学生读题。指导写好“鹤”字)谁来说说你对黄鹤楼的了解?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 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才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教案篇2:黄鹤楼送孟浩然教案

黄鹤楼教案_黄鹤楼送孟浩然教案

  一、概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本案例授课内容需1课时。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
  教案的设计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设计,而是趋于方法的介绍和指导,至于具体的操作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灵活应对,真正做主体学生的引导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第三、四句话所描写的情景,天、地、水、情融为一体。
  (3)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老师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动脑思考,表达感悟来学习古诗。
  (2)能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能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古诗的过程和方法。
  (3)能通过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等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记忆古诗。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加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很有表现欲,上课气氛活跃。
  3.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体会古诗天、地、水、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感悟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2.以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在自我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内容,激发情感。
  3.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设计,帮助学生记忆古诗。
  4.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ppt课件。
  2.课文插图、视频(后两句诗的情景、全诗情景朗读)、音频(乐曲《送别》)。
  3.学生用的画笔。
  4.表演古诗时用的服装、帽子。(有条件的可选用)
  5.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播放乐曲《送别》,在音乐即将结束时直入课题。(板书)
  1.生读课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提问题。想想可提什么问题?]
  2.对题目质疑,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总结板书。
  如:“谁送谁?
  在什么地方送?
  在什么时候送?
  怎么送?
  送到哪?
  为什么送?
  ------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乐曲渲染离别气氛,在借助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基础上,引出课题。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质疑能力,这个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
  (二)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根据板书的问题进行个性化阅读古诗,并找出答案。
  (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读书时间)
  2.学生结合问题汇报交流,并感知诗意。
  ①学生自由汇报,明白是“谁送谁”后,学生简介作者,教师适时补充。(播放作者简介的视频。)
  ②说说是什么样的三月?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
  如: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阳光明媚的三月。
  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你们的回答告诉老师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读书要展开想象。谢谢同学们。下面继续汇报。]
  ③利用课文插图、视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重点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
  (学生沉默了一会后,举手回答)
  出示视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帮助学生体会诗意、感知情境。)
  [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我们送一般的朋友,只送到家门外就回来了。李白对孟浩然真是——]
  (生三三两两说出了下列词语:依依惜别、一往情深、难舍难分------)
  [让我们再次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深情厚意。]
  (生读,教师指导)
  ④把黑板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与同桌互说后发言,教师个别指导。)
  [现在我们在影片中感知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
  (播放视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景朗读。)
  设计意图:观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对古诗的理解。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了解唐诗,老师再补充一首李白的诗。
  课件出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简单讲解可参考另附资料《金陵酒肆留别》)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阅读量,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四)全文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自主选择个性化评价内容
  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3.唱一唱:根据自己所熟悉乐曲的旋律把诗词唱出来;
  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故人西辞黄鹳楼
  4.写一写:把诗改写成短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评价内容来完成记忆古诗的教学目标。
  (二)评价
  根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自己画张笑脸或哭脸,给同学画张笑脸或哭脸。作为对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黄鹤楼教案篇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两篇

黄鹤楼教案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两篇


  导语: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一
  没有在博客上写过教学反思,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也许还是自己太懒的缘故吧,但是我知道,只有反思,才能有所收获,也才能成为进步的一种源泉和力量。研讨了一个月的四年级文本《古诗两首》终于由于克欣老师打响了第一炮。于老师的课从容而淡定,让我看到了一个老教师的魅力与风采。总认为公开课是演出来的,但从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一种叫做自然的东西,听了很多课,但没有一节像于老师的课那么舒服。
  于老师的课给了我经验与启发,各位老师的评课给了我启发与点拨。虽然我不能做到于老师那么从容,但至少学到了一种自然。其实真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无论课堂是什么样的,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在接下来的抽签排序中,我抽到了一号。我笑对办公室同事说,我中头彩了,应该去买彩票。没有预想的抽到一号的紧张与忐忑,相反倒是觉得很轻松,早死早超生嘛。呵呵~
  从准备到讲课不到一天的时间,虽说有研讨的积淀,但毕竟从没想过我也会讲四年级的教材。没有教材没有教参就这样等待着第二天上课的到来。尚校长的一句话,让我从轻松的备战中苏醒。“没写教案你明天怎么上课啊?五点之前把教案给我看看!”当时三点整。而我却一点准备都没有。在网上搜了电子课本和教参看了看,又结合了很多资料,硬着头皮开始写教案。
  五点我准时走进校长室,只是教案还没有完成。经过了尚校长的一番点拨,有了些许的教学思路。一晚上又把尚校长的想法和我的个人想法整理了一下,制作了课件,由于时间仓促,心里着实没谱。
  言归正传,具体说说我这堂课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优点真没大有,唯一能算做优点的应该就是教态还算自然。同事们都问:“你怎么一点也不紧张呢?如果是我,早饭都吃不下了!”紧张到真没有,我觉得就象我平时讲课一样,也没什么不同,真的很喜欢在讲台上的感觉,站在讲台上讲课可以说是我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刻。
  不足之处倒是很多。虽然老师们还没有为我进行评课,我自己已经找到了我这堂课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整堂课和学校倡导的对话课堂理念还相距甚远。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十分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在课堂上,始终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无论从提问还是到环环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牵着学生走。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孩子们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机会,很多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其次,课堂节奏把握的不够好。也许是因为准备的过于仓促,很多环节在上课的时候还是被遗漏了。因此整堂课四十分钟给人感觉还是课容量太小,知识点及能力的训练没有充分涉及。由于于老师的课没有讲完,我总在赶时间,怕自己也完不成教学任务,本来定的讲一课时的古诗,却被压缩成了三十分钟完成。其实完全可以要么抽出时间把第一课时的生字进行处理,要么用简短的十分钟处理第二首古诗。但是备课不充分的我还是尝到了自己酿的苦头。
  再次,板书设计的基本功还不扎实。
  其实,每一次讲课都是一次提高,只要有所反思,哪怕一次发现一处不足进行改正,假以时日,也一定会有不小的进步。在这样的团队中,我倍感荣幸,因为有那么多老教师为我指点,有那么多领导在关注新教师的成长,相信我们一定会快速成长的。这次的研讨课,也让我吸取了一定的教训,真正上好一堂课真的要从备好一堂课开始,好课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上出来的,看来还真得应该树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厌倦”的治学态度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二
  近日,我参加了市现场优质课西片竞赛活动,“幸运”的抽到了古诗。尽管之前研读了几遍该教材以备“中奖”,但顶真起来一时慌了神,手忙脚乱的忙活了一个小时,就匆匆地进了课堂。
  四十分钟的时间一滑而过,课一结束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许多,坐下来不由地就反思起刚才的那一堂课来。我自己感觉自己整堂课如“蜻蜓点水”般,引导学生对诗的意境体会得很肤浅,这是主要的问题,具体说来有这几方面不足:
  首先在知诗人一环节向学生介绍诗人时还不够到位。讲大诗人李白写的诗想象力丰富,可以通过具体的诗句来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作品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学生学过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及《赠汪伦》中的第二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然我在课堂中只是很直白的提了一下,对李白的“故人”孟浩然介绍的也不够详细,简简单单一两句话了事。其实学生对文本的相关信息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走进文本。
  其次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应建立在熟知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在了解诗意时,我请学生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诗写了什么,并划出不解的字词,这样安排应属合理。但随后我却未交流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字词而直接差不多是由我说出全诗的大意。或许是因为当时心急,满脑子只想着自己的教学设想“接下来该干什么,完成什么教学内容”,至于学生“学情”根本就没意识到,说来还是专业水平不足导致的。总习惯让学生跟着老师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不先交流交流孩子们不理解的字词,再结合诗文的注释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教师再适时的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由于学生对古诗的诗意了解是教师硬灌的,所以在入诗境中当我发问“为什么诗人说孤帆远影碧空尽,难道是因为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吗?”课堂一下子冷了场,过了好一会儿一两个学生才站起来回答,可答案都不靠边。孩子们说什么当时江上有雾,只看得见一条船,又说当时江上只有一条船。孩子们这么一答,可把我吓懵了。支支吾吾,慌里慌张,最后没法,我给出了答案。梯子没摆正,怎可往上攀!不妨语境还原,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好朋友离别之际彼此会说些什么,神情、挥手告别的动作等方面让学生去大胆想象,即兴表演。这样一来,势必会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表演、感悟,再现当时诗人可能的离别场景。教师再结合文中插图作拱手抱拳状顺势点拨:一直十分欣赏的好友孟兄即将远行,心中真是万分不舍。此时诗人眼中只有好友,只有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哪还会顾及其它的船只。你看,纵然好友乘坐的船只消失在天边,诗人还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不愿离去。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境,领悟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上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想说的就是以上这些。尽管文笔拙嫩得很,可能有些思想意识还比较狭窄,但我只是把它当成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反省,不为别的。实实在在的行事,认认真真的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25299/

推荐访问:黄鹤楼崔颢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