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散文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8-08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篇一:[电视散文]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在荧幕中表现出来。

  电视散文简介

  电视散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品味,是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艺术形式。其宗旨是表现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无论是名家名作,还是新人新作,都力求达到选材独到、个性鲜明、制作精良,实现其通过电视艺术手段达到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目标。
  电视散文文体好处

  电视“以一种立体的、矩阵的、动态的信息结构,将人置身于一种既真实具体,又陌生超凡的情景氛围之中,让观众直接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同时,电视又以其特有的兼容性,将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音响、朗诵、书法等各类艺术结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电视艺术家的创造,将电视与散文这两个多样与多彩的载体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使其即具有文学性,包涵有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方便人们创造更多更广的心理意象。同时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如荣获金鹰奖的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作者:陈瑞晨)、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作者:刘欢欢)等都是优秀的电视散文作品。
  电视散文审美元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不仅仅作为一种机器,且作为一种文化影响甚至支配着大众。电视艺术是作为当代一门全新的艺术形态,它以数字电子视听技术为依托,把声像动态地结合为一体,借助电视系统对人的精神、情感、理念进行艺术化的显现和演绎。
  《电视诗歌散文》创办于1998年,是中央电视台,乃至全国电视界到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电视文学栏目之一。栏目的编导从浩瀚的诗文经典中遴选出适宜表现的佳作名片,倾力将中国美学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画面的诗意追求”自觉地融为一体。《电视诗歌散文》是洋洋大观的电视荧屏上并不很起眼的艺术角色,它涵盖所有用电视手段来表现文学形式的荧屏声画作品。包括电视小说、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等等。它们都是把文学用电视艺术手段加以编排,小而有味、过目难忘,在极其静谧、诗意的画面当中演绎出动人心脾的艺术境界,产生出人意料的欣赏效果。电视诗歌散文的审美评价是从影像之美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来看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构成了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内容具有主导作用,它决定和制约着形式,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的选择和确定都应当以能否恰当地表现内容为原则。另一方面,形式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但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内容的表达和体现,而且形式本身也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内容与形式两者是在互相征服中,达到统一的!影像作为电视叙事的基本叙事元素,就如同文学的语言一般,需要传神达意。
  《CHINA·瓷器·景德镇》系列节目的片头,是用黑、红、白、青几大色彩构成:一条从中间划入的红线,将黑色的屏幕分为两半。一边是半个青花瓷盘在缓慢转动,另一边是白色的片名不时划入。简洁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对比,就在这两个上下左右、不断变化的空间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城之眼——中国名湖》伴随着“一个城市的湖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通过一个城市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画外音,电视屏幕上打开了一幅淡雅的国画,一叶扁舟缓缓地划入画面。就在扁舟即将隐入画面的同时,“城之眼”三个字渐渐淡出,由小到大。这时,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自上而下滴落,迅速晕染开来,幻化为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惠州西湖、颍州西湖等经典画面,它们与话外讴歌这些名湖的佳词丽句对应成辉,交融互补。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81173/

推荐访问:电视诗歌散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