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书法代表作]蔡邕书法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8-02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1) [蔡邕书法]类似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广为人闷闷所知,孔融也因此名声大震,大家知道有哪些?类似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类似于孔融让梨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篇一: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有一次,东吴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儿有个一法,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是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痕迹。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篇二:司马光砸缸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篇三:蔡文姬六岁辨弦音
  《胡 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女诗人蔡文姬。她六岁辨弦音的故事,更是让世人对她的才华惊叹不已。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她的父亲叫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也是个大书法家。梁武帝曾称赞蔡邕的书法是:“蔡邕书,骨气润达,爽爽如有神力。”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闲暇时则喜爱操琴弄弦。
  文姬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在博学多才的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读了许多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她聪明伶俐,所以,到七八岁时,不仅能诗善文,而且绘画唱歌一应俱能,并且和她的父亲一样,尤喜琴瑟。
  起初,小文姬并不敢拨弄父亲的那张“焦尾琴”,因为这琴的来历不凡。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在一场大火中,发现有块木头燃烧时噼啪作响,不同一般,便冲人大火,抢了出来。再看这块木头,竟是块上好的桐木,便拿回家中,自行设计,自行制作,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做成了一把音质优美的七弦琴;又由于这把琴做完之后,琴的尾部正是桐木被大火烧焦的一端,所以,就给这把琴取名为“焦尾琴”。
  对于这把来之不易的七弦琴,蔡邕当然视为珍宝,就是再好的亲朋好友来家,也是只能听他弹而不能动手拨弄的。小文姬当然知道父亲这条规定,所以,每逢父亲弹琴,她也是只听不动。
  有一天,父亲正在弹琴,突然有一好友说有急事相邀,蔡邕没顾得把琴收起,便随那人去了。文姬望着那余音尚在回响的七弦琴,心急手痒,最后实在忍耐不住,便大着胆子弹了一曲。谁料她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竟无止无休地弹了起来。文姬正弹得兴致勃勃,不想她的父亲办完事回来,大声训斥她说:“这是千金难买的宝物,你小小年纪,怎能乱动?”
  文姬委屈地哭着说:“我喜欢弹琴嘛!”平时,文姬以她的机敏聪慧深得父亲喜爱,更以常常在客人面前习 文作画为父亲增辉而被视为掌上明珠。现在,蔡邕见女儿一哭,火气便一扫而光,一边为文姬擦泪,一边安慰说:“孩子,是父亲不好,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声训斥你。不过,你才六岁,还不懂琴理,等你稍大一点,为父自然会教你的。”
  文姬见父亲这样说,遂破涕为笑道:“我现在就让你教!”蔡邕说:“要教,也得先教乐理,你没有一点基础怎么成呢?不要着急,从明天开始,我先一点一点地给你讲些基础知识,等你掌握之后,再接触实际操作好不好?”
  文姬说:“好,一言为定,从明天开始。不过,你现在先弹一曲让我听听好吗?”蔡邕说:“好,今晚我心情不错,外边月色皎洁,咱们就到院里去弹吧!”
  蔡邕说着,便把琴拿到院中弹了起来。那抑扬顿挫的音律,时而如群燕起舞,时而如瀑布直下,时而如百鸟齐鸣,时而如大海波涛,时而激人奋进,时而催人泪下。直听得文姬眯着双眼,动着小手,跺着双足,如醉如痴。不料,蔡邕正弹得起劲,忽然断了根弦,但蔡邕仍照弹不误,文姬却当即听出说:“第一根弦音怎么没了?”蔡邕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心想:“她怎么听得如此真切,连哪根弦的声音都听得出?难道她已通音律吗?”为了检验女儿的辨音能力,他又故意弄断了一根弦。文姬立即辨出:“怎么第四根弦音也没有了呢?”蔡邕听了,心中大喜,立即停住弹琴说:“你什么时候学的音律?好吧,你既然已经具备了学琴的素质,从现在开始,我就教你弹琴,你也可以直接使用‘焦尾琴’了。”
  从此,蔡文姬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勤学苦练,只用了几年的功夫,琴艺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诗书棋画也都有了很大进步。到十三岁那年,她已是很有名气了。
  蔡文姬十六岁那年,父亲把她嫁给了河东卫仲道。公元192年,她的父亲蔡邕被王允逮捕入狱,不久死在狱中。后来,母亲和丈夫也相继去世,她只身回到陈留。公元195年,匈奴把她掠走,嫁给了左贤王。她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公元208年,汉朝丞相曹操得知恩师蔡邕女儿的不幸遭遇后,多次派人与匈奴交 涉,终于用黄金千两、白璧一双,使蔡文姬又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故乡。就是在回汉的途中,蔡文姬根据自己身居异乡思念故国,回到家乡而又将骨肉分离的悲惨遭遇,写出了不朽之作《胡 笳十八拍》。

(2) [蔡邕书法]《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阅读答案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6.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试题答案:
  6.D(A项“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表述不当,审美功能是存在的,只是属于汉字社会功能的一部分;B项“开始出现”表述不当;C项“决定了”不合逻辑)
  7.B(A项“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的根本性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两者的关系“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C项“汉字”偷换概念,应为“书写文本”;D项因果倒置,正是因为汉字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特点,才使其成为书法美的基础)
  8.C(“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理解不当,原文说“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然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

(3) [蔡邕书法]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故事汇集(2)


  白发老妪一席话,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妪写了一副对联。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终生与鹅结缘。更虚心刻苦地练字,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变化、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3、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4、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5、夜贴对联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6、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72079/

推荐访问:蔡邕书法代表作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