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减正数怎么算]负数减正数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8-01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1) [负数减正数]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那么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一】
  今年我教初一数学,优等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当然这样的学生在我的班里是有限的;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屡说屡忘,怎么教他都一脸茫然,两个班都有这样的学生,心中怒火不知不觉就旺了起来。
  记得讲有理数加法时,我讲解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班里的小赵呆呆地看着题目就不动手。我走到他跟前,他很紧张地看着我,看他害怕的模样,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站在他旁边,问他为什么不计算?他说出了原委:他虽然记住了加法法则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这个法则,还特别害怕我。我摸摸他的头,试着让他不再怕我。接着开始举些不同类型的例子手把手教他怎么用法则。我先帮他分类,比如:两个有理数相加分同号两数相加:5+2得正7(小学学过的),然后问他-5+(-2)呢?他就做不出来了,于是我问他在小学加得了吗?他回答加不了。我告诉他我们学了负数之后现在加得了,得负,具体负多少呢?具体的说你昨天欠同学5元钱,今天又欠了2元,一共欠了同学多少钱?他说一共欠7元。他理解了并得出-5+(-2)=-7。于是我们一起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求法:(1)正的加正的得正;(2)负的加负的得“—”然后把绝对值加起来。接着我让他尝试做-23+(-8)时他果然求对了。然后我又换了另种类型题:-3+2=?我问他这个运算是前面的那种类型吗?他回答说不是。我接着问这个题是什么类型数加什么类型的数?他回答说负数加正数。(说的非常对)那负数减去正数得什么?提示:你昨天借了同学3元钱,今天卖酒瓶赚了2元钱,结果怎样?他说:两元钱还了同学后还欠同学1元钱,结果的-1。所以这类题要先确定结果符号,再确定具体的值。我告诉他方法,看哪个的绝对值较大,结果就取那个数的符号,然后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接着我出-23+9这样一个题,我边说边问,得什么?他回答得负,我让他写,他写出了“—”,然后又问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多少?他回答23和9,接着让他算23-9多少?他回答14。我叫他写在“—”后面。我从新问他-23+9得多少?他回答-14。就这样他掌握了有理数加法算法。就这样,我让他做几个书上这种类型的题时全做对了,我还大大表扬了他。
  通过这一次,小赵在上课时变得主动起来。而我,很注意自己的态度和用词,尽量表扬他,有时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进步。渐渐,他会主动向我提问,“老师,多个负数相乘结果符号怎么确定?”“老师,这道题可不可以这样解?”……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育人性,即它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职业。教师在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教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以身立教上,既要教人学会做学问,又要教人学会做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尤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态度、语言,不能因为一时的心情糟糕,讽刺学生。
  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我的数学小故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我的数学小故事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我的数学教学小故事【三】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习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再次,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2) [负数减正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精选两篇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今天我讲的课是《正数和负数》,关于学生以前所学数的知识前面的李娜老师已经作了很好的梳理,我现在只就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说课。
  一、 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这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因此《标准》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认识的整数、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目标,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感受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研读教材的结果
  1、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1、2册安排完成对10以内、20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4册安排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在第6册和第8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
  2、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册和第10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在11册一次完成对百分数的认识。
  3、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的这些数在第二学段即四年级第二学期第8册中出现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在数轴上显示都是"0"左边的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的有理数,这是小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开始。
  4、下面就是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有效整合。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就不够了,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发展的一个飞跃,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京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方式是:利用主题图引入负数、利用温度统计图加深对负数的认识、通过温度计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顺序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利用海拔知识的介绍进一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关系的量,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负数的发展历史,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负数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则是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通过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0",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关键就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转化,来认识新知识,使知识网络得以完善。
  三、 通过研读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体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负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课标》对数感的阐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依据《课标》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力图通过一些有效的环节,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赢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亏损10000元用( )元表示。
  (2)如果向东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 )米表示。
  (3)球队胜利4场,用+4场表示;那么失败3场用( )场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 )度表示。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对比,感受负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负数和正数是相反的量,负数可能比正数小。
  2、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叫做《对对子》。小游戏,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信息感悟。我特别提供了一组信息,让学生在横线上填上意义相反的词。这样的设计让两个数量的相反意义凸显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把这种事件转化为词组,使之表达更加简洁。接着启发学生设计新的记录方法,并展示出来,这些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直到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这时,负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预设会有部分学生用正负号的方式记录。
  请一位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表扬这位学生——"你用到的符号跟数学家现在用的一摸一样。" 学生感悟正、负数的意义时,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3、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正、负数,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而"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学生常见的温度计,在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上刻度的之后,设计如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指名学生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然后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温度下降,学生回应"越来越冷"的感觉。通过温度计上不同温度水银柱的高低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比负数所表示的温度高。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4、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因此我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温度计教具突显出优势。在上面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 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数轴另本课另一难点,我用课件巧妙的演示温度计顺时针转90?后把它与直尺建立起联系,又把直尺进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数轴尺,然后让学生齐读数轴上的正。负数。利用小人左右运动使学生感悟到数轴越往右边数越大,反之越往左边数就越小,而"0"是它们的分界点。在读数、观察、体会等一系列活动中,不仅区分了正、负数,渗透了"无限"的思想,也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集合圈、数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网络得到了扩展。
  5、体现数学知识中渗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一课内容属于"概念教学"的范围,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正负数的概念不便下定义,因此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孩子眼中的正负数。这一内容不仅是对本课所学负数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四、 结束语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和表示;能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数和负数这样的数学语言来表示实际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课堂前奏
  师:我们先来看看"正"和"负"这两个字的含义。
  正,这个字最早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是用来指做事情的。正的组成是由上面的一横"一"和下面的止(止在古文中有代表足的含义)。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是一个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最初的本义是指不偏斜,平正。后来这个字的引申意义就非常多了,但绝大部分的解释还是围绕本义的不偏斜,平正。例如,我们在形容一个的人刚直不阿,我们就是在说这个人为人正直、刚正、正派、正气凛然,还可以说这个人做事公正无私等。这个正字被用于学术中像物理中有正极、正电等;用在我们的数学中的主要有正方向、正方形、正面等,今天我们要用的则是正数、正号。
  负,本义是倚仗、凭仗的意思。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秦贪,负其强",就是说秦国贪图其他各个诸侯国的领土,是倚仗或凭仗自己国家的强大,有势力,有本事。后引申为背负的意思,如负荆请罪就是背负的意思;我们平时也经常说某人的负担很重,或者说是负债累累等,总之,负的含义不如正的含义好,总是有那么点不如意的地方,总是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它在学术中的应用如果在物理中,一般就是和正相反的意思,例如,有正极就必有负极;在数学中也用了表示与正相反的意义。当然,你说有正方形是不是就应该有负方形,这个先告诉大家是没有这个称呼的,那具体称号什么呀我们小学已经学习过了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大家学习时应该灵活应变,学会变通,不要让你举一反三你就死扣,那就不叫变通,更不是举一反三了,而是叫呆板,不开窍了。我们是来学习知识的,人家都说是越学越聪明,你别越学越傻,那就不行了。
  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正数和负数,即两个互为相反的数。正数,英语里面用了positive这个单词来表示"正","positive"这个单词含有一个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意义。负数,同样英语也用了一个与positive意义相反的单词"negative",它含有负面的、消极的等的意思在里面。
  刚才说了这么多,那在我们的数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呢?它是怎么表示的呢?我们该怎样用数学语言把它读出来呢?
  大家看书上给我们举了我们常见的例子,天气预报。这里有一幅天气预报的画面,有哪位同学来模仿天气预报员的口气,给我们大家播报一下这幅画面的天气情况。
  一位同学站起来,并向大家播报了天气情况。
  师:非常好,与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不相上下。现在我们听完了天气预报,不是听完了就完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从他的天气预报中,他刚才都用了哪些词语?有没有与我们的数学有关的词语?
  生:有,零下。
  师:那他为什么要读着零下呢?
  生:因为温度很低,比零度还要低。
  师:这幅画面上的零下都是怎么表示的呢?
  生:每个数字前面都有一个减号(部分同学回答负号)。
  师:回答正确,这确实是一个减号。但是我们今天把它不读叫做减号,而是读作"负号".刚才回答"负号"的同学,能给我们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读作"负号"吗?
  生:沉默(不知如何准确回答)。
  师:没关系。能够回答负号的同学说明我们课前是很用功的,做过预习的,这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课前预习,这样他在课堂上能够准确说出负号,现在只需要理解为什么叫负号就可以了,这样他在学习的时候就比其他的同学要容易得多。课前预习是非常有好处的。(老师上课是需要不时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方法。)
  生(小声说话,或者说是嘀咕):你前面不是说了正数和正号,这里和正号相反的不就是负号了嘛。
  师:不错,这里的举一反三倒是用得非常恰当。但是正数和正号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是来看天气预报。例如现在的温度是12度,我们怎么表示的呢?这个表示前面需要什么符号呢?刚才我们说了,零下的用减号写作数字前面,现在的零上我们该怎么写?
  生:用与减号相反的符号"+"表示。
  师:非常正确。现在我们知道了表示方法,但是我们该怎么读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知道了怎么用数学符号去表示,或者说是会书写了。但是我们要说给别人听该怎么说呢?也就是该怎么读它呢?(正号!)正确。这两个符号在我们数学的术语里面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就是"+"在这里读着"正号","-"在这里读着"负号".这个读法是数学里面规定的,是我们日常用语中的习惯读法。这里的+5,+6而不是我们所说的加上5,加上6,加是一个运算过程,而正号只是一个符号,它可以和数字组合在一起作为是整体的,是一个整体的数字,是不含运算的。同理,这里的-5,-6它也不是减去5,、减去6,而是一个-5、-6的数字。为了和我们的加号和减号相区分,所以我们就给了它另外一种读法。
  我们知道了读法,但是是不是非得都这样读呢?负号需要这样,而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去读和写,但是正号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在天气预报时,我们只看到了10°C,而没有看到过+10°C吧?同样,我们也只听到了10°C,没有听到过零上10度嘛?有听到过的吗?有哪位同学曾经听到过说零上10度或看到过+10°C的?(均回答没有)所以说,正号我们在写的过程中也可以省略不写,读的时候也可以不用刻意去读出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正号和负号,但是什么又是正数和负数呢?
  生: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
  师:这种回答太准确了。但是正数和负数又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我们在一个数的前面随便加上一个正号或者是负号,这个数就是正数或者负数了?
  师:对了,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把一种意义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这样就产生了正数和负数,它是根据实际需要产生的。这里,我们需要总结一下正数和负数的性质。还是来看看这天气情况。表示正数的零上的温度是不是都比零大呢?反之,比零小的零下的温度是不是都是用负数表示的呢?这下我们可以先简单总结一下正数和负数的性质了。
  (生说,师板书):比零大的数是正数,比零小的数是负数。
  师:那零是什么数呢?我们可以看到零上和零下就是从字面意义来讲,也是上下是互为相反的意义,而零始终没有变吧?对了。(生说,师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我们知道了正数和负数的性质,我们先看看我们这些正数和负数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整数。
  师:对,都是整数,正数我们称为正整数,负数我们成为负整数呢?那0呢?还是整数。今天我们要给整数下一个定义,(板书)。正整数、负整数与0统称整数。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比零大的数还有哪些?分数是吗?例如:昨天的温度是6°C,说今天的温度比昨天高了1/3,表示今天的温度比昨天高了2°C;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温度比昨天低了1/3,表示比昨天低了2°C.这里的高低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吗?当然可以的。所以说我们的正数和负数还包括了正分数和负分数。看书,书上对于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大家可以看一下,它说类似这样的一些数是正数,类似这样的一些数是负数。
  师:从前面讲的我们可以看出,正数和负数比较是用来表示比0大或者是0小的量的数,同时还可以表示两个意义相反的量的数。例如:防汛部门每年都要做水文测量,水位上涨了,用正数表示,水位下降了,就用负数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大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大家先看看书上这几个例子,然后自己再举一些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例子,看看哪些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学生看了书上的例子后,纷纷举出生活中接触的例子)一个同学说:"我在家帮我爸爸打印文章,挣了50元,用正数表示,记为+50元或50元;去吃肯德基花了40元记为-50元。"
  师:非常好。我们再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
  然后重复正数、负数、零以及整数的概念。太好了。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名词——有理数。大家总结一下什么叫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生说,老师板书)。
  二。归纳总结: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3.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整数也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就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4.有理数分类
  (1)按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分类:
  (2)按整数和分数的关系分类:
  三、典型例题:
  例1.说明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
  (1)温度上升℃

(3) [负数减正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三、四班数学教学工作。该两班共有学生117人。首先,以"自强成才"为初一新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目标,使新学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在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
  3、掌握去括号法则,通过去括号对整式进行化简。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整式 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 3课时
  小结 2课时
  3.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4课时
  3.3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
  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4.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角 3课时
  4.4课题学习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三、四班数学教学工作。该两班共有学生117人。首先,以"自强成才"为初一新生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目标,使新学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其次,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5.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小结 2课时
  2.1从算式到方程 4课时
  2.2从古老的代数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4课时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课时
  2.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
  小结 2课时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
  3.2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3.3角的度量 3课时
  3.4角的比较和运算 3课时
  小结 2课时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举例 2课时
  4.3课题学习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71741/

推荐访问:负数减正数怎么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