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行道树原文]行道树张晓风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7-31 10:00:02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行道树张晓风篇(1):行道树阅读理解答案及练习

  【学习目标解读】
  《行道树》一文以拟人的方式讲述了一列终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树的故事。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发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写“我”第一次见到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见到十姊妹孵出的小鸟的真切感受:奇妙、新鲜而快乐,从而激发了我对崭新生活画面的追求,坚定了我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使生命多姿多彩的决心。
  对《行道树》的学习可以这样做: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人生哲理。(能力目标)
  2.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并能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知识、能力目标)
  3.学习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情感目标)
  学习《第一次真好》,你可以将重点锁定在以下几点:
  1.认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人生“第一次”所抱的态度。(能力目标)
  2.积累词语,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知识目标)
  3.选择自己经历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次”,讲给同学们听。(情感目标)
  学习借物抒情的文章,要从文中精辟的议论入手探讨,深入品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领悟作者的写作主旨,使自己在思想上获得教益。
  【重点问题解析】
  《行道树》重点是准确掌握文章主旨,这样,如何正确理解“行道树”的形象就成了学习的难点;《第一次真好》重点领悟为什么作者要高歌生命中的“第一次”,那么正确把握作者体验生命中的“第一次”的感觉就成了难点问题了。
  为突破这些重点、难点问题,你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
  1.怎样看待行道树所从事的事业?
  【参考答案】行道树所从事的事业是制造不被人们珍惜的浓阴和清新,但这种工作正是人们所需要的,所以对行道树来讲虽然痛苦但却是神圣和幸福的。
  【思路指导】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抓住描写行道树生活现状的语句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它们忧愁而快乐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2.你怎样看待行道树做出的牺牲?
  【参考答案】行道树为了实现为城市制造浓阴和清新的心愿,自甘“堕落”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因为从事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甚至要做出一些牺牲的,这www.91zhongkao.com种痛苦和牺牲只要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会变成一种更深沉的幸福。这正是作者大力褒扬的奉献精神。
  【思路指导】首先要明确默默奉献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每一个树立了正确人生观的人都应做到的。这正是作者写作此文的主旨所在。回答时如再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就更丰满了。
  3.《第一次真好》一文中,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第一次”情有独钟?
  【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第一次能给人带来奇妙的感觉,使人感到新鲜、刺激、回味无穷,而每一次人生第一次又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的开始。它会使人生进入到更多姿多彩的境界。所以,作者对它格外钟情。
  【思路指导】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看我们对课文内容具体把握的程度。首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一次看到柚子和第一次看到十姊妹孵小鸟,使生命受到了震撼,感到了“新鲜而刺激”。这样作者要表达的文章的主旨就很清楚了。
  【课堂自我测评】
  1.先读后写,要注意读的准确,写的规范。
  堕落 点缀 烟囱 丰硕 雏形
  2.选词填空:
  ①我们唯一的(装饰、装潢、装帧)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②一颗颗(硕大、丰硕、肥大)的黄绿色桔子沉甸甸垂(吊、挂、悬)在枝头。
  3.判断:
  ①《行道树》中作者借树的自白:“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高度赞美了默默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 )
  ②《第一次真好》揭示了生命中的“第一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所以,无论怎样的“第一次”都值得我们去追求。 ( )
  4.填空:
  《行道树》借物抒情,借行道树的形象颂扬了 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 的赞美之情。
  5.《第一次真好》中有“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一句话,这是否与作者表达的主旨相矛盾?
  6.《第一次真好》结尾作者写到“愿你珍重第一次”,请谈谈作者的用意。
  【综合能力测评】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www.91zhongkao.com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文中为什么要描写行道树同伴的生活?
  2.行道树为什么会安于“悲凉的点缀”?
  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从事“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一句话的含义。
  【实践活动探究】
  女作家张晓风被台湾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请你课下搜集她的作品进行鉴赏

行道树张晓风篇(2):行道树教学设计案例

  【教材把握】
  《行道树》(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全文仅466个字,却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
  行道树的家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那里绿意葱茏,空气清怡,每天可以和同伴吸晨露,玩凉云,尽可以享受生活的温馨与悠闲,可他们却站在充满车辆与烟尘的城市双线道的两边,选择了做一列同伴看来挂满烟尘、形象大跌的行道树。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管急,都是红灯酒绿,而行道树却在黑夜的孤独与寂寞里,他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为的是给人们迎接冉冉升起的朝阳,给城市减少污浊,制造清新,献出绿阴。他们无须别人同情,更没有丝毫悲戚和鄙夷,因为他们对事业有着虔诚地热爱,对生命有着大彻大悟,他们关注的是事业,是生命本身,因而才有豁达乐观的心胸,才有对环境的宽容,尽管有些人早已习惯于污浊,这让他们升起责任感的忧虑,但他们还是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仍旧那样执着地用自己的生命改变着这个世界,看啊,毕竟有一个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了,这便是他们的自豪。他们清楚地知道:献出绿阴、制造清新、迎接光明是神圣的事业,惟有神圣,才伴随痛苦,惟有深沉的,才是崇高的。沉甸甸的人生才是快意的人生。他们确是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本文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形象地深入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这也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设计依据】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培养自主质疑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新课标还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应该有新的理念、新的做法。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时应该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课外更有效地阅读。《行道树》是七年级中第一篇散文例子,本课的学习自然就应该总结出散文的阅读方法。
  朗读依然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的语言富有哲理,七年级的学生并不容易理解,所以要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思考人生哲理。
  2、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3、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想
  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
  一组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森林,一组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行道树。
  师问:如果你是一颗树,你愿意生活在哪种环境中?如果你生活在第二组图片所展示的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受?
  其实,书中有对这两组画面的描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 学生口头描述两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训练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理解行道树的感受作准备。
  朗读
  课文
  整体
  感知 读一读:(多媒体显示)
  大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概括主要内容。
  正音,多媒体展示。
  师问: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来朗读课文比较合适?(明确:语速适中、语气深沉而坚定)
  配乐。注意指导读出感情,引导其他学生评论。
  师问: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行道树生活在城市里,既忧愁又快乐。)
  师问:散文大多有中心句,大家找找,本文得中心句是那一句?(方法: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
  学生配乐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为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加强朗读训练和指导。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给学生找中心句的方法。
  合作
  探究
  品味
  语言 议一议:(多媒体显示)
  怎样理解中心句中的神圣、痛苦、深沉?
  教师引导。
  师问:行道树的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行道树象征了什么样的人?
  师问:你能举些例子吗?
  明确:阅读散文时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说一说:(多媒体显示)
  1、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原因。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让其他同学解答。
  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做鼓励性评价。
  (强调品味语言的重要性,提示方法: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 学生四人小组,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如:抗战非典的白衣天使、战士、科学家、教师等)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原因,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其他同学解答。
  学生自由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教会学生品味语言。
  培养学生质疑、答疑的能力。
  体验
  反思 想一想:(多媒体显示)
  1、请用一句话写下你想对行道树说的话。
  2、学了《行道树》后,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多做鼓励性评价。
  强调:要读出自己。 学生思考后自由交流。
  (第2题如:行道树是一个理想的追求者/行道树是一个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者/生命的价值在于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生命的价值在承受痛苦与磨难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在于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进一步调动个人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个性。
  小结 阅读散文的方法:(多媒体显示)
  1、抓中心句,读出主题;
  2、联系体验,读出自己;
  3、品味语言,读出感情。
  (多媒体显示)在写法上,你还有那些收获? 学生归纳从本课中学到的阅读散文的方法。
  学生回答。(如:拟人、第一人称、对比、以小见大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学会自己小结。
  作业
  布置 做一做:(多媒体显示)
  必做:
  1、摘录本文中优美的或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反复品读。
  2、以如果我是 ,我愿 的句式造三个句子。
  选做:
  3、阅读张晓风的其他作品。 加强积累。
  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体现分层教学
  板书设计
  行道树
  阅读散文的方法:神圣、痛苦、深沉
  1、抓中心句,读出主题。
  2、联系体验,读出自己;(对比)无私奉献。
  3、品味语言,读出感情。
  教后反思

行道树张晓风篇(3):《行道树》说课稿范本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教学思想的确立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结果,说课便是体现教学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很高兴能通过今天的说课活动,向各位汇报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说课的课题是《行道树》。
  首先谈谈教材内容和特点:
  《行道树》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本课出现在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课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阴,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为奉献者的象征。可以看出,教材编者是想通过本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职责和使命,认识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的价值,着眼于学生心灵世界的感染熏陶。因而,借助这篇课文,让学生上一堂文学课,上一堂人生体验课,引发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
  可以说,这篇课文无论是独特的表达方式,还是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具体语句的斟酌,都是值得学习、借鉴和探讨的,然而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必须有所取舍。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一定的审美情趣,对于这一篇优美的散文,绝不会等闲视之。但是,他们对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而学习散文,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更应该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鉴于以上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悟主旨,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无私奉献者的崇高品格,以此鞭策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在教学中,我把对主旨的感知和领悟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对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我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从教法及学法设计上看,这节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阅读本文,就是在与一颗高尚的心灵对话,就是在认识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怀着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着地奋斗不息。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阅读感悟,点拨探究等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刚刚进入七年级,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的引导、组织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逐步学会探究,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开掘学生探索研究的深度,在师生的共同探究和讨论中感受行道树作为奉献者的崇高品格,突破教学难点。
  下面,介绍一下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初步感知、深入探究、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和小结等六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开头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妙的大世界创造了万物,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骄傲,例如:风的骄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鸟的骄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骄傲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绚烂多彩,请大家说一说:树的骄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
  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它生长在马路的两旁,伫立在城市的烟尘里,人们称之为行道树。同时,在屏幕上显示行道树图片,导入新课。
  这个设计用谈话方式导入,既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又能为课文的教学做情感铺垫。
  二、自读感悟,初步感知课文。
  这一篇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所有预习过的学生都会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受,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朗读课文。通过读,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语言,同时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读后出示一个问题:用课文中的词语给“行道树”加一个修饰语:“( )的行道树”,将课题补充完整。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行道树的形象,并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三、指导探究,深入理解。
  在上一环节学生找出了修饰语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把目光注意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上:“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恰好可以解决上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忧愁”和“快乐”这一组互相矛盾的词语,学生定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行道树忧愁什么?又为什么快乐?”这就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所以我准备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从中分别找出表现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讨和揣摩,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行道树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四、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课文主旨。
  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主要内容后,文中那一句富含生活哲理的中心句就呼之欲出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理解了这句话,方能真正把握课文主旨,而“神圣”、“痛苦”、“深沉”则是其中的三个关键词。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
  3、“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全文的精神实质,认识到了行道树所象征的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像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的例子,同时,用展现像清洁工、国防战士、医生、教师等等无私奉献者的光辉形象,然后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首先出示这么一个例句:
  赞美你,行道树,
  你让城市变得清新。
  请小组每一位同学各自从生活中选定一个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某一种人,某一种职业,仿照例子写一句话,然后将小组内各成员的作品合并成一首小诗,最后全班交流。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堂导向生活,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这样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最后,我结合学生小组活动情况,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赞美的无私奉献者,让我们像行道树和所有这些无私奉献者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异彩。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探索无穷尽,教法无限制,我的这堂课希望能尽量地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来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与认识,请各位批评指正。
  附:板书设计
  行 道 树
  张晓风
  忧愁:一身烟尘、悲凉点缀、不被珍惜
  无私奉献
  快乐:献出浓阴、迎接太阳、制造清新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68874/

推荐访问:张晓风行道树原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