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衷肠的意思]倾诉衷肠

来源:童话寓言 时间:2018-07-20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童话寓言】

倾诉衷肠篇(一):以倾诉为话题造句

  1、一个人心中有烦闷就应该倾诉出来,告诉自己的知心朋友。
  2、我用心的倾听着他的故事,他的倾诉是发自内心的,具有感人的力量。
  3、河边蜿蜒数百里的柳树就如一张绿毯,在轻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似乎在倾诉着对祖国的热爱。
  4、她眼里饱含泪花,向我倾诉着不幸的遭遇。
  5、父母把爱倾注给孩子,孩子却跟小伙伴倾诉着对父母的不满。
  6、他一件件说起来,几乎倾诉了一切。
  7、当人处于逆境时,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办法。
  8、当你在烦闷时,我愿意永远做你倾诉的对象。
  9、吟一曲凄怨婉转的歌,倾诉衷肠,潸然泪下。
  10、自从好朋友转学了,她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倾诉衷肠得人。
  11、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在向我倾诉它的哀伤。
  12、我向我的好朋友倾诉我的不愉快。
  13、他向我倾诉心中的苦恼。
  14、女儿边哭边对母亲忏悔,倾诉衷肠。
  15、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朵朵小野花在如绿毯般的野草地上摇曳着,似与风在倾诉。
  16、小红被老师冤枉了,她回去向妈妈倾诉了一切。
  17、外雨轻轻的细语,这低低的倾诉拨开了我久违的回忆。

倾诉衷肠篇(二):听诗词说话四篇

  【篇一:听诗词说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熠熠生辉的莫过诗词了。优美的诗词好似泉水,甘甜清冽,又似香茗,芬芳醇厚。闲来捧一卷诗书在手,细细品味,怡情养性。反复咀嚼,自己仿佛也跟着诗人游走天下,看尽世间聚散离合,尝尽酸甜苦辣。
  最爱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让我也仿佛也跟着诗人畅游在这山水之间,饮酒,划船,情真兴逸。傍晚时分,衬着欢声笑语,白色的鸥鹭纷飞,空灵美好,这样的快乐怎能不让人留恋呢?快乐与忧伤总是相生相成的,又让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似乎能听到词人心碎的声音,茫茫天地,寻觅不到的是故国,是希望,孤身一人,又该何去何从。听诗词说话,听到诗人的喜悦与愁苦。
  最是钦慕沙场男儿的豪情,所以每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总是让我热血沸腾。黄沙茫茫的战场上,寒风呼啸,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视死如归,与敌人拼杀到底,只为保护身后深爱的亲人和家园。这样的英雄豪气让我动容,让我震撼。但战争总是残酷的,所以《陇西行》中描写的画面让人不禁唏嘘落泪:“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百姓背井离乡,可怜那无定河边堆积的白骨,征战的勇士马革裹尸却不能还。我为英雄叹惋,也向英雄们致敬!听诗词说话,听到战马嘶鸣的声音,听到战死的千万英魂心中的执念。
  最向往江南的春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春水柔绿,天空一碧如洗,湖边的姑娘光彩照人,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大概能忘却一切忧伤烦恼。最愁苦的是秋景:“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又或是“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真可谓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读到这样苍凉凄然的诗,心中也忍不住泛起淡淡的忧愁和伤感。听诗词说话,听到不同景色所诉说的不同的声音。
  诗词中的情感感染我,诗词中的精神熏陶我,诗词中的美景吸引我,听诗词说话,简单而快乐,千百年文化的积淀,让诗词绽放出别样的美。
  【篇二:听诗词说话】
  我听过清风徐来的簌簌,溪泉河流的潺潺,雨落人间的沥沥,草木生长的幽幽……而其中最婉转动人的,莫过于那诗词的情声。
  提起诗词,便会立刻想到唐诗宋词。这两个朝代离我们太遥远,甚至连做个过客也是不能。幸而他们留下了诗词,才得以让我们观赏一二。
  先说唐诗。唐诗浩渺,佳作甚多。“情”字贯穿其中。月便是诗人笔下情的一员。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对友人王昌龄的思念与关怀寄予月中。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载满了他满满的乡愁。还有张九龄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望着皎洁月光,掐灭烛火,不愿打破这寂静,只在屋中静思家眷。
  当然,唐诗之情不止拘于月。“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孟浩然将自己的一身正气,淡泊之心与青青翠竹的高洁、坚韧融为一体。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盛唐的诗仙也难免有无奈之时,他将自己拟作那南轩孤松,孤松心里又是怎一番感慨?张继“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更是将愁绪托于寒山寺的钟声里,只是钟声太飘渺,又如何解这风情?
  再说宋词。宋词拨人心弦的声音,让人翩然入境,似是做了一场梦。梦境随词人哀而雨、喜而晴。范仲淹的《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道尽了词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田为“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更添一份凄凉无奈。南唐后主李煜,虽是南唐后主,后半生却是在宋朝度过。他的“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淋漓尽致地写出亡国之君痛失江山的悲绝。
  可宋词不止哀音。张先“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虽也略带伤感,却仍有“明日落红应满径”的期待。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天下有情之人的美好祝愿。叶梦得“晓来庭院半残红,唯有游丝千丈袅晴空。”也写出一种雨过天晴的舒畅柳暗花明的期望。
  世间万物,美妙之声太多。清风诉说的是四海之事;溪泉诉说的是游历快事;雨滴诉说的是天上凡事;草木诉说的是陈年往事。
  诗词诉说的,是朝代的变迁,是诗人的悲欢。也道出了一个又一个或哀或喜,或忧或欢的“情”事。
  它惊艳于时光,温柔了岁月。
  【篇三:听诗意说话作文】
  因为风拂,所以柳曳;
  因为阳艳,所以浪粼;
  因为雨霖,所以润泽。
  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万物,却在无时无刻里透露着诗意。生活实则是最复杂,然而也最简单,只要用心体会,便可如一首诗般动人。
  清晨从朦胧中转醒,我伏在窗边,看一轮红日从城市的丛林中升起。那样的色彩,那样的温暖,无声渲染了那一簇簇云。最美,便是不过朝霞了吧。一天又是崭新而澄澈的,没有虚化的掩映,没有物质的交错。或许这便是为一天的充实抒写了开头。
  所谓阳光,在天一方。就从那远远的一角跃出,将所有光芒尽放,是如此明丽的诗。
  捧着一本书,正襟坐在藤椅上,虽说不应景,但也是喜欢的。门前的一只猫懒懒地趴着,耳边是老式收音机“吱吱”地转着,外婆从楼上走下,拿起织了一半的围巾,在初秋演绎着隆冬的旖旎。猫也终于伸了长长的懒腰,踱步到外婆身边,便是觉着亲昵和乖巧。所谓动物,也已然是懂得感情的。老人带着皱纹的脸上泛出丝丝缕缕的笑意,遥遥看我的目光里是慈爱,也是岁月雕刻出的辽远。
  东风不来,九月的青瓜不结,你的心如顽固的青石不倔。谁会服老,谁又不爱时光与岁月?只是流逝匆匆,便希望那九月的风不吹、不吹,时间就能悠悠地走,是感怀悲慨的诗。
  恰如古老城墙上的石砖块块,奠基着年年岁岁的故事和历史,最终也将是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没有圈转波痕。手中的书页随阳光的流转而翻动,心里也抹平了一丝无言的感动。却本是没有感动的,也只是能感动于别致的美罢,好歹生活还是如巨大齿轮,向前推动的过程中,应擦出诗意的火花。
  家乡有一片碧波荡漾的湖,小时候,在夜里,总爱去湖边走走,寻觅那份宁与安静,那样漆黑的天幕,却总会出现那块白玉盘的月,从清云中转出,充满着静溢与清婉。当月光就那样如痴如醉地笼罩整个大地时,最能寻找到的便只剩下诗意了。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从月下好似走出了一位女子,素衣垂地,裙摆轻扬,如梦似幻。她撑着油纸伞从夜色中走过,不显突兀,不显张扬。
  生活便是这样。这一天天也是由充盈的诗意环绕的。即使如小草般平凡又如何?同样也可以用双眼、双耳去洞察世界,聆听诗意,捧放一颗诗心。
  【篇四:听《诗经》说话】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跟随孔子的脚步,在暖黄的灯光下,我轻轻翻开那本承载千年思绪的书册,侧耳,听她向我诉说跨越千年的,悄悄话。
  起初,她向我描绘了一位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只能在心底默默赞叹,这位女子的高贵美丽,就好像让世间一切花荣尽失颜色。一双纤纤玉手,一张白皙面容,一朵笑靥如花,一双桃花美目。只寥寥几字,就得以想象,这位美人——庄姜,出嫁时让众人羡煞折服的美貌。——这是文化人像的密语,好生灵动。
  我继续听,听到了她描绘的盛世佳景,自己内心也终是抑制不住欣喜,悄然绽开:“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即使是幼时的我看见这句话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初春的夭桃半遮半掩,瓣上缀上了朵朵晕不开的粉晕,簇簇相拥,汇出了春日最浓厚的姿态情趣。“灼灼”,这样的用词简直太妙!粉嫩如光灼灼,艳丽明媚,好似灼伤天地。且不说以花比喻出嫁的少女,单是描绘一幅胜春桃花的图景,也足以让我心驰神往,迫不及待地摹画片片枝头怒放的艳色。或许这就是古人的淳朴自然,无需咬文嚼字,也能烙印于心。——这是文化风景的密语,好生雅致。
  我又轻轻地翻阅,窗外已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但这却丝毫影响不了我与这位优雅沉静的朋友交流的热情。终于,我的眼又在它身上流连:“式微,式微,胡不归?”这样真情意切的呼唤,也让我在书本中渐渐疲惫的心感受到股股温情。回过头再细细品味这首诗,或许这正是在家妻子对服役丈夫的深情吟诵。她好似是那般亲切,却又那么焦急,一心只想等待在外的丈夫回家,共同喝碗稀粥,诉说衷肠。可以想象如果是劳累的我们,总能遥想起家中这份牵挂守候,那么即使是再不堪的心,也会泛起温柔。——这是文化人情的密语,好生深情。
  窗外的雨渐渐大了,而我也读完了这本传承经典的书籍。就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顿时感到干净纯洁,就像是受到了一场洗礼,一场漫长舒展的文化洗礼。
  《诗经》——她以徐徐的口吻,缓缓诉说起千年前,只让我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不注地欣喜,不注地陶醉。
  【篇五:听诗词说话】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马不停蹄穿梭在自己的轨迹上,大步流星,疲于奔命。趟过岁月的长河遥望,那是个人们的岁月和时间,都打着褶子,在慢速的空气里流动着的时代。于是那时的人心静如水、挥斥方遒,千古名句便从墨香中晕染开来。
  我是个爱诗词的人,这得益于我有一位同样热爱诗词的爷爷。“诗词啊,是中国千千年年流传下来的,是宝贝呀。那些个鬼画符的洋玩意儿,再好,能比得上咱们的中国魂嘛?”很小的时候,爷爷便教我诵《唐诗宋词录》。我摇头晃脑地背着,偶尔一顿,躺椅上的爷爷掀一掀眼皮,呷一口茶,笑着讲解诗中所蕴之意,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诗词的错落中跌宕起伏。幼时祖孙两葡萄架下诵诗吟词的记忆,镀上了袅袅茶香与氤氲诗意。
  我爱极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焙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本是邀请友人一同于这雪雨之日小酌,但这字里行间却揉上了化不开的情谊,倒是显得比将要饮的酒还要醇厚几分了。我也倾心于晏几道的风花雪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凄婉惆怅如暮春时节的一场雨“淋”得我“一病不起”;“飞絮莫无情,落花应笑人”的一往情深一丝一缕悄然缠上心扉;“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的别情离绪更是被这位风流之才寄于枝枝叶叶中。论起潇洒豪迈,诗仙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兴遄飞何人能及;诗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腔热血忧国忧民更与何人说;东坡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洒酒酬月凝聚了怎样雄浑的苍凉。
  你听,“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一番“家祭无忘告乃翁”历久弥新;你听,“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近在耳畔;你听,“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苏轼的“执手相看泪眼”多么真切;你听,“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竟这般动人。
  蝉声入岩石,诗词自会语。朋友,无论你是如何忙碌奔波,且把步子放缓些,听一听这动人的人间词话,千年的沉淀使得诗词不增沧桑更显光华,让它们洗涤你纷乱的心灵,濯净这一路走来的风尘。
  这诗中之意词中之情,化作一杯浓稠的琼浆,我无意中饮下,却被缚住再挣不开——不如就这样吧,且让这穿过蒙尘岁月的中国之魂与我的生命交融,化作我骨血罢。倘若把它们比作檐上的三重雪,而我,我自然便是那人间的惊鸿客。
  我知道,奔忙劳累亦或是闲庭信步,只要静下心来倾听,它们永远在那里。
  无论我的思想和心境跋涉过多少的荒芜,它们永远在流金的尽头。
  微风熏然,懒懒地将一卷醉人的阳光吹进了房间,点亮了书柜前四溢的尘埃。随意摆放的书本被风卷起,沙沙作响,我恍如听到了隐匿于书香四溢页卷之中的密谈声声、私语切切,当下心神一凝,敛声屏气,侧耳倾听那悠悠千载之音的诉说……
  《离骚》
  你自那天昏地暗的王朝迎面走来,满目风雨飘摇,盈耳哀鸿遍野;你从这残酷黑暗的时代对立而来,纵手两袖清风,举身遗世独立。
  人人都醉生梦死,沉沦于虚无华丽的泥淖;人人皆谄媚逢迎,陷身于同流合污的深沼。
  你想以你自己的真心去改变着虚情假意的社会,你想用你身躯的温热去融化这冷酷无情的世界——可是屈子啊,即便是太阳,也不能照亮每一方土地,温暖每一川冰河。一沟浑浊绝望的死水又怎会被一引清泉所濯清?唯恐清泉被污浊,空陷于黑暗的深渊。
  不出所料,你失败了;出人意料,你并不屈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此后的路上,便只余下你踽踽独行的背影,那么苍凉,如此孤零。在别人眼中,你太固执,想要以一己之力而力挽狂澜,但你却能说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而信芳”的淡然,坚定不移地奉守自己的信仰——这也终究造成了你孑然一身的结局,而你,终选择了在孤独中死去。
  不屈的灵魂啊,愿你能得到久违的栖息与安养。
  《饮水词》
  人们喜欢称它为爱情,他写下了自己的爱情,亦成了千万人的爱情。
  他是纳兰容若啊,那个昙花一现的男子。
  他生于诗书簪缨之家,长于满清权贵之族,笔下的词却又满篇明丽清澈,哀婉凄楚;他策马花柳繁华之都,心却游离与世事喧嚣之外;他凌于高门广厦之上,处于贵族权势之中,却有山泽鱼鸟之思,最喜结交落拓俊异之士——这样的一生,本该鲜花着锦、恣意无羁,但很多时候,世事早已透露着无奈与悲凉。
  “情深不寿”用来形容他最为贴切不过。他“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但纵使是无拘的淡云、乘鸾的闲客,也逃不脱这无处设防的情。那记忆中一个个清婉绰约的丽影都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恍然惊醒,却只南柯一梦,空留一地悲伤在他心头。人们只唏嘘于他的情深意重,可又曾有谁能读出他的无奈与苦涩?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
  《人间词话》
  这是先生身上的独特气息,亦是先生一生的记忆词话。
  先生从事文史哲三学数十载,少年时便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年后更力倡革新,壮怀激烈、躬身践行。若不曾心有所系,又怎会倾献一生心血与教育文学?若不曾心怀希望,又怎会投身改革,依然改变?若不是心中有信仰,又怎会如此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结局?
  那是一个充满灾难与屈辱的年代,清朝覆灭,时局动荡,世事难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仅寥寥数语,便使人潸然泪下。千年的光阴酿造了这瑰丽繁华的锦绣文字,千年的文化却也带走了那古旧执着的国学大师。
  一个传统的文人,可以不在意贫富,可以不关乎生死,但却不能不痛惜文化的衰亡。他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坚守自己的信仰,剖形成烛,沥胆成光,寻寻觅觅,终辗转飘荡,无得归所。
  静安先生,我读出了你词话间的执着,看见了你灵魂中的信仰。
  “文字是作者的倾诉,诗词是时代的旋律”,我轻轻合上书页,灵魂却仍沉湎于穿越千年的古老之音。纵使光阴如河,岁月如烟,也磨不灭深深镌刻的痕迹,冲不淡遥遥已逝的身影。小小的诗词将一段段深情与信仰娓娓道来,缓缓诉说着文人的之默守、将士之铿然。我似乎听到了一阵似有若无的声音,那是一个王朝如风在盘旋回转,一个民族如歌在低回吟唱。这,是华夏之魂,民族之音啊!
  拾一卷诗词,聆听那一曲曲天籁之音,我仿佛迷失在喃喃的低声细语,听到了一个时代的回音。

倾诉衷肠篇(三):陆游和唐婉的悲剧爱情故事


  引导语: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渐渐的两人慢慢的就有了深厚的感情,下面是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悲剧爱情故事,分享给大家。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进食。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进食。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这就是开头所提到的第一首词。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开头提到的第二首“钗头凤”。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些记载着唐婉与陆游爱情绝唱的诗词,却在后世爱情的人们中间长久流传不衰。它提醒着人们:好好珍惜你拥有的那份感情,不要轻易道别离,酿成无奈终身悔。
  不尽相思意
  捧卷读到“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时,不由微微一怔,潇洒如太白这样的人,竟也会为相思所苦。
  眉梢缱绻的情意,只在低眉顺眼一瞬间便会把自己出卖无疑。谁未曾有过年轻的岁月,谁又未曾有过无奈的过往,谁又未曾有过说不出口的爱情。在那些逝去的流年里,缠缠绵绵的少年心事化为眼角若有若无的相思,漫漫年华无绝期。无可奈何却又于心不甘的年少情怀,也只能深藏于眼底,寄予午夜的相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最后过往都成了心底的伤痕,只有自己知道。
  不由自主地侧首,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沈园的那对璧人,恐怕你要点头默许了,陆少游和唐婉。
  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柳絮飘飞满天。他去游沈园,他与妻子唐婉定情的沈园。时过境迁,有多少个年岁了啊,自从当年离家到今日,景物依旧,物是人非。而自己和她又是多少年不见了。
  当年两人承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年的俩人曾携手来过这里,十指相扣。以为一牵手就会是一辈子,一回眸就是一轮回。好一对让人嫉妒侧目的绝世璧人哪,当年的她与他,伉俪相得,只要相视一笑,就能令日月失色,彼此那眼底至死不渝两心坚的情意,都展现在夫妻俩笑着的眉梢和上扬的嘴角。一世一双人。
  可是,母亲的一句话,断送了他们的幸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成亲三年,终日耳鬓厮磨,却无子嗣,再者看着儿子沉迷于儿女私情,耽误了前程。于是陆母以性命相要挟“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他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之后,远走天涯。
  而她不忍夫君为难,不想看着他夹在至爱和至亲之间痛苦,不想毁掉他的幸福。于是一个人默默离开。只有他幸福就好,就好,自己的幸福,却从未想过。
  在世俗礼教之下,她被迫由家人作主,改嫁于赵士程。那时的女人,身不由己,包括爱情。后来的夫君是个正人君子,对自己情意匪浅,然而这辈子注定是要负他。自己与陆游从小青梅竹马到后来的白首之盟,谁都不可能替代。她的心,始终尘封这一个人,陆少游。
  而今,夫赵士程携她之手来游沈园,她与他喁喁细语。他在远处认出了她,分离多年,她过得很幸福,与那位男子一起,她的眼里眉里都带着笑,一如当年自己与她携手同行般。他黯然神伤。
  没想到的是,她在臻首抬起那一瞬间对上了他的目光,微微一怔之后,眼角就开始泛潮。是他么,是他,是他啊,自己不会认错的,她日日夜夜思念了那么多年的人,就在对面。她忙挣脱自己的手,怕他看见,怕他伤悲,最最重要的是,怕他认为自己忘了他。看着他这么朝自己走过来,恍惚中,如是当年,可惜这个男人,在心上,不在身旁。
  他温文尔雅地和她的夫君打招呼,可眼睛一直看着她。他说,你很好,我就了无牵挂了。她说,珍重。
  彼此错身之后,却是泪如雨下。当年的一幕幕,却回不去了。
  目送她的夫携她离开沈园后,强忍的那把辛酸泪才奔涌而出,别了,我一世的爱。转身拔下头上的簪子,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下一首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 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53275/

推荐访问:倾诉衷肠的意思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