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滕王阁序教案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5-09 09:57:19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滕王阁序教案篇1:王勃《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_王勃《滕王阁序》教案


  【核心提示】《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一、内容与解析
  (一) 内容:
  《滕王阁序》
  (二) 解析:
  《滕王阁序》通过洪州地貌的描写,展示了滕王阁的气象万千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苦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目标及解析
  (一)目标:
  1、了解作者王勃及其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其中的文学典故。
  3、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美感。
  4、透过字面含义,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5、 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的抒情方式。
  6、 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
  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二)解析:
  王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他的这篇《滕王阁序》更是千古流传的美文,因此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王勃及其作品,把握骈赋文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并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文语言音韵和谐,易于朗读,但内容上借景抒情,多用典故,含蓄慰藉,难以理解,因此需要熟读成诵,理解典故,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文意。
  四、教学条件支持
  在创造教学情境的情况下,需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 ,通过声、画把学生带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投影仪、三大名楼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
  在初唐时期有一位才子,他是初唐四杰中的一个,曾经有过这样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他是谁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另一佳作《腾王阁序》。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而腾王阁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王勃笔下的腾王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文学常识介绍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星移物换,人世沧桑。滕王阁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1989年10月第29次重建落成。重建的滕王阁,巍然屹立于赣江之滨。新阁仿宋代建筑,高57.7米,共9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碧瓦重檐,层台叠翠,以其特有的雄姿迎接八方来客、四海宾朋。
  三.关于文章的写作背景
  典籍故事
  都督阎公大宴滕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公大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jué 左右惊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四.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五.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六.通读课文
  1. 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瓯(ōu)越 翼轸(zhěn) 睇眄(miǎn) 捧袂(mèi) 台隍(huáng) 舸(gě)舰 遄(chuán)飞
  潦(lá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 帝阍(hūn) 懿(yì)范 彭蠡(lǐ) 虢(guó)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
2.滕王阁序 优秀教案
3.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教案
4.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
5.《滕王阁序》优秀设计教案
6.王勃《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7.《滕王阁序》教案与学案
8.《滕王阁序》的教案
9.滕王阁序教案
10.滕王阁序教案 王勃

滕王阁序教案篇2:《滕王阁序》的优秀教学设计


  在大唐王朝强盛的唐高宗年间,从绛州龙门走出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文人。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名篇《滕王阁序》更是被我们所熟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滕王阁序》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滕王阁序》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 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3、 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3、“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
  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背诵2——5段。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悠闲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
  三、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四、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五、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二、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概写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突出人杰地灵。扣“洪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滕王阁序教案篇3:《滕王阁序》的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_《滕王阁序》的教案


  导语:《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滕王阁序》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 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3、 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3、“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
  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背诵2——5段。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悠闲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
  三、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四、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五、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二、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概写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突出人杰地灵。扣“洪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4789/

推荐访问: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