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废都删节图]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7-16 15:00:03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篇(1):贾平凹废都简介

  《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贾平凹废都简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贾平凹废都简介
  《废都》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
  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贾平凹小说《废都》赏析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贾平凹《秦腔》等。
  《废都》是作者贾平凹写出的一部反映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小说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而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被禁17年之后,贾平凹的《废都》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作者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位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时间洛阳纸贵。业内人士告诉《

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篇(2):小说推荐《废都》


  《废都》介绍:
  《废都》是贾平凹最著名的争议小说,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著名的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该作40余万字,载《十月》1993年第4期。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
  小说核心人物庄之蝶,在他身上可能影印了作者的痕迹。他集合了现代都市生活赋予一个名人复杂多面的特征:不喜拘束、洒脱行意、豪饮畅谈、学识渊博,颇具“魏晋风度”。然而,透过这些表象,古城墙夜里的埙声,实则契合了他内心深处最孤独的痛苦。
  40万字篇幅中,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时有“笑口常开”一类时政幽默小景展现,活跃了气氛,激活了读者思路,令人叫绝。
  贾平凹不愧为写女性系列的大手笔,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这种美学观念植根于西京城现实生活的土壤上,却又被浸染了理想的光辉,因这理想的璀灿,造就了不同凡俗的品味,为作品埋下不可挽落的悲哀。这是自然美落入现代城市的悲哀,体现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自身的某种必然。唐宛儿被押潼关受辱,柳月嫁残疾的市长儿子,牛月清离婚、钟主编患癌辞世、阿灿避而不现、慧明堕胎与景雪荫官司败北,最后庄之蝶只有灰溜溜踏上南行列车,小说的结局弥漫了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与孤独。
  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它将自然美有血有肉丰满地呈现给读者,然后再一件件将其撕毁。牛与破烂老者是小说中两个重要角色。以牛的独特视角这一荒涎手法的引用,寄托了作者强烈的回归自然意识,破烂老者不经意的民谣,传递出对现代生活的负面反讽。
  这部小说还涉及了露骨性行为的描写,令人惊悚。这些最原始的描写,展现了人于无奈之下隐藏的自然冲动。在这里,性的结合只能是苟且的获得一丝动物性的安慰。也正是这性的展现,反映了庄之蝶内心深处纠缠着灵与肉的冲撞与追求。
  《废都》的性描写、主题思想的某种颓废(隐约着对现代文明的悲观反思),成为《废都》引起争议的内在原因。近闻,某出版社要继续出版《废都》,建议作者进行适当的删节。对此,贾平凹执意不从。可以猜测,关于《废都》的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诸方面意义的讨论,仍然会成为以后文学评论的一大关注点。但《废都》终是功不可没的,这不是因为它是作者的第一部城市长篇小说,而是因为它是贾平凹多年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废都》,毕竟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意蕴的长篇力作。
  《废都》作者介绍:
  贾平凹简历 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出版的主要作品:《商州》、《浮躁》、《废都》、《白夜》、《高老庄》、《怀念狼》、《秦腔》、《古炉》、《带灯》等。曾获茅盾文学奖(《秦腔》)、施耐庵文学奖(《古炉》)等全国文学奖多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等外国文学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种版本。

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篇(3):《废都》解禁再版大家谈


  《废都》是作者贾平凹于1993年发表的以当时历史古城西安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为原型的长篇小说。
  《废都》到底是世纪末的挽歌无人懂呢,还真的只是把玩下半身的又一次恶劣影响。这都无非是给寂寞而尴尬的文坛,提供了一种佐料。
  《废都》16年后解禁再版,一时沸腾。贬之褒之,各色声音都有。只是仍像当年那样,很多人都谈起里面的删节,里面的性。《废都》到底是世纪末的挽歌无人懂呢,还真的只是把玩下半身的又一次恶劣影响?这都无非是给寂寞而尴尬的文坛,提供了一种佐料。这不禁让人发问,《废都》到底在干吗呢?当年的“废都现象”是否会重出江湖?现将各家之说分列如下,以飨读者。

  《废都》的可废之处
  《废都》到底是经典还是垃圾;是不出世的作品还只是恶劣的模仿之作;是揭示当代文人精神状态的奇书还是拿着性当卖点的地摊货,这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废都》:贾平凹的一场春梦?
  名人纵欲意识抱着琵琶遮着面地出现了,并间接支配着作家的行为,使他们既僭越伦理道德,又不敢彻底打破伦理道德,在一种复杂的矛盾中充当衣冠禽兽。贾平凹用近似于赞赏的文字塑造了风流倜傥的庄之蝶,其实,他也是在为自己塑造一个理想的梦境。只可惜贾平凹的梦与庄子的梦有质的不同,庄子做的是化蝶之梦,贾平凹做的则是泄欲之梦。
  它是不是抄袭《金瓶梅》与《红楼梦》?
  有人分析,《废都》的人物设置、描写手法等全是沿袭《金瓶梅》和《红楼梦》的。从人物设置看,庄之蝶是西门庆和贾宝玉的组合,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汪希眠老婆等无疑是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和大观园内与宝玉发生过爱情纠葛的妻、妾、丫环们的组合,阮知非、龚靖元、孟元房等类似于《金瓶梅》中与西门庆交好的地主老爷和《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刘嫂是刘姥姥的化身。周敏、赵京五、李洪江等则是依仗主子欺压别人的西门府和贾府中的家奴。《红楼梦》里的水月庵、馒头庵和妙玉等,则有清虚寺、孕璜寺和慧明等与之对应。甚至唱“好了歌”的癞和尚、跛道人,亦有念顺口溜的收破烂老头来代替。六路八方,模仿得滴水不漏。从描写手法看,大到线索的勾连,小到遣词造句,大到选举、官司、市场、官场、监院升座等政治、文化场面的铺排,小到一次家宴的采购和席面人物座次的安排,也无一不和《金瓶梅》《红楼梦》相似。
  充满《废都》全书各个角落的对于性活动的描写,硅然也是从《红楼梦》,特别是从《金瓶梅》中学来的。不可否认,作者描写性活动别有其言外之旨,这就是用以加强对于主要人物的批判力量。除此之外,就是强调性活动对于人生的重要,强调性活动的和谐与否对于个人生活的顺遂与否的重要。这些用意都无可厚非,然而却表现得太浅、太俗、太表面化,也太不值一提。
  《废都》被废事件回顾
  贾平凹:“《废都》出版前,我被文坛说成是最干净的人,《废都》出版后,我又被说成文坛最流氓的一个,流言实在可怕……”那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废都》当初缘何突然就人间蒸发了呢?
  这就好像查禁了某种有毒食品,但却瞒着食客;查禁了某种伪劣药品,而不告知患者。于是17年前,《废都》不明不白地走了;17年后,它又糊里糊涂地来了,有点像不法的小贩变成领了证的商户,这下见了城管终于不用撒丫就跑了,一切都是那么诡异,很多人在欢呼《废都》解禁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但有人觉得非但没有这种感觉,而且觉得这件事颇多蹊跷。
  《废都》的野心:再版的噱头和嚼头
  《废都》再版了,有人鼓掌欢喜,有人冷嘲热讽。但情色仍是重点,情色仍是噱头,那它的嚼头又是什么呢?
  《废都》省略处只是噱头
  “原版中的‘(此处作者删去××字)’本来就是个噱头,”有人认为,“我觉得那都是瞎编的,因为没有这些方框,文章也是完整的。当时就是这些框框显得很触目,有诱惑力,现在变成省略号了,这是出版商狡猾地规避了这个问题。”
  嚼头一:创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我们如果想看有意思的段落,直接按图索骥找口即可,在口的指导下,你可以发挥想象,自己定义作者省去的××字到底是什么内容。或者说,这是作者创造的一种新文体,强调阅读的互动性。省去的××字,根本就没写。
  嚼头二:再版透射出的文化新政
  而当我们把观察聚焦于世纪之交以来的10年,就会不言而喻,为何这个时候,《废都》会允许再版。《废都》的春天来了,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脚步声还会远吗?
  从文学上看《废都》的寂寞:禁不足悲,解不足喜
  重版《废都》至少是反市场的
  说《废都》是当代的某部巨著,实在是一种庸俗的拔高。在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堕落、沦陷方面,它不过是一部相对较早的作品而已。它的重版,与其他曾经畅销或者曾有争议的书的再版,并无太大区分,并不能够拓宽多少文学创作的边界。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文人堕落的速度,都早已超越我们的想象,《废都》已难以满足今天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枚16年前的“石子”,投到今日时代之湖面,溅起几圈波纹后,仍避免不了直落湖底的命运。
  终于有关部门对贾平凹说:《废都》可以回家吃饭了。结果《废都》一转身遭遇的不过是“下半身”的文坛,它应该感到寂寞呢,还是欣喜呢?
  复出的《废都》仍只是个“文学投机分子”
  越禁越好卖这一公开的秘密,其后吸引了不少写作者趋之若鹜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47540/

推荐访问:贾平凹废都删节图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