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农古诗]闵农

来源:散文诗歌 时间:2018-07-07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散文诗歌】

闵农篇一:李绅《悯农》唐诗赏析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闵农篇二: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的倡议书


  校园节约粮食倡议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我们美丽的蒙自高级中学,有的同学经常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看着满盒满箱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当我们挑剔饭菜,甚至丢弃饭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父母正为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占有率是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一号杀手,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社会粮食状况令人心痛,这么多的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从根本上扭转消费观念、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当今中学生深思。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倡议书
  《校园节约粮食倡议书》在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6、不偏食,不挑食;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带头人,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节约粮食建议书
  敬爱的校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六年级小学生,在校已经将近六年了。我们的校园景色美丽,春天生机勃勃,夏天浓浓绿荫,秋天色彩缤纷,冬天白雪皑皑,不禁让人赞叹!但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让我们的“校园母亲”的美丽大打折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物质需求也大大提高,渐渐的,大家对食物过于挑剔、浪费。可大家知道吗,这些粮食是怎么来的?我来告诉大家吧,这些粮食并不是通过机器生产的,而是由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成果,并且我国的粮食资源已经亮起了黄灯,已经禁不住我们的挥霍了,我们的生存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而在食堂里,随意浪费粮食的现象却占据多数。有的人成了满满一盒的饭菜,而吃的却不足于一半;有的同学甚至将不喜欢的菜倒掉,再去盛自己喜欢吃的的菜。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设立节约粮食小标兵,监督同学们吃饭,避免浪费粮食的现象。
  2开展“节约粮食在我身边”手抄报活动,是大家更加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评选节约粮食好少年。这样可以提高大家节约粮食的积极性,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节约粮食是迫不可待的,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节约之风吹遍整个校园。
  节约粮食的倡议书
  亲爱的各位同学:
  最近我们发现,部分同学浪费粮食的行为非常严重。在食堂里,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垃圾桶里,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糟蹋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也是在践踏着自己的良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处于饥饿之中吗?在世界上最贫困的非洲又有多少人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吗?所以,请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
  昨天中午的菜非常丰盛,是红烧带鱼、青菜还有羊肉汤。由于来的比较晚,就和餐厅的厨师们一起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厨师们的饭菜和我们吃的不一样,我就调侃道:你们和我们吃的不一样,呵呵。他淡淡的说:我们是和你不一样,我们吃的是昨晚剩的菜,这时我才仔细看了看他们的饭盒里是昨晚的宫保鸡丁。我心里莫名有些酸楚。但厨师们没有任何的不满,这时,有位同学因海鲜过敏不能吃带鱼,就拿来给我。我马上把这碗带鱼给了厨师们,我说你们可千万别介意,我们没有动过。他们很高兴的接过了带鱼。而我却无法平静。看看他们,再想想我们,更不敢看垃圾桶里倒的饭菜。也许我们会因为饭菜的不合胃口而抱怨,也许我们会因为没有家乡的味道而不满。但这都不是我们浪费粮食的借口。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主人,既然是主人,就应该把这个家里的一粒米、一个付出、一个微笑、一个感动悉数珍惜。只有珍惜我们现在的一切,才是真正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第一步,只有坚实的迈出了这一步,我们的每个印记会充满温情,我们的感恩之路才会绵延。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重温《闵农》这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诗,更需要行动。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我们倡议:请同学们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我们的关怀,珍惜粮食,能吃多少打多少饭,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闵农篇三:李绅《悯农》古诗解释

  李绅《悯农》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悯农
  李 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zuowen135242/

推荐访问:闵农古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