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句大全]对偶句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6-09 19:00:03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对偶句篇一:《木兰诗》课后练习题答案


  YJBYS文学网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以下是《木兰诗》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背诵全诗。
  本题检查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要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
  翻译这四个句子应注意两个原则: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义;二要考虑本课的诗歌特征,不能为了体现“互文”而使译文变成散文失去诗味。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

对偶句篇二:初二语文《陋室铭》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二、教学重点 :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三、教学难点 :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环节一:引入(此环节2分钟)
  (一)安排课前2分钟学生演讲
  要求:学生提前做好演讲准备,演讲的内容为“我眼中的郑板桥”。重点介绍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他所说的“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这句话。
  (二) 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引出今天所学的课文——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环节二:走近作者及文本(此环节3分钟)
  (一) 学生相互交流预习的心得。(学生相互交换预习学案,针对预习题互相评改,请一个小组派代表读一读有关刘禹锡介绍及本文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刘禹锡,彭城人,祖籍洛阳,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我们已经学过他的诗词有《竹枝词》《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
  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
  文章体裁:
  “铭” 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环节三:朗读并感知课文。(此环节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下列生字怎么读?
  德馨(xin) 苔痕(tái) 鸿儒(rú) 案牍(dú) 调素琴(tiáo)
  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
  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
  5、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
  6、再让一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
  7、全班齐读。(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带着感情再读一遍,好吗?)
  环节四:理解字词、疏通文意(此环节9分钟)
  1、学生个人结合预习导学案,再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先进行2分钟的自我理解,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再用3分钟把个人的学习困难交予小组进行研讨交流。
  2.让学生代表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此环节比较灵活,教师要随机应变,学生代表提出的疑问,让其他小组学生解决。建议3分钟内解决。
  3、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让学生不看书,一人一句,接龙形式翻译全文,翻译完了,教师在投影下面的翻译范本,学生齐读一遍(此环节4分钟)。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环节五: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此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5大问题,学生分小组解决,此环节一定要小组充分合作)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此题可以几个小组都来参与,相互补充)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对偶句篇三:《桃花源记》名师教案


  《桃花源记》中我们随处可见的那种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动乱和灾难。下面是课文名师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言文都是“记”一类的散文,其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懂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文言字词知识,疏通文意。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虚景)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它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农村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感受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 于是用笔构想出了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读这篇名作,要在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及其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自己的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虽已在七年级和上学期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特别是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如游记散文往往以“行踪”为线索,本文就有这个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字词,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五)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四、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所属流派及文学成就等。老师发放相关详细资料供学生参考。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晰,即字音咬准、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读出抑扬顿挫之情。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3、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法。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适当点拨翻译技巧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试译课文。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点拨。
  4、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环节主要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5、拓展延伸法。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五、教具准备
  已打印好的资料、录音机和示范朗读磁带、幻灯机和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谁的人格宣言?”这一问题入手,引出陶渊明,然后由学生自由畅谈对陶渊明的了解及本文写作的背景等,老师可做适当补充。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二)回忆旧知、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明确每课时的目标(本课时完成目标一、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除下列字词障碍(用幻灯放映出来)
  豁然 俨然 黄发垂髫 要还家 邑人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阡陌
  2、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用幻灯投映)
  A、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用幻灯片投映出来)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已储备的知识大胆尝试通译全文,并建议学生不要借助翻译资料书,以免养成依赖资料书的习惯。)
  (2)合作小组完成后进行翻译接龙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翻译最准确最完整。
  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93043/

推荐访问:对偶句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