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论的心得体会]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时间:2018-06-08 19:00:02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心得体会】

(1)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主题党日活动心得体会

  支部主题党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学习,让全体党员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知晓党的基本理论。
  主题党日活动心得体会一
  今年年初,习总书记曾发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论断。那么,对于我们党员来说,什么是信仰?毫无疑问,那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通过局组织的“主题党日 ”活动,让我对党员的信仰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共产党员必须信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既然加入了这个政党,就必须信仰共产主义,这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所在。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就会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到“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二、共产主义信仰是一个求索的过程
  共产主义信仰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长期求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长期过程。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共主产义信仰,并转化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还必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首先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思潮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信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都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同时又都是道德高尚的楷模;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人能够信仰共产主义。再次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通过学习党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第四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共产主义信仰就在身边
  共产主义信仰并不遥远,并不飘渺,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是和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个人的理想追求实实在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的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进!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干的事业,正是与共产主义相
  一致的,相连接的,我们现在每时每刻都在朝着共产主义一步步地迈进!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信仰就是行动通过这次“党员主题日 ”活动,让我对党员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过硬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干劲,更好的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敷衍塞责,不拖拉了事,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题党日活动心得体会二
  在本次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过程中,本人思想触动很大。现将有关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首先,贯彻落实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主要精神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管党治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鲜明态度,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宝库。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来抓,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实际成效,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逻辑展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其次,本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在这次教育学习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的深度不够、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致使自己的学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还嫌不足。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今后一定一如既往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办事,按照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做人,不断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党性修养。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克服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问题就是非常严峻的一个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深得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党、国家、人民、历史极端负责的精神,就从严治党、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从指导思想到理念思路,从目标任务到具体举措,从基本原则到方式方法,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学习、查摆、对照,特别是联系自己作为省委党校教师的思想和教学科研工作实际,虽然教学科研工作出现了一点点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应该进一步深入学习,不断进步。
  第三,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要进一步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识和能力水平。
  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特别是要认真研读上级党委下发的一系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通知、要求,认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的实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在掌握科学体系和领会精神实质下工夫,做到深入不肤浅,实际不空谈,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2017主题党日心得体会
  2、要进一步改进教学科研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传递正能量
  身教胜于言传。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出台八项规定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并做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的郑重承诺;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到基层考察轻车简从、深入务实;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对搞歪风邪气实行“零容忍”;连续4个半天参加河北省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两次到兰考县指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光辉示范。今后我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深入到基层,要牢记教师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教研部成员的需求和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特别是作为教研室支部书记,在工作生活中要带头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宏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科研经验尽职尽责做好教研部副主任岗位的各项工作。
  主题党日活动心得体会三
  为认真落实好教育文体局关于开展“弘扬宪法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文件精神,我们学校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学生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及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把法制教育视为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好。学法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受到了良 好的法律法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 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坚持做到关心 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 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代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方法结合,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主题党日活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2.主题党日活动记录
3.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4.2017主题党日活动记录
5.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小结
6.主题党日活动简报2017
7.主题党日活动计划
8.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主题
9.主题党日活动总结
10.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2)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依法治国心得体会5篇


  法治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依法治理的前提与根基,是法治的灵魂。本文是关于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由语文迷提供,欢迎阅读!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1】
  “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目光是一视同仁的”,英国的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表达了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现实中,要实现公平正义,没有“法治”来护航,依“法”
  办事,公平正义更多的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以往“官本位”盛行,官贵民轻,特权思想处处“生风作浪”的语境里,依法办事更多是以长官意志办事,依法办事成了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式。如此“把式”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机会公平,而且严重毁坏了权利公平、分配公平。利用公权力买房不用花钱,“房叔”、“房姐”的曝光自可窥见一斑。孩子教育,一张“条子”,重点中小学一路开绿灯。与这些“特权腐败”相比,普通百姓的公平权利无从谈起。“特权腐败”破坏了公平正义,百姓怨声载道。百姓忍气吞声,总有一天会爆发。在此逻辑下,理顺百姓的不平之气,还给百姓应有的公平正义便成了治国理政不可忽视的“接地气”。
  而反腐倡廉是匡正公平正义在当下最好的行动。“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新风兴起,响应了民意,理顺了民气。反腐倡廉能取得成功,公平正义能得到伸张,得益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反腐的“铁腕”和魄力。习近平主席针对“腐败”问题,表明了立场: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为反腐倡廉奠定了基调,也为“公平正义”铺平了道路。而“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更是凸显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念置于重要位置,则是历史的跨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运用依法治国处理当下复杂问题尤其是反腐问题的高瞻远瞩,因为只有依法治国,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刑不上大夫”才会退出历史舞台,官贵民贱的“官本位”思维才会被清除“出局”;只有依法治国,公民意识才会在新时代的国人心里“开花结果”;只有依法治国,党员干部才没有“例外”,特权思想才会失去市场,官员权力的边界才得以限定,权力被关进“钢筋水泥”里才会成为一种常态;只有依法治国,百姓的心气才会理顺,民心才能得以凝聚。
  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能成为“家常便饭”;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会成为一种惯性和素养;也只有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才会得到保障,不会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加强法治建设和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鲜明提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更不能用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来动摇和否定党的领导。那样做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党委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重要论述,对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鲜明提出要以法治推动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法治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没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没有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法治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鲜明提出要以法治方式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这个根本利益如何实现?靠什么实现?关键要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既突出了法治的核心价值,也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执法等各领域各环节,都必须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好完善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受到侵害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3】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党的十八提出以后,俨然已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真言。每个国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统的法制国家。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关于规范性的法律条文都是以当时的具体形势而提出并成文。立法为执法,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或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错,更少不得关注度。
  立法的科学化是防止不切合发展实际从而造成法制产生的执行标准,怎么样的立法程序是科学的,形成的法律法规是契合发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渐加强,对法律执行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对于反腐倡廉及党内法规中制度的建设更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必须要确保对反腐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力度。
  执法的严格性更是对法律实施过程最大的保障。任何法令的形成都必须要扎实可行的予以实施,并且确保执法的过程无偏差,不给群众造成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这是其一;执法过程必须要公正严格,秉持公正,不凸显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个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这需要司法机关必须要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基本的行动准则,将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丝错漏。要禁止司法行为中出现权钱交易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给我国法制的执行平添败笔,更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为准则当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约束行为,以法律认知行为,以法律辨别是非。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少不了全民的参与,需要全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和谐健康水平。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4】
  按照司法部、全国律协,省司法厅和省律协的安排布暑,自7月起至12月底在全国律师队伍中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活动,汉中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制定并转发了《关于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活动的第一阶段是动员学习阶段。汉钟律师事务所将集中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先后进行了四次统一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我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律师工作实际,体会如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中,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则为我们绘制出路线图,指明了具体路径。两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较好地解决了法治和人治的问题,否则就跳不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怪圈。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只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法治的方式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3)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心得体会


  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主线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下面是语文谜小编整理的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1】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必将进一步推动党的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深刻认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开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不断开拓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升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把握治国理政的若干重大关系,科学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思考谋划治国理政一盘棋,先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和战略部署。"四个全面"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拎起了治国理政的总纲,集中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方略。
  确立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总方略。由大向强,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如何实现这"关键一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课题。由大向强可谓"树大招风",越是靠近世界舞台中心、越是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越大。同时,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用几十年解决西方在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解决自身特有的突出矛盾问题。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西化分化陷阱"等,这些都给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能更好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实现中国梦的统一,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确保发展风险有序可控,以全面从严治党来强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开启接续打造"中国优势"的新篇章。无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继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是以"中国奇迹"的升级版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核心都在于完善"中国模式",打造和增创"中国优势"."四个全面"是将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的大手笔,特别是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意味着中国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与内在逻辑
  "四个全面"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我们应结合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其精髓要义和逻辑关系。
  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深化理解"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
  "四个全面"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四个全面"作为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一是统一于"四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都离不开"四个全面"的协调共进。抓好"四个全面",就能形成"四个伟大"联动的时代洪流。二是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四个全面"涵括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统揽了治国理政的全局。三是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既是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打造中国优势的大棋局,又是中国进一步拥抱世界、引领时代的大棋局;统筹好"四个全面","中华号"巨轮必将在世界大潮中行稳致远,驶向胜利彼岸。
  着眼实现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戮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落实。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不仅是工作部署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应树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加强各方面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整体效果,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抓重点把整体带动起来。树立"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各地各级和各系统各单位推进"四个全面"的工作要在中央和上级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与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一致起来;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阶段性工作的基础上来谋划,力争在摸清暗礁、认准规律、取得共识后再推开全局的工作。树立激发活力与保持定力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勇于进取,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又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切实把积极与稳妥、有力与有序、蹄疾与步稳统一起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面对世所罕见的改革攻坚任务以及大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领导干部要像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念。面对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和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积弊,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坚持党性原则、勇挑千钧重担,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歪风邪气面前敢斗争,矛盾问题面前敢攻关。强化问题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四个全面"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通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军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等组织,加强对"四个全面"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集中统一领导。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这是保证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性安排,是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党的各级组织统筹"四个全面"在本地本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2】学习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心得体会
  实践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就要跟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主线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精髓要义可概括为十个方面,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平语十论”。
  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鞋子论”。走什么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和实践主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并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鞋子论”的提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展现了我们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论”。目标就是前进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通过“中国梦”这一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又极具感召力和群众基础的科学概念,把我们的理想和目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总目标的认识。
  三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全面论”。 对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和回答,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发展新的阶段特征,因势而谋,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谓之“全面”,是因为当前改革发展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涉的“急险滩”,必须全面统筹考虑、协调整体推进,下“全盘棋”、打“整体战”。“全面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准确概括,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引。
  四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逻辑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善于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征,抓住并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反映,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客观环境。并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逻辑论”的提出,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清醒把握当前形势和使命的能力,展现了党中央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决心。
  五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时态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并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等。“时态论”的提出,表明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深化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更高起点进行“改革的改革”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六是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的“防线论”。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并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以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防线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由之路的深刻领悟,体现了党中央致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追求,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方略的认识。
  七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扣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的养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等。“扣子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形象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定力。
  八是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源泉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安身立命之本、治国理政之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靠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等。“源泉论”的提出,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与人民同命运共呼吸的为民情怀,彰显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立场。
  九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过硬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共产党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坚持补足精神之“钙”,坚持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过硬论”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表明我们党直击积弊、扶正祛邪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念的“共赢论”。和平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实现共赢是改革发展的取向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同时,他倡导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起成立亚投行等,并强调“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共赢论”的提出,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智慧,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大国的使命和担当,彰显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91495/

推荐访问:治国理论的心得体会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