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比的意义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6-05 15:00:01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一:劳动之于人的意义散文

  进入五月,我们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劳动光荣”这句话了。劳动是神圣的、永恒的,劳动对于人来说,是与生命同在的东西,人而不劳动,何谈发展,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劳动之于人的意义散文1
  对于我这样一个四体不勤的学生来说,近来倒是容易莫名其妙地被感动。天渐渐达到了一年的最高温,阳光晒在皮肤上生生地疼,就连空气中也有一股让人难捱的闷热。但对于体力劳动的人们来说,一年之中,总没有寒暑的分别,炎炎夏日,并不是夏日炎炎正好眠,不过多流几滴汗水罢了。
  但就是这汗水,让人感动,就为其在劳动中挥洒汗水时的辛劳。虽然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凭空生出几分怜悯与同情,只是因为一个不一样的出生,就像蝴蝶效应一般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或许有些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这中间所要付出的辛苦岂是常人可以看得明白的。总之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仍然只不过是终其一生在寻求生存的方法。
  世界上或许真的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分别,但这只是两个阶层的分别,只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与这些相异之处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人的尊严。或许一个因为好的出生条件或努力不懈的人与其他人相比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但这并没有赋予你歧视别人尊严的权利。我常常想为什么有钱或有政治地位的人自觉高人一等,在此,对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做详细分析,但就我自身来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钱无权,自觉把自己归为下里巴人的群里,初时其实很难走出这个怪圈,于是,产生了一种名为“自卑”的心里。
  以前当然有人告诉你这种心里对自身是有害的,但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因此一点都不在意,任其发展罢了,直到读了将近十五年的书以后,我才朦朦胧胧地知道,真正的自尊,是不做软弱的菟丝花,不必将自己归于自己臆想的悲情角色一类,不必妄自菲薄、自觉低人一等。真正的自尊,关心环境的变化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因暂时的不如意自怨自艾、不因一时的胜利傲气凌人。只要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是自己喜欢做的,便不必与常规相比其意义所在。真正的自尊,遇人不卑不亢,绝不唯唯诺诺。
  这才是真正的自尊,因为劳动,让人在人格上相等。
  劳动之于人的意义散文2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而巨石一次次地在抵达山顶前重新滚下山去。这种注定永远无法达到目标的劳动,你会选择去参与吗?抑或,你会因此而选择与巨石同坐于山脚,停止劳动?
  如西西弗斯这般,重复而又无实际效果的劳动,在你看来是有意义的吗?若说“无意义”,大抵在于其永远无法真正有所收获,而这会带来苦恼甚至痛苦。若说“有意义”,则在于它一定意义上充实了西西弗斯的生活,使他在每天醒来后“有事可做”,有效地帮他避免了“无聊”这一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痛苦。
  叔本华说,人生状态莫过于“痛苦”和“无聊”两种。劳动时,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遭遇挫折而“痛苦”;当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消除痛苦后,我们暂时进入了无欲无求、无忧无扰的舒适状态,此时“无聊”便取而代之。
  相信经历过的人都应该明白,“无聊”是一种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上无所求、下无所忧的状态。有如海上的一叶轻舟,随波逐流,又仿佛天地间的一片落叶,随风飘荡,不知所往。贯穿其间的空虚与迷茫,是一种莫大的痛苦,是对“身”和“心”的双重折磨。
  人生在世,不可好逸恶劳,一定要“有事可做”,并且要争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尽己所能。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所苦苦找寻的自我价值和幸福、快乐,都一一实现了。
  劳动之于人的意义散文3
  “五一”劳动节,最早源于历史的1889年7月,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马克思的好友,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他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决定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的政府作出决定,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天,是全世界劳动者拥有的节日,是一年中的重要的全世界节日,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劳动最光荣。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因为劳动,创造了一切,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
  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虽然劳动有价值不同,但是劳动本身,没有尊卑之别。脑力劳动者用智慧发明科技成果,体力劳动者用汗水,筑就无数成果,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一切成果,都必须通过劳动获得,一切幸福,都是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只有把劳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把劳动当作人生价值的体现,才能获得进步,才能感受到充实、才能快乐和幸福。
  这些言语,说起来写起来很简单,也就分分钟的事,但是要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特别如今这个时代,有些在单位当小领导的,自己不愿意劳动,凡事都找几个民工去劳动,干好了成绩是领导的,又是涨工资,又是拿奖金,还可以官衔连升三级;干坏了就给上级报告说,那是几个临时雇用的农民工干的,所有烂膏药都往农民工身上贴。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攀比成风,享乐主义成风,只图享受,没有谁愿意多干活多劳动,更没有人愿意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获得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倒是每一个人,都愿意通过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通过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通过不择手段去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的事实,比比皆是,逐如近几年打老虎拍苍蝇中的贪官们,通过贪腐贿赂、卖官买官、从中弄虚作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暴利;逐如当今市井之中的违法奸商们,通过倒卖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伪略产品,像不合格奶粉,不合格饮料,假辣子面,假方便面、假保健品等等,都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并非踏踏实实的劳动所获。这些利益的获得途径,或多或少,让劳动这个名词大打折扣。让劳动仅仅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唯一拥有者,这明显是利益获得的一种不公道。但是,如今社会日益成风,很难在短时间内力挽狂澜。确实让人为之伤感、哀叹。
  我记忆中的劳动,更多的是二十世纪,远在家乡农村,我的父辈们,带领着自己的儿女们,经历着风吹雨打、烈日曝晒,四季辛苦于庄稼田地里。从播种、育苗、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到收获,每一个环节,无不辛苦,真正可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的一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确实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常年四季,陪伴他们的,只有锄头、镢头、铁华犁、扁担和背篓。当你作为一个作家,或者诗人走在田埂地头,满眼望着碧野千里,绿油油的麦田时候;当你望着黄灿灿的油菜,还有那绿树浓荫的树林,秋夏丰收的场景;当你看着人们劳动的场景和大美自然很和谐的时候,你是不是感慨万千,当你发感慨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想起?这些美不胜收的画面,都来自于每一位劳苦大众的辛勤耕耘,是他们用鲜血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我接过父亲手中的铧犁和锄头,成为父亲庄稼地里的传承者没有几年,因为时代的发展,务工的潮流,把我卷进了上班族的巨浪里,可以说,务庄稼我仅仅是体验了个生活,断断续续地,我在农村就停留了十来年,可这十来年时间里,农民的劳动务实,我认为是这个世界上劳动强度最大的工种。虽然近十几年,我奔波在祖国的各条公路线上,要么新建,要么改建,要么维修,我还仍然是一个公路战线上的劳动者。但是,我还是比父辈轻松了许多,绝对没有付出父辈的辛苦,所以我为我的父辈在此点赞。我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土地,我没有坚持用父亲的劳动工具,但是,我依然继承了父辈们勤奋自强的劳动英雄本色。因为能诚诚恳恳地踏在父亲耕耘的土地上,所以,我在公路建筑行业一干就十几年。虽然没有成就大业,但是我用双手修筑了人们致富之路,幸福之路。人间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神仙皇帝也帮帮助不了任何人。是何人创造了人类的美好?是全世界的劳动群众,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最伟大,劳动者最可爱,劳动者最美丽!劳动是神州大地上最感人、最惊魂动魄的壮举!
  鲁迅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有了辛勤劳动,才有丰硕的收获,有了劳动,才有丰收的成果。任何劳动,都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都会有莫大的贡献。因此,任何劳动工种,都应该受到社会和人类尊重,劳动收获的果实,都应该得到珍惜。可是,如今的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吗?那些不讲究公共卫生的,出门旅游,在文物重地,随意留言随意刻画的,那些酒店宾馆糟蹋粮食饭菜的,那些在校上学,拿着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血汗钱和同学一起摆阔气,买高档手机,买高档时装的装逼们等等,都是不尊重社会的辛勤劳动者,不尊重别人或者父母的劳动,这种行为是一种缺德的表现,是一种可耻,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做过?扪心自问吧......
  美国的铁匠出身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农民出身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等等,古今中外名人,哪一个不是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连高尔基也说:“劳动,他能使你得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啊,我们每个人,只要每一天都琢磨着劳动,捉摸着每一天都能做点什么,或多或少都能从辛勤的劳动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品尝劳动带来的甘甜。每当夜晚来临,脱掉鞋子上床休息时,应该问问自己,我今天都干点什么,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去做,何愁家庭不富裕?何愁单位不兴旺?何愁国家和民族不富强?当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搞大生产运动,他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他和所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感召力之下,发动群众大搞生产自救,开荒南泥湾,最后还不是打败了蒋的八十万大军,取得了新中国最终胜利,让中华儿女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了主人。
  劳动,不仅仅是要勤劳肯干,劳动还要珍惜劳动成果。也就是勤俭持家。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整个人类,想生存,想发展,离不开勤俭节约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做为“治国”经验。这些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之谈,我们后人当以此为训,才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能更好的为单位,为国家做贡献,这样家庭才能富裕,单位才能强大,国家才能强盛。
  相传,有一位老人一生勤劳节俭,朝廷赐了一块“勤俭”的牌匾给他。老人过世后,弟兄俩分家,那块写有“勤俭”的牌匾兄弟俩都想要,无奈,只好将牌匾从中间锯开,哥哥分走了写有“勤”字的半块匾,弟弟分得了写有“俭”字的半块匾。几年过后,舅舅到俩外甥家串门。老大虽然勤快,但过于浪费,所分财产挥霍殆尽,仅剩半块写有“勤”字的牌匾;老二虽然节俭,但十分懒惰,坐吃山空,也仅剩下写有“俭”字的半块牌匾。舅舅见此情景,万分痛心,遂将两个外甥叫到身边,将他们各自的半块牌匾合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兄弟俩合到一起吧,按照牌匾上写的去做,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果不其然,没过几年,兄弟俩就过上了美满富裕的好日子。
  总而言之,人活在世上,就要踏踏实实地劳动;劳动可以强身健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是一种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最伟大,劳动者最可爱,劳动者最美丽!劳动是神州大地上最感人、最惊魂动魄的壮举!
  最后,祝福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五一”节快乐,幸福健康,生活愉快,劳动者光荣,好逸恶劳者可耻。

比的意义二:《比的应用》教学心得

  本节课公开课教案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学设计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考虑,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同学放在首位,考虑同学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同学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考虑还是合作交流呢。同学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同学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学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同学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同学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同学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同学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
  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同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
  课后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需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同学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同学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同学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身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同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沛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在一个班上完以后,我随即就在另一个班上课,这次和上一节课基本相同,但有同学们没有说出象上一个班说出了多种方法,而是直接就说出来按两个班人数分配,我当时为了让同学想出更多的方法,没有和时处置这个同学的想法,而是继续启发同学还可以怎么分,同学们终于还是说出了更多的分配方法,然后我又把那个同学所说的,按人数比例分配的方法拿出来讨论,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过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但在我心里,我总觉得我没有很灵活地处置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而是一味的追求与提前预设的统一,在我看来,上一节课,同学们都能按我的既定方案完成教学,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所以,硬生生的把同学的想法拉过来,最后又不得不送回去。课后,我就想,其实上课过程中,完全可以先处置同学的这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先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任务完成,然后再来讨论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再对同学进行思维多样化的培养也是可以的。
  教师在课堂上,有些时候还是要特别注意灵活地处置课堂生成,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预设的完成和顺畅。学无止境呀!
  ---------------------
  今天上午,教学了《比的应用》一课,这一节课,实际上就是“按比例分配”,教学前我详细的阅读了教师用书,其中特别指出教材中没有给出这个名称(即没有把课题定为《按比例分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引入这个名称后,教学时会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种类型,并很快引入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不给出这一名称,同学通过比的意义完全可以自身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假如引入“按比例分配”的名称,同学可能会询问什么是比例,于是又要引入比例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同学刚刚接解比的学习,就引入了比、比例、比值等概念,会使同学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区分这几个概念上,而忽略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原因,教材没有把这节课定为按比例分配,而是定位于比的应用。
  在教学前,我还参考了其它很多公开课教案,其中有一个设计是这样的:
  甲乙两个工人做了一些零件,共得报酬120元,你认为应该怎么分?(同学说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出示:甲完成了5个零件,乙完成了3个零件。然后教学以后的内容,把120元按5:3分配。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想利用这个例子来引课的,可是后来,我觉得这样有一定的弊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到按比例分配这件事情上来,而且同学现在在外面学习奥数的相当多,而按比例分配大都已经在奥数班学过了,这样一来,这节课就变成了并没有多大意义的复习课了。所以,后来我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我用了课本上的例子:
  师:把一筐桔子给大班和小班两个班,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生1:平均分,这样两个班分得一样多。
  生2:我觉得应该给大班分得多一些,大班同学大,吃得多。
  生3:我觉得应该把他们人数比找出来,然后按比例分配。
  师: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3:这样无论大班小班每个人都分得的同样多。
  师:好。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假如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应该怎么办?
  (出示大班30人,小班20人。同学交流)
  生1:把大班和小班同学人数加起来,是50人,所以,把这筐桔子平均分成50份,每人一份,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2:那如何给两个班分呢?
  (考虑后答)
  生3:大班30分,占总人数的3/5,所以,应该给大班分得这筐桔子的3/5。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也可以看大小班的人数比的30:20=3:2,大班是3份,小班是2份,这样总共就是5分,那大班人数就占总人数的3/5,所以,分得的桔子数也应该是这筐桔子的3/5。
  师:真好!
  我这样上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让同学形成一定的程式,依照一定的“套路”来套用公式解决问题。而是让同学经历给大班分3/5的来由,紧紧结合比的意义,使同学理解具体操作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86526/

推荐访问: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