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ppt课件]水调歌头课件

来源: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29 16:31:47 阅读:

【www.bbjkw.net--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课件篇(1):水调歌头公开课课件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那么大家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对词的情感抒发的基本赏析。
  2、过程与方法:师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诵读感知、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的妙用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词的赏析,培养学生对于亲情的珍爱,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人生失意时应该有豁达的情怀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妙用之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和在人生失意时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通过课前预习法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课上通过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意图,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何景何情,情景如何交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东坡柳絮纷飞,引无数迁客骚人挥舞宝墨敬献华词;词开豪放一派,唱出人间真善美假丑恶慷慨激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命途多舛、一生坎坷却依然心忧天下苍生;把酒对月空悲叹却依然乐观豁达、笑傲江湖。
  二、初读诗歌,体悟情感。
  1、请同学朗读这首词,苏轼写这首词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作此篇,兼怀子由。
  2、在序中,苏轼还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
  时间:中秋之夜;人物:苏轼一人;事件: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插入背景:苏轼因在朝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任密州太守,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子由)长达七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因此写了这首词。
  3、通“兼怀子由”,我们知道,苏轼不仅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还应该表达了其他的情感,下面我们请大家自由朗读,并且说说你读完这首词,读出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明确:苦闷、矛盾、感伤,但又有乐观、豁达。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1、结合文本,小组讨论并找出文章哪些景物传达出了作者苦闷、矛盾、忧伤的情感,哪些句子传达出了作者
  乐观、豁达的情感,并进行赏析。
  明确:
  ①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李白的诗歌《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其实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怎么样的含义。
  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赞美的语气:“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的意思。下面“我欲乘风归去”三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人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⑥“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问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⑦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蝉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蝉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蝉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蝉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蝉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雾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美好祝愿。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2、请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这首词。
  四、拓展延伸,品尝思念:
  用最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句子,来表达对自己最想念的人的思念之情。
  五、课堂小结
  东坡水调歌头,思念情寄月明,把酒对影独一人,借景抒情述心声,离别愁苦不可避,乐观豁达傲人生,眼中有事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六、课后作业
  1、思考题:在《于丹<论语>感悟》这本书中提到:“一个东西可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它可以穿越时空的价值。”请结合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词当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和精神,谈谈你的感悟。
  2、背诵并默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板书设计
  情感:苦闷、矛盾、乐观、伤感、豁达。
  景物:明月、酒、宫阙、琼楼玉宇、清影、朱阁、绮户、月亮阴晴圆缺。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水调歌头课件篇(2):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

  水调歌头一文是为了使学生们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进程:
  一、 导入:(课前播放 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艺中的几多奇葩。说起唐诗,我们会提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等,谈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轼,因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清 胡仔评此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美在何处,为何会成为经典。 (2分钟左右)
  二、 读(6分钟左右)
  1. 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2. 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 听名家示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听了后有什么感受,并模仿朗读(2个学生)。
  三、 赏(25分钟左右)
  1、 知人论世:苏轼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分钟左右)
  2、 写作背景:小序。此文写作目的:第一、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此目的是次要的,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第二、丙辰中秋,即熙宁九年,公元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失意(2分钟左右)。
  3、 探讨内容情感:(8分钟左右)
  (1)知内容:
  上阕重点字词: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
  下阕重点字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上下阕联系:上阙—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阙—怀人(抒情)
  (2)品情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4、 精读品味,佳句赏析(教师给出示例,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欣赏,写完后全班交流,4个学生。13分钟分钟左右)
  你喜欢词中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内容/修辞/感情等方面)
  示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赏析:我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句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我想驾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或:这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句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有晴、有圆、有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句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同时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5、 再品主题:(1分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四、 诵(5分钟左右)
  1、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2、 学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3、 全班试着有感情地背。
  五、 积累与运用(2分钟左右):
  1、 积累:你还能举出哪些有关写月的诗句?(学生回顾,PPT展示 如: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
  2、 作业:
  (1)搜集写月(本课除外)的诗句,自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在《课时达标》P74。
  (2)完成《课时达标》P74。
  (3)背诵这首词,明天默写。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积累咏月名句
  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提高朗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体会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媒体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课题。
  师导语:一首《但愿人长久》借月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对,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上学期我们一起和他夜游承天寺,透过那澄明的月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豁达乐观,今天让我们再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苏轼共赏中秋月,同感人间情。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走近苏轼
  简介作者,媒体展示苏轼简况;出示写作背景,为下面学习打基础。
  四、 走进文本,和苏轼共赏中秋月
  媒体出示 自学指导
  1、听课文录音 (温馨提示:注意读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个人体验
  3、齐读课文
  4、疏通文意,掌握几个重点词语
  (媒体出示应掌握的词语和词义,课文翻译)
  生根据以上问题,自主学习,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 走进苏轼内心,和苏轼进行心灵对话
  媒体出示合作探究:
  1、 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 词中哪一句体现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来?
  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何无眠?
  5、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上?你最欣赏哪一句?可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合作探究,师启发、点拨,完成以上问题,最后师提问、补充。读贯穿其中)
  六、 师归纳总结

水调歌头课件篇(3):水调歌头教案 ppt课件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 引领情境
  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
  二、 情趣导入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生答
  是啊,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人们会浮想联翩,李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静夜思》,那么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留给了我们写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 出示学习目标 )
  三、 走近苏轼
  首先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谈,既可谈所查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已的感受,最后再由师出示苏轼的资料.
  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
  2、教师补充介绍.
  四、赏读诗歌
  第一步、听配乐诵读,这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品味.
  第二步、自由散读词作,猜测一下当时苏轼的心情.(师做适当的朗读指导)
  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
  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五、 品味诗歌
  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出示每个诗句的画面,同学描述,教师总结.(教师图画激趣,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完成)
  读完了课文,我们就初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还要学习课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根据课文注释,发挥想象,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分析: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
  分析: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问题二: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
  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所以打消念头.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间,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以他用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通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是表现诗人在中秋节饮酒时的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我端起酒杯来问苍天.在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与之对话的对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应该说表现苏轼的豪放与浪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一句表现作者的一种美好的祝愿.祝愿兄弟俩的情谊开长地久,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弟弟的思念之情.这句话不仅表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能推而广之,表示对天下所有与自己有类似情况的人一种良好祝愿.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因为这句话是写景句,表现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
  师:好.大家刚刚很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我想通过讨论,大家一定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问题三:上下阙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
  上阙:望月(写景) 下阙:怀人(抒情)
  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六、 探究学习
  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咏月诗词,有的优美动人,有的沉郁深刻.说说你收集的咏月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分析:说说喜欢某首诗的道理,可以从分析其思想,鉴赏其艺术着手.
  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
  生:明月.
  师:“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
  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生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生5:……
  师: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生1:我失败时,大多是靠老师和父母帮我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师: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
  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会有苦闷,但不会消沉.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
  生3:……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79837/

推荐访问:水调歌头ppt课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