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日语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05-29 13:31:01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篇(一):菊与刀读后感精选范文

  导语:在日本,培养“能力”的自我修养的理由,在于它能改善其掌控生活的能力。他们说,人们在修养初期可能感到难以忍受,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最终他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否则就会放弃修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精选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时,我开始憧憬将来出国留学,而那个梦,牵引着的是两个高飞的风筝——美国和日本,菊与刀读后感。去美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民—主、自由和法制的一面旗帜(这当然可能只是自我标榜),美国有着最优秀的高等教育……选择美国的原因那么多,去日本的想法,相对而言,就比较让人不解了。
  其实,我想去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异曲同工。我所希望的,是在真真切切的两个世界中,真真切切的了解两个国家的人。或许,因此,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或有意地改变身上的劣根性。我的思想深处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纵然辉煌灿烂,表现出创造者极高的智慧,我们的骨子深处,是有些劣根性的,我们的文化所培养出的某些国民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来自模仿与借鉴,就像婴儿牙牙学语。美国人崇尚自由开放,他们处世直爽,乐于交流和竞争,他们的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作为榜样。
  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一方面,两国经济将成水乳交融之势;另一方面,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多次在教科书、小鬼子坟等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我看过刚上映不久的《南京!南京!》,对日本,乃至对日本人,我有时也充满仇恨。但同时,对它我又有着说不出的好奇。它能在内忧外患中,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岛国变成极具侵略性的现代化帝国主义强国;它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30年时间就让它的平均国民收入赶超美国;日本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共有81个,居世界第二……日本人凭什么取得这些成绩?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武士道的内涵有哪些?疑惑太多,我也总想从日本人身上看到点什么,学到点什么,所以它也牵动了我的留学梦。
  了解事物有两个方法,一是实践,比如留学目标国以了解目标国和她的人民;此外,阅读,从他人的经验、阅历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现在看来,我的留学梦遥遥无期,但对这两个国家的好奇却从未衰减。我唯有选择这第二种间接的途径。此时,《菊与刀》出现在我的视野,怎可错过!
  是为阅读《菊与刀》的前前后后。其实也无非是动机强烈,意识对物质产生相应的反作用的结果。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然而本书的形成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是他显得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反观我们,2001年世贸大厦被炸后,谈到911,很多国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谈美国是“活该、报应”。先不管美国与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这种行为本身即是非常不应该的。看待世界不能仅凭一时情绪,不能总带着有色眼镜,为911欢呼庆贺是对恐怖活动的认可,更是对人本精神的藐视!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王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王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王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王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菊与刀读后感篇(二):读书与人生观后感


  滕矢初,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综合素质评委,滕先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美育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升华成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自己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后的所得。仅有知识,依然会迷失方向,因为只有心灵的改善才能真正拥有智慧。我们教育的根本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一个会欣赏美创造美的有情趣的好人” 。
  观看《读书与人生》有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颖,数学使人缜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道德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无数的名人故事、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读书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少年时代的读书故事——读书丰富了他少年时代的心胸,开阔了他的视野,逐渐熔铸了他独特的个性与思想。
  读书,让少年毛泽东在生活中很快的感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因为读书,所以识字;因为识字,所以在生活中就有了很多用处。记账,也许是少年毛泽东读书之后的第一次最原始或者说最简单的实践活动。
  读书,给少年毛泽东增长了思辨的智慧。不断的读书学习,使少年毛泽东“发现了一个同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他“不孝和懒惰”,他“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读书帮助了辩论,辩论促进了思考,思考提升了认识。父亲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
  读书,让少年毛泽东开始思考现实。他“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他“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让少年毛泽东真正考试思考当时的社会,“老派改良主义者”的理论,“激起”他“想要恢复学业的厚望”,他“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时论和一些新书。”这些书籍,不断更新着少年毛泽东追求改变社会的思想。“严重的饥荒”年发生的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感不平”。 因为读书,他有了自己对现实独特的见解;独特的见解,使他逐渐产生了改变现实的最初愿望和设想。
  读书,让少年毛泽东产生了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读书,让他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要走进“非常新式的学堂”,学习“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从此,少年毛泽东在思想上逐渐成熟起来。改变天下,成了他一生不变的追求,而读书,也伴其一生。
  读书真真正正地改变了毛泽东的人生。不断的读书学习,让二十世纪的中国,诞生了这位改变了旧中国现实的伟人。厚厚的五卷本《毛泽东选集》就是他读书一生的结晶。
  伟人改变人生,从读书开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读好。虽然多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厚度。
  《阅读与人生》观后感
  阅读与人生是什么关联?阅读真能改变人生?不管是 精读还是快速阅读,其存在价值是不置疑的。
  因为有不容人生沉堕的巨大力量,所以阅读是人们从未倦弃过的活动。从甲骨时代到竹简时代,再由从绢帛时代到而今纸网(英特网)并存的时代,阅读一路伴随我们,坚定地站在每个人的人生边上。它是灯,照亮一路晦暗的旅程;也是塔,指明前行的方向。
  人们亦明晰阅读在人生的份量。“开卷有益”、“图书包含整个生活”(巴尔扎克语)、“阅读塑造心灵”等这些格言警句无一不在宣扬着阅读的意义。我们应该可以说“阅读改变人生”。在未知的人生道路上,阅读有时左右着前行与否,或者发展向何方。所以,仍如前所喻:阅读有不容人生沉堕的力量。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谁都不想平庸,可总是有人在自己不查的情况下加入到庸庸之众的行列。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充实厚重的内心。只知盲目从众,昏昏度日,世俗的观点即是无误,人生最大目标不过是完成物质的丰厚。然而经历了丰富阅读的人生就大有不同,它会对生活思考,对生命思考。先辈的经验是前车之鉴,自己的经历丰厚现实之实。于是,自己在阅读中一次次进步、一点点成长,最后灵魂也升华。
  肖复兴先生的经历即是鲜明例子。在他的青年时代,社会动荡、偶像坍塌,一贯的信仰失衡、整个青春时期完全处于一种茫然而无所适从的状态。然而,这个时候就是阅读拯救了他,让他看到了人生还有光,还有前进的方向——“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只不过太阳和风雨雷电同在。”所以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还是坚持下来,最终人生奖赏,他成功地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除却引导方向,阅读还有温暖人生的一面。金庸先生说:“书本不但可以得到知识,也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好书如良人,阅读即是与之为友。试想,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孤独是心灵的最大猎手,而这时若有一位良友一直陪伴你左右,那情况会有怎样的不同。我们可以忍受贫穷,忍受灾难,但无法忍受沉如黑夜的孤单。所以,在不论何种人生际遇里,我们让阅读相伴身边,便永不会孤单寂寞。
  “人的生命过于短暂。人的目力不远,听力不深,舌头不长。人的欲望无限。感谢书中的天地,延伸了人的感官,时间与空间顿时化作眼前的小小的平面。”感谢陈村先生这句极启深意的话,我们就以此作为结尾吧。

菊与刀读后感篇(三):2016读《菊与刀》有感600字


  《菊与刀》中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菊与刀》读后感1:
  我告诉自己,困难只是暂时的,从来都没有放弃。
  今天,把《菊与刀》读完了,之前没读这本书是很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那么一个小的国家经济实力却如此强大,那么小的一个国家
  民族性格却又是如此的残酷。
  读完《菊与刀》,我想我明白了。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内在原因,不用解释,你需要去理解。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接触最多的是日本的动漫。说起日本动漫,我不得不说《火影》中塑造的鸣人形象,已经成为了我的偶像。
  《菊与刀》讲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
  日本,他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文化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别,认为人内心深处都是善的。所以也就没有报应这一说。日本崇尚情理,只要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对的,哪怕是恶的。
  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国家,最高的是天皇,当然实权并不在天皇手中,后面有幕府、大名、武士等等。日本人特别重视忠与孝,所以,你会看到,在战争中,日本人宁可战死,切腹自杀
  ,也不做战俘。日本人的尊严就是战斗到底。在孝方面,体现在日本人的家中,家里面各种礼节,当然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复杂。
  日本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洗澡,就像韩国人一样。
  其次就是日本民族中,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一面。日本人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在任何一个国家看来都不可理解。
  日本人讲究各得其所。
  我们文化概念和日本人的往往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日本人的婚姻和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差别。日本人在婚姻和其他性交往的两码事,妻子是妻子,在外面风流也正常。他们的婚姻就是为了繁衍。
  结婚并不能限制他们的性自由。
  读完《菊与刀》,我的理解是人的精神如菊花,只要精神在,菊花就会艳丽绽放,人的志向如刀,常常清洗锈蚀之迹,刀就会锋利闪烁。
  《菊与刀》读后感2: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名著——《菊与刀》,突然感觉对于日本,我们(至少是我),应该予以重新审视了。中国王朝更迭频仍,据统计:在华夏5000多年的文明中,我国共有36个朝代。当然,其中包括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小朝廷。而日本却不同,虽然有各个时代——诸如飞鸟时代、战国时代——但是日本皇统却一直没有改变过。个中原因,很值得玩味。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日本在很长的幕府时期,天皇是深居内宫,也并不掌握实权的。但是在民众的眼中,天皇仍仍是日本的象征,是天照大神的化身。虽然将军的世系在不断更易,但天皇的皇统并不更改。
  明治前夕,由于列强叩关,日本沦为半殖民地。而当时的武士阶层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开始密谋推翻幕府将军以“复大位于天皇”。后来,在驱逐幕府势力之后的明治时代;天皇才渐渐掌握实权。但是日本天皇仍仍是深居内宫的;这一点与中国皇帝很不一样。另外,日本天皇颁布诏旨遵循着着严格的原则:天皇对于有争议的政治问题绝不颁布诏书,而由内阁首相来发布命令。即使是内阁秉承天皇的意旨而为,最终的责任也由内阁来承担。比如日本的全部侵华过程都不是出自天皇的诏旨,而是根据那份《田中奏折》。除此之外,天皇颁布的诏书都是关于教化方面的。所以,天皇的神圣地位只会强化而不会削弱。
  具有武士道传统的日本人喜欢菊花,但他们同时也将最高荣誉献给武士和军人。比如说平时几个人是铁哥们,大家之间不讲求礼节而可以较为随意。但只要其中一个人穿上军装或者警服,他的同伴就得向他鞠躬。他也可以心安理得只需稍微点头还礼就可以了。而当他脱下军装或者警服的时候,大家又成了不拘礼节的哥们。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只引入中国的“忠”与“孝”,而没有“仁”的概念。因为“仁”与武士道精神是不能兼容的。
  所以,对于明治天皇颁布的《军人赦谕》,日本军人的遵守程度是难以让人相像的。日本军队,即使在二战后期,依然每天早上集合学习《赦谕》。日本军官因为读错《赦谕》的文字,便会破腹自杀。
  有一次军事训练是这样的:士兵们被要求空腹的状态下急行军。而军官事前对他们说每个人都不许中途喝军水壶里的水,因为这是天皇的要求。而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有5个士兵累死,若干士兵晕倒。但在检验他们的水壶时发现,没有一个士兵动过水壶;仅仅因为军官说了一句这是天皇的要求。
  日本天皇偶尔也出现在一些场合。在天皇出场的时候,所有二层以上的窗户必须关闭——因为没有人可以从二层以上的高度窥视天皇。
  日本人不会去怀疑天皇,他们相信天皇是绝对神圣的。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初,日本军民都表示为了“让天皇陛下宽心”,他们决定与岛屿共存亡;为天皇而玉碎。但在八月十五日天皇颁布《停战诏书》之后,他们又表示,“为了让天皇陛下宽心”,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交出武器。
  在此之前,盟军对于如何接管投降后的日本有过各种方案,甚至要像对待德国那样瓜分占领、分而治之。但其后的事实表明:此举纯属杞人忧天。因为有了天皇的诏旨,日本国内对于入境的盟军大都表现出友好与欢迎。以致在日本投降之后不到一个月,盟军士兵便可以安然地挤上日本的公交和地铁,而不必担心会发生仇视者行刺的事件。这在别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日本却做到了;日本人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了他们是如何“让天皇陛下宽心”的。
  《菊与刀》读后感3:
  当我捧起《菊与刀》这本书时,心中曾存在过一丝疑虑,因为我读的一本人类学著作,而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可是本尼迪克特从未去过日本,只是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俘虏、美籍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能否写出期望的著作?这是我的怀疑,也是我的担心,可是当我通读此书后心中的疑虑烟消云散了。
  本尼迪克特借用“菊”与“刀”来分析日本大和民族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既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情义、仁等的德行规定之中。日本人认为,人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义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它许多世界组成。读者认为,日本人的性格与西方人的性格是迥异的,但也不具有东方人性格的代表性,是一种独特文化主导下的特殊民族性格。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可以洞察一二:
  一、战争中的日本人
  在战争中,日本人总是感觉任何事情都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即使处于困境,他们也要求全体官兵要镇定自若、勇敢面对一切,因为这一切他们早就预料到了。对战争的目的,他们认为那是他们不得不这样做的,而不是侵犯别人。在战争中的传统口号是“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的优势,以我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他们信奉的精神意志的胜利,而非物质上的优势,他们认为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物质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那时次要的,瞬间的。这恰恰与美国一再推崇的物质资源至上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忠,在他们的战斗中具有统领全局作用,士兵对天皇的忠达到了可以“以死效忠”的地步,在他们即将战败时,宁愿以死效忠天皇,也不愿成为敌人的俘虏,即使成为了俘虏,那也是在受伤昏迷中被俘的,在他们的意识中被俘是一种耻辱,他们会为此而蒙羞、为此而负责任。这与美国一再把战败归为物质资源的匮乏等客观原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与东方大国——中国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做出了区别。在战场上他们是何等地顽强不服输,而当天皇的投降命令一下,即使他们的战争胜利在即,他们也毫无怨言地放下手中的武器。
  二、生活中的日本人
  日本人奉行“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他们对秩序、等级制度的信赖体现在家庭、国家、宗教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从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破坏整个社会秩序、家庭秩序及宗教秩序,即使他们认为原有的秩序是错误的也罢。
  日本人的一生几乎是报恩的一生,一个人从出生那天就开始欠了许多“恩情债”,所以他们向他们的“恩人”回报这些义务,这些义务是他们主动偿还的,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但他们依然会主动“报恩于万一”。他们崇尚武士的坚忍,但这种忍受程度根据本人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武士们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宁愿镇定自若地死去,也不愿意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因为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
  三、工作中的日本人
  日本人不喜欢在竞争的环境中工作,他们在独立的环境中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公司董事长、经理的办公室比西方国家董事长、经理的办公室的小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们宁愿走出办公室独立思考,也不愿意和别人为一个问题而争执。在竞争中,他们对竞争对手异常敏感,仿佛是对自己的一种侵犯,因而转移注意力转到与侵犯者的关系上,而不是专心从事工作,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
  纵观此书,相比美国人的自由、散漫和开放,日本人的谨慎、勇敢和坚忍。中国的儒家文化塑造了一种较为完美的民族性格——中庸之道,这种方式使中国人的性格仅此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性格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了中国人在面对战争、工作、生活、外交等问题是独有的睿智。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69022/

推荐访问:菊与刀日语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