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21-04-16 12:00:10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解读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解读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解读二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要求,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解读@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也就是说,“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能力”包含在语文素养的内涵之中。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做好: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加强对语言的感性把握,根据汉语、汉字自身特点进行教学。《语文课和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这一方面主要是从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来看的

  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相比,语文课程的内容中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还应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和多元的反应。

  2、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方面主要是从该课程的实施过程来谈的。语文课程重在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3、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一方面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界定的。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感悟,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只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才能为实现语文课程的目的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本次语文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应该深入研究,落实到位,积累经验。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

  值得注意的是要正确看待“积极倡导”四字,不要彻底否认接受学习。

  (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从功能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和发展。从课程主体分析,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它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的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从课程目标透视,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系统语文知识的传授。从语文课程的存在方式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不仅存在于物理实存空间,而且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它应包括一个人完整的生活世界。从实施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教师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解读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但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其中综合性学习属于学习方式,与前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在一个层面,在现阶段特别需要予以重视,所以把它专门列出,加以强调。

  各项目标的有关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解读﹫关于连贯性与情感性在目标中的具体体现

  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阶段目标的连贯性。

  初中阶段的三项目标,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一步步达成的。(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要求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小学阶段,只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阶段目标的连贯性体现得非常突出。

  2、要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领域的综合体现。

  比如,在小学1—2年级,就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认识汉语拼音、具有相应识字量、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等,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多种检字方法的掌握,就属于“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来的,但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要坚持贯彻。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有没有情感态度的要求呢?我们认为,工具是被人所掌握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鉴于此,《语文标准》中首先加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此为前提,强调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到第四学段实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为了落实美育方面的要求,注意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第一学段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仅限于朦胧的感受,在第二学段开始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练习,要求“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3、要注意“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

  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样做,目的是多认少写,扩大阅读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阅读

  解读﹫阅读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现代阅读理念。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在这种阅读观念的指导之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教材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既然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过去流行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

  第四,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为实现这一指导思想,首先要从阅读的数量着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数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年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阅读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并扩大了阅读范围。比如,阅读一般现代文,由6年级的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高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由5—6年级的60篇增加到80篇,阅读总量由5—6年级的100万字提高到不少于260万字,并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九年累计,应达400万以上。这一数量,是在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后确定的,大多数教师反映能够达到。《语文标准》还倡导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其次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基于此,我们认为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语文标准》在四个学段总共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开列了古诗文篇目120篇,其中7—9年级50篇,其余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三)写作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该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 “我手写我口”。

  学生的写作,还要贯彻让学生说真话的原则。由于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作文说假话早已成风。而现在,如果对此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就会重蹈封建八股教育之覆辙,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强调写真情实感,极有利于克服学生中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的毛病。

  对于不太健康的心里话,必须注意正确引导。要密切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语文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有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也就炼不出高质量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存。这些记忆表象是想象的材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许多贵重的金属作为原料一样。

  《语文标准》依然强调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到了初中阶段,根据文体特点也提出了一些写作要求:写记叙文,作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作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现在,《语文标准》根据国际上作文教学发展个性与适应实际需要并重的大趋势,提出我国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继承重视实用的传统,继续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也是必要的。《语文标准》力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它们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语文标准》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较差,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系,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梁启超则认为,在所有作文能力培养的环节之中,整理思想、组织构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是核心,开“以思维为中心”的先河。而朱光潜的看法与梁启超一拍即合,他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就我自己的经验说,我作文常修改,每次修改,都发现话没说清楚时,原因都在思想混乱。把思想条理弄清楚了,话自然会清楚。”

  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上,美国教育家与我国的语文教育家的观点不谋而合。美国教育家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纽约大学坤思学院的唐纳德·姆奎德和罗伯特·爱特温在《写作中的思考》一书中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在的准备活动,而写作是一种外在的语言表达,这是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的问题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进行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威廉·韦思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说:“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思想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四)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注意四个问题:

  1、前瞻性:“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别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体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等,这些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

  2、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既然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语文标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都体现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导向。

  3、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例如“学会赞美”这个话题,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了一个交际情境:

  (1)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人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一次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其实,在你赞美别人的时候,自身的境界也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

  (2)让学生看情境表演(女儿芳芳放学回家赞美妈妈烧的一桌好菜),走进情境(表演用的道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绘制)。

  这段表演,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并通过看表演将他们引入情境,为参加口语交际做好了内容和情绪上的准备。

  4、注意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的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突出综合:比如,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用书面和口语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为解决和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加强实践: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强调“自主”: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比如自己组织文学活动,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等

  其它解读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在语文知识的要求和表述方面,《课程标准》确有较大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即语言直觉能力,而语感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可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在总目标中提出“形成良好的语感”的初衷。因此课程阶段目标尽可能将知识要求转换成能力要求来表述。

  其它解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一) 加强朗读教学。(二)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 三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四培养语感 注重积累

  准》“教学建议”解读

  其它解读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关系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育观念中像"师者如父"的等级观念妨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课堂成了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主,学生只能消极、被动的学习。课改中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信任、合作、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交流的过程。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体可以归纳为:一是“导语”引“趣”。

  二是问题激“趣”。 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一些具有理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新教材将过去的“练习”改成现在的“研讨与练习”,目的是倡导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既为研讨,就需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得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记住由老师宣布的所谓“标准答案”。

  三是活动生“趣”。课文之后或“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激发、强化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新课程语文教材为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开辟了多样化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 教师角色的变化(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1、实践性:

  联系生活体验。

  开展活动。 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2、综合性

  首先,新语文教材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其次,追求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合。

  第三,建立语文学科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第四,努力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整合。“综合性学习”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也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而是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新语文教材把探究性学习(研)、合作性学习(讨)引进课堂。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这条建议,反对过去那种脱离语文学习的说教、灌输,因为它不仅无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反而有可能养成废话、空话、假话、套话的恶习。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1语文素养来自于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基础是指学生今后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

  2更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步骤、途径,以及选择的手段、方法的总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强调:集体备课组织教研组中有一定教学教研能力的教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先由一位教师提前作好下周要上的课的备课说明,然后发扬集体智慧,也就是运用奥斯本的"大脑风暴"互相启发、链动反应。最后由上课的各位教师根据每人不同的理解和各班不同的学生备出教案。并且根据每位教师上课后的反思及时反馈,在下一次的集体备课中提出,使集体备课成为每位教师学习、交流、探索的机会,也通过这种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总论部分,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也就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责任。“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论部分还论述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前言部分第一节,论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总论部分第二节,论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共四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全面提高”,一个是“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就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另外,要全面发展,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不能偏废。

  语文素养:这些年来总是谈“语文能力”,这里提“语文素养”是什么用意?“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也就是说,“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在其中。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我认为,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句话应该拿出来反反复复地说,这就是对语文课程性质下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是我国语文界无数的志士仁人百多年来努力追求不断探寻的结果。尽管还不能够使得各个方面都满意,毕竟有了一个语文学科自己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根据现代教育现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分科教育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们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往前迈进,语文课程作为分科教育中的一门学科的内容,早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一个自己的专业化的内涵外延的界定。

  在“21 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 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 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 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 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 “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另一点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块就是课程的评价。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 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 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 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25353/

推荐访问:初中语文课标研读 说课稿的模板语文 语文课标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改 精锐初中语文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部编初中语文新课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最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ppt 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 初中语文课标201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 语文新课标2019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