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新世界]希望的世界

来源:素材及写作指导 时间:2018-05-25 10:04:24 阅读:

【www.bbjkw.net--素材及写作指导】

一:[希望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文章赏析

  说起路遥,很多人不陌生,他是中国当代作家,出生在陕北的农村,42岁就不幸患病离开了人世。他一生写作素材基本源于农村生活,他坚信“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他带给我们广大读者太多精美绝伦的作品,而今天谈到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也许是读者最为赞美和推荐的一本,同样,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初次听到路遥的名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应该有很久了,具体的时间记不清了。以前我在写随笔的时候,就有几个读者向我推荐了路遥,推荐他主要是让我学习一下他在描写故事背景环境时那种境界,虽然我并没有立马就抱着他的书去看,但在心里已经把他的作品记在了我的笔记本上,想着哪天心情好了就买他的书看看。后来很久也没有刻意的想起这件事,直到参加工作后,有一天,无意中在单位办公室的屉子里看到一盘光碟,翻过来看见,上面用漂亮的艺术字写着“平凡的世界”,我这才突然愣住,并在心里问自己:这本书拍成电视剧了?于是,回到家刻意的查了一下,结果真的拍成电视剧了。
  就是这件事后,我才有看这本书的想法,说实话,当时也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看过什么好的书籍了,因为心急,所以最开始看的是电子书,然后又在网上买了书,等电子书看到一半时纸质书就到了,接着又把后面的看完。整本书拖拖拉拉的看了一个月,终于在无限的感慨和震撼中合上了书,我知道这本书读一遍是不行的,等有机会再回过头读第二遍、第三遍,乃至更多。
  我看书很慢,但慢也是有理由的:慢下来才能更好的揣摩作者的心思,才能对书中人物的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就来谈谈书中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
  1,孙少平
  最先分析这个人,很多人不会觉得吃惊,因为他是本书中可以算是男一号的男主角,那么肯定也会有多人说,为什么孙少安不是男一?其实太过于争论男一男二没多大的意义,这不是银屏上那些让少女们花痴的偶像剧。要我说,书中的兄弟俩都是男一,但如果你是细心的读者,你会发现,作者想在书中更加突出的描写一个人,这个人自然就是孙少平。第一点,从直观的印象来说,书的开头从少平写起,结尾又在他的身上落脚,如果不记得了,可以再去翻看一下。第二点,作者写这本书最主要的是想表达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而内心和精神层面上的描写,孙少平占据的又最多。所以,有人认为他是男一也就不奇怪了。
  孙少平代表了那个年代积极上进,渴求知识,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勤俭节约,不安现状,思想独立的青年人。可能这些词概括的不全面,主要是他身上的特点太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优点,所以作者还是很想把当时那个社会上年轻人的优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身上。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他的优点。
  第一:精神层面上。当然,精神层面所包含的内容太多,比如说他的内心强大,他的吃苦耐劳,他的思想高度,都属于这个范畴。本文对孙少平精神层面的描写也用了很多的笔墨,例如,郝红梅因为偷笔记本而被抓住时,他内心是宽容而明亮的,奋力的为她排忧解难;侯玉英因为劳动而不幸落水时,他内心是焦急而勇敢的,毫不犹豫的冲进激流勇进的河水中救起她;和田晓霞相爱时,他的内心是激动而自豪的,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而单纯的和她相爱。
  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不会因贫穷去抱怨家庭和社会,而是通过高强度乃至不可思议的体力劳动去获取报酬,仅仅是这样他就能对生活怀有无限的感激和希望,外人可能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是有多么的强大。
  在思想高度上,他的确是本书中可以算是数一数二的,除了像田福军那样的领导人除外,但是田福军是国家干部,他通过他的方式为民谋利,深得民心,抛开其它,这是每个公职人员都应该做到的。可是,孙少平就是一个平平淡淡,无足轻重的老百姓而已,他的思想高度却达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步,他一直坚持看书看报,只有晓霞的思想能和他交流和碰撞,他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他内心之所以如此的强大,一定和他坚持看书有关。他的思想高度主要体现在他坚持助人为乐,例如在黄原揽工时,他帮助小女孩从包工头无情的摧残中走出来,他帮助过郝红梅,侯玉英,惠英嫂,煤矿工人等等,试想没有思想高度的人怎能如此的热忱奉献?另一个体现思想高度的地方需要单独拿出来说,就是他哥哥孙少安准备拿一笔钱和胡永各合去拍电视时,在桐城大牙湾煤矿,他劝他哥哥拿钱去拍电视还不如把钱用在为双水村的人民谋福上,孙少安当场惊讶,他还反驳说“那还不如我们全家把这钱分了”,少平给他哥哥讲他从书上看到西方有钱人很多就是把钱拿出来做慈善,结果自然让少安改变了那个“小农”思想。试想一个年轻的后生竟有如此的思想高度,我们怎么不会大为惊叹?
  第二,生活物质上。我们都知道,书中讲述的故事跨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前,黄土高原的农民们还在为吃饭熬煎,双水村的农民们是在大集体的劳动中度过的。孙少平生活在一个极为贫穷的农民家庭,在学校,他连最为寒酸的丙菜都吃不起,衣服缝缝补补,破乱不堪,润叶曾给过他饭票,他自己只用了一部分,另外的要么换成了粮票,买东西带回家里,要么留着等哥哥来县城了请他吃饭,他的节约让人有目共睹。他内心也遭受过折磨和痛苦,自尊心极度受损,但他却能用自己的才能去遮盖这外在的寒酸和不完美,他比其他人会讲故事,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知识,这就是他的宝藏。学校期间的物质贫乏,并没有让他抬不起头来。出了双水村,在黄原和大牙湾工作期间,他把赚来的大部分钱寄给妹妹和老父亲,自己除了在该用的地方花一点以外,基本不乱用。我们曾记得,在黄原揽工期间,他每次回家后就把身上的钱全给亲人,只留够了去黄原的车票,在黄原没地方过夜时,连最便宜的旅馆都舍不得住。然而,物质生活的匮乏并没有压倒这位热血蓬勃的青年,反而让他有更强大的信念站立起来。
  可能有人会问,说了这么多孙少平的优点,那么他有缺点或者是优点以外的东西吗?对,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孙少平几乎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但也有一点瑕疵:太过于好,成了一个有时缺少判断力的老好人。可能不认同的也大有人在,这只是个人观点而已。乐于助人固然是个美德,但做个老好人却不会让每个人能待见的。既然说了这个观点还是需要例子来证明的,例如:在大牙湾煤矿,按制度规定,喝了酒的人是不能下矿的,那次元旦,他明明知道他手下的矿工是喝了酒的,为了让他们不旷工,多拿一点奖金,依然让他们下了矿,结果就出了一次事故,还好他挺身而出,受了点伤,没有大的事故发生。如果出了大事故,他孙少平怎能担负得起责任?如果把自己一生搭进去,他的人生是否还能有未来?
  故事的结局,孙少平依旧是孙少平,他失去了心爱的姑娘,仍然是一个靠着体力劳动的挖煤工人,但一路走来,他收获的是成长,获得的是阅历。而恰恰使人成熟的就是阅历,很多人同情他最后的结局,但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看到了成熟和强大的孙少平,这也是平凡的世界最好的结局。
  孙少平,尽管最后的你仍然是平平淡淡的挖煤工人,知道你事迹的人少之又少,但是你永远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到达过的地方都会熠熠生辉。
  2,田晓霞
  说起田晓霞,我想很多男性同胞们一定激动不已。她可能是很多男读者心中理想的女朋友类型。她不仅是白富美,而且有才学,有气质,有理想,对人友善,对爱情执着专一,再加上一点大大咧咧的性格,足以俘获少年们的芳心。
  田晓霞,活泼开朗,思想独立,是大名鼎鼎田福军的独生女,是一个出生就过着优越生活质量的女孩,可是她偏偏和其他官二代不同,她不会因为家庭殷实优越而傲气十足,更不会因为其他人贫穷寒酸而心生厌恶,她和孙少平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对于晓霞,我说三点。
  第一,思想境界高。她并不是和有些官宦子弟一样,沉醉于大城市形形色色的麋乱生活,她有自己的爱好——喜欢看书,这点和孙少平一样,也正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他们才能跨越世俗走到了一起。她喜欢讨论时政,敢于发表自己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另外,她身体里有敢于打破世俗常规的血液在流淌,这也是思想境界的体现,例如,她敢于不顾任何人的眼光而和少平在一起,不去思考什么传统的门当户对。最后,体现她思想境界高的地方也正是我们为此痛心的地方,她在听说南方城市发大水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前往灾区,报道当地的灾情,并在救溺水的小女孩时不幸身亡,这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奋不顾身救人的献身精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二,对待爱情,敢爱敢做。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羡慕她和少平那样单纯自在的爱情,他们的爱是建立在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言语基础上的。田晓霞并没有去追求什么门当户对的爱情,而是真正奔着追求喜欢的人去的,这样的爱,你能说不是真爱?另外,晓霞在面对爱情时,敢于主动去表达,在那个年代,恋爱基本是男生主动去追求,而她却不顾任何羁绊,主动的去示意少平,有好多次正当少平穿的破破乱乱,做体力活时,她突然出现在少平工作的地方,让少平周边的人羡慕不已,是的,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顾所谓的面子,这才是真爱。我们唯一感到可惜的是,最适合的一对,最后却没能走到一起。
  第三,对待工作,有职业精神。晓霞大学毕业后,并没有依靠田福军的关系找工作,而是幸运的做了一名记者,当她听到南方某个城市涨大水时,她立刻就想办法要前去报道,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那座城市的现状,这时一名记者的职业操守就体现出来了。后来,晓霞因为救人而献出了青春宝贵的生命,是超越职业操守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前者很多人能做到,而后者很多人便做不到。
  晓霞,你永远是花丛中那笑的最灿烂的花朵!晓霞,我们爱你!
  3,孙少安
  孙少安是这部小说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角色。他经历的苦难并不比少平少,从十几岁起,他便辍学和父亲一起种地,供弟弟和妹妹上学。我们知道,孙少安上学时学习成绩很好,没上高中仅仅是因为家里供不起。他把他的青春全部奉献在了土地上,直到改革开放的到来,才使他的人生有一个重大的转折。他对待亲人,总有一种使不完的温情和关爱,对待工作,总有用不尽的力气和动力,对待爱情,总有倾不尽的缠绵和暖意。是的,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孙少安渐渐地成长为成熟厚重的男人了。
  孙少安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非常明朗,他能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带人和善,有魄力,有担当,思想超前,虽然是位农民,但思想又比一般的农民更为宽广。下面就来具体看看他身上的闪光点吧
  第一,思想超前,境界高。说到这方面,看过书的人应该能体会到,少安在思想上有一定的预见性,改革开放之前,双水村还处在大集体劳动的时代,农业学大寨正热火朝天的开展着。当他听说国内有地方准备抛弃集体劳动,搞生产责任制改革时,他就曾向村里提建议说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结果被田福堂等村领导坚决反对,而后来,实践证明,孙少的提议是正确的。还一个能说明孙少安思想超前的地方在他能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自己创业,结果成为一名让人尊敬和羡慕的农民企业家。
  孙少安的境界高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他开办砖瓦厂后,为了让村里的人能有点闲钱,把那些没地方工作的人招到了砖瓦厂工作,村里人问他借钱,他如果有,也绝不拒绝。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前方提到的,在弟弟的劝说下,他自己出款,修建了当地的小学,这是一般农民也是当时的企业家所不能到达的思想高度。
  第二,对待亲人有无线的关爱。他对亲人无尽的付出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为弟弟和妹妹能上学而拼命劳动,当妻子提出分家时他开始坚决不同意,曾为了这事和妻子闹矛盾,他不愿意分家。当他去看妹妹时,硬是要往她手里塞钱。当弟弟为父亲建新窑时,他主动拿出很多钱来为父亲建了一口排场漂亮的新窑。当他看到弟弟在外地辛苦的劳动时,他曾劝弟弟回去和他合开砖厂。少安对待亲情,总是看的很重很重。
  第三,对待爱情,少了一份勇气。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总以为少安和润叶是青梅竹马的一对,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两人都情投意合,润叶也主动的向少安表示自己的意思,可是,这对并不像晓霞和少平那样,能抛开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幸福的牵手。润叶是公派教师,而少平那时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加上润叶父亲的反对,少安感觉压力巨大,最终少了一份追求幸福的勇气。但这也不能全怪少安,如果把少安换成少平,我想内心足够强大的少平,也不能改变这种命运。
  孙少安,一位从土地上走出的农民企业家,尽管历经重重困难,最终你干成了让众人敬仰的大事,我们祝福你!
  4,贺秀莲
  秀莲既是一位出色的农民,又是一位出色的妻子。她勤劳能干,善良体贴,有主见,有魄力,是孙少安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她是出色的农民。不管是种地,收拾家务,还是经营砖窑,她样样出色,从书中我们就能看出。
  她也是出色的妻子。虽然刚开始提分家时我们曾对她有小小的意见,但秀莲也在成长,后来她还主动要求少安为家里的老人添衣买油的。她对少安照爱有加,如果没有妻子在后面支撑,他可能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曾记得,少安砖窑破产的那段时间,少安是精神不振,堕落不堪,这时候是秀莲的劝解和支持,才使少安有了重新开办砖窑的信心。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默默地支持。虽然秀莲最后重病患身,但我们真心的祝福她,健康快乐。
  5,田润叶
  田润叶,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她人美心善,对爱痴情,勤俭持家,乐于助人,当然最后也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润叶是由一个充满激情和憧憬的女子逐渐归于平淡安定的妻子,我们对她有无尽的同情,同情她没有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同情她在生活中照顾残疾丈夫的无尽辛苦,不过,最后的润叶是面带微笑生活着,她满足最终的结局,她都满足了,读者还能有什么遗憾呢?
  谈润叶,我们就从她接受丈夫之前和之后来说吧
  接受丈夫之前的润叶,她对爱情还是有很大的憧憬和希望的,就算是少安已经结了婚,她还是没有放弃,她曾以为,少安最后还是要和她在一起的。润叶对待他人亲切和善,对待亲人爱护理解,对待爱情充满希望。她主动追求爱情,并且也能像晓霞一样不顾世俗,喜欢上一个穷小子,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强大的外部力量。
  接受丈夫之后的润叶,她似乎从过往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时润叶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润叶了。她的话变少了,神态变得平静了,将整个人置身于这安静的世界中,平淡的过着只属于她和丈夫的小世界中,后来的她除了工作,就在家里操劳,陪伴丈夫,他们的二人世界慢慢变得和谐有爱起来的,从 她和丈夫的笑声中,我们感觉到,润叶对于她的生活是满意的
  田润叶,你既是不幸而又是幸运的,很多人遇到了不幸就此堕落沉没,而你却越挫越勇,笑对人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爱情!祝福你!
  6,田福军
  田福军,可能是所有读者尊敬和欣赏的人物,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副省长,一位合格的人民公仆。他有领导能力,干事雷厉风行,正义凛然,体恤百姓,深得人心,对人友好和善,谈到他,我们真的心生敬意。
  他在政治舞台上能力突出,不喜欢面子工程,不铺张浪费,最后仕途一路攀升,成为副省长,从他的工作情况来看,他是合格的领导者。唯一的错误就是在用人方面,他坚持用没有能力的张有智,结果使张有智领导的地区贫穷落后,这点在书中写的比较详细。
  他在生活中的事迹书中写的不多,但读完全文,总觉得田福军对工作甚是认真负责,但对待家人方面,并没有倾入过多的心思。最后田晓霞离开,我想这方面应该会触动他的内心深处,希望他能把精力稍微向家人那边倾斜一点。
  田福军,人民的公仆。愿他在政治舞台上越走越远,带给人民更多更好的福利。同时希望当今的社会中能多一些像他这般的好干部。
  以上就是此书部分人物的简单分析,只代表本人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希望没看过此书的人有机会能好好看看这本书,它能带给你很多的意外和震撼,看过此书的朋友,如果愿意,随时可以和我交流对此书的看法或者对于书中某个人物的看法。
  平凡的世界,这终究是一个让人在情感上跌宕起伏的平凡故事,这也仅是中国农村和城市生活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长篇的文字带领我们广大的读者走进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中。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情感的浓淡,人性的美丑,都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历史车轮碾压过的地方,总会留下深深浅浅地沟壑,促使着后人沿着这些遗迹不断的追寻。我想,《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这些。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故事,它可以平凡到走过那段艰苦朴素岁月的前人们仿佛再一次看到曾经生活里的自己,平凡到未曾经历过那些光阴的后人们竭力想象那个社会的美丑荣辱。不管故事的结局是否让人满意,不管故事里有多少人值得同情,不管书中的多少真善美需要我们去弘扬,也不管作者希望读者能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它。但这个构思缜密,描写生动感人的小说能带着读者畅游在陕北劳动人民那个最真实的世界中。感谢路遥!

二:[希望的世界]《平凡的世界》你读出了怎样的世界


  引导语: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
  《平凡的世界》你读出了怎样的世界
  随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名著《平凡的世界》重新成为热议的焦点。
  日前,为了了解《平凡的世界》对不同年代读者产生的影响,华商报记者设置了数个问题,分别对50、60、70乃至90后读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的了解途径、理解角度存在差异,但是小说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却深刻影响着所有读过他的人。
  50、60后:我在书里找到自己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很多并没有读过《平凡的世界》,而是通过广播听完了全书。
  钢铁厂职工郭师傅表示,自己眼睛不好,而那个时候主要都是听广播,当时《平凡的世界》都是中午播出,好几次听到难过的情节,难过得吃不下饭了。“书里的环境很像我们小的时候,也是艰苦了很久,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郭师傅说,《平凡的世界》让他既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真正有了一次人生反思。
  一位姓崔的先生说,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看过书,现在正在看这部电视剧,“我很喜欢路遥这个作家,还看过他写的《人生》。”他认为,《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反映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对人性深度进行了文学化的呈现。
  “对我而言,书中描写的很多情景是似曾相识的。”家住纺织城的张先生则称,自己很喜欢这部书,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书里的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每个人的经历又是不平凡的,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张先生指出,书中各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的人生观、金钱观都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70后:《平凡的世界》带来很多人生感悟
  “我是上大学时在宿舍看的书,读了四五遍。”已经“奔四”的陈先生回忆,当年在学校,《平凡的世界》是大学生们几乎必读的读物,“当时宿舍只有一本,看这本书基本靠抢,有人放下马上就有人拿走,轮换着看。”到毕业时,书已经翻得不像样子。
  对书中的很多人物,陈先生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孙少平。“他也因为贫穷而自卑,因为买不起好菜躲着同学最后打饭,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从没放弃学习、放弃自己的理想,应该算是年轻人的楷模了!”他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书中体现的向上向善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80、90后:不理解书中人物对生活的选择
  “我身边的同龄人很少看过这本书”,1986年出生的凌女士说,她在上高中时看过一遍,“可能是觉得距离现在的生活比较远吧。”对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生长于现代化大城市的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对书中人物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并不理解。“比如孙少平吧,为什么非得去挖煤?还有他哥哥,明明喜欢润叶,怎么突然从山西娶了个老婆?”尽管有诸多不理解,但孙氏兄弟对生活的不懈奋斗、孙少平对爱情的积极追求,她还是觉得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一读。
  而1991年出生的赵女士则说,她看过《平凡的世界》,但主要关注书中的情感经历。在她看来,田润叶要是能多一些抗争,李向前能多一些主动,孙少安能多一些气魄和胆略,或许都不会让小说总弥漫在忍受苦难、不断抗争的氛围中。
  从《平凡的世界》中学会奋斗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再次将人们带回了由小说勾勒出的那个年代。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上,一部好书,人物都是立体的,无论读者从哪个面看过去,都会引发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同样,对于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来说,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更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在平凡的世界里进行着不平凡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
  耐得了折磨就是奋斗
  目前在一所中学供职的叶先生曾经对阅读《平凡的世界》有深刻的感受。当年,他就是在教室里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看完了这部上百万字的小说,如今,很多故事情节已经记不清楚,但书中传递给他的精神力量,却一直存在。“世界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每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要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叶先生说,《平凡的世界》让你懂得,面对命运的不公,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设计人员周女士说,在求学路上,她曾经遭遇过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就是在苦闷中读了《平凡的世界》,“假如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画家董先生则指出,《平凡的世界》是比很多文学作品要有力的小说,“它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不懈的奋斗”。
  对抗逆境也是奋斗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经常能感到自己跟书里的孙少平、孙少安比起来,简直是处在不同的世界,可是,我还是受到了震撼,因为它让我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一位文艺理论硕士杨先生说,“尽管主人公在书中的成功,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什么,但要知道,他们是在努力拼搏对抗逆境后,最终获得一切,他们的经历所传递出来的奋斗精神,对我、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某商贸公司经理成先生两次阅读《平凡的世界》,在他看来,少安因为对家庭的责任心太强,以至于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才不敢去谈爱情,这些对当下很多青年来说,难以理解,但事实上,正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存在的责任感,才让情感显得那么厚重,才让一个人活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
  应该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这句话不是路遥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通过一部百万字的煌煌巨作——《平凡的世界》,传递出了这样一个声音:如果你爱生活,那就阅读吧,如果你要丰富你的人生,那就阅读吧,如果你要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那就开始阅读吧!
  在调查中,华商报记者发现,尽管上世纪70年代以前生人还更多依赖于纸质阅读,但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碎片化的浏览已经日益蔓延到各个阶层,人们的读书习惯已经渐渐让位于各种零散信息的即时收集。一位陈先生觉得这样的趋势很不好,在他看来,纸媒之外的浏览并非不是吸取知识的途径,但真正的读书,更来自于对一本书系统的阅读。
  读书是获取人生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有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电影以及在线课堂之前,书一直是积累知识、学习经验、促发联想,展开思考的媒介,而古今中外,一些有所成就、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的人,也无不是热爱读书,把阅读当做一种生活习惯的人。法国的拿破仑,从少年时代便喜爱阅读,即使后来在长途行军中,也要用骡马驮着大量书籍。著名作家雨果甚至曾因拿破仑所掌握知识的丰富程度而惊叹:“啊,他拥有了人类智慧的三倍!”
  同样,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一生也酷爱读书,即使到老年的时候,亦不停止阅读,在他的卧榻,几乎一半是床,一半是书,真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实上,阅读是成长的开始,实践是成熟的必经之路。在《平凡的世界》中,无论是孙少安还是孙少平,还是他身边每一个朴实、向上的年轻人,都非常热爱阅读,在物质贫瘠的生活中,在逆境困境的苦熬中,正是有了书籍的滋养,让他们的精神变得强大,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愉悦,与战胜自我的快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赵淑珍指出,如今,由于智能手机的存在,以及功利性学习的引导,习惯在手机上浏览碎片化文章的年轻人正在日渐增多,虽然知识不分载体,经验亦不论媒介,可疏离书籍,正在让阅读远离生活,让学习远离成长。一部好书就是一位好的老师,目前《平凡的世界》热播,正是让人们回归深度阅读,建立阅读习惯的一次良好契机。
  路遥好友谈《平凡的世界》
  它所表达的自强不息是时下年轻人最需要的
  1969年,年仅20岁的路遥因文学结识了比自己大8岁的曹谷溪,当时曹谷溪已是延川县城小有名气的文人。在随后的20多年里,两人亦师亦友,无话不谈。“路遥是生活中的穷汉,精神上的富翁。”近日,74岁的延安著名诗人曹谷溪向华商报记者表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引发了“路遥热”,希望大家更关注这部作品本身的社会意义,不要仅仅局限于演技等其他细节。
  【路遥走到哪书就带到哪】
  2月28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路遥生前的好友,著名诗人曹谷溪。1941年出生的曹谷溪虽然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但仍然神采奕奕。“1969年,我当时在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工作,有一天,路遥找到我,说自己想从事文艺创作。路遥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小伙子,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确确实实是这样一个人。”曹谷溪回忆,路遥十分爱看书,把书一卷放在手里,走到哪就带到哪。“后来我批评路遥,告诉他不能乱看书,要有针对性。路遥打算创作小说时,我就推荐他先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完后再看《牛虻》,让他借鉴这两部小说。”
  曹谷溪称,那个时候的路遥就是《人生》中的高加林,刚被罢免了职务,又面临与恋人分手,仕途和爱情双双失意。
  看到失恋后的路遥十分痛苦,曹谷溪就想让路遥和女友破镜重圆。“1970年,路遥把唯一的招工指标让给了女友,可见他对她的真情。”为此,曹谷溪介绍了与路遥女友同在一个公社插队的林达给路遥认识,希望通过中间人能让路遥和女友重归于好,但并未成功。曹谷溪未料到,后来,林达却悄悄爱上了路遥。
  【不要忽略这部作品的本来意义】
  路遥生病后,曾在病床前嘱托曹谷溪,他死后,要把他埋葬在延安的黄土山上,与生他养他的陕北高原融为一体。为了完成好友最后的遗愿,曹谷溪连着奔走3年,最后将路遥的墓址选在了位于延安大学背后文汇山的一片山坡上,东靠清凉山,西望凤凰山,山脚下有延河缓缓流过,还可以俯瞰延安大学整个校园,1995年,路遥墓落成。
  谈到最近热映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曹谷溪说:“《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这也正是时下年轻人最需要的一种精神,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路遥的原因。”曹谷溪说,时代需要路遥这样的作家及其作品,希望大家在对电视剧演员、方言、情节热议的同时,不要忽略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本来意义。
  [知识拓展]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二)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
  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三:[希望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引言: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生活的意义。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两篇《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的帮助。

  篇一:《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许多人都喜欢用“平凡”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用它的反义词——“伟大”来形容他人。的确,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们每个人只是海中的一朵小浪花,看似渺小,但并不代表不重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正是通过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以孙少平等人位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在复杂的矛盾纠葛里所展现人物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52199/

推荐访问:希望新世界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