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来源:其他公文 时间:2018-05-24 09:37:54 阅读:

【www.bbjkw.net--其他公文】

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篇一: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


  导语:公务员的考试一般是笔试和面试两种,下面是YJBYS网为您整理的公开选拔考试习题,希望能帮助到您!
 
  【公文写作与处理】
  单项选择题
  1.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 )
  A 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 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
  C 意图或主张
  D 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2.公文的作者是指( )。
  A 制发文件的机关
  B拟制公文的秘书工作人员
  C 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D 审核鉴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
  3.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 )。
  A 法人代表的名义
  B 国家公民的名义
  C 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
  D 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体结合的名义
  4.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 )。
  A 法定性
  B.权威性
  C 公开性
  D 制约性
  5.公文在执行上的重要要求是 ( )。
  A 实践性
  B 强制性
  C 时间限度
  D 指导作用
  6.指示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
  A 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B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C 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
  D 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7.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 )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D《国务院关干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8.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 )。
  A 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 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9.处置办毕公文是依据一定标准对已办毕的文件的( )作出安排。
  A 过程
  B 手续
  C 归宿
  D 方案
  10.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接受( )的领导指导。
  A 上级领导机关
  B 群众一致拥戴
  C 集中统一
  D 党的基层组织
  11.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 )。
  A 请示
  B 报告
  C 通报
  D 函
  12.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
  A 语气调表述
  B 惯用的句式表达
  C 感叹词表达
  D 无主句表达
  13.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A 都要向上级请示
  B 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 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 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14.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
  A 同级机关
  B 同一系统的机关
  C 三个以上的机关
  D 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15.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 )制发。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国家主席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16.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
  A.请示
  B通知
  C 函
  D 通报
  17.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
  A 上级机关
  B 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或机关
  C 同级机关
  D 主送机关

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篇二:2017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范围包括法定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文书;狭义的公文,仅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法定公文又称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公文。
  事务文书又称业务文书或日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计划、总结、简报、报表、记录、调查报告等。
  2.公文的特点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书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因而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公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法定作者、法定效力和特定体式。
  (1)法定作者
  法定作者,就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凡是依法建立并合法存在的,均可依据自己的职能和权限范围制发文件,它们都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的,但有时也以领导人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领导人是由法定组织通过选举、委任等法定程序产生的,以领导人名义发布公文,是代表其所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所以他们也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公文的撰拟,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有时组织写作班子分头执笔。这些草拟公文的人员,都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是机关的代言人,是受命写作的。法定作者这一特点,体现了公文高度的严肃性。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核准的组织不得制发公文,也不允许任何人假冒法定组织发布公文。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将按扰乱公共秩序罪依法惩处。
  (2) 法定效力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此外,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工具,是机关的喉舌。制发公文,是各级机关根据其合法地位行使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如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省委、省政府的文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法定效力。又如法规性、指挥性公文,其法定效力高于一般的知照性、事务性公文。另外,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有效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旧的文件就会被新的文件所代替;某项工作一旦结束,那么相关的公文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再具有现实效用。失去现实价值的公文,经立卷归档,可以发挥历史效用,以备查阅和参考。
  (3) 特定体式
  特定体式,就是指特定的体例格式,包括统一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准确性,提高办事效率,党和国家作了许多具体规定,撰制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
  公文的格式,指公文的结构要素及其编排形式。结构要素有的属于必备要素,如标题、正文等;有的属于附加标记,如秘密等级等。编排形式,包括各组成要素在页面上的安排以及用纸、字体等方面的要求。
  公文有一整套独特、固定的处理方式,这就是办文程序。如收文办理包括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等程序;发文办理包括复核、登记、印制、核发等程序。这些程序都不能随意省略或颠倒。
  3.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4.公文的类别
  公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六种,其中第一种是按适用范围划分,分出的种类简称为文种,这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有些其他类别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再行划分的。
  (1) 按适用范围分类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将公文分为15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2) 按公文来源分类
  按公文的来源,可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
  收文是指本机关收到上级、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所制发的文件。发文是指本机关拟制并向外发送的文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就具体公文而言,往往有兼类或相互转化的现象。例如,收到的上级机关文件有时需向本机关的下属机关转发,收文就转化为发文。
  按来源划分公文种类,是公文处理最基础的工作。掌握这一分类方法,方可按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的处理程序来办理公文。
  (3) 按行文方向分类
  按行文方向区分公文,是对发文的进一步分门别类,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种。
  下行文是指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属于这一类的文种最多,有命令(令)、决定、通知、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纪要等。上行文是指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文种有报告和请示。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往来的行文,最常用的是函。
  从绝大多数文种看,行文方向都是固定的,如请示、报告只用于上行文,决定、通报、批复只用于下行文。拟稿时必须按行文关系正确选用文种,不能相互混淆。
  在公文实际运行中,有几个文种的行文方向也不甚固定,有一定灵活性。如意见既可作下行文,也可作上行文或平行文使用;通知以下行文为主,有时也作为平行文发送给不相隶属的机关;作为平行文的函,偶尔也用于上下级之间询答或联系一般事宜;纪要除了下行外,也可以上行请求批转或平行送达不相隶属机关起知照作用。
  (5) 按性质作用分类
  按公文的性质作用,可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通联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六种。
  法规性公文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制发的、对人们或组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作出规定的公文,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这类公文往往以命令(令)、公告、通知等形式发布。
  指挥性公文是指上级机关根据法定的职能权限,对下级机关宣布决策,部署工作,实施指挥、协调和管理的公文。主要文种有命令(令)、决定、通知、意见、批复等。
  报请性公文是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示问题、请求审议的公文。主要文种有报告、请示和议案。
  公布性公文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或公开张贴等形式传递信息、告知事项与要求的公文。主要文种有公告、通告、通报等。
  通联性公文是指机关或单位之间相互联系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的公文。常用的文种是函。
  记录性公文是指记载会议情况、归纳会议议定事项的公文。常用的公文是纪要。
  (6) 按保密程度分类
  保密公文是指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内容,需要控制知密范围、知密对象的公文。按涉及机密的程度,保密公文分为绝密件、机密件、秘密件三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文件的保密性质会有所变化,有些密件可能会成为普通文件。
  (7)按办文时限要求分类
  按办文时限要求,分为特急件、急件和平件。特急件是指需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的文件。急件是指需迅速传递办理的文件。平件是指不需要紧急办理的文件。前两类文件,合称为紧急文件。紧急电报则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四类。平件是与急件相对而言的,急件固然要先办,而平件也不允许拖拉积压。
[2017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1.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2.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
4.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构思技巧
5.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6.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集锦
7.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行文规则
8.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9.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10.公文写作的公共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篇三: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小编收集了公文写作,欢迎阅读。
 
  一、公文的主要文种: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公文文种的选择根据:一是行文目的,二是发文机关的职权,三是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文种选择不当,混用文种,生造文种等。
  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在公文撰写中,容易出现“请求批准函”误认为就是“请示”或“报告”文种,在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使用“请示”或“报告”,是欠妥的。“请示”与“请求批准函”有严格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类型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函”是平行文。
  二是主送机关不同。“请示”的主送机关是具有领导、指导关系的上级;“请求批准函”的主送机关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单位。
  三是内容范围不同。“请示”是请求批准、指示;“请求批准函”是请求批准某项职能事项。
  四是行文语气不同。“请示”的用语应尊敬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函”应互相尊重。
  五是办复方式不同。“请示”的事项由上级机关批复下级机关;“请求批准函”的有关批准事项由受文单位复函(审批函)。
  (三)报告与总结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07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07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四)意见与建议
  “意见”是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可用于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受文单位参考;作为下行文,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这里着重谈谈作为下行文的“意见”文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往往将“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某某单位2008年XX工作打算”或“工作安排”、“工作计划”等,都是欠妥的。“工作打算”、“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不是公文文种。可直接使用下行文的意见文种,规范的标题应为“某某单位关于2008年XX工作的意见”。
  (五)通告与通知
  “通告”是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种,其主送对象是不确定的。如:“某某单位关于XX的通告”。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的公文文种,是平行文、下行文,主送对象是确定的。“通知”在行政机关公文往来中使用较多,如会议通知、转发性通知等。转发性通知应注意标题臃肿的问题。
  二、公文格式
  (一)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比如:“绵阳市财政局文件”。
  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没有文头纸的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问题,平行文、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2行向下依次标识。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入,经常出现使用“()”或“【】”或“[]”。文件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三)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左右空格不对,使用字体不对。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四)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经常出现分行没有注意词意完整,比如“关于加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在“专项”处分行,正确的分行应在“资金”后;使用字体字号错误,有的没有用2号字,有的没有用小标宋字;行距不对,有的距离过大,有的过小。
  (五)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7812/

推荐访问:《公文写作》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