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强军纪录片心得体会_刘华清纪录片心得体会

来源:军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8-13 11:30:05 阅读:

【www.bbjkw.net--军训心得体会】

如今,我国核潜艇交接入列,国产航母研制正在加速推进,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快速提升,中国正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强大的时代。而看着祖国强盛的刘华清,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作为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刘华清用一辈子的光阴,书写了中国现代海军的强军传奇。以下是范文网在线www.01hn.com 分享的刘华清纪录片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刘华清纪录片心得体会1

  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和国的上将、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虽没有九死一生的赫赫战功,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疆场传奇,却写就了一个军人的辉煌人生,实现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和人民军队前途命运的完美结合。在刘华清诞辰100周年之际,曾担任其秘书工作的姜为民同志历时十年,完成了《刘华清年谱》的编纂工作。机缘凑巧,我有幸担任了这部年谱的责任编辑,由此走进了刘华清的光彩人生。

  《刘华清年谱》分上中下三卷,共计130余万字,以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和刘华清的工作日记等文献材料为主要依据,同时又使用了其他文献和访问材料,丰富、翔实、完整、准确、权威地记录了刘华清从1916年诞生到2011年逝世95年间的生平、业绩,全面反映了刘华清的革命生涯、历史贡献、重要思想观点和崇高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发展建设的光辉历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汲取我军改革、建设和发展经验都有重要意义。

  在《刘华清年谱》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华清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关键的步子上,他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登上了人生理想的峰巅。

  从1929年开始,13岁的儿童团长刘华清就在故乡湖北红安这块革命的热土上走上革命的道路,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4年,18岁的刘华清被任命为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于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长征出发前夕,他写下了“决心抛去一切留恋,革命到底”的誓言。长征路上,在独树镇战斗中腿负重伤,组织上明确伤员可以就地安置,但他态度坚决地说:“给100块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中。”更可贵的是,在长征途中,19岁的刘华清和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一起,共同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传诵至今的军歌。

  1954年8月,38岁的刘华清坚决服从中央军委命令,前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具有专业化、现代化知识的高级科技领导干部。刘华清的这次留学经历为他后来走上海军和军委领导岗位,尤其是在领导军队装备科研和海军整体改革、建设和发展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期间,邓小平对他说:“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这样,66岁的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回到了他“三进三出”的海军。他对自己说:“今后的日子,我将竭尽所能,率领海军将士,医治伤痛,强壮自己,以新的姿态走进海洋,完成国家重托。”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查找问题,辩证分析,对海军的改革和发展战略提出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从沿岸型向近海型转变等前瞻性的决策建议。再比如,他力主发展航空母舰,强调“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海军能遂行海上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核心”;他主持起草了关于加强南沙防卫的建议,参与指导了南沙的斗争,指导完成了设置海洋观测站、修建机场等重大任务。

  连刘华清自己也不会想到,他人生道路最出华彩的竟然是在古稀之年。在《刘华清年谱》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1989年9月4日这一天,邓小平主动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提名刘华清任副主席等人事方案。邓小平说:“刘华清身体好,知识面比较宽,解放后一直搞国防工业、搞科技装备,在苏联还学习了好几年。他懂科学,搞卫星、导弹都参加过,是荣臻同志的主要助手。选这么个人当军委副主席恐怕比只看资格好。我们军队中老干部四方面军的占大多数,这个副主席要是四方面军的。刘华清同志是四方面军的,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年轻力壮一点的,身体好,是能听党的话的。当然听党的话的人很多,但是他的条件都具备。”在11月9日举行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73岁的刘华清正式出任军委副主席。他没有辜负党中央和邓小平的重托,没有辜负全国人民和全军指战员的期望,认真履行职责,直至1997年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军委副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出。诚如他自己在回忆录中所言:“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

  春华秋实,海晏河清。刘华清几乎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为理想信念奋斗了一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经历了艰苦的鄂东北游击战争和艰难的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年代,刘华清随一二九师坚持对日作战,曾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领导下工作。解放战争中,刘华清创造性地采取火线入党、火线记功、火线整编等方式激发官兵斗志,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取得多次战役战斗的胜利。进军大西南后,他探索创办正规军事院校、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军政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海军正规化建设和国防科研方面继续探索,主持编写修改海军条令条例和教材;出任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白手起家,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舰船科研发展路子。“文化大革命”中,他受不公正待遇,依然保持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组织领导过水上、水下、空中等各种兵器装备的研制和决策。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过程中,他冒着风险毅然拍板,告诉科研人员“技术上你负责,其他问题我负责”,表现了他矢志强军、献身国防的使命担当。人生的每一步,刘华清都走得光明磊落,走得踏踏实实。

  在军委领导岗位上,刘华清勇于开拓、锐意改革,提出“加快和深化军队改革,一要坚决,二要求实,三要听指挥”;强调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在战略指导上突出威慑、慎战、自卫,在战役战斗上要积极运用和发展攻势作战思想,夺取战争主动权。而在我国独立自主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攻坚时期,他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关键阶段做了大量工作。刘华清洁身修德、清廉自律的品格也是他人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品质。他对跑官要官现象深恶痛绝,说:“如果我们的干部提升要靠跑靠要,风气坏了,军队还有什么希望!”他律己严格,自己唯一的弟弟一生务农,“三推亲人”的故事在家乡传为佳话。

  “最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这句话正是刘华清以他苦难辉煌的人生给我们的最好启示,他的人生道路也让我们更懂得这样一个真理:一个人、一个革命军人,只有把自己个体的命运与民族、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天地才会广阔,生命才会辉煌!

  刘华清纪录片心得体会2

  刘华清,上将,有“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美誉。

  这位出身放牛娃的“布衣将军”,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要职,后成为军委副主席。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军歌的歌词改编就有刘华清的功劳。

  连夜刻印“出发宣言”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华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下来时,刘华清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出了整整70年的心血。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作为原红二十五军老战士的刘华清上将,接受采访时在回顾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有关情况时,也给了这段历史一些重要的补遗。

  河南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当年的军部旧址何氏祠,如今已改造成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当时刘华清只有18岁,担任军政治部宣传科长。

  红二十五军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开始长征。据刘华清生前回忆:“这支部队的长征很特殊。自从撤离鄂豫皖苏区,就一直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连遵义会议都不知道,成了一支独立作战的孤军。直到1935年7月,才得知中央红军的消息。”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展示了一幅手工刻印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这是刘华清当年亲手刻印的。

  1934年11月15日,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把鄂豫皖省委发布的《出发宣言》原稿交给刘华清,要求他快速刻印,多印一些,发给部队,出发前来不及发,就边走边发。《出发宣言》主要内容是强调当时中华民族危机深重,宣布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北上抗日宗旨,号召全国同胞,不分政治倾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号召国民党军队与红军订立协定,共同抗日。刘华清连夜完成了刻印任务。

  当问及“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都经历了哪些战斗,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哪一次”时,刘华清说:“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哪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开始是先向西挺进。当时,国民党军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已麇集在鄂东北,正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围。我军适时而主动地实施转移,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3个团的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河南境内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几个地区布置了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途中。

  红二十五军人数虽少,但武器装备好,弹药充足,战斗力很强,指战员们都是经过多次战斗考验的骨干,个个能征善战。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非常战斗化,说走就走,说打就打,全军随时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姿态。“11月17日,我军在一个叫朱堂店的地方突破敌人阻拦,当晚趁夜暗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鉴于该地区距平汉铁路和汉水较近,机动范围狭小,加之敌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发展,遂掉头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区转移。”

  血战独树镇死里逃生

  长征第10天,独树镇之战,关系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那一仗,刘华清负了伤,死里逃生。

  当时已是11月下旬,寒流南下,气温骤降,而红军指战员却衣着单薄,粮秣不给。但部队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顶风冒雪,向北突进。26日下午,我军正准备从方城独树镇附近越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预先抵达在该地区的敌一个旅和一个骑兵团的阻击。同时敌“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1个师又随后紧追,形势相当严峻。而那天的气候条件又极为恶劣,我军发现敌人较迟,一时陷入被动。衣服被雨雪浸透,饥寒交加的战士们手指都冻僵了,有的枪栓也被冻住了。敌军乘机发起冲击,并分兵从两翼包抄,情况异常险恶。“在这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发出‘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使我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

  吴政委的举动让刘华清热血沸腾,刘华清也举枪高喊:“冲啊!”冲着冲着,刘华清觉得左腿被重重敲了一下,身子一歪就倒了。爬起来一看,左腿踝骨上侧被子弹打穿一个洞,鲜血直流。“当时也不觉痛,还要冲。但刚一站起又摔倒,被后面的人抬了下去。”

  经过一番恶战,我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负伤的人不少。刘华清说,自己的伤经过处理,血止了,也不那么痛了,但不能走路。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部队行动极为困难。但数倍于我的敌军仍在附近,天亮后必将发动新的进攻。因此,军领导果断决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带领部队迅速脱离危险区。紧急集合的命令一下,大家都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又顶风冒雪踏上征程。

  “这次战斗后,为了使部队迅速摆脱敌人,军领导决定让我和部分伤病员留在当地养伤,可是我不愿意离开部队,说‘拖着伤腿走可能会死,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坚决要求跟随大部队转移,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才同意让我骑马走。”靠了那匹小马,刘华清跟上了部队的转移。刘华清一直很感激戴季英和那匹小马。

  弥足珍贵的油印传单

  1934年12月,部队来到鄂陕交界的郧西县,领导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彼时,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军部驻扎在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老街,在鄂陕边的郧西、镇安等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成立农会,逐步建成了鄂豫陕苏区。

  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不到半年,作战上取得了一连串胜利。红二十五军很快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发展到2000人,还成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作为宣传科长,刘华清创办了《战士报》。晚年,刘华清回忆:“从筹稿、编辑到刻印都要管,还要负责起草文件、拟定标语口号、组织布置群众大会等等,还让我管政治部的宣传队,管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虽然忙累,但很起劲。新苏区的创建很不容易。给养不济,生活异常艰苦。我们及时把部队的好人好事收集起来,在报上刊登。为配合群众反抗捐税的斗争,我们又在报上提出抗捐、抗债、抗粮、抗夫、抗丁的‘五抗’斗争口号,积极配合宣传。”报纸虽然简单粗糙,但很及时,富有战斗力,对新苏区创建起了积极作用,成为全军上下关心的报纸。

  12月10日,由郑位三撰稿,吴焕先政委审稿,刘华清又亲手刻印了《什么是红军》的油印传单。传单上写道:“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工人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驱逐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工人、农民管理政权的苏维埃政府。”还写道:“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民、贫民、士兵出身,所以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里面不要豪绅、地主、资本家当兵,因为他们是剥削压迫穷人的。……不过,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也是穷人出身,所以红军欢迎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加入到红军中来……”

  《什么是红军》传单大约相当于16开纸张大小,油印字迹工整,笔画有力,全文大约400来字,把红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及有关政策讲得十分明确。

  日后,这张传单被发现之初,未能认定究竟出自谁的手笔。后辗转找到刘华清,经他确认,是他亲手刻印。

  这份“镇馆之宝”流传下来并非易事。原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郧西县时,关防乡二天门老街的李玉才参加了红军。1935年5月,家人报母亲病危,经组织批准,李玉才回家探望。同时,他带回了一张红皮纸油印的《什么是红军》的传单。他将传单交给妻子刘玉英,刘玉英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她知道这是红军发的传单,决心保存下去。

  白色恐怖的艰苦环境中,为逃避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的搜查,刘玉英将传单包了又包,小心翼翼藏到墙缝隐秘处。刘玉英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只要红军在,穷人就有希望,就有出头的一天。1947年冬,穷苦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随着郧西的解放,穷人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1981年9月,刘立英将这份珍藏了46年的传单交到了郧西县档案馆。这张传单弥足珍贵,是红军长征英勇征战的缩影,也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真实写照。

  “布衣首长”的家国情怀

  言及家乡,这位大别山之子把思绪带到了儿时。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大悟吕王镇刘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家乡,他曾任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记。从他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虽离他很远很远,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家乡的“情圈”。他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于是他第一次回故里只得用中国人最传统的礼节上坟祭奠,表达个人的情愫。“那一年回老家,一块参加革命的同乡人大多不在了,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世了。”一切物是人非。

  刘华清不到13岁参加革命,一走就是几十年,杳无音讯。母亲思儿心切,白天站在大路边眺望,夜晚坐在床边哭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老人家眼睛哭瞎了,身体拖垮了,不久含恨去世;父亲领着全家艰难度日,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在三年困难时期与世长辞在家的兄弟怕影响将军的心情和工作,没有写信告诉他,当然他也就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刘华清每次回故乡,总要到父母的坟前走一走,以示怀念。

  采访中,刘华清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凡是老同志逝世,只要发来讣告,他都发唁电、送花圈,在京内的,能参加遗体送别的,他一般都设法去。“这是一种友谊、情感的表达。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

  刘华清纪录片心得体会3

  他是探索大国海军战略的追梦者,也是国防装备现代化的开拓者。被称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的刘华清,曾立下的一句铮铮誓言:“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而他,的确信守军人的誓言,踏踏实实地做到了!

  就在前不久,纪念刘华清诞辰100周年的九集文献纪录片《刘华清》刚刚在央视1套播出,引发观众的巨大关注和反响。有年轻观众评论称:“透过电视镜头,我们能真实感受到他满腔热血的一生”。

  伴随着纪录片的热播,一张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刘华清参观美国小鹰号航母的旧照也在微博上疯转——因为美军保密规定不让近距离观察,于是年过六旬的刘华清,为了多看一些航母构造,就伸长脖子垫起了脚。老将军那专注渴望的眼神,透露着他对国产航母的期盼。而如今,中国航母早已正式开启实战化训练新阶段。有网友感慨:“30年的今非昔比。一句岁月静好,是有多少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历时四年打造一部“现代海军之父”的传奇

  2011年1月14日,一个还没有下雪的冬天,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5岁。这个在10月1日出生的与共和国同一天生日的老人,注定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刘华清,13岁就加入红军。这位从大别山到中南海的“布衣将军”,在其主政海军期间,因为推动航母发展,被誉为“中国航母之父”。今年为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2016年12月12日-16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9集大型文献电视片《刘华清》在央视一套晚间播出,一下子让无数观众追忆起这位一代海军之父来。

  这部引发观众和网友热议的纪录片,光是采访、拍摄、剪辑,八一电影制片厂就花了整整四年时间。一部纪录片,花四年多时间来摄制,这在中国纪录片史上也很少见。这一切,都因为大家对刘华清的敬重和景仰。从“三进海军”到“走向深蓝”,从“铸造蓝盾”到“经略海洋”,从“砺剑空天”到“重任在肩”,从“不辱使命”到“为了和平”,直到上周五最后一集“大山之子”,整整五个夜晚,九集纪录片,看得大家热血沸腾。

  其实光是剧本创作,就用了3年零3个月时间,先后有3名撰稿参与其中,一共进行了38个版本的修改打磨;共收集整理了1920个小时的素材,其中八一厂独家所有,从未披露过的珍贵资料占一半以上。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采访了61位军地高级领导和军工行业顶级专家;行程28000多公里,并到全国34个地区的67个军地单位进行了实景拍摄。最终真实、客观、多层次、多角度地还原了刘华清的一生。

  三进海军,刘华清与中国海军的不解之缘

  纪录片的伊始,时间回放到了1982年9月1日。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刘华清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出席了这次盛会。3天前,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刘华清为海军司令员。邓小平曾当面嘱咐他说:你还是回海军工作。海军的问题不少,要整顿!

  “十二大”闭幕后,刘华清正式上任,成为人民海军创建以来的第三任海军司令员。这一年,刘华清66岁,名副其实的“老将出马”。这是他第三次到海军任职了。第一次是1952年2月,从陆军转入海军;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69年2月,从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职位上调到海军,被安排到司令部下属的“造船办公室”当主任;第三次便是这一次。海军机关和部队因“文化大革命”遗留的问题很多,派性斗争严重,因此邓小平说“要整顿”。他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使命。

  事实上,在担任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之后,刘华清立刻与海军党委一班人在海军进行全面整顿,果断处理了历史上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消除派性,增进团结,使海军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他着眼建设强大海军,强调增强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经略海洋,提出并确立了中国海军战略理论,提出了海军作战方针和海军装备发展方针。曾经有过统计,刘华清在担任海军司令五年期间,大小进行了70多项改革,这些改革及其成果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还在影响规范和推动着海军的发展。

  他还率先把目光投向事关海军长远发展的战略指导问题,为绘就海军现代化宏伟蓝图谋篇布局。他提出的“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明确了海军作战方针和海军装备发展方针,是我军第一个军种战略。他在组织制订《海军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基础上,通盘考虑海军“七五”“八五”“九五”规划,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十五年向前跨一大步”的远景规划,组织编拟了《2000年的海军》,为海军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难怪多年后,大洋彼岸的美国海军战略研究专家杰弗里·戈德曼在一篇题为《中国马汉》的论文中写道,影响中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有两个分水岭事件:其一是海湾战争,“但从长远来看,鲜为人知的更有意义的,是1982年任命刘华清上将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

  “花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核潜艇15年就成了

  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刘华清的戎马一生,那么“科技”与“海军”,或许最能精准体现。科技上的最大功绩,要算他在“文革”期间临危受命,以国防科委副主任之职,拍板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发。而铸剑一支强大的海军,发展核潜艇与航母,则是他传奇一生中最挥之不去的梦想照进现实。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海军建设提供过一些援助,但在核潜艇研制上,苏联方面拒绝提供任何帮助。1958年,国家正式批准研制核潜艇。同年中国国防科技代表团访问苏联。代表团本来想去参观一下苏联的核潜艇,可是,苏方不但没让参观核潜艇,连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上的核动力装置都没有让看。

  1959年国庆节,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率团访华。中方提出希望帮助中国研制核潜艇。赫鲁晓夫傲慢地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毛主席。事后他说了一句豪情万丈的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从1962年开始,刘华清就开始参加和领导了核潜艇工程的研究发展工作。他亲自抓核潜艇的外形设计、潜艇与导弹部结合处设计等许多技术细节。1966年刘华清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后,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工厂和科研单位陷入混乱,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刘华清深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马虎不得,这是关乎战争胜负、国家安全的大事。他自觉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促成以中央军委名义下发《特别公函》,强调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冲击国防科研生产现场,不准以任何借口停工、停产,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即便是经历国民经济遭遇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年代,刘华清也从没有放弃过制造核潜艇的决心。1971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首航,时任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主持了首航领导小组会议。1974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并举行了庄严的军旗授旗仪式。在短短15年内,人民解放军进入了拥有核潜艇的时代。

  1982年,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成功,在国际上引起巨大震撼。美国《海军学会报》评论指出:当中国宣布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变得十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以海洋为基地且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

  六旬老人30年的的中国航母之梦

  然而,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态势云诡波谲,美、苏、英等大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海洋争霸的冲击波。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爆发,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出占当时英国三分之二的海军力量组成两个航母编队,直奔南大西洋,与阿根廷展开一场争夺马岛主权的海上大战。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为争夺海洋霸权展开了新一轮较量。身为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敏锐地意识到:一个人类全新世纪——海洋世纪,正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在刘华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时,他的办公室内常年悬挂着这样两幅地图。其中一幅地图上,围绕着中国的几重“岛链”,被用非常醒目的方式给标注了出来。这些“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军事对抗的产物,也是横亘在中国走向海洋强国道路上的道道锁链。他常常驻足于地图前,长久地沉思不语。他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说:“海军战略涉及海军建设的顶层设计,发展有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项装备,不仅是为了战,平时也是为了看,看就是威慑!”

  1980年,刘华清访美,考察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圣迭戈海军基地的“小鹰号”航母。那一年刘华清62岁,面对几十层楼高的航母,这个已过花甲的老人并不畏惧,一层一层爬楼,一层一层仔细参观,他特别留意航母飞行起降的弹射与阻拦技术设备。这一次,他真切认识了“海上巨无霸”的庐山真面目,也使刘华清更加坚定了中国海军要搞航母的决心。

  1984年在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刘华清首次公开提出:“航空母舰总是要造的”。在此后召开的多次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上,航母问题被反复提及,他特别强调:“我们搞航空母舰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用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海洋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我们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将彻底发生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军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如今,我国核潜艇交接入列,国产航母研制正在加速推进,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快速提升,中国正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强大的时代。而看着祖国强盛的刘华清,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作为中央领导人中最早有海洋意识的人,刘华清用一辈子的光阴,书写了中国现代海军的强军传奇。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34955/

推荐访问:纪录片榜样心得体会 火种纪录片心得体会 警示片心得体会 军训心得体会 廖俊波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体会 纪录片榜样2心得体会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