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下一句_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三篇

来源:中国梦作文 时间:2019-08-03 20:30:10 阅读:

【www.bbjkw.net--中国梦作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三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一

  应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系张晓贵教授的邀请,日前参加了该院承办的“国培计划”中的安徽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的一个“校长论坛”活动。接受并答应张老师邀请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个论坛的形式和具体要求,所以事前也没有准备。到了现场之后才知道是受邀五位校长轮流发言,主要是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谈谈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每一个人发言限时30分钟。由于我是被安排在最后一个讲话,所以还有时间思考我的讲话内容,正好7月份参加了合肥市初中数学教师培训基地在南京的学科专业培训,对数学教师的成长有一点思考,并且还为此撰写过一篇博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的发言的内容,原打算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积累,研究,但由于时间限制,实际上只讲了其中的第一部分——学习,本文的题目《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是现在才确定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要我们牢固树立并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只有当教师坚持不断地学习时,也才能教育孩子们热爱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地球只不过是一个村庄,而且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都是海量性的快速更新,虽然说“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未必在所有方面超过自己的学生,而这一点现在更是成为了一种必然,但是,既然身为教师,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对这些急剧更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否则,师生之间就会被我们教师自己分割开来而无法沟通,既然做不到有效沟通,则教育就不可能有效果。所以学习就成为了教师的必然选择。

  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师群体并非社会精英人群。这个理由我们首先可以从高校招生中得到一点证明。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的高校招生中,成绩最好的几乎没有人去读师范类院校,即使像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类的高校的学生,也都是在他们这一类人中成绩较低的,更何况这些高校现在也都是综合类大学,学生也并非都是学师范教育的。其次,师范教育类高校的毕业生们,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中,能够另谋职业的都已经另择高枝了,除非万不得已。再次,就算万不得已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这里所说的是行业而非职业,因为他们随时准备走人),也受不了当下的教师职业的清苦寂寞、低收入低地位的状况,一旦有机会,则立即走人。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教师群体并非社会精英。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又认为,教师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就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其中的道理,我想我们不难理解。即使我们不难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很下一番功夫才行。实现教师的专业成的途径很多,但是都离不开学习。可以说学习是成长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只能是一辈子的“教书匠”,同时还总是担心自己的饭碗是否能够端得稳。

  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也很多,比如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自己的方法。一个好的教师需要博览群书。读自己本学科专业的书,既要有理论方面的,也要有实践方面的,一般的教师大多属于经验型的,限制他们专业发展的,往往就在于缺乏理论支撑,所以,即使有经验,没有理论支撑的教学实践多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课堂教学的效果难以提升,只能长期停留于经验层面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专业成长。读教育类的书,同样是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践,因为任何一个教师的职责都不是只是教授本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必须有育人的份内的职责,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是“育人为先”,比如教育学类的书,告诉我们教育方法;心理学类的书,教会我们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教学论类的书指导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论类的书引领我们学会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心理、学习经验等方面学习方法。上述两大类的书应该说都属于教师专业内的书,是做一个好教师必须要经常阅读的,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应当博览群书,也就是说还要读一些非教师专业方面的书,比如文学类的,特别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因为,不论什么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素养并非专属于语文教师,尤其是我国的悠久的传统优秀文化;比如科技类的书,即使是人文学科的教师,也应该了解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当下社会流行的,因为要教育学生,首先是要能够和学生沟通,要想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那就必须了解孩子们的话语系统。我们所说的读书,当然包括订阅书刊杂志,这其中的内容,应该说是最前沿的。

  学习的途径还有积极参加培训。其实,参加有组织的培训是非常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能够在培训中给我们开设讲座的应该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有的还是大家、学者,他们所讲的内容,要么是自己长期经验的积累、总结、提炼,要么是自己研究的成果,用一个半天去聆听一场有水平的讲座的收获,不亚于阅读了一本专著、与专家的一次对话的收获。现在的培训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选择社和自己的,多参加、多互动、多思考、多积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途径还包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比如听课、主动上公开课,当然,听别人的课也好,自己上公开课也好,一定要进行评议,这些最具实践指导价值的学习方式。

  学习要有计划。学习的途径显然不止于以上所列,但不论何种,我们都应有一个学习计划,既要有一年的学习计划,也要制定一个三年或五年的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要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相匹配。也应当及时自我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制定并执行计划是克服懒惰和随意性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教师的学习不是想起来就学一点,想不起来就不学习的。学习需要坚持,教师的学习不应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谁能够坚持学习,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二

  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后记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

  “在生活中,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我送给学生的一句话。可是,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却是在和孩子们学完这篇课文之后。

  我的读书笔记上曾抄录着这样一段话:“降低学习难度除了分流外,还有三种基本途径可以使学习难度降低。其一,是通过激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兴趣,使难度下降;其二,让学生与生活经验和现实需要相联系,使难度下降。这光靠读书不行,要通过实践,在“做中学”;其三,通过探究提高学习能力,使难度下降。”没想到,短短的几句话,竟会让我的课堂教学在迷途之径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教学完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的二至五自然段后,我提出了“‘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这个早在老师们备课时,就统一了口径的问题。没想到问题的提出,却让师生对话好似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孩子们面对这个问题颇感为难,回答牵强。该怎样做,才能把孩子们带上这个台阶,然后继续往上带呢?我的大脑就像一个已经上了高速公路无法停歇的汽车,在让孩子们分角色读课文的这段时道上飞速行驶,找寻路径。到底该联系怎样的生活实践和现实需要,才能降低难度,垫好这个台阶?当我逡巡的目光,再次触碰到孩子们桌面上的字典时,一个新的问话方式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当孩子们分角色读完二至五自然段后,我立刻改问道:“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无字词典’在哪里了吗?”这一次,答案随后呼之即出:“就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里”、“在大自然里”。

  跨过了这层台阶,学生顺利学完前八个自然段之后,对“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就有了自己精彩独特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述。陈子威说:“骄阳似火,就是夏天太热了,地上像下了火,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间里不敢出来。”赵宇杰说:“烈日炎炎,树叶都像烧烤时,吃的肉片一样被考焦了。”看着插图上描绘出的“惊涛拍岸”,魏孟捷说:“海浪像巨人的大手,拍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了很大很大的声音。”李笑彦说:“浪花拍打着岩石,大海里像发生了大地震一样,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声音。”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生活真的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字词典”,学会了用心查阅,你的脑袋里就像长了钩子似的,它里面蕴涵的点滴知识都会在不经意间,被你一一钩连串起,达到触类旁通。

  读完课文中爸爸最后说得那段意味深长的话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进行了比较、探究。我问孩子们:“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它?”张景嘉发表的独到见解,让我和同组的老师们都自愧不如。她说:“有字词典就那一本,里面的东西太少了。你不能去哪儿都带着本词典,多不方便呀!”当我肯定指出“无字词典”内容更丰富,使用更方便后请她坐下时,她却急着补充说:“还有一点我没有说完。有字词典里一个词语的意思写得都一样,大家查到的都是一样的,没什么意思!可是‘无字词典’学会查了,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了。”课后想想,学生能说出这样的答案,说明这个孩子真正用心去琢磨了。她的话让我再次忆起了王能智老师说的:“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解放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把手放开,把脑放开。这里的把脑放开,不是说要动脑筋,而是说要让学生自主地思考。”

  细细品读王能智老师的话令人深思。要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老师必先进入一个琢磨的教学状态。琢磨什么?怎么琢磨?答案应该就在我们身边的这本“无字词典”里,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生活和热爱生活。只要我们学会了用自己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寻觅、解读,假以时日,学问也就不着痕迹的浑然天成了。想想我们的语文课,如果都能让孩子们从内部释放出求知的热情、琢磨的能量和探究的潜质,那又该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境界呀!

  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案三

  《处处留心皆学问》班会的教育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不会留心周围的事物。比如:学生上学、放学天天从大路经过,道路两旁有许多商店,比如“百姓超市”“春旭超市”等等,可在写作文时,有的学生就写成“百星超市”“春许超市”等,另外,我们许多孩子家在农村,许多家门框上都贴着对联,可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题,请写出一副对联,很多学生不会写。把“麦子”看成“韭菜”的学生太多了,这些例子都说明学生平时没有留心周围事物,所以我开了这节心理教育班会课, 让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在生活中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习惯,做到眼勤、耳勤、嘴勤和心勤。通过这节班会课,结合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我觉得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课堂中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树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信念,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仅凭这样一节班会课,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也需要教师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多布置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多进行练笔,我想,多种渠道齐下,学生一定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420380/

推荐访问:事事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500字 处处留心皆学问下一句 怀疑与学问教案 剪枝的学问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购物的学问教案 撬棍的学问教案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答案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教案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例子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理解 留心处处皆学问故事 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含义 处处留心皆学问阅读 处处留心皆学问微课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