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窃履翻译]疑人窃履文言文翻译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5-17 09:42:36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疑人窃履文言文翻译篇1:《傅永发愤读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①寻:不久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9.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有友人与之书( )而不能答 涉猎( )经史
  10. 对画线句“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永)邀请洪仲,洪仲十分谦让,不让他报答。
  B(傅永)请教洪仲,洪仲重重地责备他,不替他回信。
  C(傅永)请求洪仲,洪仲最终让步,不报复他。
  D(傅永)请示洪仲,洪仲坚决推让,不为他报信。
  11. 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2分)信件 粗略的阅读
  10.(3分)B
  11.(4分)侧面表现傅勇发愤读书的效果(2分),突出读书能使人增长才干的主题(2分)。
  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疑人窃履文言文翻译篇2: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导读:这是唐代人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为江西江州司马后,同好友元集虚等十余人一起游览江西庐山大林寺时所写的一篇记游散文,几乎是他写《琵琶行》同时。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原文]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③,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⑤,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⑦一世界者。因口号⑧绝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⑨,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⑩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⑾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日:“此地实匡庐⑿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⒀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选》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②历:经过。③穷远:十分僻远。④于是:在这里。⑤华:同“花”,此作动词,开花。⑥聚落:村落,村庄。⑦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⑧口号:随口吟诗。⑨芳菲:花草,此处泛指百花。⑩长恨:常恨。(11)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分别指唐代比部郎中萧存、户部郎中魏弘简、右补阙李渤三人。李渤,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曾提及。(12)匡庐:庐山。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隐居庐山,故有此说。(13)曾:还。(14)迨:至,到。(15)垂:将近。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答案】 9.B(2分)
  【解析】此句意思为: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匡(kuāng)庐的意思为: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里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应选B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华(        ) (2)造(          )
  【答案】1 0.(1)开花(1分) (2)到(或“往”)(1分)
  【解析】(1)华在初中文言文中不常见哟,《淮南子·时则训》的“桃李始华”肯定想不到,但想到一个成语:华而不实了吗?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2)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此中“造”译文为:到,往。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答案】1 1.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解析】环:环绕,围绕,这应是一个得分点,句意也是一分吧。清、苍、短、瘦用组词法去组词,同现代汉语没有太大的区别,瘦要注意翻译。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答案】12.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2分)
  【解析】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将此句翻译一遍就可以了。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
  13.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案】1 3.(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2分)
  【解析】此题不难,失分的原因就是有的考生只写了一点,此次中考文言文总体不难,去做一下延伸习题吧,这是一期杂志上的,我把它挑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参考译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三人游览人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赏析】
  这是唐代人诗人白居易在被贬为江西江州司马后,同好友元集虚等十余人一起游览江西庐山大林寺时所写的一篇记游散文,几乎是他写《琵琶行》同时。作品以游踪为线索,重点描绘了大林寺独特的景致:粗笔勾勒“清流苍石,短松瘦竹”,细笔刻画“山桃始华,涧草犹短”;用“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写出其总体特征;用“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突出其地域特色。接下来的一首七绝,作者以奇妙之笔抒写情致,把诗人游赏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你看,在平地桃花已凋落的季节,山寺的桃花却开得异常繁盛。看到花落,我常常怨恨春天归去没处寻找,谁知它竟然转到这人林寺中来了!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文章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感叹:如此胜境,又临近人路,竟然人迹罕至,可见世人是多么热衷于追名逐利而无暇欣赏美景啊!读到此处,人们才知本文旨意。
[白居易《游大林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柏林寺南望》阅读答案
2.白居易《暮江吟》阅读训练答案及赏析
3.《观刈麦 白居易》阅读答案
4.夜雪 白居易阅读答案
5.白居易《采地黄者》阅读答案
6.白居易夜雪阅读答案
7.冯山《山路梅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8.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9.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10.《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疑人窃履文言文翻译篇3:《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阅读答案


  白芷花是一种很名贵的花。所以,有一个城里人,某一天跑到乡间一座山上去采这种白芷花时候,他就一直向着山顶上跑去。他自言自语说:“这种名贵的花,是一定生长在山顶上的!哪会生在卑下的地方呢?”
  他跑到了山顶,就在那里仔仔细细地寻找。可是,他总是找不到。这个城里人失望地回去了,但他非常不甘心。他第二天又到乡间去,依然照原路跑到山顶去寻找。他自己勉励自己说:“它生长在山顶是决没有错的,我应留心找。”可是,他同样没有找到。他又失望地回去了,但他依然不甘心。第三,第四天,又跑到那山顶上去找。他坚决地说:“我非在山顶找到它不可!”
  最后,他就自认失败,说道:“算了吧,我已经不耐烦了!”就垂头丧气地一步一步下山来。却不料,就在山脚下的草丛里,他看见了他要寻找的白芷花。但是,很可惜,这种名贵的白芷花又早已被他自己每天上山下山踏得稀烂了。
  【作者介绍】
  冯雪峰,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本文选自《雪峰寓言》。
  【正音正字】 芷zhǐ
  【词语积累】 自言自语  垂头丧气
  【思维训练】
  1.用50字简述这个故事。
  ( 一个城里人对白芷花梦寐以求,用了四天的时间不辞辛苦的跑到山顶寻找,可没想到白芷花就在他天天经过的山脚下。 )
  2.城里人几次上山,他的心理是怎样的?
  ( 主观认定白芷花在山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失败了就失望,不知变通。 )
  3.这个寓言塑造的“城里人”是个什么形象?
  ( 这是一个凭“想当然”,就主观臆断的人。为了寻找白芷花,一开始,他“自语自言地说:‘这种名贵的花,是一定生长在山顶上的!’”
  他又是一个固执的人。为了寻找白芷花,他一连跑了四次,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思改悔。“它生长在山顶上是决没有错的,”“我非在山顶上找到它不可!”
  他还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最后他“自认失败,”“不耐烦了”,“垂头丧气”。
  他是一个不能善始善终的人。他在“失望”和“不甘心”中徘徊,终告失败。“却不料”,要寻找的“名花”竟然被自己践踏了。痛失机缘、自食其果。 )
  4.如何评价城里人的所作所为?
  ( 认定目标,努力而为,这是对的。一成不变,坚持错误,这是错的。 )
  5.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 故事讽刺了那些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人。 )
  6.还可怎样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
  ( 伟大往往就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之中;不要一味追求虚无飘渺的梦想而忽略了身边美好而实在的东西,“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语 )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5291/

推荐访问:疑人窃履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