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蚴蚴_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故事

来源: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24 11:30:08 阅读:

【www.bbjkw.net--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www.wudu001.com - 范文】   欢迎来到五度学习网http://www.wudu001.com/,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范文频道与你分享!

  屠呦呦拿诺贝尔奖的故事

  在国庆长假里面,国际上可是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她今年85岁。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下面就来讲讲屠呦呦的这两个故事吧。

  关于创新的故事

  1967年,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越南战争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恐怖的瘟疫正是疟疾。于是,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1967年5月23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明确——找到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参与进来。

  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研究组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

  问题出在哪里呢?屠呦呦开始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了。这就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抓住了“牛鼻子”——温度正是青蒿素(青蒿素到了1972年才获得命名,此时研究组尚不知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参与“523”项目的单位遍布北京、上海、云南、山东等全国各地,人员也数以百计,这是一个具有浓重时代特色的大规模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而屠呦呦,这个仅仅是助理研究员的女性,在此时成为了发挥历史性作用的那个人。

  告诉孩子循序渐进,敢于创新,这也是这是屠呦呦获奖的最关键的原因。不要害怕从零开始,科学发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无”意味着没有方向,实现从无到有,首要突破的就是“有”,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起点。

  爱我所选: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

  屠呦呦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没有选择中医,而是选了当时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屠呦呦此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

  这样的情怀,始终支撑着她在制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当时,在进行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某些指标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亲自服药试验留下的味道,而这样的以身试药,最后甚至导致她肝中毒。

  这两天,面对来采访的记者,她把两本书摆在沙发上,推荐给他们,说:“你们想知道我的生平,这里面讲得很详细了。”两本书里,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则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还蒙着薄薄的尘土。

  2000多个方药,190多次失败。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初,当时屠呦呦刚刚接手中国抗疟疾药物研发的“523项目”,在科研资料不易得的情况下,很多中药信息只能从各地学校革委会的传阅材料中收集。每每获得,她就抄录其中,纤毫必录。用了3个月时间,她收集了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

  矢志不渝。屠呦呦与同事开始了爱迪生般的试错之路,结果包括青蒿在内的中药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都不如传统的氯喹效果好。“难道在中医药这个宝库就掘不出宝来?一个氯喹不可超越,一个常山已到尽头,真的无路可走?”屠呦呦不死心,她又回到原点,从典籍出发,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钥匙。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谁第一个找到青蒿?谁第一个提炼出抑制率100%的青蒿素?谁第一个运用于临床?”拉斯克奖评委会提出的这三个标准做一个简单梳理,即追问“从茫茫物质世界中,将特定物质中的特定成分提取出来,导向特定的疾病靶标”,这三个环节的第一个完成者是谁?在研发新药青蒿素的三个关键点上,屠呦呦都是“第一人”。——上海大学教授 顾骏

本文来源:http://www.wudu001.com/fanwen/343807/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342528/

推荐访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 屠呦呦诺贝尔奖青蒿素 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 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诺贝尔奖晚会 屠呦呦诺贝尔奖的思考 屠呦呦诺贝尔奖视频 屠呦呦诺贝尔奖报道 屠呦呦诺贝尔奖新闻 诺贝尔生物奖屠呦呦 屠呦呦诺贝尔奖颁奖词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奖金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时间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图片 屠呦呦获诺贝尔什么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新闻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视频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