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孔子的名言名句

来源:读书笔记 时间:2018-05-15 09:18:32 阅读:

【www.bbjkw.net--读书笔记】

第一篇孔子的名言名句: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摘抄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以下是小编带来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摘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摘抄 例1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因材施教。”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9、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摘抄 例2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三、学而时习之!
  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八、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九、子曰:“有教无类”。
  十、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十一、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十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十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十四、 三思而后行!
  十五、 敏于事而慎于言!
  十六、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十七、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十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十九、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二十、 德不孤,必有邻!
  二十一、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二十二、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二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二十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十五、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十六、 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十七、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二十八、 不学礼,无以立。
  二十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十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十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十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十五、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十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十七、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三十八、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第二篇孔子的名言名句:孔子名言名句文言文

  引导语: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那么,孔子有哪些名言名句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第三篇孔子的名言名句: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希望看完后内容让您有所收获和启示。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求学的过程,尊敬老师是很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的道理才可能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百姓才知道敬重学业。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相关文章:
1.《礼记》名言警句
2.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汇总
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4.《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经典名著中的名言警句
6.名言警句
7.爱情名言警句
8.名言警句58则
9.师德名言警句
10.自信名言警句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8003/

推荐访问: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