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七种颜色|《幸福的七种颜色》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9-03-27 11:30:10 阅读:

【www.bbjkw.net--读后感】

  《幸福的七种颜色》读后感

  上次跟老妈去图书馆借书,习惯性地来到三楼,老妈进去里面寻找心仪的小说,我则是在门口的书架上随意翻阅着。突然发现架上的书都是崭新的,随手拿起一本都是美美的。斟酌一下很快选了四本,然后在等待老妈的时间里翻完了一本瑜伽书,顿时觉得很幸福。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小小的,不经意地,潜伏在你的身边等待被发现。无所谓几种色彩,无所谓何种色彩,只要没有丧失感知幸福的能力,它就会给你惊喜。

  这本书是真正的心灵鸡汤,不是网络上那种华而不实的文章,而是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为大家开的处方。你也许会从某些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么今后可以试着为自己梳理,学会接受自己的真实想法,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

  我在读有些文章时,想到了《芳华》里的何小曼。因为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在无数乖张脆弱的成人衣裳里,往往包裹着一个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幼年的无价值感,可以在几十年后沁出血珠。被忽视和被放弃的感觉,比一切我们所知的武器,更具有持久的杀伤力。——《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

  上次写《芳华》的读后感主要是写了刘峰,刘峰的故事让人叹息,但是小曼的故事让我流了更多的眼泪。那次我只是提到一句,说小曼因为特殊的生长环境而形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习惯,其实用“习惯”这个词是太宽容了,不好听的话就是“毛病”。恰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准确的解释,小曼就是那个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幼年的被忽视、被放弃,终于导致了她成年时的精神分裂。

  小曼在四岁以前挺正常的。父亲是个文人,做过画报社编辑,写点散文剧本,没怎么大成名。她的母亲呢,长相是好看的,剧团里打扬琴弹古筝,像所有可爱女人有着一点儿恰到好处的俗,也像她们一样略缺一点儿脑筋,因而过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都绝对随大流。

  您可以想象,有这样一个温柔的父亲,漂亮的母亲,小曼一家三口的生活应该是挺精致的。

  何小曼很有可能向着一个心智正常、不讨人嫌的女孩成长,假如没有那场人人讲别人坏话的大运动,叫作“反右倾”。像所有软弱善良的人一样,小曼的父亲是那种莫名地对所有人怀一点儿歉意的人,隐约感觉他欠着所有人一点儿情分。人们让他当“右倾”,似乎就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好说话,常常漫不经意地吃亏,于是人们就想,何妨把“右倾”的亏也让他吃了。到了何小曼的母亲都开始讲他坏话,提出离婚的时候,他不再觉得心里苦,他反倒觉得解脱了。

  一夜之间,父亲成了所有人批判的对象,满街贴着的标语让胆小懦弱的父亲惶恐着不安着,直到有一天早上爆发了。那个早上妻子上班去了,他牵着四岁女儿的手送她去幼儿园。小曼说想吃一根香喷喷的油条,父亲没带钱,跟掌柜说先赊着,一会儿就给送过来。等他送了女儿回到家,翻箱倒柜却找不到一个钢镚时,彻底击垮了他。在他只能拿一半工资回家时妻子说他只拥有养老婆孩子的责任,不配花钱。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家庭里,他都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权利,老婆的狠心反倒让他安心,他选择吞安眠药逃离这个可怕的世界。

  弟弟四岁大听见弄堂里对他这个姐姐的称呼“拖油瓶”。五岁的一天,弟弟宣布,拖油瓶姐姐是天底下最讨厌的人。随即又宣布,从头到脚拖油瓶没有一个不讨厌的地方。小曼对弟弟的宣布不惊讶,某种程度上她是同意弟弟的,也觉得自己讨厌。她深知自己有许多讨厌的习惯,比如只要厨房没人就拿吃的,动作比贼还快,没吃的挖一勺白糖或一勺猪油塞进嘴里也好。有时母亲给她夹一块红烧肉,她会马上将它杵到碗底,用米饭盖住,等大家吃完离开,她再把肉挖出来一点点地啃。在人前吃那块肉似乎不安全,也不如人后吃着香,完全放松吃相。

  母亲带着小曼嫁给了一个大老粗,他是一个南下老干部。继父虽然说不上喜欢小曼,但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只是母亲时时刻刻表现出来的低人一等、寄人篱下、陪着小心的模样,让小曼从小就知道了自己要更听话更懂事,不能让妈妈为难,因为是拖油瓶,她没有权力要求什么,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有了弟弟妹妹后,妈妈更是无暇顾及她的生活和感受,只有在她偶尔生病时才温柔地抱抱她。她就像是生活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好事从来不找她,坏事都是她做的。

  也许从那时开始,她的精神就因为常常受创而有点分裂了。小曼决定离开家,拼命练习舞蹈考入了部队文工团。可是在这里她仍然是个受到排挤的人。文工团里的女兵们,说起来还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还很贪吃。每次家里寄来或托人捎来零食,是她们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与人分享向人炫耀的机会。小曼从来没有被招待过,也从来没有招待过别人。她家里没人惦记她,妈妈唯一的一次给她寄零食,是两分钱一袋的“鼻屎”,目的是要让她帮忙用全国粮票在黑市换菜油。她把馒头或元宵吃一半藏一半,藏起来的一半掰成碎片用纸包起来夜里吃,那是她的“零食”。她的这些习惯让别人嫌弃。小曼其貌不扬,却不乏对美的追求。因为个子不高,她把报纸垫到军帽里。因为消瘦,她把海绵缝在胸罩里。她这种“无耻的向往”遭到了所有女兵的歧视。不久之后就蔓延到了男兵那里,没人愿意跟她搭档,直到刘峰挺身而出。那之后,她就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复出上台表演,却因为假装高烧,营造轻伤不下火线的效果,被下放到了阵地医院当护士。

  那种英雄事迹的写法多少要对何小曼突发的精神疾病负责。何小曼在一篇五千字的报告文学里是这么个形象:柔弱而倔强,坚忍而充满理想主义,一幅瘦削的铁肩膀把一个重伤员背负了十几公里路,背过山谷河滩,背过蛇蝎横行的丛林,背过敌人出没的村落,从死亡边缘背回人间。

  实际上何小曼只是搀扶着那个腿部受伤的男兵步行十多里地,因为男兵体力透支,小曼确实背过他一小段路,有那么一段路程,她用裹尸布缠住他匍匐前进,布很快磨烂了,她哭着求他跟她一起爬,爬行一两里地,最后遇上了摄制组的车。报纸上的文字和照片把不起眼的小曼装扮成了一个“天使”,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荣誉和众星捧月的崇拜让小曼疯了,嘴里只有这句话“我离英雄差得太远……”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这样的文字:分裂的实质常常是不能自我接纳。我们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为它是不正当不光彩的,我们用一种外在的标准修正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委屈了自己也不能坦然对人。——《拒绝分裂》

  一直生活在暗处的小曼,突然间成了伟大的英雄,一直被排挤的小曼,突然间成了众人崇拜的对象,一直被讥笑被嘲讽的小曼,居然成了天使,成了天上的月亮。这反差太大了!这光环太耀眼了!一开始她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那个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可那就是否定了她现实中的一生,在矛盾中纠结,结果就分裂了。还好,通过三年的治疗,她恢复了正常。在刘峰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是她陪在他身边。相信他们平静的友谊中也不乏小小的幸福。

本文来源:https://www.bbjkw.net/fanwen264689/

推荐访问:幸福的七种颜色全文 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提醒幸福读后感 持续的幸福读后感 幸福的味道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的婚姻读后感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 幸福的尺度读后感 幸福的哲学读后感 幸福的拾荒者读后感 幸福终点站读后感 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后感 狼种读后感 七年级读后感 他们最幸福读后感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